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人參觀同安電影博物館 老物件寫滿老故事

2020-12-12 閩南網

­  ●近百年間4000多張電影海報

­  ●120年前的第一代煤油燈手搖放映機

­  ●同安第一臺電影放映機

­  參觀電影放映設備。

­  展櫃裡陳列著一些老式放映機。

­  感受三維虛擬投影技術。

­  文/圖 本報記者 盧漳華 吳耀東 通訊員 鄭素描

­  昨日上午,省電影公司26名離退休老電影人來到同安電影博物館,穿行百米參觀長廊,感受百年電影歷史。一個個珍貴的老物件,一件件老資料讓這些老電影人激動不已。據了解,同安電影博物館是目前全省唯一的電影博物館,館藏多種型號的電影放映設備、各種電影刊物、4000多張電影原版海報和主題海報,館藏品之豐富和珍貴全國少有,其中一臺120多年前的第一代煤油燈手搖35毫米電影放映機更是全球少見。

­  「我當初就用這臺仿蘇聯烏克蘭式放映機」

­  120多年前的電影放映機,近百年間的電影海報,高科技的電影互動體驗遊戲……昨日上午,省電影公司的26名離退休老電影人在這裡觀看了一場電影的「年代秀」。

­  穿過寫有「同安電影博物館」的牌坊,拾階而上,這些老電影人被眼前一個神奇的小盒子所吸引,盒子運用三維虛擬投影技術將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世界第一臺電影攝像機360°動態展現,引得老人們紛紛把頭湊到玻璃前,力圖通過這個神奇的小盒子看到更多光影的秘密。儘管這才是參觀的開始,但就有老電影人感嘆:「不虛此行,非常有意義!」

­  在互動遊戲體驗區裡,81歲的老電影人曾若荔,根據屏幕上的提示,與潘多拉公主打招呼、握手,並用手撫摸了巨大的飛鳥,儘管經常要在別人的指導下才知道該如何動作,但老電影人一直樂在其中,「我離開電影行業快30年了。今天在這裡,通過親身體驗電影行業的新事物,感覺很新鮮,很多東西都跟我們以前做的不一樣」。

­  「我當初用的就是這臺仿蘇聯烏克蘭式放映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從事電影放映工作的董日高指著展櫃裡的一臺放映機激動地說,「這個博物館裡收集了很多我們見過和沒見過的東西,作為一個老電影人,我參觀後很感動也很欣慰。時代在前進,這些東西就是我們整個電影事業發展的歷史見證啊。」

­  120多年前的放映機全球少見

­  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省電影公司原總經理莫開桂告訴記者:「這裡是省內唯一的電影博物館,一些電影放映設備在全國其他的電影博物館都看不到。」

­  據了解,同安電影博物館由電影的誕生、中國電影的歷史時代、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電影的國家時代、中國電影的政治時代、中國電影的藝術時代、同安電影主題等六個主題展區組成。其中,這裡展出的同安電影公司珍藏的電影原版海報和主題海報、電影放映設備、電影刊物許多都十分珍貴。

­  年代最為久遠的是一臺全球第一代煤油燈手搖35毫米電影放映機。這臺電影放映機大約1893年製造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由於當時還沒發明電燈,所以第一代電影機就以這種手搖煤油燈的特殊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這種電影放映機歷經120多年的歷史滄桑,在全球已經所剩無幾。

­  館裡還有各種制式的膠片電影放映機,可以匹配從8毫米到70毫米之間全部制式的膠片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放映機最早產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今還可使用。

­  在海報角,這裡展出了部分同安電影公司珍藏的電影海報。不過,通過一旁的查詢機,參觀者可以看到上世紀二十年代至本世紀的4000多張原版海報。同安電影博物館創辦人廖水深告訴記者,查詢機裡可以看到的海報均是同安電影公司的藏品。

­  此外,該館還有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本大眾電影雜誌《大眾電影》、同安第一臺電影放映機南京5303型35毫米電影放映機等珍貴藏品。(廈門網)

