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的旅遊業經不起「消費陷阱」折騰

2020-11-05 櫻桃旅遊

消費陷阱實為人心陷阱。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作為拉動國內消費的重要方式,對復甦和提振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旅遊業唯有紮實提升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打造品牌形象,才能逆境突圍。



「陷阱廁所」事件使旅遊文化城市敦煌形象受損,同時令旅遊業的規範化管理與文明經營話題再次進入公共視野並引發廣泛關注。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旅遊消費成為國民休閒文化生活的重要選擇,文化旅遊業也已逐步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之一,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內需、滿足人民文化需要、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成效顯著。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文化旅遊管理政策相繼出臺,國內旅遊市場日趨完善,旅遊文化產業的改革紅利也將在一定時期持續釋放。但不可否認的是,旅遊市場秩序混亂問題依然存在,失範現象仍然隨時引發輿論熱點,這就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關注,引以為戒,從源頭予以治理。

第一,提升行業治理的科學性,促進管理標準化。旅遊業發展關涉地方經濟,同時也是地方乃至國家形象的名片,因此對旅遊產業進行系統化管理,維護業態規範與穩定,提升行業治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勢在必行。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對景區管理適當集中,減少監管職能交叉,逐步實現統一協調和管理,做到出現問題能夠快速響應;加大監管力度,實現旅遊部門聯合其他職能部門共同執法的動態化、常態化;逐步建立遊客滿意度調查與回訪制度,完善遊客意見反饋渠道。最根本的一點,是要逐步完善相關法規和制度建設,彌補政策和制度漏洞。

第二,提升行業人員準入標準,加大對行業失範行為的懲戒力度。旅遊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人力資源存在較大缺口,導致行業準入門檻低,從業人員良莠不齊,專業水平低。此外,受經濟利益驅動,不正當競爭普遍存在。這些都是旅遊業問題頻生的重要原因。旅遊從業者職業水準和誠信水平代表行業規範化程度,因此,旅遊行業要加強從業者的培訓和管理,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並對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提出要求。而對於旅遊業亂象的治理則應提高懲罰標準,提高犯錯成本。總之,對旅遊產業鏈中的每個環節實施嚴格而規範的監管措施,才能平衡好消費者和旅遊從業者之間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使雙方合法權益都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旅遊產業規範發展要杜絕地方保護主義。旅遊資源來自地方,服務地方,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政府對其實施政策傾斜和保護無可厚非,但提供支持不等於疏於管理和漠視問題,對旅遊業監管,不能只注重事後懲罰、「就事論事」,而應由點及面,挖掘問題根源,將行業亂象上升到不僅危及地方和產業發展,而且傷害國家經濟利益的高度來認識,並進行相應問責與處罰。提高站位和格局,提升監督和管理水平,是對行業最大的尊重和保護,也是對行業標準化發展的推動。

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作為拉動國內消費的重要方式,對復甦和提振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的國慶黃金周,對大半年按兵不動的國民而言彌足珍貴,對處境艱難的旅遊業而言也是對衝疫情損失的重要機會。旅遊業唯有紮實提升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打造品牌形象,才能逆境突圍。此外,在抗擊疫情的重大壓力測試中,能否精準防控、全域監管,能否做到創新管理,都對旅遊產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敦煌「陷阱廁所」事件為旅遊業再次敲響警鐘。消費陷阱實為人心陷阱。在疫情陰霾未盡、社會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情況下,聞此消息著實令人心寒。但是我們依然不能用個案否定全局,還應看到整個產業的積極與努力,相信我國旅遊業必將走上規範、有序和健康的道路。

