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已經被水庫淹沒
一官員修建的水電站,在沒辦完手續的情況下就匆匆徵地發電。村民們祖祖輩輩居住的村莊被淹沒在水下。這個受到刑事、紀律處分的官員,一邊當著億萬富翁,一邊當著公務員。他以官員身份參與經商,舉報的村民和這位官員商人展開了一場特殊的較量——
「他把山裡的土地要到了北京天安門的價格」,有人這樣評價程永全在水庫移民中開出的搬遷條件。而程永全卻在維權中處處選擇依法訴訟。
程永全給自己的微信起了個暱稱——堅信法理,笑到最後。他一直認為,如果不是劉明厚官員的身份,對方早都被他告倒了,而這位受到過刑事處分和紀檢處分的官員,在被紀檢部門處理後不久,再次被黨紀立案調查。
60名「光頭」闖入村莊帶著洋鎬把強迫村民搬遷
今年48歲的程永全,一見到當地一些官員,說話嗓門就會突然變大。
2007年秋冬季節,有一天,村子裡突然來了一些人,這些人帶著設備似乎在進行探測。有村民問這些人在幹啥,被告知是要修水電站。
「小村莊的安寧從那天開始被打破」,2017年5月16日,程永全回憶起當初修水電站的過程。
不久,程永全所在的山陽縣楊地鎮人大主席吳鳴就出現了,吳鳴是這次水庫移民小組的組長。
有村民詢問吳鳴,到底是誰在修水電站。吳鳴說是一個叫劉明厚的人出資修建的,而一些參與徵地的工作人員卻說是政府行為。
村民程鴻遠還記得當時徵地的情節,「一張黃紙上用毛筆寫的告示,一畝地賠償1.8萬元,土木房子每平方米賠償400元錢……」。對於這張「沒頭沒尾沒有落款出處的告示」,許多村民都不知道是誰在修水電站。
有人開始挨家挨戶地進入村民家進行遊說工作,希望村民配合搬離出村子。就在拉鋸式的搬遷談判中,「突然就有60名『光頭』闖入村莊,他們帶著洋鎬把強迫我們搬遷」,有村民說。
「光頭」的兩次出現,明顯加劇搬遷速度,有一些村民陸陸續續地籤字同意搬遷。在最後拆遷村裡面的小學時,許多村民闖入學校,阻止拆遷,因為村裡還有10多名學生娃在這上學,但村民很快就被抬了出來。
在吵鬧聲和機器轟鳴聲中,學校化為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