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民宿+果蔬種植 深山百姓的生態富民之路

2020-12-20 北京門頭溝官方發布

近兩年,門頭溝區清水鎮梁家莊村依託市區低收入精準幫扶舉措,先後引入「創藝鄉居」精品民宿和高山蘆筍、奇異莓等特色農產品種植項目,幫助村內低收入戶增收,走出了一條適合村子發展的生態富民之路。

在精品民宿「創藝鄉居」36號院內,村民孫榮星作為「小院管家」,正在打掃客房,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屋裡的消毒工作必須細之又細。51歲的孫榮星是村內的低收入戶,之前以打零工為生計。去年村裡在結對幫扶企業的幫助下,建成了17套精品民宿,優先聘用村內低收入戶進行管理,孫榮星經過選拔和培訓,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份長期工作,收入與之前相比,更多也更加穩定。

說起今昔對比,孫榮星難掩心中的喜悅,她說現在天天樂樂呵呵的,雖然忙碌但不覺得累,有一份兒穩定的工作,離家也近,家裡的事情也能照顧到,真得挺好的。

群山環抱的梁家莊村地處深山區,在門頭溝區2010年關停煤礦後,村裡失去支柱產業,全村一半人口成了低收入戶,村子也成了低收入村。2018年5月,北京國資公司與梁家莊村籤訂「一企一村」結對幫扶協議,開始利用空置院落,發展精品民宿。17套新建成「創藝鄉居」去年為村裡帶來了30萬元的收入。與此同時,村子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重新鋪設道路,種植景觀花卉,繪製文化牆。現如今,村子搖身一變,成了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

梁家莊村黨支部書記肖清海告訴記者,現在村裡有三名低收入戶在民宿裡面就業,每月2000多元,老百姓的閒置房子也有了租金收入,而且村裡在民宿項目方面,佔股份51%,這對村裡來說,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最主要的是一些大學生都回村裡來了,到民宿當管家,原來年輕人都往村外走,現在不少人都想回村裡。

梁家莊村奇異莓種植基地

除了發展精品民宿,村裡還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先後引種高山蘆筍、奇異莓、南果梨等特色蔬菜果品,今年上半年,通過區裡拓寬的銷售渠道,村子的高山蘆筍收入30餘萬元。青翠的群山,古樸的小院,特色的果蔬,梁家莊村逐漸走出了一條適合村子發展的生態富民之路。

梁家莊村種植的高山蘆筍

說起今後的發展,肖清海表示,今年北京國資公司計劃在村裡開展民宿二期工程,現在我們正在跟村民籤訂16套閒置院落的租賃協議。未來,精品民宿以及蘆筍基地都將為村裡帶來收入,這些對我們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村裡也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門頭溝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耿偉 劉鵬

