亞美尼亞人被滅絕,今天還有誰在談呢?一場被刻意遺忘的歷史悲劇

2020-12-11 每日環球神爆料

紐倫堡審判的時候,檢察官提出來的證據之一,是希特勒在入侵波蘭前夕,對手下將軍發表演說,要他們將來面對死亡也得鐵石心腸,他說:「亞美尼亞人被滅絕,今天還有誰在談呢?」

如果他的用意是要證明數百萬波蘭籍猶太人與其他「劣種人」會被歷史遺忘,歷史已經證明他錯了。「猶太大屠殺」成為定義20世紀的大案,沒有人會輕易忘記。估計有100萬猶太人在哪個營區被滅口,每年的1月27日已經被指定為「猶太大屠殺紀念日」(Holocaust Memorial Day)。

猶太大屠殺確實是獨一無二的事件,因為它所涉及的範圍廣及整個歐洲,納粹針對猶太人的滅種行動乃是工業級的高效率,然而,就像希特勒自己所說的,在此之前,歐洲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英國「猶太大屠殺紀念日信託會」的網站指出:「種族滅絕(genocide)這個前綴先在 1943 年出現,由波蘭籍律師拉斐爾萊姆金(Raphael Lemkin)提出,用在一份呈交給國際聯盟的報告上。他用這個概念來形容1915—1918年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於亞美尼亞人的滅絕。」網頁上的介紹文字又說:「我們不知道在這個時期裡,總共有多少亞美尼亞人死亡,但是估計的數目在130萬到190萬之多。」

這意味著高達四分之三的亞美尼亞人被殺死,遠遠高出希特勒開動殺人機器後,所能殺死的歐洲猶太人比例。然而這個事實並不是廣為人知。這個種族滅絕與猶太人大屠殺的傳播過程剛好相反。

猶太大屠殺正在發生的時候,羅斯福總統與邱吉爾首相併不希望大眾相信希特勒的說法——他說這場戰爭「是為了猶太人而打」——所以英美兩國政府可以將此事實輕描淡寫,不欲多加著墨。英國與美國的觀眾真正了解猶太大屠殺的規模與性質,要等到1961年審判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的時候,由於電視實況轉播,納粹的滔天罪行才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

亞美尼亞族被滅絕,被外界得知的過程剛好相反。1915—1916年間,屠殺正在發生的時候,駐阿勒頗的美國領事震驚不已,早在傳回美國的報告書中描述「大規模的抄家滅族、消滅亞美尼亞人的最後一擊」。

邱吉爾則在他 1929 年的著作《世界危機》(World Crisis)中寫道:「1915 年,土耳其政府心狠手辣地開始屠殺、驅離小亞細亞的亞美尼亞人……以一道行政命令,整區塗炭……毫無疑問,此次罪行乃是有計劃有準備,為了政治因素而執行的。」

然而,今天的英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甚至不願意對亞美尼亞人所遭遇的事,加上「種族滅絕」的標籤,更遑論「大屠殺」了,這當然有國家利益考慮的「現實政治」從中作梗。今日的亞美尼亞——土地大幅縮小,只有歷史上的十分之一而已——是一個不靠海、不具戰略重要性的貧乏之地。相比之下,土耳其算是個二流大國,也是北約成員國,地理戰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還有,其政府對亞美尼亞問題不但長期來一律否認,又極為敏感,別國一提就會過度反應。

如同著名的律師羅伯森出版的《一個不願面對的種族屠殺》書中指出,英國政府雖然冠冕堂皇地表示,已經要求土耳其跟亞美尼亞人一起「面對過去的歷史」,但這種說法不啻是一種欺騙,「只要土耳其不改變否認歷史的習慣,使用刑法301條來威脅任何把1915年亞美尼亞人的命運描述為『種族屠殺』的土耳其公民」,此種做法就是行不通的。

奧罕帕慕克

連土耳其偉大的小說家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學者艾莉芙夏伐克(Elif Shafak),都面臨刑法301條的起訴:只因為他們在書中以虛構人物談起當年的種族滅絕,即遭此下場。

其實,今日的土耳其政府沒有必要為1915—18年統治奧斯曼帝國、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政權作出辯護。然而土耳其顯然不是這樣想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開誠布公地討論當年的史實,當然不容易。簡言之,當年奧斯曼帝國分崩離析,統治土耳其的青年土耳其黨認為:安那託利亞半島上的少數民族、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是國家的一大威脅,所以要開始實施一個計劃,於是從1915年4月25日開始,亞美尼亞的青壯男子被大量逮捕、屠殺,婦女與小孩被「遷徙」到敘利亞沙漠,在沒有水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不時被搶、被屠殺。當時土國政府使用的語言,簡直是納粹後來用來形容猶太人的先聲。