­>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老電影博物館
    老電影博物館就坐落在鎮上規模最大的建築之一,劉氏家族顯赫人物劉元瑄的公館內。博物館的主人即是電影收藏家曹貴民。等老電影歌曲的旋律在廳內蕩漾,周璇、白楊、於藍、張瑞芳、王曉棠、王心剛……這些當年讓人熟悉的電影明星和頭像,一一排列在中國電影百年名人堂展板上,讓人回味無窮,聯翩浮想。
  • 一家都是老物件的私人博物館——太行民俗博物館
    太行民俗博物館是在萬仙山郭亮村裡面,博物館的主人是一個70多歲的爺爺,一人守候著這些曾經的物件,記錄時間的流逝。進屋子的一面牆上的架子上擺滿了瓶子,造型各異,有種混搭風。院子一瞥,石頭建造的房子,有故事的老物件,使這個院子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 廣州城市中心居然有這麼一個博物館,還有這麼多讓人懷念的老物件
    這個露天博物館是廣東珠江電影集團辦的,它裡面展示了包括攝影機、放映機、電影模型、電影配色的組件等等,也講述了珠江電影集團的發展和製作過的精彩影片。在麗影廣場上面還有一排用貨櫃組成的露天博物館,它裡面展示的全是電影行業的老物件,也是中國電影行業的一個縮影。
  • 國內首家區縣級老電影博物館傳播傳統文化和正能量
    淄博齊魯網3月10日訊(淄博臺記者 趙雲超 張銘)淄博周村電影博物館成立半年來,通過藏品展陣、休閒觀影、文化產品開發等方式,向來到這裡參觀遊覽的遊客展示電影歷史和老電影中的老街場景
  • 傳承經典電影,講好中國故事,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
    2020年12月5日,由浙江木潤木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老電影藝術家陶玉玲、朱龍廣,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理論研究處主任王純、中國電影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主任縱華躍、中國電影博物館影院部主任謝野等參加了本次活動,中國文聯副主席左中一、國家廣電總局規劃院黨委書記萬順府、中國電影家協會駐會副主席、黨組書記張宏、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中國電影博物館館長陳玲,中宣部電影頻道主編室主任董瑞峰,中國電影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虹子等領導表示祝賀。
  • 傳承經典電影 講好中國故事 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_娛樂頻道...
    2020年12月5日,由浙江木潤木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老電影藝術家陶玉玲、朱龍廣,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理論研究處主任王純、中國電影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主任縱華躍、中國電影博物館影院部主任謝野等參加了本次活動,中國文聯副主席左中一、規劃院黨委書記萬順府、中國電影家協會駐會副主席、黨組書記張宏、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中國電影博物館館長陳玲,中宣部電影頻道主編室主任董瑞峰,中國電影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虹子等領導表示祝賀。
  • 北京六必居博物館,這裡老物件都有故事
    店裡貼了一張顯眼的告示,「參觀六必居博物館,出門請往右轉。」沒幾步,進入一條僻靜的小道,六必居博物館就藏在這裡。雖然是工作日,還是有不少遊客特意偱著提示來參觀這座剛開業沒幾天的展館。從二樓走進入口處,一處還原舊時場景的「老店」矗立在眼前,撥算盤的「掌柜」、笑臉迎客的「店小二」,仿佛訴說著這家600年歷史老字號的風雨變遷。
  • 老濟南,老博物館,別錯過這場尋秘之旅
    採風團一行40餘人將在五天的時間裡,對山東中西部城市進行深度踩線體驗,此行有哪些精彩之處?我們邊走邊說,從濟南開始。從濟南火車站出來,徒步走到經一路口,馬路的東西兩面,分別是膠濟鐵路博物館和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這裡是人們駐足頻次很多的地方,但更多時候,大家的眼裡只有紅綠燈。向南或者向北,向西或者向東,匆匆而過。
  • 探訪福州鄉村博物館:老物件演繹鄉村「前世今生」
    StartStopStartStop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裡,各種鄉村老物件琳琅滿目。張斌 攝7月16日,位於福州市倉山區陳祺厝的福州首個鄉村博物館——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觀。在這裡,不僅可以看到各種鄉村的老物件,也可以通過圖文、實物了解當地四大傳統優勢產業,還可縱覽當地的歷史沿革、風土特產、名人志士等,鄉村的「前世今生」在這裡生動演繹。各種老物件述說著過往的鄉村時光。
