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印尼旅遊全方位」微信公眾號
印度尼西亞地處熱帶,當地居民的主食一般為米飯,印尼是一個無米不歡的國度,肯德基(KFC)最早推出米飯的國家就是印尼,這足以看出印尼人對於米飯的鐘情,雖然說Indomie有好幾款口味都被歐美某些吃貨評委世界上最好的方便麵,可印尼本土卻沒有種植小麥的歷史,所有麵粉都從澳大利亞及其他國家進口,吃麵的歷史並不長,因此,不要因為印尼的方便麵出名就認為印尼人生來愛吃麵。
印尼人個個重口味
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相似,印尼菜總體偏辣,喜歡放各種香料調味,並且大量使用咖喱。各個地區的食材和調味料都不同,蘇門答臘島人喜歡把辣椒加入濃濃的椰子醬中調味,常吃牛肉和牛內臟;西爪哇島人的酸辣湯是一大特色;中爪哇省人習慣以蝦醬佐餐,而北蘇拉威西省人則喜歡將各式魚類做成燴飯。
由於天氣炎熱,印尼人還特別鍾情於用各種水果製作的冷飲和甜品(Ice Buah),新鮮的水果搭配冰涼的碎冰,佐以各類布丁(Puding)和煉乳,吃一口,渾身舒暢,解渴又解乏。
美食專刊當然要介紹美食了,這裡PO主就將我們在微博上面發的一些讓人垂涎的美食整理一下,給大家show-show,勾引下大家的饞蟲。
歡迎關注「印尼旅遊全方位」微信公眾號
Soto Ayam - 咖喱雞湯
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印尼菜中相對比較清淡的街頭小吃Soto Ayam(咖喱粉絲雞湯),為什麼叫街頭小吃呢,因為在餐廳裡很少能找到這道菜,反而是在街邊的Kaki Lima(路邊攤)比比皆是。
這道菜在以油炸火烤為主要烹飪方式的印尼來說是道奇葩,雖然也帶有咖喱,可味道相對清淡,一般是雞湯裡放少量咖喱,再配以粉絲,雞絲,生包菜等材料,和米飯一起食用。當然,美食沒有固定的搭配,街頭小販會根據自己愛好放入不同的「生」蔬菜。
Makanan Padang (巴東菜)
Padang菜不是指一個菜,而是一個菜系,起源於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省會巴東,巴東菜口味火辣、上菜方式特異讓其在印尼流行,也在來印遊客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和印尼炒飯炒麵一起,成為了印尼在海外的代名詞。
Padang賣的是已經做好的成列在櫥櫃中的涼菜(當然也有少量熱菜),上菜的最大亮點是:客人進店不用特地點菜,服務員會將櫥櫃中所有的菜色都裝上一小盤端上桌,因為菜色較多,因此通常都需要疊上好幾層,場面之壯觀讓人嘆為觀止。很多初次嘗試Padang菜的客人都會感到詫異,以為是強買強賣宰客呢!這個您還真是想多了,這個只是上菜的特色,上桌的菜並不是都需要付錢,您吃多少付多少。因此,在吃Padang菜的時候請一定保持克制注重素質,不想吃的就不要去扒拉,因為你沒付款的菜會被服務員再次端上另一桌供客人挑選。
歡迎關注「印尼旅遊全方位」微信公眾號
Rendang (巴東醬牛肉)
Rendang也是一道Padang菜中的一道燉菜,是用牛肉加椰奶,香料,慢火燉幾個小時,直到肉質嫩滑,醬汁入味為止,入口香濃!口感微辣。因為這是PO最喜歡的一道印尼菜(最主要是不塞牙-牙齒沒長好的PO主傷不起啊!),因此PO主決定單獨對它進行表揚。
Bakso (牛肉丸)
Basko其實是泛指一切肉丸,但是牛肉丸最普遍,因為印尼絕大多數人信奉穆斯林,因此牛肉成為了紅肉中最主要的可食用肉類,路邊攤(Kaki Lima)賣的最多的幾道菜就是:Mie Goreng, Nasi Goreng,Soto Ayam,Sate,和Bakso了,這也是印尼一道平民小吃。雖然印尼的牛肉丸沒有國內的撒尿牛丸和貢丸那樣花樣繁多,但是Bakso紮實的口感,爽滑而帶有彈性的肉質卻讓吃貨們欲罷不能。Bakso一般配以米粉或者粿條(Kwetiau),佐以小蔥,清淡可口。
Sate (烤肉串)
Sate 是印尼的傳統美食,Sate Ayam(雞肉串),Sate Sapi (牛肉串),Sate Kambing(羊肉串)都是印尼街頭和餐廳最常出現的菜品。烤肉大家都會烤,怎麼做出有印尼特色的沙爹口味的肉串呢,秘訣就在於沙爹醬:沙爹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製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享用Sate的同時,再配以小黃瓜,生包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爹味道更加分明
印尼還有很多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食,無法在一篇文章中向大家圖文並茂的一一介紹,我們今天就介紹到這裡,以後將持續推出更多美食篇。
跟著PO主,來印尼吃這些就對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快樂需要分享,趕緊點擊手機右上角的分享按鈕,將此文章分享給小夥伴們吧!
想了解更多印尼本地資訊?請持續關注:
新浪微博:印尼旅遊全方位
微信公眾號:印尼旅遊全方位
或掃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