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蒙元時期北京潭柘寺與禪宗曹洞宗淵源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吳平教授做主題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印媛)         

者按: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自成立以來,致力於佛教學術交流與發挖整理,在成功舉辦了「佛教節日與民俗」、「遼金佛教研討會」兩次年度學術研討會後,又在成立十年之時,舉辦「元代北京佛教研討會」,開闢了學術界對元代北京佛教研究的先例,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學術空白。研討會上華東師範大學吳平教授、華東師範大學葉憲允教授發表了題為《蒙元時期燕京大萬壽寺與禪宗曹洞宗的弘傳》的論文,主要闡述了蒙元時期大萬壽寺在弘傳曹洞宗禪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考證曹洞宗僧人與大萬壽寺的關係,以期從中窺見蒙元時期燕京佛教興盛之一斑。論文摘要如下:

元代佛教興盛,禪宗曹洞宗尤為突出。曹洞宗著名高僧萬松行秀與元朝廷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萬松行秀的嗣法弟子耶律楚材以其「以佛治心、以儒治國」,成為元太祖、元太宗時期的重臣。

蒙元時期,曹洞宗擁有兩處重要的道場,一處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另一處是燕京大萬壽寺(今北京潭柘寺)。燕京作為遼金元的都城,佛教興盛,寺院眾多。大萬壽寺是一座古剎,歷史悠久,很多曹洞宗僧人出入該寺。因此大萬壽寺號為「祖剎」,與少林寺被稱為「祖庭」相對應。

本文論述元代曹洞宗與大萬壽寺的密切關係,從中窺見元代燕京佛教興盛之一斑。

一、燕京大萬壽寺史實考述

燕京是遼金元時期的都城,到金元之際,佛教尤盛,梵剎林立,為北方之冠。

大萬壽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著名寺院,有諺曰「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萬壽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的潭柘山山窩,始建於西晉,時名「嘉福寺」。唐改稱「龍泉寺」,是規模較大的佛教講經之地。金皇統年間(1141-1148),又更名「大萬壽寺」。其後金大定年間(1161-1189),大萬壽寺有一次大規模的重建。

遼金時期,曹洞宗僧人開始進入大萬壽寺。永樂大典本《順天府志》卷七:「大萬壽寺在舊城,按古記考之,本中都大萬壽寺潭柘禪師之古道場也。燕京之西有古剎,距城百裡,泉石最幽處名曰檀柘。師諱從實,自湖南來,乃曹洞二代孫。遼太宗會同年間至世宗天祿初,有開龍禪師智常弘潭柘之道於燕,創此寺。景宗保寧初,賜名悟空。聖宗統和十九年,改名萬壽禪院。至太平年間改名太平寺。道宗太康中改名華嚴寺。後有禪師希辯,宋之青州天寧長老也。耶律將軍破青州,以師歸燕。初置之中都奉恩寺,華嚴大眾請師住持,服其戒行高古,以為潭柘再來。

從實是最早進入潭柘寺的曹洞宗僧人,遼太宗會同年間(938-946),」與其徒千人講法潭柘,宗風大振「, 後世以寺名」潭柘「代替其法名,以示尊重。金初,曹洞宗僧人進入大萬壽寺是青州一辨禪師,他是曹洞宗第十五世祖師,《甘泉普濟寺通和尚塔記》說一辨禪師,」時會本朝撫定,來都城,所居奉恩、華嚴、萬壽等寺,皆為成就。「 表明金朝初年大萬壽寺已經為曹洞宗寺院。

由於第十五世祖師普照一辨禪師的遷住大萬壽寺,燕京的曹洞宗有所發展,據《宗統編年》記載:」祖住青州普照,設百問勘驗來學。遷東都萬壽。燕秦齊晉之間,推為尊宿。「 經青州一辨、大明寶、王山體、雪巖滿,五傳至萬松行秀。萬松行秀在燕京傳法五十多年,是青州一辨之後曹洞宗最有影響力的著名高僧。獨惜明興以前,金遼以後,河北為戰爭之所,名剎兵穢,格言燹加,如洛之白馬、天慶,嵩之少室、龍潭,熊耳之空相,磁之大明,泰之靈巖,燕之報恩、萬壽,燈燈不絕班班可紀,而人罕被其光。」 明確指出了曹洞宗與大萬壽寺的密切關係。