土耳其的瑞西德醫生(Dr. Mehmed Resid)就說:「亞美尼亞人都是土匪,是一堆感染祖國身體的有害細菌。醫生的責任,難道不是殺死細菌嗎?」正因為有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消滅、否認100多年前亞美尼亞民族遭到滅族的證據,所以我們今年更應該一起反省與回顧當年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美國通過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決議,是出於錯誤的原因做正確的事情
    作者:王德華70多年來,由於政治原因,美國國會一直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但美國國會突然改變了主意——同樣是出於政治原因,從道德信號中,真正的亞美尼亞人被完全遺忘了。「對歷史了解有限的政治家不應該評判歷史,」恰武什奧盧在周六的一次採訪中說。當談到參議院的決議是一場「政治秀」時,土耳其外交部長可能有點道理。目前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的決定顯然是出於政治動機。
  • 土耳其為何不承認種族滅絕?
    [摘要]土耳其政府堅持認為亞美尼亞人的悲劇是「混亂時期所釀成一系列混亂的悲劇」,自己也同樣是一戰的受害者。今天的世界對二戰中的納粹暴行早已達成共識,那是一場可怕的種族滅絕,但包括亞美尼亞大屠殺在內的諸多歷史慘劇,至今多方仍然各執一詞。
  • 亞美尼亞大屠殺引發種族滅絕爭議
    亞美尼亞人紀念大屠殺100年土亞兩國關係與百年血案 人口380萬、被陸地所包圍的亞美尼亞,運輸系統僅和喬治亞和伊朗緊密相連,到土耳其的機會幾乎很少。但西爾娃德同樣清楚記得,她的伯母,叔父和被殺了的堂兄弟姊妹慘死的面容……對許多亞美尼亞人來說,他們對此20世紀第一起種族大血案並未忘卻,他們認為,1915年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各方都承認慘案,但究竟有無預謀?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什麼水火不容?亞美尼亞民族的悲慘歷史!
    先說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是一個有著3000年歷史的民族,在公元元年前後亞美尼亞王國橫跨了兩個大陸,連羅馬人也在他們手上輸過幾次,後來亞美尼亞慢慢衰落,直到滅亡,最後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是誰呢?沒兩個月亞美尼亞人裡面最能打的和最有知識的就死的差不多了,接下來1915年土耳其通過驅逐臨時法,亞美尼亞人被驅逐出家鄉,驅趕過程中伴隨著搶劫、殺人、火刑、販賣奴隸等暴行!甚至把老人和孩子趕入沙漠,讓他們自生自滅!這種種族滅絕造成了接近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倖存者在世界到處哭訴,到今天土耳其政府依舊不承認這次種族滅絕的暴行!現在亞美尼亞大屠殺在土耳其是禁詞。
  • 土耳其滅絕亞美尼亞三分之二人口,錯誤時間舉措失當招來滔天巨禍
    土耳其氣瘋了,我打不過死敵大狗熊,我還收拾不了你亞美尼亞。時任土耳其內政部長的塔拉特·帕夏惡狠狠地說:「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亞美尼亞問題,就必須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種族。」1915年初,奧斯曼土耳其政 府開始以閃電的速度實行滅絕計劃,先是清除國家軍隊裡的亞美尼亞人,發配他們去當築路工或苦力,直到勞累而死,或者被槍殺。
  • 還記得亞美尼亞人嗎?
    新華/法新      當地時間12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一項決議,正式承認歷史上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是種族滅絕。幾天後,川普動用總統權力駁回了這一議案。一場發生在1915年的屠殺案,為何會成為如今美國總統和國會爭論的焦點?
  • 見證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
    對於這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其轄境內對亞美尼亞人基督徒進行的種族屠殺,其受害者數量達到 150 萬之眾。土耳其政府至今拒絕承認這是一起官方發起的有預謀的屠殺行為,但亞美尼亞、俄羅斯和多數西方國家皆認為這是一起可以和猶太人大屠殺相提並論的由一國政府蓄意進行的種族滅絕行為,一些土耳其學者(如奧爾漢·帕穆克等)也持有相同觀點。
  • 土耳其有多恨亞美尼亞?100年前實行種族滅絕,如今又煽風點火
    但唯獨有一個國家儼然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姿態,公然站隊,指責亞美尼亞率先違反公約。土耳其總統更是在公共場合表示將會繼續支持亞塞拜然,並聲稱:「只有讓亞美尼亞撤出才能維護和平!」事實上,土耳其的態度是有歷史淵源可查的——早在100年前,土耳其就和亞美尼亞之間進行過激烈的對抗!
  •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承諾承認1915年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據外媒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4月24日表示,如果當選總統,他將保證承認亞美尼亞的種族滅絕。川普總統和歷屆美國總統都選擇迴避這個問題。那拜登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其實這應該是一種競選策略。亞美尼亞種族屠殺資料圖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指的是1915年土耳其對境內亞美尼亞人基督徒進行的種族屠殺,受害者數量達到150萬之眾。
