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玉米帶大豆,十年九不漏。為何大豆與玉米是最佳搭檔

2020-12-19 鄉村申哥

農民在常年的勞作中,總結出了很多的俗語,用於更好的指導農業生產。比如這句:玉米帶大豆,十年九不漏,這句話中的」帶」字可以理解成」套」字的意思。也就是說玉米地裡套種大豆的方法,十年中有九年都會長得不錯。

在靠天吃飯的地方,如果遇到長時間不下雨的情況,形成了大旱的狀態,單一種植的農作物基本上都會被旱死,而農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無可奈何。於是有能人發明了這玉米地趟間套種大豆的這樣的辦法。

我記得有一年,我們那裡在玉米正在旺長的時候,老天爺就是不下雨,到後來,玉米基本就是絕收了,僅有的穗子上的玉米也是乾癟的,已經沒有了經濟價值。但是著玉米行間套種的大豆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雖然也不如從前那麼好,但總歸沒有絕收,這還是不錯的。

為什麼玉米地套種大豆,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你看玉米長得高高的,而大豆屬於矮莖的農作物,高高的玉米可以在太陽光最厲害的時候給予它們遮陰呵護。大豆的根系並不發達,如果幹旱,及容易受到影響,而玉米的根系發達深入泥土,可以吸收深處的水分,而旁邊的大豆也會跟著受益。

大豆與玉米之間的生長不會受到影響嗎?

答案是不會的,玉米是高莖植物,大豆是矮莖植物,它們一高一低。互無影響。而且他們在一起還可以改善田間的小氣候。由於大豆與玉米呼吸的頻率不同,可以相互補充,田間的二氧化碳都有釋放的機會,讓空間變得溼潤。

事實證明,這種農作物的種植方式是非常科學的,如果風調雨順,而可以獲得雙豐收,如果遇到乾旱,也可以保住大豆不會絕收。如今在大部分的農村都有了這樣的種植方式,讓農村從中獲益。