二、萬松行秀與大萬壽寺

萬松與大萬壽寺關係密切。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僅十七歲的萬松行秀離開邢州(今邢臺)淨土寺,進入燕京,初入潭柘寺。約六年後進入慶壽寺。《萬松舍利塔塔銘》:「明年,受具足戒,挑囊抵燕,歷潭柘、慶壽,謁萬壽,參勝默老人。」《續指月錄》卷七:「中都順天報恩萬松行秀禪師,姓蔡氏。古河內之解人也。年十有五,懇求出家,父母不能奪其志。禮邢臺淨土贇公為師,後受具戒。挑囊抵燕,歷潭柘,過慶壽,次謁萬壽,參勝默光禪師。」 萬松在潭柘寺約五年時間。《永樂大典》本《順天府志》卷七記載:「圖經志書:慶壽寺在時雍坊西南,金大定二十六年所建,元至元十二年重修,其間多金元時碑刻及金人畫壁。」 由此推知,萬松至少要到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才能到慶壽寺。

萬松住持燕京各寺院時都有著述。《萬松舍利塔塔銘》:「編《祖燈錄》六十二卷,又《淨土》、《仰山》、《洪濟》、《萬壽》、《從容》、《請益》等錄。」

三、萬松行秀的弟子與大萬壽寺

萬松住持大萬壽寺,奠定了大萬壽寺為曹洞宗大本營的基礎。曹洞宗第十八世祖師雪巖滿示寂後,萬松次年接替其師,為曹洞宗第十九世祖師。萬松弟子眾多,「洞山之下,萬松一枝,布列諸方,蔭復天下,舉世鹹謂中興祖道。」他們出入於大萬壽寺,或參禪問道,或擔任住持。

1、和公。大約在太祖二十一年(1226)至太宗元年(1229)之間,和公住持大萬壽寺。《湛然居士文集》卷十三有《和公大禪師塔記》,和公「師本平水人,俗姓段氏。幼習儒業,甫冠,應經義舉。因閱《春秋左氏傳》,悟興衰之不常,慨然投筆,退居山林。年二十,棄俗出家,禮平陽大慈雲寺僧宗言為師,受戒披剃,頗習經論。由於《和公大禪師塔記》註明作於太宗元年(1229),和公可能就在這一年圓寂。

2、乳峰德仁。乳峰德仁為蒙元少林寺首任住持,約太宗五年(1233)至十三年(1241)期間,德仁住持少林寺。乃馬真後元年(1242),萬松派雪庭福裕主持少林寺,德仁便回南宮養閒,究析古賢道義。不久,奉詔住持燕京大萬壽寺,賜」正宗興教大禪師「之號。至元三年(1266年)丙寅三月二十二日圓寂,現少林寺塔林有乳峰和尚之塔。

3、從檀。釋本璉《雲峰檀公禪師道行石幢記》(至元二十三年四月十五):」檀公長老者,俗姓武氏,本貫東原單州人也。母王氏,夜夢白光入室,遂生師焉。幼而不茹葷,長而不嬉戲。齠齔就學,日頌千言。見僧入室,合掌頂禮,心樂出家。父母不奪其志。年十二,禮中都報恩禪寺萬松長老為師,訓名曰'從檀'。試經受戒,擔簦負笈,徧歷叢林,掛錫沛縣芒碭山紫蓋和尚處,得法紫蓋,乃青州七葉孫也。本處官吏具書疏,請出世開堂,後居中都大萬壽寺。「從檀禪師」至元二十二年(1285)十二月十二日微疾而化。……俗壽七十八,僧臘五十六夏「。

4、洪倪。耶律楚材有詩《請倪公》:」倪公本是我同參,道價崢嶸冠鬥南。千裡雲山舊遊地,何妨杖錫住西庵。「 還有一詩《寄倪公首座》:」亨監逃海淹□甕,隆老成龍過禹門。獨有倪公尚痴坐,幾時承繼萬松軒。「可知洪倪確為萬松弟子,住持過大萬壽寺。