  • 川普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針對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承認土耳其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決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於15日威脅稱將承認美國曾對土著居民進行種族滅絕。一天之後,川普政府表態,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 德國議會判定亞美尼亞屠殺為「種族滅絕」
    針對德國聯邦議院2日以決議的形式認定1915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對亞美尼亞人實施「種族滅絕」,土耳其當天宣布召回駐德國大使。  此事令本已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德國-土耳其和歐盟-土耳其關係雪上加霜。土總統表示,土德關係正經受嚴峻考驗。
  • 神秘的北極企鵝,1844年才滅絕,人類早就已經遺忘
    或許是人類為了掩飾導致大海雀滅絕的罪行,故而刻意隱瞞它「企鵝」的身份?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大海雀的歷史。大海雀不會飛,它的身高接近1米,前面的羽毛是白色的,後面的羽毛是黑色的,它們的樣子和企鵝沒什麼區別。在人類還沒有深入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時候,大海雀就已經在這裡繁衍生息上萬年時間。
  • 被美國刻意遺忘的歷史:契約華工
    細膩的畫質,真實的細節,以及感人的故事都深深打動了很多人。而且,有心的玩家還發現:遊戲中不僅有白人黑人,還有扎著辮子,身材清瘦的華人。這幫華人在歷史上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契約華工」。說到契約華工的歷史,咱們得從明朝末年開始談。17世紀初期,很多廣東江浙一代的商人在南洋地區做生意,掙到第一桶金。這個時候,他們開始需要更多的勞動力,而南洋當地人又很不靠譜。想來想去,他們打起了家鄉父老的主意。
  • 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感受基督教的歷史魅力(上)
    來這裡找旅行發騷友 亞美尼亞、卡拉巴赫八日遊 亞美尼亞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基督教國家。亞美尼亞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各類古代建築。
  • 劉和平談《北平無戰事》結局:刻意淡化愛情戲
    此外,對於整部戲的愛情部分,劉和平坦言是刻意有所淡化,將這部劇打造成男性主義的劇。  方孟敖並非絕對男一 群戲類比《三國演義》  有觀眾認為,劇中由劉燁飾演的方孟敖雖是男主角,但他身上的戲劇衝突卻遠不如其他幾位,對此劉和平解釋,「中國此類作品已經有過,比方說《三國演義》,硬要說誰是主人公都行,誰是男一號很難,說曹操有道理,劉備有道理,更多人傾向於諸葛亮,寫歷史畫卷式的東西,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很難確定誰是一號。」
  • 憂傷的大提琴|亞美尼亞,歷史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立國1720年的國家
    根據亞美尼亞人的傳統歷史記載,原來早於公元三世紀末,就有貴族出身的宣教士格力哥利(Gregory the Illuminator)向他們傳揚福音。格力哥利早年因為逃難到了羅馬帝國,並受教皈依基督信仰,但當他回國向同胞宣教時卻受到阻礙,被皇帝提利達特斯三世囚禁十多年,關押在筆者上期發表風景絕佳照片裡的Khor Virap山崗上的幽暗地牢裡。
  • 新時代的割地賠款,屈辱的亞美尼亞!
    在21世紀,亞美尼亞大屠殺、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盧安達大屠殺被並稱為三大以種族滅絕為目的的大屠殺。但很幸運的是,亞美尼亞這個族群並沒有徹底消亡,他們還有一部分人生活在俄國境內,幸運的保留了種族血脈。經歷一個世紀的繁衍,今天的亞美尼亞人,也就300萬人左右。對比下今天的總人口數量,你就知道當年的150萬大屠殺,是一個什麼概念了。
  • 從一而終的天主教聖地,卻從未受眷顧的亞美尼亞
    而事件主角之一的亞美尼亞,無疑是這片地緣博奕舞臺上的悲劇人物。亞美尼亞國內超過九成人口信奉天主教。不過,當地天主教徒以古老的亞美尼亞使徒教會(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為大宗。該教會早在四世紀初已成為亞美尼亞帝國的國家教會,對亞美尼亞人有著聯結民族歷史與信仰情懷的雙重意義。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前世今生
    其中主體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波多地海三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 還有就是羅馬尼亞,薩摩多瓦;還有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還有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
  • 歷史上的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有什麼深仇大恨?
    而亞美尼亞面對土耳其的介入,則是做好了國戰的準備,隨時準備與這個世仇國家決一死戰。亞美尼亞與土耳其之間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呢?年左右,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這個民族的分布範圍遠遠超過了今天亞美尼亞的國土範圍,包括今天亞塞拜然西部、土耳其東部的大片高原地區都曾經是亞美尼亞人生存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