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最美的一首情詩,寫給瘋狂追求自己的徐志摩,開篇就驚豔了

2020-12-10 解讀有趣的歷史

林徽因,民國女神,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三人之間的愛情讓後人津津樂道。很多人據此產生一個疑問,林徽因究竟有何魅力,能讓徐志摩為她魂牽夢繞,金嶽霖更是為她終身不娶,要知道徐志摩和金嶽霖都是民國一流才子。

詩人都很浪漫,不會輕易愛上人,可徐志摩看到林徽因後,卻瘋狂追求她,甚至不惜逼迫妻子張幼儀離婚。對於徐志摩的追求,林徽因非常苦惱,她根本不願背負破壞別人家庭的罪名。思慮再三,林徽因決定以文人的方式委婉拒絕徐志摩的追求,她寫了一首名為《情願》的情詩。

情詩的全文是這樣的,「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或流雲一朵,在澄藍天,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裡的情緒。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經在這世界裡活過。」

這首情詩盡顯林徽因內心的無奈,當然也把林徽因的才華徹底展現了出來。不得不說,「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這9個字就驚豔的世人。這首情詩之優美,或許只有林徽因才能寫出,沒有奢華的辭藻,卻能看到一片真情。

在民國的才女中,林徽因無疑是幸運的,她很早就參加了「新月社」,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翻譯等方面成就斐然。1920年春,16歲的林徽因跟隨父親林長民去了英國,之後繼續跟隨父親遊歷歐洲各國。當年10月,林徽因和24歲的徐志摩在英國倫敦初次相遇,當時徐志摩在倫敦經濟學院上學。初次見面後,徐志摩就對林徽因展開了強烈追求。

都說戀愛中的男子都是作家,何況徐志摩本身就是大詩人。徐志摩和張幼儀結婚是父母包辦,直到遇到林徽因他才真正體味到愛情的滋味,他在寫給林徽因的情書中寫道:「說我瘋狂也罷,說我有悖倫理道德也罷,我管它別人會說什麼?我愛你……我愛你……我真想把其他任何字、詞、句都忘記光。只記住這三個字,只寫這三個字,寫下去,寫下去,一直寫到生命的終了。」

起初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英俊的外表以及風雅的談吐等所吸引,愛情的種子在心中慢慢萌芽。遺憾的是,徐志摩未能追求到林徽因,此時的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有了婚約。在離開英國回國前,林徽因把對徐志摩的所有感情寫入了情詩中。正如林徽因臨走時給徐志摩留下的一封信寫的那樣,

「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裡面藏著我們的情,我們的誼,已經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話走了。我回國了,倫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從柏林回來就會打火車站直接來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騰的熱情,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著的感情,火,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參考資料:《民國女神林徽因》

