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韓信最終卻被宮女刺死!如果你是劉邦,你會殺韓信嗎?

2020-12-23 騰訊網

韓信是漢朝開國功臣,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被後人尊稱為「兵仙」。有歇後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稱頌韓信的才能,足以見得韓信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據史料記載,韓信徵戰沙場多年,統領過無數戰爭無一敗績。

說起韓信必然要談到項羽,韓信最初也不過是項羽軍中一名普通的士兵,或許是項羽的光芒太強以至於完全將韓信的軍事才幹遮蓋了,又或許是項羽不識人才,最終韓信投向了劉邦,成為了項羽軍事上最大的對手。兩人都是秦末湧現出來的軍事天才,項羽有破釜沉舟的決絕,韓信有背水一戰的魄力。項羽用兵果斷決絕,氣勢勇不可擋!韓信用兵變化莫測,虛虛實實。楚漢的較量中劉邦奪得了天下,但其實正真擊敗項羽的應該還是韓信!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勳的戰將,最終的結局卻無比的悽慘,據史料記載,韓信是被呂后和蕭何謀劃騙入宮中,接著被眾武士壓制,讓宮女用竹籤扎死在長樂宮中的。為什麼不直接讓武士殺死韓信,還如此大費周章?這其中還大有講究,因為這樣就可以完美的避免劉邦作為一國之君卻出爾反爾的尷尬局面。韓信曾在與項羽的戰爭之中向劉邦討要功名。劉邦即時賜予他「三齊王」、「五不死」。「三齊」意思是與天、地、君王同齊。「五不死」指見天、地、君都可以不死,以及沒有刀可以刺殺他,沒有繩子可以將他捆綁。於是在長樂宮中,傳說呂后將韓信置於懸掛的大鐘之中,令韓信無法見到天地,最後韓信是宮女用竹籤刺死了他,沒有派士兵,也沒有用任何刀具!

韓信的結局正如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歸根結底是因為劉邦打下天下以後,韓信用兵如神的才能已經派不上用場了,反而成為了劉邦的心頭大患,他手中的兵權更是劉邦最想拿回來並且緊緊握在手中的東西。一來是君王的猜忌,二來是懂得用兵之人不一定就是非常好的政治家。歷史上很多幫君王打下天下的功臣都沒享有應有的榮華,所以像韓信這樣的用兵奇才在江山穩固之後落得家破人亡,被滅三族下場的,著實令人惋惜。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劉邦一定要殺了韓信,留著以後遇到叛亂沒準還用得上,實在不行也可以來個「杯酒釋兵權」啊!叛亂的話或許當時在劉邦的眼裡,韓信就是最大的潛在叛亂。當年劉邦率領聯軍攻打項羽結果兵敗,被項羽追得到處跑時,劉邦向韓信求救時,得到的回覆是要先劉邦封先他為齊王,否則就按兵不動的事劉邦可從來沒忘記過。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撤了韓信的官職,讓他回家種田?這還真不好說,或許真就是光去想著怎麼弄死他的辦法去了,一時沒想起來而已!畢竟「杯酒釋兵權」這事是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才搞出來的,也沒個參考!當然,撤掉位高權重的武官官職這樣的事,對君主來說一直都是一件有一定風險的事,或許劉邦並不想冒這樣的險。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漢高祖劉邦,你會殺了韓信嗎?

