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電影劫」:流媒體因禍得福 電影院向隅而泣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娛樂產業自然不能倖免,尤其是被視為「非生活剛需」的電影更是率先被放棄、最後才恢復的所在——想看電影就在家看吧,專屬於流媒體的日子就這樣突然降臨。

流媒體火借風勢

放眼各國,全世界的影院基本都關了門,即便想開門也沒有片源,包括好萊塢在內的大量新片或是撤檔、延期,或是改為線上點播,按照《好萊塢報導》的預測,今年的暑期檔肯定是「廢了」,損失超過200億美元。

這次全球疫情暴發,受衝擊最大的除了實體院線,還有迪士尼、華納、環球等「六大」的傳統終端業務,也就是票房清零,誰都分不到帳了。《花木蘭》《黑寡婦》《速度與激情9》等大片撤檔、漫威宇宙旗下所有作品集體順延,剛剛上映不久的《隱形人》《1/2魔法》等打破窗口期提前上線,甚至像《魔發精靈2》和《史酷比》就乾脆直接上線點播,跳過了影院票房,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評估投資和收益,試圖挽回損失,但迄今沒有透露真正的盈利值。

反而是以Netflix為代表的流媒體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成為少數在疫情期間「因禍得福」的娛樂企業。據最新數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Netflix全球訂戶猛增1577萬,全球累計訂戶達到1.83億,較去年增幅高達22%。Netflix股價在4月裡連續上漲,最高報收454.8美元,這使得Netflix目前的總市值超過了迪士尼。此消彼長,曾經貴為好萊塢產業龍頭的迪士尼,不僅股價下跌2.5%,還停發了10萬名員工的工資,原本已經退居二線的前CEO鮑勃·艾格也不得不再次出山「救火」。

當然,迪士尼也並非無視Netflix的崛起而坐以待斃,集團籌備多時的流媒體平臺Disney+已於去年11月12日正式上線,這被視為艾格留下的「最有價值」戰略布局,如今看來確實很有前瞻性。上線五個月吸收全球5000萬用戶,Disney+靠著優惠的月費套餐和更多的獨家資源插足已競爭激烈的「流媒體之戰」,成功收割了大量用戶,只是增長沒有Netflix那麼「驚豔」罷了。

目前,Disney+的在線服務除了包括迪士尼、福斯、漫威、皮克斯和ABC頻道的內容,還捆綁了體育頻道ESPN和流媒體Hulu這兩家迪士尼同樣擁有股權的平臺,這無疑增加了流媒體新業務的競爭力。迪士尼的強勢本就在於其資源的豐富,除了漫威、星戰這些電影大IP,還有在動畫、兒童和青少年節目上積累多年的家底,像《玩具總動員》系列、《新成長的煩惱》和《歌舞青春》系列,很多都曾在傳統的「迪士尼頻道」陪伴觀眾長大,他們很容易轉為流媒體的用戶。

原本迪士尼這些年的布局順風順水,特別是漫威第四階段的檔期都排到了3年後,但這次疫情的暴發打亂了精心編排的日程表,影院和流媒體上的檔期都得調整。畢竟《黑寡婦》《永恆族》以及首部華人超英主角的《尚氣》的啟動,《奇異博士2》《雷神4》的承襲,在時間線上要與《獵鷹與冬兵》《旺達幻視》和《洛基》這種在流媒體上播放劇集穿插,構成一個聯動的網絡。這種讓人眼紅的「宇宙」曾讓迪士尼賺得盆滿缽滿,但碰到疫情這種「黑天鵝」時,也會出現「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困擾,劇組暫時開不了工,後面也難以協調進度,如果新資源接不上,很可能就會影響自家流媒體平臺的吸引力。據《綜藝》分析,這段時間Disney+的增量乏力,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星戰系的《曼達洛人》完結後出現了斷檔,第二季要等到10月才上線,而漫威系的幾部劇集,很可能要面臨延期和拆分的命運,這都不利於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和其他幾家競爭。

開創者的「進擊」與競爭

「在未來幾年中,將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購買流媒體服務。」《福布斯》曾預測在線用戶爭奪戰的前景:Netflix在對手的競爭壓力下,仍然保持著增長勢頭;蘋果也在自己的流媒體平臺上推出了低價套餐和大量原創內容,且可以和他們的手機等硬體綁定銷售,譬如免費提供一年的訂閱服務,這種用戶黏性是其他對手所不具備的;Youtube視頻網已經有了付費套餐;Hulu和亞馬遜的Prime會員制同樣可以享受流媒體資源;本月27日,華納旗下的流媒體業務HBO Max將重磅上線,接下來還有康卡斯特旗下NBC的流媒體平臺Peaccok,前景之大,就連搜尋引擎巨頭谷歌也對這一領域躍躍欲試。