相關焦點

  • 鹽城大豐草堰鎮發展綠色產業 走出富民之路
    原標題:草堰鎮:發展綠色產業,走出富民之路 日前,記者在草堰鎮雙河村的中山杉苗木生產基地看到,800畝的基地上,苗木茂密。該村正組織勞力挖一批即將發往北京的樹苗,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該村黨總支書記肖經存告訴記者,自春節以來,這裡每天都安排了40人左右間伐苗木。
  • 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發展精品民宿推進鄉村振興提升全域旅遊
    12月23日上午,由西安市委網信辦主辦、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承辦的「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藍田縣,實地了解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展情況。普化陳家灘·水麓藍山民宿新建與改建相結合是藍田縣發展精品民宿的一個特點,依託水陸庵景區旅遊資源和項目周邊地塊的自然資源優勢,水麓藍山民宿改造了原有泉塘澇池水域、流轉租賃部分村民溼地,用於種植、養殖和園林苗木產業,租賃及合作經營村民閒置老宅,共同發展民宿經濟,建設成配套豐富、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瓜果採摘、農事參與的綜合農事體驗生態民宿園區
  • 清水:靈芝種植探索生態富民路
    原標題:清水:靈芝種植探索生態富民路  記者 李雙勝  「採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靈芝在人們心目中象徵著神奇名貴,是治病養生的妙藥。在清水縣秦亭鎮麥池村,這種原本長在懸崖峭壁或深山老林裡的野生藥材被引種進日光大棚。
  • 2020,「蝸居深山」的井陘生態大鎮不甘平庸,要迎來大發展...
    2020,「蝸居深山」的井陘生態大鎮不甘平庸,要迎來大發展...」,「持續放大生態比較優勢,推進全域旅遊『千百萬』工程,培育美麗經濟、民宿經濟、文創科創經濟,要讓生態經濟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新支柱產業」的要求。
  • 鄉村旅遊富民強村 德清莫幹山居好風光
    近年來,仙潭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依託莫幹山這張金名片,大力發展農家樂、觀光農業、果蔬直供、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先後獲得省級「旅遊特色村」、市級「生態村」等榮譽稱號,走出了一條以發展鄉村旅遊為特色的產業富民強村之路。
  •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民」——陝西寧陝縣的生態脫貧之路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典標攝▲寧陝縣黨員幹部帶頭種植水果玉米,這是他們在收玉米。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典標攝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張典標)10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民」——陝西寧陝縣的生態脫貧之路》的報導。從前只要一下雨,盧益建心裡就發慌。
  • 河北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協同之路 創新之路 富民之路
    協同之路 創新之路 富民之路——河北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拓新路9月2日,航拍下的張家口草原天路,景色美不勝收。《河北省旅遊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河北旅遊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提出要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以滿足京津居民休閒、度假、康養、鄉愁等休閒旅遊需求為導向,以張承壩下地區、保北地區及廊坊為主體,輻射唐山等地,打造集生態休閒、周末度假、高端產業融合創新等功能於一體的環首都休閒度假旅遊圈,成為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先導區
  • 喝著「益生菌」長大的果蔬你吃過沒?沂源果蔬開啟種植新時代
    人吃了益生菌會舒服一些,果蔬要是也吃益生菌,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6月13日恰逢周末,記者一行驅車一路向南,來到具有「中國礦泉水之鄉」「生態高地、山東屋脊」美譽的沂源縣。循著彎彎曲曲的小路深處駛去,來到了一園鮮生態農場葡萄大棚。棚架下串串碩大飽滿的葡萄掛滿枝頭,色澤晶瑩、爽脆甘甜,一派豐收景象。
  • 高質量發展看西安|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發展精品民宿 推進鄉村振興...
    西安網訊:(記者 黃敏)「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今天(12月23日)走進藍田縣,記者們實地走訪查看了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經濟,推進鄉村振興開展情況。、瓜果採摘、農事參與的綜合農事體驗生態民宿園區。
  • 石泉:走興林富民之路
