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繽紛「年味兒」寒假作業 體驗傳統民俗文化

2020-12-13 媒體大搜索

2020年1月24日消息,隨著鼠年新春佳節的來臨,蘇州市平江教育集團平江實驗學校分校的同學們忙著寫春聯、貼窗花、貼福字,給家裡大掃除,完成學校布置的特殊寒假作業。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讓學生度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寒假,學校布置了濃濃「年味兒」的寒假特色作業。

掃塵、寫春聯,貼窗花等特色民俗充滿濃濃的年味兒,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體驗中更具深入了解中華民族春節的習俗。(王蘇霞 李俊鋒 王建康 江蘇蘇州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蘇州:繽紛「年味兒」寒假作業 體驗傳統民俗文化
    2020年1月24日消息,隨著鼠年新春佳節的來臨,蘇州市平江教育集團平江實驗學校分校的同學們忙著寫春聯、貼窗花、貼福字,給家裡大掃除,完成學校布置的特殊寒假作業。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讓學生度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寒假,學校布置了濃濃「年味兒」的寒假特色作業。掃塵、寫春聯,貼窗花等特色民俗充滿濃濃的年味兒,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體驗中更具深入了解中華民族春節的習俗。
  • 中小學寒假作業「花樣百出」:看《史記》考證《羋月傳》
    不再局限題海戰術 拼創意接地氣 玩轉APP 完成旅遊攻略給「玩」著寫的 寒假作業點讚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趙穎彥) 說到寒假作業,記憶裡的「大本」慣性地映入眼帘。從去年開始,擅長題海戰術的「大本」作業便已「失靈」,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實踐性、發現類、體驗式作業。
  • 寒假作業重思考多動手年味足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麗 林洲璐 黃付平 寒假即將來臨,對於很多學生而言,寫寒假作業是一件讓人撓頭的事情。可是,近日,記者從多所學校走訪發現,假期作業已經悄然變臉不再「紙上談兵」,而且由於涵蓋春節,寒假作業不僅年味兒十足,強調動手能力,還多了一些人文關懷和對生活思考的深度,有學生大呼「過癮」。
  • 蘇州工業園區:小學寒假作業各種Style
    蘇州各地另類寒假作業盤點   蘇州崑山: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替代傳統作業查看   摘要:蘇州工業園區小學寒假作業也是各種新意和特色,蘇州奧數網總結園區寒假Style。
  • 蘇州新莊小學特殊寒假作業「自助餐」
    蘇州各地另類寒假作業盤點   蘇州崑山: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替代傳統作業查看   蘇州新莊小學特殊寒假作業「自助餐」  查看   摘要:2013年蘇州中小學期末考試已結束,各學校的寒假作業是家長比較關心的。新莊小學推出寒假作業自助餐。
  • 江蘇:「繽紛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動啟動
    為豐富全省未成年人寒假生活,江蘇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等部門連續第二年舉辦 「繽紛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動,抓住除夕、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契機,圍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在參與活動中弘揚傳統、學會感恩、陶冶情操、強健體魄,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 作業「自助餐」增加個性化選擇 學生娃寒假作業接地氣,年味足
    又到了一年寒假,記者昨日走訪東莞幾所學校了解到,孩子們的假期作業不再只是傳統的做題、寫日記、背誦課文,而是增加了體驗式和個性化的新內容,包括德育類、實踐類、親情類、民俗類、見聞類、運動類等形式的作業。作業接地氣,年味兒也很足,還多了份人文關懷和社會實踐。
  • 寒假作業五花八門 盤點寒假作業的幾宗「最」
    昨天,北京市百萬中小學生正式開學,快樂的寒假生活也到此結束。開學第一關就是交寒假作業,記者採訪了部分學生、家長發現,今年各校布置的寒假作業中新意頻出,形式多樣的寒假作業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但也有一些作業布置十分「雷人」,不僅難為了孩子,也苦了家長。從這些五花八門的寒假作業中,記者盤點了其中的幾宗「最」。
  • 學在寒假,傳統浸潤我心,文化伴我同行
    、體驗長沙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2018年1月31日,由南雅中學主辦、新少年教育活動中心承辦的「多彩非遺我代言」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雨花非遺館舉行,南雅中學1707班的45名學生一起感受非遺文化,體驗非遺技藝,以實際行動詮釋「我是非遺傳承人」。初1707班的同學們觀看中華文化的演變,聆聽非遺文化的歷史故事,與非遺匠師對話感受絢爛多彩的非遺文化。
  • 寒假作業告別「寫寫抄抄」多學勞動技能