相關焦點

  •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在中國的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精忠報國的嶽飛,慷慨赴義的楊家將,用兵如神韓信,屢挫匈奴的霍去病。
  • 為何劉邦能除韓信卻不下手,呂雉殺韓信是自作主張,還是劉邦授意
    韓信是秦末時期,軍事能力僅次於項羽排名天下的兵仙,投靠劉邦後,經蕭何大力推薦,被劉邦拜為大將軍,當劉邦在彭城之戰慘敗後,才開始真正重用韓信,但劉邦重用韓信是一面重面、一面防備,甚至某些時候防備的心理大於重用。
  • 劉邦為什麼後悔殺韓信?你知道原因嗎?
    劉邦後悔殺韓信!這個因素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在劉邦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40天的時候。有句話叫做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困難中 才知道想起。那個曾經為你無怨無悔付出的人,甘心做你背後被你當做備胎的人。這就是人性中的賤!所謂的功高震主,只不過是奴才為主子粉飾的說辭。首先殺韓信的是呂后,默許的是劉邦。
  • 劉邦為什麼不殺蕭何張良陳平而殺韓信?
    眾所周知,韓信用兵如神,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是漢初軍事上的「一哥」。也正是因為他功高震主,劉邦才對他有很大的猜忌之心。區別於蕭何和張良兩位文臣,韓信作為武將本就容易招致懷疑,但他最終被殺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韓信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太高調。韓信是千古難得的帥才和將才,能夠把弱小的軍事力量的潛能發揮到極致,最後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將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徹底擊敗,讓項羽自刎烏江,奠定了建立漢王朝的基礎。但他太高調了,不知謙虛為何物。
  • 韓信真的是被呂雉的宮女用竹竿戳死的嗎
    韓信為漢朝的建立記下了不世之功,為了對韓信的功勞的獎賞,漢高祖劉邦給韓信定下來「三不殺」,即見光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呂后就讓宮女用竹竿把韓信戳死了,這樣就可以不違背劉邦的誓言了。其實這只是傳說,西漢初年冶鐵技術很不是很成熟,兵器還是以青銅器為主,鐵器是好少的。從這一點上看就是後人編的。
  • 殺嶽飛的趙構遺臭萬年,殺韓信的劉邦和呂后,為何沒遭唾罵
    儘管被封兵仙,但兵仙的對手是誰?前期可能是秦帝國,而秦帝國本就統一,是你們搞分裂才打仗的。後期對手是主要的,楚霸王項羽。但誰說楚霸王打敗劉邦就不算統一了。嶽飛就完全不一樣了,嶽飛的人設是民族英雄,外族入侵,嶽飛打得是蠻夷、救得是華夏;正義與否,嶽飛打得是侵略者,要收復大好河山。這個立意就高了,所以嶽飛人設所蘊含的意義就重大。
  • 韓信的別名是什麼?韓信為什麼被稱為「兵仙」
    韓信,別名韓重言,泗水郡淮陰縣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西漢開國功臣,與張良、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公元前208年,韓信投奔項梁,項梁在定陶之戰中戰死後,韓信歸屬項羽,在項羽手下多次獻策未被採用,轉而在劉邦受封漢王后,投奔劉邦手下做大將,在楚漢之爭的形勢下,韓信表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公元前206年,劉邦採用韓信計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其不意的佔領了關中地區。
  • 韓信為何被宮女用竹竿戳死?難道呂后、蕭何沒有兵器嗎?
    之所以不用刀劍殺死韓信,正是因為後世所謂流傳的三不殺原因:一是見天不殺、二是見地不殺、三是見鐵不殺。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世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生前那叫一個風光,自從蕭何月下追韓信後,劉邦開始重用韓信以來,可以說韓信為劉邦建立大漢王國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而最終韓信沒有得到善終被呂后處死,究其原因,既有封建統治階級殘酷性決定的,也有韓信自身原因造成的。
  • 劉邦要他死,呂后來誘殺,韓信最後竟被一群宮女活活打死慘遭毒手
    但三人結局都慘不忍睹,韓信似乎更慘一些。就戰功而言,韓信當之無愧。但是相比較彭越「被狎之,盛其U遍賜諸侯」、英布被大舅哥吳臣騙殺、韓信被一幫宮女斬殺於長樂宮鍾室更丟人。其實,當時戰局還沒有傳回京城,蕭何卻對韓信謊稱劉邦已剿滅橐,呂皇后設宴慶祝,請他出席。韓信沒有理由推卸,就和蕭何一起進了皇宮。蕭何帶著韓信到長樂宮後就消失了。幾個武士抱住韓信,把他綁起來。後來,韓信被拖到長樂的鐘室,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打死。