5、從倫。字林泉,承行秀禪師傳法後,相繼執常燕京萬壽寺和報恩寺法席。從倫後協助福裕領導參與憲宗八年(1258)」戊午佛道大辯論「。從倫也住持過大萬壽寺。從倫《大元大都路易州易縣來山裡永安寺都綱雲溪壽公道行碑》中有」予之道舊政公禪者舉以來燕之萬壽丈室,乞文於予。「說明從倫住持過萬壽寺。

6、復庵圓照。十六歲受具,遂遊學精教乘。後依萬松有年,得悉禪旨。學習《唯識論》、《楞嚴經》、《圓覺經》,並開講席主講各經論。據說耆年宿德,沒有不心悅誠服的,連萬松也稱讚他是」當代龍門師「。元左思忠作有《覺達禪師道行碑》,記載覺達禪師參謁復庵,」又聞燕京遂後有資戒大會,復庵和尚住持萬壽,為曹洞宗師,舍是而他參,猶之秦而適齊矣。其依止不可勝用也。遂造燕京之萬壽。復庵一見,待若故人,遂授以衣缽。「

7、耶律楚材。為大萬壽寺作文多篇,與萬松有書信往來,有文獻表明耶律楚材本人到過大萬壽寺。《湛然居士集》卷十三中有《題萬壽寺碑陰》、《燕京大萬壽寺化水陸疏》、《萬壽寺創建廚室上梁文》。

8、至溫。萬松三大弟子之一,字其玉,一字全一,與萬松是同鄉。《五燈全書》卷六十一記載:」再參萬松秀,博記多聞,論辯無礙。秀命典侍司,凡秀所示,一聞輒了。秀嘗令代應對,機鋒不可犯。「 《宗統編年》卷二十五記載:庚寅三年(1230),」萬松祖復主中都萬壽,至溫為侍者。「時年十四歲。

10、勍公禪師。《勍公禪師塔銘》:」先參於萬松萬壽寺。「《中州金石記》:」勍公,洺州洺水人,姓張氏。「 

萬松行秀在定宗元年(1246)示寂,其弟子雪庭福裕接替他成為曹洞宗第二十世祖師。福裕在太宗二年(1230)住持大萬壽寺一段時間之後,中統元年(1260)奉元世祖之詔再次住持大萬壽寺,時間長達十五年。福裕在大萬壽寺時統領釋教,為當時的佛教領袖,發展壯大了大萬壽寺的經濟力量。同時福裕一批門人弟子紛紛出入大萬壽寺,持續的時間頗長。

