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試成績達到590分,到了高三還能提高多少?」一名考生問我。
在總分750分的情況下,能夠在高二的期末考試中考出590分的原始分,可以看出這位考生的基礎和潛力是相當不錯的,如果保持這樣的分數,再如果這名考生是一名理科考生的話,那麼他高考成績590分想要考入一個好一點的一本院校是沒有多大問題的。當然,高二階段考590分,並不意味著高考的時候也只是考個590分,畢竟經過高三一整年的「洗禮」之後,考生在高考的時候考個六百以上,比如考個六百二或者六百三是完全有可能的。
考生想要在高三的時候提分,具體能提多少,我覺得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勤快,越努力越幸運。
「天道酬勤」,這四個字是我們耳朵都快聽出老繭的話語。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或者是大學生,這四個字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通往清華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鋪出來的」,這樣的話語可能有點偏激,但也從另一個側面透射出勤快的重要作用。在類似衡中、毛中的「高考工廠」,為何那些學校的考生能考出讓人驚嘆的成績,最大的原因只有一個字:勤!對於想要在高三階段提分的考生而言,越努力,越幸運!
第二個因素:方法,越反省越進步。
想要在高三階段考出比高二多得多的分數,除了「埋頭趕路」——勤快學習,不停刷卷之外,還要「抬頭看路」——考生可否通過優化學習方法來提高學習效率;識記相關課程的內容,考生能否用適合自己的記憶法快速記憶;錯過的試卷內容能否將其歸納分類,以錯題本的方式整理出系統的知識「短板」……通過諸多方法的「校準」,考生在高三階段的成績自然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三個因素:基礎,越牢固越優秀。
很多地區的高考,每一個科目的難易比例是7:2:1,也就是說,一張卷子中,最簡單的基礎題佔有七成,難度稍微提高一些的題目有兩層,比較難的題目只有一成。這就表示,考生的基礎越牢,底子越厚,那麼在高三時進步的可能性就越大。
結束語:除了勤快、方法和基礎之外,考生的心態和應試的技巧也也相當重要。心態越自信,審題越細心,基礎越牢固,方法越到位,學習越勤快,到高三階段的進步就越大,到高考時越容易考入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