  • 金家嶺街道:走進楊德勝的「個人博物館」 聽聽他和老物件的故事
    青島新聞網11月30日訊 每一個老物件都是一段歷史的最好見證,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記錄著一段段難忘的歲月,傳承著那一份情懷和信仰。家住金家嶺街道康城社區的楊德勝,在青島收藏圈頗有名氣,人稱「青島秀才」。幾十年來,楊德勝將自己收藏的部分老物件,陸續捐贈給青島市各大檔案館和小學。
  • 走進金家嶺街道楊德勝的「個人博物館」 聽聽他和老物件的故事
    每一個老物件都是一段歷史的最好見證,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記錄著一段段難忘的歲月,傳承著那一份情懷和信仰。家住金家嶺街道康城社區的楊德勝,在青島收藏圈頗有名氣,人稱「青島秀才」。幾十年來,楊德勝將自己收藏的部分老物件,陸續捐贈給青島市各大檔案館和小學。
  • 「鄉村博物館」裡的老物件,你見過幾個?
    新華社長春9月5日電(記者趙丹丹)悠車子、煤油燈、靰鞡鞋……在吉林省四平市蔡家鎮,由村民自發捐建的關東農耕博物館十分熱鬧,那裡記錄了農村的變化,也記錄著時代的變遷。蔡家鎮副鎮長趙淑穎介紹,這座博物館由生產、生活、民俗和精品四個主題展廳組成,展出近萬個老物件。
  • 蘇州這個博物館 所有古物件展品都可以觸摸 很多老物件從沒見過
    通過觸摸,你可以更直觀地感受這些老物件。我想,這些老物件,在另一個方面,也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吧。博物館有展品4萬多件,是一個美國人杜維明先生創辦的。想不到一個美國人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搜集了中國各種老物件。
  • 痴迷老物件 他建起了貴溪村級民俗博物館
    他拿著話筒,熟練地用夾雜著方言的普通話向大家講解博物館裡每個物件的來龍去脈和背後的歷史記憶。 在貴溪市貴神公路沿線,距市區18公裡的地方,有一個民俗博物館——貴溪市泗瀝鎮王灣村泗瀝民俗博物館。12月6日,2019全國主流融媒體總編輯看江西採訪團來到這裡,探訪這些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 老郵筒縫紉機 印度人的老物件
    老郵筒仍舊在工作 男裁縫腳踏縫紉機 印度人稀罕「老物件」【本報特約記者 宇 同】在印度經常有機會邂逅一些引人懷舊的老物件,有些場景令人一錯愕間仿佛穿越回過去的時光。《環球時報》記者在印度住的房子就是用的老式銅鎖和銅鑰匙,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暗黃光澤,至今想來仍覺溫馨。傳統的印度人似乎從骨子裡固守著一種懷舊的情愫。
  • 讓老物件說話:水汆兒、車袢、虎鐺 老北京的老物件您認得嗎?
    胡同4號,朱漆木門旁的灰磚牆上,掛著白底黑字的大牌子——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 平常這裡悄無聲息,只有當王金銘出現的時候,這間40多平方米空間裡2000多件老物件,才「七嘴八舌」欣欣然活了過來。 「考考您,這是什麼?您聽我敲,『當—昂—昂—昂……』這叫罄,聲音特別悠長,有拍電影的導演專門來錄這個聲音。」
  • 美國律師收藏近10萬件中國老物件 在蘇州開博物館
    杜維明是一個有著波蘭、英國、義大利3國血統的美國人,白頭髮、大鼻子、胖胖的身體,在江南的鄉間地頭顯得如此不一樣,但這並不影響他和村民們的交流。沒聊多長時間,杜維明就知道他們家裡有幾口人、分別做什麼工作,此後,他被允許參觀廚房、臥室……不到一個小時,杜維明就能買到一兩樣令他眼前一亮的老物件,比如一張圓凳、一個木桶,或是一個算盤。
  • 美國人40年收集10萬件中國老物件,在蘇州創博物館,收費才能參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無數珍貴文化,那些被時光掩映的印記一直烙印在每位國人心中,通過文字、物件的方式再一次躍然紙上,其中博物館便是一座偌大的東方聚寶盆,那裡凝聚了不同地方的人文風情與歲月痕跡。
  • 電影頻道巨資修復高清經典電影 老故事全新看點
    電影頻道巨資修復高清經典電影 老故事全新看點   電影頻道馬年春節賀歲總動員老電影新故事主題海報    天馬行空,中國有夢。電影頻道馬年賀歲總動員陪父母看電影之老電影新看點。
  • 電影《八佰》火了,觀眾邊看邊流淚,湛江也有一座有故事的老建築
    最近去看了電影《八佰》,據說《八佰》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的是淞滬會戰中以謝晉元為代表的「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鼓舞了人民的抗戰熱情。影片看完,直看得人熱血沸騰,血脈僨張。電影放映結束,觀眾直等到字幕跑完才離開席位,途中還有不少人拿紙巾擦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