    本報記者 龔潔芸 日記5篇、練字20頁、完成《寒假生活》……這是以前假期作業繞不開的「老三樣」。明起,本市中小學生將迎來寒假。記者了解到,孩子們的假期作業不再只是傳統的做題、寫日記,而是增加了體驗式和個性化的新內容,包括德育類、實踐類、親情類、民俗類、見聞類、運動類等各類作業。作業接地氣,年味兒也很足,還多了份人文關懷和社會實踐。從小報到完成「微報告」曾幾何時,幾乎每個學生的寒假作業總少不了一張小報。但小報因為常由家長代勞,或是「模板在線」,多受詬病。
  • 2016寒假作業:寒假作業「刷題」型漸少 實踐型漸多
    近年來,中小學老師們在布置寒假作業上越來越有新意,新東方高考頻道整理了2016寒假作業,特色寒假作業等文章,可供同學們參考。預祝同學們可以度過一個開心而又充實的寒假。  各校布置的作業內容形式不一、各有特色。「孩子天性純真,我們不能用作業來限制他們,而應以作業這種形式,讓孩子有一個發現生活、體驗生活的過程。」長沙縣華潤小學老師潘璠說。  做會生活的小能手  盼盼中心小學實踐作業:學會做一道拿手好菜,可對著菜譜「依葫蘆畫瓢」,當然也可以悄悄觀察父母做菜的過程。
  • 中小學寒假作業增加傳統文化 緊貼時事和社會熱點
    原標題:中小學寒假作業增加傳統文化 緊貼時事和社會熱點   原標題:中小學寒假作業增加傳統文化  本報記者 賈曉燕  本周六,百萬中小學生將迎來寒假。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底開始實施的基礎教育學科教學改進意見給今年的寒假作業帶來了明顯的新變化,選擇題、填空題明顯減少,側重點轉向閱讀理解和社會實踐,並增加了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
  • 南昌小學生寒假作業告別「老三樣」 被遊戲取代
    要完成這項社會實踐可不容易,要求填寫「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家長是如何支持或配合的」、「家長的寄語及籤名」,此外,還需要有社區的反饋並蓋章……這項寒假作業不但考驗著孩子的社交能力,還考驗著父母的腦力。  南師附小今年制訂的「個性化寒假作業」主要以「五個一」活動為主,即「讀一本好書、寫一封信、拍一張照片、參加一次體驗活動、做一次公益」。最後三個活動如果不與父母一起完成幾乎不太可能。
  • 寒假新玩法 創意更快樂 南昌小學寒假作業基本被遊戲等取代
    要完成這項社會實踐可不容易,要求填寫「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家長是如何支持或配合的」、「家長的寄語及籤名」,此外,還需要有社區的反饋並蓋章……這項寒假作業不但考驗著孩子的社交能力,還考驗著父母的腦力。  南師附小今年制訂的「個性化寒假作業」主要以「五個一」活動為主,即「讀一本好書、寫一封信、拍一張照片、參加一次體驗活動、做一次公益」。最後三個活動如果不與父母一起完成幾乎不太可能。
  • 這份寒假作業在朋友圈瘋傳,下陸家長都炸鍋了!
    有色小學 每天「打卡」完成三項作業 這個寒假,黃石市有色小學的學生們有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快樂假期,健康成長打卡三十天」。
  • 寒假作業·年味|搜集春節習俗學習拜年禮儀……這是一份有年味的...
    搜集春節習俗、學習拜年禮儀、記錄年貨消費、寫一份壓歲錢使用規劃……18日,重慶市中小學將正式迎來寒假,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17日從我市多所中小學了解到,今年不少學校的寒假作業圍繞著春節展開,重視探究、體驗,各具特色並散發著濃濃的年味兒。
  • 民俗畫家眼中的「年味兒」
    民俗畫家眼中的「年味兒」 2019-02-06 18:25:23  這些過年的儀式和民俗被收錄在商務印書館日前出版的新書《年味兒》裡。該書由京味兒民俗畫家楊信創作,用95幅年俗畫和95篇回憶性散文,勾勒出北京人過年的習俗,帶領人們重溫熱鬧的兒時記憶。  作為在胡同裡長大的北京人,年過半百的楊信算得上是「老北京」,他一直堅持用自己手中的筆,描畫老北京,追憶逐漸逝去的風土民情。
  • 關於開展2018年「繽紛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動的通知
    寒假期間,學生閱讀、誦讀,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假期結束後開展讀書交流、誦讀展示活動。,開展經典誦讀,親子閱讀、節日民俗等活動,觀看未成年人安全保護常識等知識培訓電教片,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永陽社區圍繞春節,突出「我們的節日」主題,廣泛深入開展文體藝術、節日民俗等活動,大力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千奇百怪」寒假作業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寒假作業不再是日記練字和整本寒假作業這「老三樣」,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親子活動,感恩教育作業,社會實踐活動等等「千奇百怪」的寒假作業,小編盤點了這個寒假的那些特別的寒假作業,這些作業也讓我們看見了學校為給孩子減負和學生們的身心全面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 當家理財、辦年貨、寫家信,武漢中小學寒假作業悄然「變臉」
    寒假作業悄然「變臉」,大同小異的習題冊、作業集少了,親情式、體驗式、探究式、開放式、創新式的「作業」多了,寒假作業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家風傳承、軍運會等「特色風」令學生和家長們眼前一亮。  有年味  「集五福」話起源,當管家學理財  礄口區陳家墩學校這個寒假的作業除了常規的閱讀經典、做家務之外,今天還推出了「集五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