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TER科技|魅族
雙11過去了,廠商有的歡喜有的憂。而最愁的,則是這些營銷人員,因為他們要發戰績,宣告自己品牌雙11的優秀成績,即使成績一般,也要想方設法更好。
排行榜只有一個,如何在排行榜上做文章則是一門學問。
比如今年雙11,某平臺賣最好的是iPhone 11,當然蘋果不會搞這些戰績。第二名是A品牌的國產千元機,則可以宣布該機型是該平臺銷量最好的國產手機。第三名是B品牌的3000元的旗艦產品,則可以宣布該機型是該平臺銷量最好的國產旗艦手機。第四名是C品牌的2899元的新品手機,則可以宣布該機型是該平臺2000~2999元價位(或者說3000以下)銷量最好的手機!
平臺、價格甚至是時間段,怎麼樣還造不出一個第一來?
不僅僅是手機,其他產品都有這種現象,比如無線可定製化機械鍵盤類目第一名,光一個類目前的定語限制,基本就沒有其他品牌了。
正巧,魅族今天發布了雙11感言,今年魅族的日子真不好過,整年只有魅族17和魅族17 Pro兩款產品在打,屬實不容易。
魅族雙11感言稱:數以千萬計的顧客進店尋找中端或者入門機,但是沒有,魅族表示很抱歉。關於雙11戰績,魅族只提了一句:雖然以4126元,可能是國產全行業最高的手機產品成交客單價4126元,我們刷新了銷售額……
這句話雖然沒什麼問題,但是把我整尷尬了。用詞很謹慎:可能是(表示不確定,但確實不是,後文有講)國產(排除iPhone11)手機產品(比電視啥的不算)。魅族官網在售的只有兩款產品:魅族17和魅族17 Pro,起步價3699元,這個客單價肯定高的,但是這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其他品牌都做了入門機和中端機,這個第一不當也罷!
不過魅族的「可能是」或許真的應該是不可能。因為今年不少小品牌都只做了一兩款產品,說手機產品客單價,或許真的可以比一比。
比如一加,一直只做旗艦產品,在售的有一加8 Pro和一加8T,起售價未知,可以比一下。聯想在售的只有兩款產品:拯救者電競手機Pro,3998元起,最高到5799元,看價位段是比魅族更高的。
當然客單價最穩的還是堅果手機,今年只有一款:堅果R2,起售價4799元,當之無愧的第一客單價。魅族的第一,還真要讓出去了。
爭來爭去,這個第一真沒啥意思,不過魅族直接明說了:堅持高端精品戰略。
也就是,魅族以後或許只有高端旗艦,不會再有中低端手機產品,一年只做一個系列的產品,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在現在。一加當年也試著做過千元機,結果慘敗,後來宣布:只做旗艦。結果上一次開發布會,張老闆說了:一加也要做生態,也要嘗試。一加已經在國外推出2000元左右的產品了。
不僅僅是一加,華為、小米、OPPO和vivo都在擴展,新系列、子品牌層出不窮,如果說當年一加戰略收縮是實力不足,現在的小品牌們只做一兩款產品則是被逼無奈。
雙11過去了,大廠們已經準備新的產品預備元旦了,小廠們或許只能「少了熱鬧」了。
更多科技觀點,請關注TASTER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