相關焦點

  • 北京潭柘寺的秋
    先有潭柘寺,再有北京城平實的描述,卻讓人產生莫大的吸引。想想北京的歷史博大精深,在這之前的潭柘寺一定悠遠流長了。記得在讀書的時候曾經去過一次潭柘寺,這次常駐北京本有細品慢玩的想法,索性,按照時間的順序,先從潭柘寺開始吧!潭柘寺建於西晉公元316年,原名嘉福,後康熙賜名岫雲寺,後有龍潭,前有柘樹,民間故稱潭柘寺。
  • 千年古剎,寧波天童禪寺,天下禪宗五山之一,日本曹洞宗祖庭
    列為天下禪宗五山之一,日本曹洞宗祖庭。西晉永康年(公元300年),僧人義興雲遊至揚州會郡縣(即今鄞州)南山之東谷,因愛其山水,遂在此結茅修持。相傳,當時東谷附近並無人煙,卻有一位童子每天前來送給薪水。不久精舍建成,童子對義興大師說:我是太白金星,因為大師篤於道行,感動玉帝,命我化為童子前來護持左右。如今大功告成,特此告辭。言訖童子不見。由此山名太白,寺名天童。
  • 日本少林山賴嶽寺與日本曹洞宗寺院訪問團朝拜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日本少林山賴嶽寺與日本曹洞宗寺院訪問團朝拜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2018年11月20日,日本少林山的賴嶽寺和日本佛教禪宗曹洞宗相關的寺院方丈等佛教人士組成佛教訪問團,不遠千裡來到中國河南省,前來朝拜中國佛教禪宗千年祖庭嵩山少林寺
  • 日本佛教曹洞宗參拜團參訪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日本曹洞宗參訪團一行於少林寺僧眾在山門前合影(圖片來源:少林寺) 日本曹洞宗參訪團與少林僧眾在大雄寶殿焚香誦經(圖片來源:少林寺) 延康法師向參訪團贈送禮物(圖片來源:少林寺) [原標題]「日本群馬縣曹洞宗各寺廟少林寺參拜團」一行參訪少林 2016年2月17日,「日本群馬縣曹洞宗各寺廟少林寺參拜團
  • 津市這座寺廟原來是禪宗曹洞宗的祖庭
    文|譚笑藥山寺,古屬澧州今屬津市市,自古以來就很有名氣,它始建於唐代,是唐代著名高僧惟儼禪師住錫傳禪之地,是禪宗的重要祖庭,曹洞宗的法脈源頭。自宋代以後,曹洞宗信眾逐漸遍布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隨著禪宗在世界範圍的發展,其影響正在由歐洲、美洲向世界各地傳播。禪宗教派,相傳釋迦牟尼以心印付囑迦葉為禪宗初祖,傳二十八代至達摩來中國。公元520年達摩泛海來到廣州,梁武帝得知後迎至金陵。後因與帝問答,機緣不契,他便渡江北去,住河南省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傳法於神光(又名慧可)和尚。禪宗派稱達摩為天竺禪第二十八世祖。達摩禪師以衣缽相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
  • 北京市潭柘寺
    簡要介紹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裡。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護,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
  • 北京潭柘寺門票預約入口:公眾號預約攻略(在線訂票)
    潭柘寺創建於西晉時期(公元307年),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北京民間就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說法。從金熙宗之後,歷朝都有皇帝到潭柘寺進香禮佛。自清朝康熙年間起,潭柘寺就成為北京地區規模宏大的皇家寺院。
  • 禪宗曹洞宗祖庭洞山普利禪寺與眾不同的白色大佛和韓國文化
    來到宜春這個「禪宗勝地」,不僅可以去禪博園看一下,如果您對佛教禪宗思想有進一步了解的話,最好還是能走進宜春三個禪宗祖庭實地進行探訪。今天小編一鹿就將帶您走進曹洞宗的祖庭洞山福利禪寺,看看這裡究竟有什麼與眾不同。
  • 北宋時期安慶線狀禪宗大道場的形成及其歷史地位
    經過唐至五代禪宗文化的傳承的發展,至北宋時期,古舒州也就是今天的安慶形成了一條沿古驛為主線,以太湖縣白雲山海會寺為中心,東連今樅陽浮山勝因禪寺、桐城投子山投子寺、潛山縣太平寺、天柱山三祖寺、西連太湖縣四面山四面寺、龍門山龍門寺長約一百五十餘公裡的線狀禪宗大道場,這條線狀禪宗大道場與湖北省黃梅縣四祖寺、五祖寺,江西省廬山圓通寺、雲居山真如禪寺及至當時我國禪宗重要區域江西、湖南禪宗大道場連成了一個整體,
  • 禪宗祖庭海會寺
    晚唐及五代時期,我國禪宗文化紛呈發展,先後形成了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等五個宗派。禪宗文化在競爭中發展,使之成為了中國人自己的佛教。為擴大宗派影響,一批又一批禪宗巨匠,佔名山,住大剎,接引學人,傳承和發展禪宗文化。交通便利、規模宏大的海會寺自然成為了禪門高僧競相入住的寺院。
  • 潭柘寺的「曾用名」,你最中意哪個?
    在金代,禪宗在中都(今北京)地區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潭柘寺先後出現了數位禪宗大師,大大提高了寺院的聲譽。金熙宗完顏亶於皇統元年(公元1141年)到潭柘寺進香禮佛,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進香的皇帝,使得後代皇帝爭相效仿,對提升寺院的地位,繁盛香火,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金熙宗將當時的龍泉寺改名為「大萬壽寺」,並撥款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開創了皇帝為潭柘寺賜名和由朝廷出資整修潭柘寺的先河。
