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輕輕地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徐志摩《再別康橋》
林徽因和徐志摩是民國有名的才子佳人,這兩人之間妙不可言的感情故事也成為了很多人的嘆息的素材。兩人都熱愛文學,喜歡作詩,都是非常浪漫多情的人。但不同的是,徐是一個真正的浪漫主義者,而林的浪漫中又多了幾分理性。
1920年,林徽因在父親林長民的陪同下於英國倫敦留學。某日,同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上門拜訪林長民,偶然看見林長民的千金,他立刻被16歲的林徽因吸引了,當時林徽因正值青春年華,嬌豔欲滴,而大她八歲的徐志摩已經在國內有了一個孩子。
即便這樣,徐志摩還是無可自拔地為林徽因所傾倒,這個多情風流又滿身詩意,極賦才華的男人在一來二去中也博得了林徽因的芳心。當時的林徽因還是一個初長成的女子,遇到這位面目清秀俊朗,談吐儒雅,又頗有才華的東方男子也難免為之心動。兩人很快就明確了對對方的心意,那首《再別康橋》就是兩人委婉又真摯的感情的最好見證。
02
林徽因的父親也看出了兩人之間特別的關係,但是林長民對徐志摩知根知底,不可能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有婦之夫。於是在1921年帶著林徽因回國,而徐志摩完對此毫不知情。
在女神離開之後,徐孤獨難耐,在一片熱烈的相思中作了很多詩,他一直記得林對他說過,她不可能做一個第三者。徐志摩最終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思念,回國後果斷與張幼儀離婚,希望能追回女神,但是此時林徽因已經在父親的促成下結識了梁思成。
1924年泰戈爾訪華,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相逢,並且兩人因為才華出眾分別都擔任了泰戈爾的接待員。中間的老詩人素衣長衫,一邊是如花似玉的才女林徽因,一邊是文質清瘦的才子徐志摩。而這位善於洞察一切的老詩人在三人融洽的相處過程中也很快看破了一切。三年前徐志摩為愛拋妻棄子,卻沒有換來女神的垂愛,現在再度重逢,徐志摩對林的愛依舊熱烈。
03
在泰戈爾離開中國前贈予林徽因一首詩,原文:
天空的蔚藍,
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唉!」
很明顯,徐志摩就是那片自由的天空,林徽因就是那腳踏實地的大地,天空一直對大地含情脈脈,但是永遠也不可能觸摸到大地。因為他們之間,夾著著太多世俗的觀念還有不可避免的現實因素。
雖然兩人曾經互生情愫,對對方的好感溢於言表,但種種原因使得兩人沒能走到一起。他們之間那種隱隱約約,情真意切又愛而不得的感情,讓人羨慕的同時又為之嘆惋。
04往期精彩文章
吉增·佩瑪:一個普通藏族女孩,7歲被王子求婚,20歲嫁給不丹國王
古代歐洲貴族為何對寡婦情有獨鍾?連國王都搶著娶,這是為何?
莊順皇貴妃:小了皇帝40歲的宮女,被皇帝一眼看中,8年生4個孩子
清朝與緬甸的戰爭,縱橫天下的滿洲八旗軍,為何會被緬軍打得大敗
1967年陰險小人被當成英雄寫入課本,18年後真相大白,判無期徒刑
05參考資料
《再別康橋》、《泰戈爾訪華》、百科資料等
題/泰戈爾離開前,贈給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句,卻道破徐志摩的結局文/鯨魚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