相關焦點

  • 創新助力旅遊業復甦
    旅遊市場復甦明顯,有力拉動了消費,提振了經濟。疫情期間,我市景區全面關停,旅遊團隊全部取消,酒店基本停業,行業經歷了史上罕見的「寒冬」。但疫情造成的短期衝擊,改變不了旅遊業長期向上向好的趨勢。經過半年的復甦,雙節期間的雅安旅遊產業呈現「井噴式」增長,旅遊消費需求的巨大潛力再次證明旅遊業的「朝陽」屬性。旅遊業復甦,意義重大。
  • 外媒:消費信心回升 國慶黃金周旅遊業有望強勁復甦
    中國日報網9月28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得益於中國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在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假期,中國旅遊業將加速回暖,有望出現強勁復甦。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許多人的旅遊需求已被壓抑數月,今年中國旅遊業的拐點已到,而黃金周將推動旅遊消費的進一步回升。報導援引攜程旅遊大數據實驗室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被抑制了9個月的旅遊需求可能會在這8天內獲得釋放。」該報告預計今年「十一」長假旅遊人次可能達到6億。
  • 暑期,中國旅遊業迎來復甦
    國內旅遊業也迎來今年第一個復甦高峰。旅行社的復工是市場復甦的標誌,這讓消費者國內旅遊有了更豐富的選擇。馬蜂窩旅遊研究院負責人馮饒稱,中國遊客的旅遊消費方式因疫情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單純的價格優勢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年輕遊客更願意為那些有趣的旅遊產品和優質服務買單。
  • 澳門旅遊業開始復甦
    「對於澳門而言,重振旅遊業是經濟回升的關鍵一步。」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認為,「內地作為澳門最大的客源市場,此次寬鬆性通關新政,是刺激澳門旅遊消費市場和經濟復甦的首要突破口。」他表示,「十一」國慶黃金周對旅遊起到帶動作用,加上已開通啟用的橫琴新口岸等便利措施,相信澳門各項經濟指標會持續向好。
  • 紐西蘭力促旅遊業復甦
    紐西蘭旅遊部長戴維斯近日宣布,將斥資4億紐西蘭元(1美元約合1.56紐西蘭元)助力重振國內旅遊業。紐西蘭政府近期不斷推出新舉措,試圖通過向旅遊企業注資、建議縮短周工作時間等方式刺激旅遊經濟。目前政府已撥給旅遊業經營者3500萬紐西蘭元,資助包括凱庫拉的觀鯨項目、懷託摩的洞穴項目、哈克特蹦極項目和30多個地區性旅遊組織等,以進一步打造旅遊產品、挖掘旅遊資源。
  • 望海樓:再折騰,香港傷不起!
    再折騰下去,將傷及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元氣,其苦果最終只能由市民來吞下。再折騰,香港傷不起!當此非常時期,廣大市民應該共同努力扭轉形勢,堅決抵制暴力違法活動,儘快恢復社會安定,讓香港重新回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正軌。 眼下,香港經濟處境嚴峻。最新數據顯示,香港經濟動力正逐步減弱,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 旅遊業復甦 柬新年補假期間遊客消費約1億美元
    中新網金邊9月3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隨著柬埔寨國內疫情形勢趨於平穩,柬埔寨旅遊業開始復甦,最新數據顯示,柬新年補假期間遊客消費約1億美元。柬埔寨旅遊部國務秘書狄佔塔在3日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旅遊業現狀」記者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狄佔塔指出,最近柬埔寨新年補假期間,柬埔寨全國各地接待了140萬遊客。
  • 消費旺 景區爆 新會旅遊業逐步復甦
    她告訴筆者,朋友們幾乎都搶到了江門消費券,在超市購物、餐飲店消費都能抵扣,12個人野餐花費平均每人不到50元。  筆者走訪發現,今年「五一」小長假,江門市旅遊景區、商場超市、餐飲店等地人氣明顯上升。以旅遊業為例,新會區古兜溫泉、圭峰山、小鳥天堂、崖門古戰場、陳皮村等熱門旅遊景點遊客眾多,踏青賞花遊、鄉村採摘遊備受遊客青睞,全區共接待遊客60.5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12億元。
  • 品質提升助力著旅遊業的復甦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旅遊業受到不利影響。而專家表示,品質提升才是旅遊復甦的關鍵。隨著國內跨省團隊旅遊的逐步放開,旅遊消費和出遊意願將會明顯增長。加上暑期旅遊和中秋、國慶等假日旅遊市場的強力支撐,更多潛在旅遊市場需求將在下半年逐步釋放。
  • 澳門旅遊業在嚴格防疫中逐步復甦
