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旅客和行走不便人士上下天橋,現今不少過街天橋都設計了自動扶梯。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不少自動扶梯處於「沉睡」的閒置狀態,這讓大伙兒陷入「明明有電梯卻不能用」的尷尬境地。
    這些便民扶梯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實際上,部分扶梯早已完成大修,僅在等待一份驗收結果。只是,這些以「驗收」為名停運的扶梯,或許只能讓市民再「望梯興嘆」一陣子了。
    探訪:天橋電梯長期罷工
    「這邊也停了?」好不容易費力氣將大件行李拖上步行梯的劉敏,在走到過街天橋的另一端後,看著幾十級下行樓梯心頭又犯了難,緩了口氣,繼續拎起沉重的行李箱,磕磕碰碰地湧入走樓梯的「行李大軍」中。
    跟劉敏一樣,不少旅客從北京站出站後,要想過通往路北側世紀華聯超市的過街天橋,就要忍受負重攀爬臺階,這是因為天橋兩側原本配備的扶梯儼然成了「殭屍」扶梯。每天,這裡都有一些拖著行李的旅客剛走到扶梯跟前,才發覺早已停用,只得繞行幾百米來到另一邊的步行梯上天橋。
    遠遠望去,北京站前西側這座過街天橋扶梯,玻璃罩棚布滿灰塵,鋼梯上也鏽跡斑斑。南北兩側扶梯口都上了鎖,附近地面儘是汙漬和垃圾。更無奈的是,幾名流浪人員竟各在扶梯口頂棚下安了家,旁若無人地躺在一堆雜物上呼呼大睡起來。在北京站前的幾名清潔人員印象裡,兩部扶梯已廢棄一年左右了。
    位於北京南站周邊,馬家堡東路上的一座過街天橋兩側也建有直梯。但多名居民稱,該直梯自建成後就沒使用過。直到現在,電梯門的保護膜都沒完全撕掉、按鍵尚未安裝,電梯底座下方也被積水浸泡了。
    作為大量旅客出行的重要通道,便民電梯如今長期閒置,人們多有抱怨。而地處商圈人流量較大的過街橋電梯「罷工」,也給上班族和腿腳不便的市民造成困擾。
    朝陽門外大街的豐聯廣場天橋電梯緊挨華普超市,由於暫停開放,過往行人全靠旁邊的樓梯,上下班尖峰時段很是擁擠。經常要過天橋到超市買菜的孫大爺爬臺階很吃力,這裡也成為每天過天橋用餐的白領心中的一道坎兒。同樣,工體北路盈科中心設有供殘疾人上下天橋的垂直升降電梯也未開通。
    追問:增設電梯便於部分群體
    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集團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四處相關負責人稱,過街天橋無障礙設施的規劃建設涉及具體地理位置和規模等條件,「建設單位會根據地域用途來考慮,一般情況下商圈和景點地區會安裝天橋電梯。」
    一家從事電梯研發銷售的公司營銷中心負責人估算,出售並安裝一部天橋電梯,費用在20萬元左右。在一些人看來,選擇走就近的人行橫道或帶緩坡的天橋過街也很便捷,而加裝電梯成本高、運營管護難度大,看起來並非必要之舉。
    對此,北京市殘聯的工作人員表示,在過街天橋增設電梯便於殘障人士出行辦事。但就此舉是否為解決無障礙出行的必需途徑,以及有無可替代性方案,對方並沒給出答覆,「如市民有這方面需求,可以反饋。」
    「現在很多天橋都不具備緩坡,豐聯廣場那兒的過街天橋下方路中央設置了一排防護欄,離過街路口還很遠,扶梯停用後通行很不方便。」身體不便的小韓說道。
    說法:工程尚未通過驗收
    這些電梯緣何淪為擺設?工程尚未通過驗收是擺在眼前的一大原因。
    北京站地區管理處方面表示,北京站前天橋扶梯已進行完大修,「具備開通條件,只是在等待質監部門的驗收結果。」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集團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四處養護科負責人馮先生表示,「兩個多月前開始大修,9月中旬我們就向東城區質監局上報了相關資料,一直在等待審核,期間補齊提交催促過,他們回應會儘快出驗收結果。」
    記者發現,豐聯廣場和盈科中心的天橋同屬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集團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四處負責,據其張貼的告示稱,兩部電梯運行多年,電氣系統及驅動系統部分部件磨損嚴重,為保證電梯運行安全,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對電梯磨損嚴重部件進行維修更換。
    據悉,盈科中心天橋電梯於今年6月8日開始施工,7月8日完成維修更換,並在7月10日至8月15日進行新換電梯部件試運行、配件磨合,整理及收集電梯資料等工作。豐聯廣場天橋電梯則於今年8月17日至25日完成了上述準備工作。8月中下旬,雙方便已上報屬地轄區特種設備檢測所申請驗收,待朝陽區特種設備檢測所出具驗收日期後、檢測人員驗收合格後才能正式開放運行。
    市質監局特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申請檢驗的單位在向檢驗部門約檢並受理後,會在5日內開始實施檢驗,「現場檢驗後,會在10個工作日內發放檢驗報告(驗收結果),屆時就能開放運行。」該負責人稱,「申請單位需在提交完整資料、設備也合格的情況下,檢驗機構才能受理,補齊資料和整改設備可能會耽擱一些時間,但規定不超一個月。」
    北京南站附近天橋直梯的產權單位北京公聯公司回應,待與所屬養護單位協商好後才能開通。此外,位於地鐵亦莊文化園站的過街天橋直梯也以故障為名停止使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管理局會通知養護單位儘快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