  • 韓信被殺之後,蕭何卻流淚說了這句話,君子還是小人,一目了然
    例如,這篇文章說,肖和呂后合謀殺害韓信後,流著眼淚說了一句話,但直到今天,沒有人知道肖說的這句話,是不是真心的!可以說,沒有漢,就沒有劉邦的漢朝。因此,劉邦給韓信的約定是「三不殺」。也就是說,見天不殺,見鐵不殺!
  • 韓信被抓,趕緊喊出8個字,事後證明真高明,劉邦無奈放過韓信
    「五不殺」可難不住呂雉,她叫來一群宮女,命令宮女們人人手持一柄棒槌,既而讓她們圍住韓信,一通亂打。韓信竟被活活打死。第二種說法是呂后將韓信吊入長樂宮大鐘內,另準備一些木製兵器,有的說是竹刀,也有的說是木劍,總之不是金屬兵器。韓信被木器殺死,也符合第二種「五不殺」的說法。
  • 如果蕭何沒有能追回韓信,劉邦還能否打敗項羽,奪得天下?
    在劉邦看來自己能得到天下全靠這三個人,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故事,韓信因為沒有能在劉邦手下得到重用而決定離開他,好在蕭何及時地追上他,替劉邦留住了這位大將軍。如果蕭何沒有能追回韓信,沒有韓信的幫助,劉邦還能打敗項羽,奪取天下嗎?
  • 蕭何獻計殺死韓信後,哭著說了12個字,流傳至今
    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早年生活貧窮,名聲也不好,所以不能當官,也不能做買賣。因為飢餓就經常到別人家去混點吃的,很多人都厭煩他。有一次,韓信在城外釣魚,一位老婦見韓信飢餓,就給了韓信一些吃的,一連幾十天,天天如此。韓信很高興, 對老婦說:「日後我一定要重重地報答你。」
  • 韓信是軍事上的「兵仙」,政治上的「小白」,他的死告訴我們什麼
    這也體現了韓信感恩的一面,知恩圖報就是他最大的優點。但韓信也好大喜功,掃滅齊國後,韓信請求劉邦封自己為齊王,垓下之戰前夕又逼劉邦加封自己土地,劉邦不滿足他的要求就不出兵,如此好大喜功直接是為自己的結局埋下了禍根。正是因為韓信這樣的性格缺陷跟超強的軍事能力招來了殺身之禍,但是韓信如果在政治上稍有頭腦也能全身而退,可惜我們的「兵仙」在政治上偏偏是個小白。
  • 一代大將韓信為何落了個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的下場?
    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戳死主要是因為劉邦曾為他許下「三不殺」和「五不死」的諾言,這種死法看似殘忍但也是對韓信的尊重。兵仙韓信的大名我想諸位讀者都不陌生,作為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的能力毋庸置疑。當初楚漢相爭時劉邦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是韓信站出來幫助劉邦一步步擴大地盤,最後大敗霸王項羽奪得天下。
  • 劉邦為什麼會後悔殺了韓信呢?
    韓信平定齊國之後,派人向劉邦求封代理齊王——這件事對劉邦刺激很大,因為劉邦此時也只是個王:漢王而已,如果韓信做了齊王,豈非兩人地位相近?而且,劉邦在這個時候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所謂危在旦夕之際,雖然有張良、陳平的謀劃,他最終還是給了韓信齊王的頭銜,然而,他心裡很不爽。
  •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在中國的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精忠報國的嶽飛,慷慨赴義的楊家將,用兵如神韓信,屢挫匈奴的霍去病。
  • 如果韓信採納蒯徹計策脫離劉邦稱王,真能與劉邦、項羽鼎足而立嗎
    楚漢爭霸時期,當韓信攻佔齊地之後,謀士蒯通曾勸說韓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項羽也曾派人勸說韓信自立,但韓信最終卻沒有採納,而是只向劉邦求取了「齊王」之位。六年後,韓信被誘殺於長樂宮,被殺之前,韓信嘆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計」。那麼,韓信如果當時聽從蒯通之計,真的能夠自立為王,與劉邦、項羽鼎足而立嗎?
  • 如果沒有韓信,劉邦能否奪得天下?
    韓信為漢初名將,祖籍江蘇淮陰,與張良、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在史記中,他被司馬遷稱為「兵仙」,司馬遷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寫他一生的功績,讚美他在帶兵打仗方面的才能。韓信年輕時性格放縱,又無養家之能,便常被別人看不起。
  • 劉邦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雖然無意殺韓信,但卻在韓信死後笑嘻嘻
    凱旋的劉邦,得知韓信已死,表現出極為複雜的感情,史書記載是「且喜且哀」。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劉邦這個糟老頭子壞得狠,韓信信了他的鬼話,結果被夷三族,劉邦雖無意殺韓信,但得知韓信被殺死,還是會笑嘻嘻的。為什麼劉邦會笑嘻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