據專業數字研究機構範豪斯去年底的統計,74%的美國網民已訂購了在線流媒體服務,未來他們平均每人還有望再新增1.6家平臺,這就給新入局者預留了不小的商機。針對新增用戶的調查統計顯示,23%會首選迪士尼/福克斯的流媒體平臺,11%會選擇華納兄弟或蘋果的流媒體。

據數位電視研究公司預測,到2025年,全球5家流媒體平臺(Netflix、亞馬遜、蘋果+、Disney+、HBO Max)的總用戶數將達到5.29億人,其中Disney+的全球用戶將超過1億,然而從這次疫情發展來看,這塊蛋糕怎麼吃還有變數,反而是完全依靠流媒體業務的行業先行者Netflix,目前的優勢更加鞏固,有一家獨大的趨勢。

對於宅在家中的人來說,差不多的套餐價格,Netflix、Hulu這樣在流媒體平臺上開拓多年的純線上品牌,在商業模式和技術引導上是首選,至於資源什麼的,以後可以再補充嘛。Netflix首席內容官泰德·薩朗多斯日前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Netfilx在新節目的儲備上很超前,會一次性完成所有的劇集,即便疫情未來再持續幾個月都不會擔心斷貨,除非到了下半年劇組還沒法開工,那估計就得指望動畫片了。

Netflix目前資金充足,福利自然也不錯,譬如其設立了1.5億美元的基金,幫助那些因為疫情暴發而無法開工的影視產業人員,其員工能領到2周的薪水,儘量讓那些不便上班的人在家辦公,保持生產效率。更關鍵的是,經歷過這次疫情之後,Netflix的這種制播方式有可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娛樂習慣,流媒體或許真會取代傳統院線和電視臺,成為用戶娛樂消費的首選。

當然,被迪士尼和華納等競爭對手「辣手斷貨」的傷疤還在,Netflix的當務之急還是存資源,甭管是原創還是合作,「胃口」都很大,也一直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合作者。在歐洲,Netflix剛剛與著名的藝術電影和院線品牌MK2籤下了合作協議,擁有了一大批法國作者電影的線上版權。4月24日,第一批法國經典、新浪潮大師特呂弗的12部作品上線,其中包括《400擊》《最後一班地鐵》這樣劃時代的影片,此外還有克洛德·夏布洛爾、雅克·德米、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等更多歐洲名導的作品,將在年底前陸陸續續地登上流媒體,甚至連早期的查理·卓別林和當紅的加拿大金童澤維爾·多蘭,也因為MK2擁有版權而一併變成了Netflix線上片庫裡的「優質尖貨」,這一步棋也讓之前高呼「大數據」的流媒體平臺,逐漸擺脫之前過於迎合大眾的商業定位,開始進軍更高端的藝術領域。

而原創的腳步,更是Netflix甩開Disney+的「壓箱底」戰略,或者說是當年《紙牌屋》一炮打響後的既定方針,不至於像喪失漫威宇宙和《老友記》版權那樣再被「掐脖子」。這次疫情中Netflix原創獨播的紀錄片《養虎為患》就獲得了6500萬人次的點播量和不錯的口碑,動作片《斯賓塞秘密》的點播量更是高達8500萬,像《驚天營救》也有「錘哥」克裡斯·海姆斯沃斯這樣的大牌擔當,論場面設計不輸傳統院線片。

Netflix的野心更在於全球出擊,歐洲、拉丁美洲、東亞、印度等地區都有合作原創項目、增設當地製作中心,像《王冠》這種「不是英劇的英劇」,已然打破了地區文化限制和創作習慣,甚至馬德裡的Netflix新分部,還在籌劃《百年孤獨》這種諾貝爾級別的名著改編,毫不掩飾對各國語種觀眾的「誘惑」和藝術領域的觸及。