相關焦點

  • 今年我省大豆與玉米畝效益基本持平 大豆種植補貼達到每畝320元
    「拿到了補貼,種植戶別提有多高興了,明年的大豆面積肯定會大幅增加!」我省大豆主產區、農墾九三管理局大西江農場總經理苗立強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說。如今,伴隨我省2018年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的發放到位,類似的喜悅遍及龍江大地。
  •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關於印發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綠色品種...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2019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綠色品種更新換代,現將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綠色品種指標體系印發你們。
  • 馬鈴薯鮮食玉米大豆 克山三大主導產業立縣富民
    黑龍江日報7月15日訊 克山縣是全國生態示範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首批食品安全示範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級創新土地規模經營制度改革試驗區、國家重要農產品(大豆)生產保護區、全國首批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省級生態示範縣、「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重點推進縣、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縣、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
  • 新的《稻穀》《玉米》《大豆》糧食標準即將實施
    根據近年來收穫和庫存玉米質量調查結果分析和有關單位提供的實測數據,考慮到機械收割、脫粒及乾燥等對商品玉米不完善粒的影響,在參考主要玉米生產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將不完善粒最大限量指標由原來不分等級一律為5.0%,調整為1~5等分別為≤4%、≤6%、≤8%、≤10%、≤15%,使標準能更客觀地反映我國不同等級商品玉米的實際質量情況。
  • 玉米露天存儲壓力仍較大 降水提振巴西大豆產量預期
    預計2月下旬至3月初,我國華北地區、東北部分地區將再迎來較大範圍的降水天氣,繼續考驗新季玉米的流通水平。國外:上周巴西降水改善,提振中西部玉米生產,本周巴西降水將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Matopiba種植帶,預計周內降水量在60—120mm,有助於生長期玉米長勢向好。
  • 天氣有利於東北玉米運輸 南美降水改善大豆優良率
    綜合來看,東北地區天氣狀況有利於玉米陸路運輸,氣溫變幅有限短期內對「地趴」玉米存放不構成明顯威脅。華北地區本周降水預期減弱,河北大部、山東大部、河南中北部一帶降水預期不足10mm,氣溫水平維持在-3℃—8℃,氣象條件有利於路面積雪融化,對玉米陸地運輸形成幫助,春節前或加速玉米最後售賣和上量,對玉米價格可能形成利空效果。
  • 大豆生產者補貼東北四省最低235元/畝 那麼玉米呢?
    據來自哈爾濱市財政局的消息顯示,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市2019年玉米、大豆和稻穀生產者補貼資金發放工作,共計撥付補貼資金21.77億元。其中,補貼標準為玉米每畝30元、大豆每畝255元,地下水灌溉稻穀每畝93元、地表水灌溉稻穀每畝133元。
  • 黑龍江省2017年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發放
    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發放記者從省農委獲悉,我省2017年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發放工作日前正式啟動。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為133.46元/畝;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為173.46元/畝。
  • 2017年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將於9月底之前發放!
    一、基本原則  1、市場定價、價補分離       進一步完善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自2017年起將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調整為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實現玉米和大豆補貼機制相銜接,玉米和大豆價格由市場決定,政府對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給予一定補貼,生產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和大豆,形成購銷主體多元化和多渠道流通的市場格局。
  • 好消息:東北大豆玉米跌不動了 局部玉米價格重新上漲
    我們首先來看玉米。今日吉林新天龍實業漲1分,20水1.1877元,30水1.0276元;中糧公主嶺黃龍漲20元,三等14水2530元/噸,25水1.098元;山東莒南魯潤漲10元,執行2570元/噸;日照金禾博潤漲10元,執行2610元/噸;臨沂綠洲中慧落10元,執行2620元/噸。
  • 玉米、小麥、稻穀、大豆價格瘋狂上漲,是脫韁了嗎?
    近期山東地區玉米價格瘋狂上漲,企業庫存量低引發恐慌心理,擔心後期價格會繼續上漲,所以提價收購,而貿易商、基層農戶越漲更加捂糧不出,到車越少漲價越快,玉米市場已經亂套了! 一日兩漲三漲更不在話下,4月5日玉米最高上漲到2160元/噸,本輪累計漲幅最高達到170元/噸! 短期來看,雖然有糧食危機的炒作因素存在,但國內糧食庫存充足,玉米秋糧收購已經正式結束,下一步國家將會著手安排玉米常規拍賣。
  • 內蒙古官方正式發布2017年玉米大豆價格走勢預測
    (玉米、大豆具體分析附後)根據內蒙古發改委給出的糧價走勢預測:為保證種糧農民收入大體穩定,2017年國家將繼續加大玉米、大豆的補貼政策力度。提高糧價,難度較大;加大補貼,或可實現!2017年糧價走勢預測:玉米市場庫存量大,價格以低位運行為主,但不排除在輪儲結束,以及農民集中售糧期結束後,市場價格會出現明顯波動的可能性;大豆市場價格受需求不足和運輸限制,以及國際大豆市場預期的影響,也將以低位運行為主,但是今年東北大豆受旱情影響品質下降,尤其是優質大豆減產,很有可能造成階段性貨源不足,價格出現階段性波動上漲。
  • 「大豆搖金鈴,玉米舞棒槌,水稻笑彎腰」
    「大豆搖金鈴,玉米舞棒槌,水稻笑彎腰」——金事達集團科技轉化應用綏稜秋季觀摩會側記特約記者李磊全媒體記者陳駒  突如其來的三次颱風,讓農民鬧心,也讓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中國肥料產業科技創新企業」
  • 降雪再阻我國新玉米上量 降水或加快巴西大豆播種
    預計本周后半段及未來一周,我國北方(華北、東北)大部分地區天氣保持乾燥,周內東北地區氣溫水平較低,與常年相比,吉林大部、遼寧北部、黑龍江中南部一帶平均氣溫水平較常年低4℃—6℃;華北地區氣溫將較上周小幅回升,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等主要夏玉米種植帶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3℃。
  • 南瓜,玉米,土豆,辣椒,大豆簡筆畫
    玉米 Maize,玉米和玉米粉是世界許多地區的主食,也是產量最多的糧食作物,2014年的產量是10.4 億噸,2016年小麥是7.49 億噸,排第二,稻米7.415 億噸排第三,第四是土豆。在休閒食品中玉米製作爆米花在電影院成為標配。
  • 亳州近270萬畝玉米和大豆農田「喝飽」
    羅永華告訴記者,現在正是玉米苗生長的關鍵期,持續乾旱天氣後,大點的苗開始卷葉發黃,小點的苗可能會枯死,還沒長出來的也沒法出苗了。和羅永華的抗旱方式不同,另一塊玉米田的主人黃女士則採取噴霧式灌溉,用噴霧管道均勻滋潤土壤。「剛出的玉米苗太小了,水流過大會影響它的後期生長。」黃女士說。
  • 美國巴西大豆玉米「暴漲」不停,意外掀起中國豬肉價格「狂潮」
    據悉,由於巴西大豆價格上漲,我國中糧集團曾將一批巴西大豆賣回巴西。在大豆進出口市場變化的同時,玉米市場也在經歷類似的變化。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截至2020年10月1日當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863995噸,比去年同期的473409噸增長了82.5%。截止本作物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檢驗總數量為3676612噸,同比增長82%。
  • 現象後面的本質是大豆玉米
    市場上大豆、玉米、麩皮的價格相對便宜,也容易獲取。每噸的價格在1500到2000之間。5、玉米大豆中的脂肪酸作者了解到有一對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脂肪酸,必須通過外界攝入。這對脂肪酸,其中任何一種的過量都會導致一些問題的發生。
  • 南充市農科院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對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項目成果...
    近日,來到承擔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十三五」體系重點任務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南方大豆新品種培育」項目單位——南充市農科院組織召開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高產創建測產會議現場。初秋天降小雨,南充市農科院邀請省內外7名專家學者正在對「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任務——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項目成果進行現場測產驗收。
  • 巴彥縣依託「玉米、大豆、豬肉」國家地理標識農產品資源優勢 做強...
    目前,我們已成功引進金鑼、大北農、萬潤、寒鮮等較大企業和集團,有效提升了巴彥生豬產業關聯度和輻射帶動力。同時,圍繞玉米秸稈,在醫藥、人造板、建材、造紙、活性炭、顆粒飼料等方面尋求開發利用;圍繞玉米芯、玉米包葉、玉米須、玉米渣皮等副產品,在醫藥、化工、能源、工藝等方面尋求開發利用,推進玉米整株吃幹榨淨。在鮮食玉米開發方面,積極引進國內知名龍頭企業,開發鮮食玉米速溶粉、鮮食玉米羹、複合營養玉米糊、鮮食玉米沙拉、鮮食玉米飲料、鮮食玉米休閒食品等深加工產品。三是大豆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