    入境旅客的大幅減少,對以旅遊業為龍頭產業的澳門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據澳門大學發布的「2020年澳門宏觀經濟預測」,澳門今年本地生產總值或出現-55.7%至-59.1%的大幅下滑,而政府收入將縮減到713億至929億元。推動旅遊業儘快復甦成為澳門大多數人的熱切期盼。
  • 澳門旅遊業開始復甦(濠江在線)
    「對於澳門而言,重振旅遊業是經濟回升的關鍵一步。」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認為,「內地作為澳門最大的客源市場,此次寬鬆性通關新政,是刺激澳門旅遊消費市場和經濟復甦的首要突破口。」他表示,「十一」國慶黃金周對旅遊起到帶動作用,加上已開通啟用的橫琴新口岸等便利措施,相信澳門各項經濟指標會持續向好。
  • 「雙節」將至,旅遊業能否迎來大復甦?
    自今年以來,旅遊行業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旅遊行業正在漸漸復甦,特別是從開放跨省遊和暑期各個景區景點舉行的各類活動,都吸引了不少遊客,遊客量等都在逐漸增長。那麼,國慶中秋大考當前,我國的旅遊業真的能復甦到疫情前的水平嗎?
  • 海南旅遊熱潮凸顯中國消費復甦 旅遊業是海南四大千億元產業之一
    海南旅遊熱潮凸顯中國消費復甦中國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後,大量國內遊客湧向海南旅遊,旅遊業快速增長表明中國消費行業正在擺脫由疫情造成的低迷狀態。旅遊業是海南的支柱產業,是海南四大千億元產業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南省經濟社會遭受嚴重衝擊,由於疫情暴發正值海南旅遊傳統旺季,致使海南旅遊業遭受重創。為幫助旅遊企業走出困境,促進旅遊業迅速振興,日前海南省出臺《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提振旅遊市場信心。
  • 復甦升級 開拓創新丨西藏旅遊業復甦成果經驗分享交流大會落幕
    大會以「復甦升級 開拓創新」為主題,以各界嘉賓主題演講、西藏本土旅遊行業代表復甦案例分享、西藏旅遊高質量發展論壇三者結合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對西藏旅遊業復甦成果進行了整合發布,政府、企業、學界也從不同視角分享了一年來西藏旅遊業復甦的經驗的
  • 全球都在摸索如何復甦旅遊業
    相比今年的五一和清明節,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在遊客數量和旅遊總收入上雖然增幅放緩,但都顯示出疫情後旅遊業持續復甦的勢頭。而為了提振旅遊業,近期在歐盟、東南亞及北美,一些國家推出「旅行泡泡」、新冠「保險」等行業振興策略,期待新冠疫情平穩後,重新將全球旅遊業拉回正常軌道。國內旅遊業復甦一半根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端午三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880.9萬人次,同比恢復50.9%;實現旅遊收入122.8億元,同比恢復31.2%。
  • 旅遊業「春天的復甦」如何到來?
    如今,春天已至,旅遊人期盼的春天卻還沒復甦。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我們是不是要做些什麼以助推旅遊業春天的快速到來?對此,一直關注旅遊發展、多次提交過有關旅遊方面提案的浙江省麗水市政協委員沈紹春就想了不少辦法,希望引起各級各地政府的重視。
  • 終於等到你—復甦的旅遊業
    疫情讓很多行業按下了暫停鍵,旅遊業是首當其衝的行業之一,1月份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明確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170多天後,隨著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旅遊業正式踏上了復甦的道路。
  • 美國旅遊業開始復甦但前路漫漫
    過去幾周美酒店預訂量穩步增長,航空旅客數量在上升,汽車旅行也在增加——這些跡象表明,因疫情幾乎停滯的旅遊業已開始復甦。  曙光乍現  據美國旅遊協會(US Travel Association)統計,全美旅遊消費已悄然回升。
  • 納米比亞旅遊業開始復甦
    10月17日,遊客走在納米比亞海濱城市斯瓦科普蒙德海邊。10月17日,遊客在納米比亞海濱城市斯瓦科普蒙德的海灘上休閒。旅遊業是納米比亞的支柱產業,納米比亞從9月開始實施旅遊復興計劃,旅遊業開始逐步復甦。 新華社記者 吳長偉 攝
  • 拉美多國力促旅遊業復甦
    隨著隔離措施逐漸放鬆,拉美多國近期陸續重啟國內國際旅遊市場,力促旅遊業復甦。在馬丘比丘重開儀式上,秘魯外貿和旅遊部長巴裡奧斯向馬丘比丘頒發了「安全旅行」標識,範圍涵蓋景區和周邊的餐館、酒店和交通設施。巴裡奧斯表示,旅遊業正在「漸進、負責任」復甦。目前,馬丘比丘景區每天允許675名遊客進入,為疫情前遊客最大承載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