  •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潭柘寺到底什麼來頭
    北京的寺廟非常多,如果說北京建寺最早的一座寺廟是哪座?當屬位於北京門頭溝區的潭柘寺,民間素有:現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之美譽。潭柘寺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也就習慣叫它「潭柘寺」。潭柘寺始建於公元316年,距今有將近1700年的歷史,歷盡滄桑。
  • 北京門頭溝:1918年的潭柘寺
    「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的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 307年), 初名「嘉福寺」,是佛教傳入北京地區後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潭柘寺的塔林。潭柘寺的上下塔林是北京地區數量最多、最集中、等級最高的塔林,現存墓塔78座,安葬著從建寺以來的歷代主持高僧。1918年秋,28歲的美國人甘博在燕京大學就職,教授基礎經濟學等科目。
  • 北京潭柘寺的傳說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一直名叫嘉福寺,到唐代改為潭柘寺。潭柘寺位於現在北京西部門頭溝區。相傳唐代武則天時期的幽州之地,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所在地。有一位姓張的官員在此駐守,他每晚都能聽到很清楚的和尚誦經的聲音,聲音鏗鏘穿耳入心。
  • 五家七宗——曹洞宗
    慧可立雪斷臂,立志向菩提達摩求法,最終感動菩提達摩傳付心印,為中國禪宗第二祖。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本宗漸盛。道信傳法弘忍,是為中國禪宗第五祖。五祖弘忍常住蘄州(湖北)黃梅山,闡揚《金剛經》奧旨,門下輩俊秀出。惠能因一首偈語受到五祖弘忍印可,傳授衣缽,成為中國禪宗第六祖。在惠能門下出了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兩位禪門巨匠。在南嶽懷讓門下,分別形成臨濟宗和溈仰宗兩個宗派。
  • 遊北京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我們開了3個多小時的車,到的時候已經快中午12點了,當天北京的氣溫30度,原以為會酷暑難耐,沒想到進了古寺後,絲毫沒感覺到熱,寺內古樹掩映、松柏參天,讓我浮躁的心慢慢的安靜下來,在石凳上坐著,覺得說不出的寧靜與舒服。
  • 京郊古剎--北京潭柘寺旅遊景點攻略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護,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因此這裡氣候溫暖、溼潤,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築依地勢而巧妙布局,錯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環境極為優美。
  • 宋代曹洞宗中興的奠基人投子義青禪師
    投子義青禪師是宋代曹洞宗中興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在一生舒州這塊土地上做獅子吼,將頻臨失傳的曹洞宗引向興盛。他在我國禪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面臨「百年孤獨」困境,大陽警玄禪師壯士斷腕,以非常規方式尋求傳法僧才曹洞宗是禪宗五個宗派中創立時間最晚的一個宗派。
  • 潭柘寺:一個遠離北京喧譁的地方,一個存在了千年的古寺
    潭柘寺:一個遠離北京喧譁的地方,一個存在了千年的古寺老北京人都熟知的一個古寺院,潭柘寺。這個寺院據史料記載,距今差不多有1000多年歷史了,是在那個時期京城地區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寺廟在建寺的初期並不是叫潭柘寺這個名字的。
  • 日本曹洞宗參拜大洪山慈恩寺祖庭
    千葉省三長老禮拜祖庭塔林(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10月24日,日本曹洞宗宗務廳責任役員、教學部部長、峰仙寺住持千葉省三長老一行來到大洪山,參拜祖庭大慈恩寺。 多年來,日本曹洞宗陸續有有僧團到大洪山參拜。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大洪山慈恩寺的恢復重建,日本曹洞宗每年都組團參拜。上午九時許,年近八旬的千葉長老在明浩法師的陪同下,沿山門而上,逐一來到每一個殿堂。每到一處,他都雙手合十,潛心參拜,並向隨行的人詳細了解大洪山的佛教文化。來到大雄寶殿,千葉長老面對大洪山宋代高僧芙蓉道楷牌位,久久叩拜,並與慈恩寺僧眾一起祈禱中日兩國友好、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