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在我市蓮都區聯城鎮白前村黃弄崗頭出土的「麗水浙江龍」部分化石標本,在浙江自然博物館修復、整理、研究後返回「故鄉」,將在市博物館新館的「秀山麗水」自然展廳中與公眾見面,讓人們可見到本地恐龍的真化石。
根據協議,這次返還市博物館的有「麗水浙江龍」完整的後肢骨化石 (含股骨、脛骨、腓骨、蹠骨、趾骨)、尾椎化石、腰帶骨化石 (含腸骨、薦肋)等標本。其中,後肢骨化石完全而可觀。(市博物館 吳東海)
相關閱讀
麗水浙江甲龍
近日,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科學家在浙江省麗水晚白堊世早期的沉積地層(朝川組)中發現了新的結節龍類甲龍化石。專家稱,這一成果表明亞洲也有結節龍類。中國地質學會的《地質學報》(英文版)對此進行了報導。
化石的發現者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呂君昌等。據介紹,化石中的恐龍後肢和薦椎部分都保存完整,神經棘末端左右擴展明顯,形成一平臺狀,應為甲板的附著處。科學家認為,這說明在該恐龍的背中部也應有一排甲板。新的結節龍類甲龍化石的發現,無疑為研究恐龍甲板的排列方式提供了重要信息。科學家將該化石命名為麗水浙江龍,為表明其屬於甲龍類,俗稱麗水浙江甲龍。
麗水浙江甲龍的發現增加了我國結節龍類甲龍化石的新分子,為我國具有結節龍化石的分布提供了科學依據。
科學家稱,以前在亞洲沒有發現具有確鑿證據的結節龍類化石,人們普遍認為在亞洲沒有鳥臀類甲龍與結節龍類共生的情況。新發現的麗水浙江甲龍化石儘管沒有頭骨,但是頭後骨骼的特徵顯示麗水浙江甲龍為結節龍類無疑。所以新化石的發現推翻了過去的觀點,為亞洲具有結節龍類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同時也為研究結節龍類甲龍的起源、分布和遷移演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zhejiangosaurus lishuiensis 麗水浙江(甲)龍
連結:甲龍類屬於覆盾甲龍類,二覆盾甲龍類為鳥臀類恐龍的一支,通常稱之為披甲的恐龍。體外有膜質的骨板覆蓋,發現於早侏羅世至晚白堊世晚期。主要包括甲龍類和劍龍類。從傳統意義上講,甲龍類化石包括涼大類群。一類為全身披滿骨質甲板,甚至在眼皮上也有甲板的鳥臀類恐龍。頭寬大於頭長,頭骨低平,頸部非常短,尾巴末端具有尾錘為特徵的甲龍,在我國發現的大多數甲龍屬於這一類。另一類為尾末沒有尾錘的結節龍類甲龍,通常頭骨長大於寬。(中國科學技術學會官網2007年12月01日發布)
——麗水百事通互動平臺——
輸入「交通違法」查詢全省交通違法信息;
輸入「駕駛員」查詢駕駛員記分信息;
輸入「天氣」查麗水天氣;
輸入「空氣」查麗水空氣品質;
輸入「汽車時刻」查詢麗水各地班車時刻。
輸入「停電」即可了解麗水全市停電預告信息。
輸入「仙都年票」即可辦理仙都年票。
輸入「冒險島」即可在線購買冒險島年票。
輸入「信用卡」即可在線辦理信用卡。
輸入「代言」即可參與2015「我是麗水老闆,我為自己代言!」大型公益活動
——聯繫麗水百事通——
麗水百事通聯繫方式
微信公眾號:lishuibst
小編微信:gotols
手機:13967076361
QQ:16003837
喜歡本文↓↓↓這裡點讚
點擊「原文閱讀」參與2015「我是麗水老闆,我為自己代言!」大型公益活動 免費獲得麗水百事通強勢宣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