    原標題:石泉:走興林富民之路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一場冬雨,將石泉這座陝南小縣城籠罩在一層薄霧之中。漢江靜靜流淌,遠山層巒疊嶂,江邊時而飛起幾隻白鷺,與公園裡晨練的人群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天藍、水綠、山青,石泉縣先後獲得了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縣城榮譽稱號。
  • 打造「門頭溝小院+」 建設精品民宿樣板
    獨具特色的生態山水、紅色歷史、民間民俗、古村古道、宗教寺廟、京西煤業「六大」文化,無一例外地成為了門頭溝區精品民宿發展的有力依託。全區上下堅定踐行「兩山」理論、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通過打造精品民宿找到了生態富民的新路。  門頭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積極發揮政策撬動作用,同時與西城區加大結對協作力度,共建綠色生態聚寶盆,精品民宿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和喜人的發展成果。
  • 記者實探滁州「網紅」民宿——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
    2019年,由滁州市國有旅遊公司和區、鎮、村共同出資5000萬元,成立滁州市井楠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租賃閒置的宅基地和房屋,公司對井楠村進行改造升級,打造「飲春雪」民宿項目,使農村閒置宅基地得到有效利用,帶動當地村民端穩小康「金飯碗」,走出了一條「旅遊公司+農戶+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的發展之路。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生態環境奠定民宿火爆基礎
    北京:懷柔守護綠水青山出新舉 百餘民宿千餘民俗戶「藏」起「六小件」作為富民興鎮的重要產業,休閒旅遊能夠持續發展,鄉村精品民宿能夠持續火爆,最關鍵一個支撐就是良好的生態環境。9月10日起,懷柔區167家精品民宿,2937家民俗戶將不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包括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牙膏、一次性香皂、一次性梳子、一次性洗髮水沐浴液、一次性拖鞋,以此助推綠色消費蔚然成風,鼓勵市民遊客主動踐行環保理念,更好地維護生態安全,守護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這一理念懷柔區感觸最深。
  • 優居強村興產富民:解碼宿豫鄉村振興
    自2018年啟動農房改善三年行動以來,按照「優居強村興產富民」的思路,宿豫區統籌推進農房改善與產業發展、富民增收、基層治理等各項工作,不斷加快鄉村振興步伐。預計到今年底,全區所有低收入人口、經濟薄弱村脫貧鞏固率達100%,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強村達70%。
  • 背靠綠水青山 延慶小山村「闖」出富民路子
    看得見星空,望得見青山,聞得見花香,在劉斌堡鄉姚官嶺村,精品民宿串起了城裡人的鄉愁和村裡人的好日子。姚官嶺村老房子「蝶變」成為精品民宿。人民網 尹星雲攝找對富民路子 民宿大有可為民宿到底是不是一條富民路子?延慶區文旅局副局長鄭愛娟介紹,合作社將各村閒置農宅流轉後,改造成為精品民宿的,村民每年可以獲得一萬元左右的財產性租金收入。
  • 黨建引領,生態為基——「農體旅」融合鋪開婺城山鄉富民路
    在此基礎上,莘畈鄉試水「黨建+生態農體旅」模式,循序孵化當地特色農業,發展假期夜經濟,並同步帶動山鄉百姓實現本地就業奔小康。目前,莘畈鄉已培育有省金宿「山水間」、「潤合欣畈」及周邊散戶民宿等多層次共8家民宿350多個床位,發展5家農家樂共800多個餐位,配套有遊樂場、遊泳池、泛舟湖、文體活動中心等設施,引進了「潤合欣畈」等旅遊地接機構,與正大、康泰等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關係,並為當地百姓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帶動農民增收50餘萬元。
  • 平橋甘岸綠騰生態農業果蔬種植基地:發展特色林果 助力鄉村振興
    在平橋區甘岸就有這麼一家果蔬種植基地,滿足了吃貨們的對桃子所有的期待。2016年初,抱著對家鄉建設的熱忱以及對故土的思念,在外務工多年的孫良喜回到了老家甘岸,從事果蔬種植,並在甘岸楊莊村成立了綠騰生態農業果蔬種植基地。
  • 「農路+商旅」走出強村富民路
    通州區石港鎮睹史院村—— 「農路+商旅」走出強村富民路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0-02 字體:[ 大 中 小 ] 稻香漁灣
  • 惠州惠陽樓角村:盤活閒置土地,走特色果蔬發展之路
    今天下午,記者由惠州市惠陽區了解到,惠州市惠陽區良井鎮樓角村通過盤活閒置土地,種植特色果蔬,走出特色果蔬發展之路。「我作為村的帶頭人,想通過打造『一村一品』,把這些種植效果好、收益高的產品引進村裡,讓村民共同致富。」王瑞練說,種植番薯、花生、水稻等傳統農作物,收益會比較低,而村民種植這些水果的話,收入會高很多。王瑞練指著鳳梨種植基地說道:「現在這批鳳梨叫皇冠三號,再過幾天就會逐漸成熟,年畝產可達八千斤。」
  • 打造「門頭溝小院+」田園綜合體,建設北京精品民宿樣板
    全區上下堅定踐行「兩山」理論、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通過打造精品民宿找到了生態富民的新路。 門頭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積極發揮政策撬動作用,同時與西城區加大結對協作力度,共建綠色生態聚寶盆,精品民宿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和喜人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