Netflix當然也不是高枕無憂的,除了Disney+、HBO Max、Peacock等新勢力的追趕和媒體帝國的劇集,還有一些更新穎的矽谷+好萊塢「雜交產物」在發起挑戰。譬如4月6日剛上線的Quibi短視頻網站,資源就不再是抖音那種草根、網紅上傳的搞笑視頻,而是由好萊塢專業團隊打造的「微電影平臺」,其創始人是深諳好萊塢商業之道的迪士尼前董事長傑瑞弗·卡瑞伯格,手下就招攬了不少IT精英和電影營銷人才。憑藉卡瑞伯格的人脈和對手機流媒體的看好,史匹柏、湯姆·克魯斯、「巨石」強森的新片都有望在這個新平臺上線,投資不菲的原創資源,除了技術上承襲美國影視業的專業水準,還按照現代觀眾的習慣切分成10分鐘一集的「快觀影」,提供橫屏切豎屏的全新感受,Quibi這種概念更激進的流媒體平臺若能成功,不僅是對電影制播模式的又一次突破,也將從群雄逐鹿的流媒體戰場中分得一杯羹。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疫情陰影下的電影劫:影院向隅而泣 流媒體因禍得福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娛樂產業自然不能倖免,尤其是被視為「非生活剛需」的電影更是率先被放棄、最後才恢復的所在——想看電影就在家看吧,專屬於流媒體的日子就這樣突然降臨。反而是以Netflix為代表的流媒體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成為少數在疫情期間「因禍得福」的娛樂企業。據最新數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Netflix全球訂戶猛增1577萬,全球累計訂戶達到1.83億,較去年增幅高達22%。Netflix股價在4月裡連續上漲,最高報收454.8美元,這使得Netflix目前的總市值超過了迪士尼。
  • 大片開始院線、流媒體同步上映,你還會去電影院嗎?
    相比往年,今年的電影行業走得並不順利,疫情讓行業按下了暫停鍵,甚至是倒退。這也直接引發了許多新變化,其中甚至有部分試圖改變我們的觀影習慣。不過,現在疫情發展情況並不算明確,華納兄弟一次性取消一年的電影發行窗口期,恐怕也不止疫情的影響,其中既有華納自身的原因,也有整個電影產業變更的因素。
  • 選擇影院還是流媒體,全球的電影發行都在改變思路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關於電影發行的革新。進一步來說,對於好萊塢大廠而言,是蓄謀已久;而對於流媒體,則是順勢而為。PVOD再流行,但會常態化嗎?疫情下電影業困境顯現,這是PVOD再次大流行的重要背景。但是各家流媒體也都將線上流量和付費激增歸因於疫情期間的社交限制。事實上,全球電影業的問題早就有了,新冠將其「催熟」而已。電影院有著場地、租金、人工、設備等各種費用,隨著這些費用一路走高,全球幾乎很少院線能保持兩位數利潤率的盈利水平,且很多開始虧損運營。
  • 華納兄弟「放大招」明年17部新片將在電影院和流媒體同步上映
    原標題:華納兄弟「放大招」明年17部新片將在電影院和流媒體同步上映   新冠疫情下,美國電影
  • 你今年去過電影院嗎?如今還是電影的時代嗎?
    面對新興流媒體的衝擊,老牌影視企業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流媒體,比如迪士尼控制的Disney+平臺、華納兄弟旗下的HBO Max、NBC環球旗下的Peacock、蘋果推出的Apple TV等。華納兄弟將新電影同步流媒體,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 2020年,流媒體如何激活藝術電影?
    《氣球》被部分影評人力贊為2020年最好的文藝片,但票房與口碑的鮮明反使得諸多電影人感到憤懣,甚至指責電影院排片「不公」。萬瑪才旦也表示,很多觀眾想看卻看不到,實在可惜。不過經歷疫情重創的電影院正在恢復過程中,很多大投入的商業類型影片也都面臨回收壓力,影院給能帶來更多票房收入的商業類型傾斜也在情理之中。藝術片如何與觀眾見面?
  • 美國華納兄弟「放大招」:明年電影院和流媒體同步上映新片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楊舒怡)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3日宣布,該公司2021年出品的全部電影都將在實體電影院和HBO Max流媒體平臺同步上映,包括《黑客帝國4》《哥斯拉大戰金剛》等動作大片。消息一出,美國多家實體電影院股價暴跌。
  • 電影沒死,只是電影的時代要結束了
    面對新興流媒體的衝擊,老牌影視企業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流媒體,比如迪士尼控制的Disney+平臺、華納兄弟旗下的HBO Max、NBC環球旗下的Peacock、蘋果推出的Apple TV等。華納兄弟將新電影同步流媒體,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 觀眾笑了,電影院哭了?
    所有影片將在北美首映日當天加入流媒體HBO Max的點播片庫,提供4K超高清和高清版本,該流媒體訂閱用戶無需花費額外費用便可點播觀看,時限為一個月。而在北美以外地區,這些電影仍將採用院線獨佔的方式上映。華納高層同時強調,這一操作只針對2021年上映的影片,目前預計不會持續到2022年以及之後。