相關焦點

  • 徐志摩逝世一年後,林徽因心痛地寫下首悽美之作,從開篇美到結尾
    1932年,徐志摩逝世一年後,林徽因心痛地寫下了這首悽美之作《別丟掉》,這是她想對徐志摩說的話,是她的心裡話。同時這也是她平生絕美之作,全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字字句句都寫進人的心坎裡。林徽因一生寫過不少詩作,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發表出來後人們才知道原來最懂徐志摩的還是她。藍顏已逝,這些話對方是聽不到的,林徽因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詩中種種「別丟掉」、「保存著那真」、「仍要相信」與其說是寫給對方,不如說是在鼓勵自己。
  • 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詩:《那一晚》中的那一晚,發生了什麼?
    比如,徐志摩飛機失事後,林徽因曾在寫給胡適的親筆信中傾訴道:「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變。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志摩也承認過這話。」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林徽因不是不愛徐志摩,只是她更愛與梁思成建立起的家庭,不願意為了徐志摩而失去這份安穩。不是不愛,只是不夠愛。
  • 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一首詩,句句情真意切,你可能沒讀過!
    民國時期,才女林徽因與浪漫詩人徐志摩,在許多人眼裡就是「金童玉女」、「才子佳人」的組合,無論是樣貌,還是才情,都極為匹配。可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卻也沒能走到一起,許多人都說,都是徐志摩一廂情願,林徽因對他根本沒有男女之情,有的只是友情,以及對他的欣賞。
  • 徐志摩為她休妻,苦戀一生,泰戈爾一首短詩,道破兩人結局
    徐志摩開始了瘋狂的追求,情詩像雪花一樣飄來。那句著名的「時光如水,總是無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就是那時候寫的。02 、如願離婚,斯人已去但當時徐志摩已經是有婦之夫,他的髮妻張幼儀正懷有身孕,他提出離婚,張幼儀以要等父母批准為由不同意。
  • 徐志摩寫過三月情,林徽因寫過四月天,網友:詩意的接龍
    所以,有人一直認為這首詩誕生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送給剛出生的兒子的,另一個寫給她的好友徐志摩的。這裡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看看些給誰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林徽因是寫給兒子的,在字裡行間我們應該能夠感覺到一種母愛的氣息撲面而來,但是我們卻無法看到字裡行間感覺有孩子的影子。
  • 徐志摩寫給日本女子的詩,也是其一生最浪漫的一首情詩,句句纏綿
    文/風雪徐志摩最浪漫的送別情詩:那一低頭的溫柔,寫盡了日本女郎的嬌羞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徐志摩的詩,他出生在經商家庭,家庭狀況十分不錯,從小就是一個公子哥,過著舒適富庶的生活,所以給他接受的教育奠定了基礎。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寫給徐志摩嗎?答案在林徽因的一篇文章裡
    01因為林徽因與徐志摩之間的故事太廣為人知了,特別是徐志摩那首美得讓人著魔的《再別康橋》,更讓倆人的愛情事故一直「火」到今。有人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詩中到處都是徐志摩丰神俊逸的影子。「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 為什麼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林徽因卻嫁給了梁思成?最少有三個原因
    1931年,徐志摩因飛機失事罹難。在婚姻上,徐志摩並不如意,他愛上才貌雙全、出身名門的美貌才女林徽因,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和髮妻張幼儀離婚,可是林徽因沒有接受徐志摩的愛情,卻嫁給梁思成,恩愛一生,白頭到老。為什麼林徽因拒絕徐志摩,而嫁給了梁思成?這自然是有原因的,最少有三個原因,梁思成的綜合素質是徐志摩根本不能比的。
  • 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志摩: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
    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志摩: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 2020-03-17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間四月天是什麼意思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原文寫給徐志摩的嗎
    人間的四月天,就是一年之中人間最美的那段日子,換而言之也就是「你」是這個人心目中最美的。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全文如下:  作者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 6首詩8張老照片,給你不一樣的才女林徽因,弔唁徐志摩那首很經典
    眾所周知,在林徽因的身上,有很多的頭銜,比如說女建築家、女作家、女詩人,還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等等。但是大家最關注的恐怕還是徐志摩的「夢中情人」這個說法,尤其是那首《再別康橋》,有人說這就是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詩歌,代表著一往情深。
  • 徐志摩為了林徽因離婚,梁思成卻在林去世後不顧家人反對再婚!
    也許是礙於徐志摩已有家室,或是礙於自己大家閨秀的身份,林徽因並沒有答應徐志摩的追求。亦或許,林徽因清醒地認識到徐志摩只是天上的雲彩,遠遠望起來很美好,也卻是不切實際的,這種崇拜並不是長足的依靠。後來林徽因默默回國了,回的悄無聲息,回的徐志摩始料未及。徐志摩因林徽因的離去而心神不寧,思念牽絆著她,他似乎每時每刻都在想念著林徽因。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沒人知道徐志摩在信裡寫了什麼,不過他有一首《忘了自己》,詩裡面寫道: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到你。這首詩為徐志摩的人生留下了註腳,回首過往煙雲,他仿佛仍在康橋的風雨裡等一個人。
  • 徐志摩: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這是徐志摩的一句名言,廣為人知,甚至成為了他一生的註腳。來到人間三十四年,這位浪漫的詩人苦苦尋覓他的「靈魂之伴侶」,兩任妻子張幼儀、陸小曼顯然不是。一代女神林徽因,是嗎?自從 1921 年在倫敦與林徽因初識,徐志摩就開始了對她近乎痴迷的追求,痴戀十年之久,終止他生命消失的盡頭。
  • 餘秀華寫給歌手李健的第四首情詩,開篇就驚豔,讀者:請大膽地愛
    敢愛敢恨、至情至性,是餘秀華的魅力所在,這一點體現在她的數首經典情詩中。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品鑑她寫給歌手李健的第四首情詩:《我要拄著拐棍去和你相愛》:餘秀華曾在採訪中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對李健的喜歡,稱他是自己的夢中情人,其實這話倒是說出了不少女網友的心聲。
  • 泰戈爾離開前,贈給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句,卻道破徐志摩的結局
    某日,同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上門拜訪林長民,偶然看見林長民的千金,他立刻被16歲的林徽因吸引了,當時林徽因正值青春年華,嬌豔欲滴,而大她八歲的徐志摩已經在國內有了一個孩子。02林徽因的父親也看出了兩人之間特別的關係,但是林長民對徐志摩知根知底,不可能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有婦之夫。
  •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那場康橋絕戀
    與之同行的,還有其十六歲的女兒林徽因。林長民和徐志摩的恩師梁啓超為政壇好友,徐志摩早在國內便久聞大名。一次機緣巧合,有幸參加林長民的演講會,並與之一見如故,成為摯友。徐志摩並不知他與林長民的忘年之交會牽引另一段緣分。他不知會因此結識與之糾纏一生的女子,發生一段銘心刻骨的愛情。在美麗的倫敦,在詩意的康橋,是宿命,是成全,是錯誤,抑或僅僅只是一段插曲。她叫林徽因,一個生來就讓百花失色的女子。
  • 泰戈爾送給徐志摩和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行,卻一語道破兩人結局
    徐志摩是全程陪同的,所以他與泰戈爾相處的時間較長,而林徽因與之相處時間則較短。然而,就是這麼短短的數周時間,泰戈爾、徐志摩、林徽因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一個妖冶如花,一個長袍白面,一個形肖瘦削,走在一起被時人稱為是一幅蒼松竹梅的三友圖。泰戈爾來到中國是為了文化交流,但在與徐、林二人的接觸中,他憑藉其詩人特有的敏銳的洞察力,發覺到了二人關係的微妙。
  • 徐志摩日記公案,凌叔華林徽因各懷心思,妻子陸小曼無緣收藏
    哪怕就是人死燈滅已久,仍依舊被世人所津津樂道,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的感情恩怨不就是如此。作為民國時期有名的風流才子,徐志摩幾乎每段戀情都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而在他的這些感情中,尤以對林徽因的感情最為深切和痴纏。畢竟林徽因於徐志摩而言,是愛而不得的心中珍寶,是至死一刻都在想念的心頭好。而林徽因作為民國有名的傳奇佳人,不僅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大師,還是能作詩善畫的才女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