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漢朝開國功臣,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被後人尊稱為「兵仙」。有歇後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稱頌韓信的才能,足以見得韓信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據史料記載,韓信徵戰沙場多年,統領過無數戰爭無一敗績。
說起韓信必然要談到項羽,韓信最初也不過是項羽軍中一名普通的士兵,或許是項羽的光芒太強以至於完全將韓信的軍事才幹遮蓋了,又或許是項羽不識人才,最終韓信投向了劉邦,成為了項羽軍事上最大的對手。兩人都是秦末湧現出來的軍事天才,項羽有破釜沉舟的決絕,韓信有背水一戰的魄力。項羽用兵果斷決絕,氣勢勇不可擋!韓信用兵變化莫測,虛虛實實。楚漢的較量中劉邦奪得了天下,但其實正真擊敗項羽的應該還是韓信!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勳的戰將,最終的結局卻無比的悽慘,據史料記載,韓信是被呂后和蕭何謀劃騙入宮中,接著被眾武士壓制,讓宮女用竹籤扎死在長樂宮中的。為什麼不直接讓武士殺死韓信,還如此大費周章?這其中還大有講究,因為這樣就可以完美的避免劉邦作為一國之君卻出爾反爾的尷尬局面。韓信曾在與項羽的戰爭之中向劉邦討要功名。劉邦即時賜予他「三齊王」、「五不死」。「三齊」意思是與天、地、君王同齊。「五不死」指見天、地、君都可以不死,以及沒有刀可以刺殺他,沒有繩子可以將他捆綁。於是在長樂宮中,傳說呂后將韓信置於懸掛的大鐘之中,令韓信無法見到天地,最後韓信是宮女用竹籤刺死了他,沒有派士兵,也沒有用任何刀具!
韓信的結局正如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歸根結底是因為劉邦打下天下以後,韓信用兵如神的才能已經派不上用場了,反而成為了劉邦的心頭大患,他手中的兵權更是劉邦最想拿回來並且緊緊握在手中的東西。一來是君王的猜忌,二來是懂得用兵之人不一定就是非常好的政治家。歷史上很多幫君王打下天下的功臣都沒享有應有的榮華,所以像韓信這樣的用兵奇才在江山穩固之後落得家破人亡,被滅三族下場的,著實令人惋惜。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劉邦一定要殺了韓信,留著以後遇到叛亂沒準還用得上,實在不行也可以來個「杯酒釋兵權」啊!叛亂的話或許當時在劉邦的眼裡,韓信就是最大的潛在叛亂。當年劉邦率領聯軍攻打項羽結果兵敗,被項羽追得到處跑時,劉邦向韓信求救時,得到的回覆是要先劉邦封先他為齊王,否則就按兵不動的事劉邦可從來沒忘記過。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撤了韓信的官職,讓他回家種田?這還真不好說,或許真就是光去想著怎麼弄死他的辦法去了,一時沒想起來而已!畢竟「杯酒釋兵權」這事是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才搞出來的,也沒個參考!當然,撤掉位高權重的武官官職這樣的事,對君主來說一直都是一件有一定風險的事,或許劉邦並不想冒這樣的險。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漢高祖劉邦,你會殺了韓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