  • 羅馬尼亞:疫情中「月光下的電影院」
    由於疫情形勢嚴峻,羅政府決定電影院、劇院等繼續停止舉辦文化活動。為此,每周末舉辦的「月光下的電影院」活動深受電影愛好者的歡迎。新華社報導員 彼得雷斯庫 攝影報導↑8月15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戴口罩的市民在「月光下的電影院」裡看電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犧牲電影院,好萊塢終成「好萊塢+」
    如果說2020年,環球、迪士尼、派拉蒙的試探性轉網仍給電影院留有一絲餘地,那麼華納兄弟(Warner Bros)宣布其原計劃於明年北美影院上映的17部電影全部轉網,則直接將了電影院一軍。這17部電影裡包括 《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
  • 電影院都倒閉掉一半了,為什麼《唐探3》還不在網絡上映?
    一如電影出品方,除了電影院,你能賣這部電影的渠道選擇寥寥無幾。事實也就此做出了證明,整個疫情期間,除了《囧媽》、《肥龍過江》等極少數影片外,大部分出品方並沒有背棄電影院。之所以大部分出品方依然選擇電影院,無外乎兩害相權取其輕——目前的各大流媒體網站實在是難當此大任。2014年,在BAT的持續入局與大量資本的競相追逐下,專門針對流媒體平臺打造的網絡電影行業呈現井噴之勢。2016年發布的《中國網絡大電影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當年網絡電影共上線2500部,反觀院線電影還不及500部,是院線電影數量的5倍。
  • 疫情下,流媒體成為三大唱片公司的「救命稻草」
    今年6月,時隔九年後華納音樂再度登陸納斯達克,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曾經的五大國際唱片公司如今只剩環球、索尼與華納三家,而實體專輯的銷量還在連年下滑,恰逢流媒體平臺的出現似乎給三大唱片公司打了一劑強心針,令他們起死回生起來。
  • 觀眾笑了,電影院哭了?
    所有影片將在北美首映日當天加入流媒體HBO Max的點播片庫,提供4K超高清和高清版本,該流媒體訂閱用戶無需花費額外費用便可點播觀看,時限為一個月。而在北美以外地區,這些電影仍將採用院線獨佔的方式上映。華納高層同時強調,這一操作只針對2021年上映的影片,目前預計不會持續到2022年以及之後。
  • 觀眾笑了,電影院哭了?
    據央視財經報導,華納兄弟的這一決定預計將影響至少17部電影,包括多部大製作電影如《黑客帝國4》《新自殺小隊》《沙丘》等。所有影片將在北美首映日當天加入流媒體HBO Max的點播片庫,提供4K超高清和高清版本,該流媒體訂閱用戶無需花費額外費用便可點播觀看,時限為一個月。而在北美以外地區,這些電影仍將採用院線獨佔的方式上映。
  • 終於能去電影院之後,還要觀看在線電影的理由在哪?
    電影院迎來一線生機好在煎熬的日子即將畫上句號,國務院在5月8日發布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將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以預約限流方式開放影劇院和遊藝廳等封閉式娛樂場所。
  • 以色列:疫情下,露天汽車電影院受歡迎
    以色列:疫情下,露天汽車電影院受歡迎 當不少國家的常規電影院線受疫情影響停止營業後,上世紀流行一時的「老古董」——露天汽車電影院近日卻在以色列成功「逆襲」,成為疫情下相對較為安全的文化娛樂方式。
  • 全球票房至少下跌200億美元,電影院什麼時候能過上「好日子」?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來自全球的電影院經營者和電影發行公司在歐洲電影展上估計,今年全球票房至少將下跌200億美元。他們認為,至少在2021年春季後,電影院才能過上「好日子」。從不同地區來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美地區今年票房收入將減少一半以上。亞太地區第一季度的票房收入同比下降超87%。
  • 網視一覽|內地網絡電影迎來了競逐金球獎的資格和機會;移動電影院...
    網視導讀:內地網絡電影迎來了競逐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資格和機會;移動電影院發布了V3.0版全新產品;《長相守》宣布定檔……還有哪些最新資訊?接下來請與小編一起了解以下最新消息。行業01廣東省電影局向省內各電影主管部門、各電影行業協會、電影公司印發《2020年全省電影院安全放映工作要點》。該通知稱,將於近期在部分地市展開調研巡查、突擊暗訪,確保影院疫情防控和安全放映「雙到位」。
  • 200元上網看《花木蘭》,迪士尼要「逼死」電影院?
    在宣布線上發行之前,迪士尼的《花木蘭》和諾蘭的《信條》被視為拯救電影院、重振電影市場的關鍵作品。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兩部投資不菲的大製作影片都經歷了多次改檔、撤檔,力求登陸院線。如今《花木蘭》跳開電影院,直接登陸流媒體平臺變身"網大",給全球的電影市場帶來極大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