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大豐草堰鎮發展綠色產業 走出富民之路

2020-12-13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草堰鎮:發展綠色產業,走出富民之路

日前,記者在草堰鎮雙河村的中山杉苗木生產基地看到,800畝的基地上,苗木茂密。該村正組織勞力挖一批即將發往北京的樹苗,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該村黨總支書記肖經存告訴記者,自春節以來,這裡每天都安排了40人左右間伐苗木。按照客戶的要求,現在挖的都是胸徑3cm的苗木,符合標準的苗木全部繫上紅絲帶,將統一進行裝車運輸。

中山杉苗木基地是該鎮雙河村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建成的。該基地從當初的幾十畝發展到800多畝,目前成為了華東地區最大的中山杉苗木基地。「我們苗木基地在整個蘇北市場堪稱領先,已達到能夠定價的水平,不少周邊的客戶都到我們這邊來定價。現在胸徑三公分的苗木價格目前在5元左右,四公分的能賣到6元左右,六公分到七公分價格在80到100元不等。」肖經存說,目前,該村中山杉苗木基地每畝田的年收益能達3萬元,在帶動農民致富的同時,每年都能取得30多萬元的村集體收入。雙河村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引進綠色產業,為全村發展帶來了機遇。也為草堰鎮發展綠色產業,建設高效農業示範帶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今年以來,草堰鎮著力打造204國道沿線應時蔬菜、花卉種植示範帶,雙草線設施蔬菜生產、特水養殖生產示範帶和瀋海高速沿線設施果蔬基地,大力實施雙河千畝中藥材及苗木基地、三元千畝高效設施農業基地、雙垛萬頭生豬養殖小區、界中萬畝優質糧生產基地為主體的「千千萬萬」工程。同時加快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工程,圍繞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加大招引培植力度,力爭全年新增農業精深加工企業1—2家。重點扶持禾豐糧油、高昌藍翔等農業龍頭企業以及農業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

此外,該鎮還堅持綠色產業與休閒農業相結合,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做到農村美起來的同時,也讓農民富起來。以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七彩花田為依託,將三元村、雙河村、草堰村及古村落、古鹽運河等村莊景點,打造成集生態休閒、鄉村旅遊和精品苗木基地於一體的全域觀光旅遊區。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市場化開發,發展種植、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產項目,實現旅遊和富民的有機結合。今年,該鎮將以打造「森林小鎮」「全域旅遊鎮」為目標,高起點、高標準進行全域旅遊規劃建設,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休閒產業發展,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休閒旅遊產業鏈,打響「驛草堰、好留戀」旅遊品牌。放大「中國傳統村落」和「江蘇省古鹽運集散地保護區」的品牌優勢,全力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全域旅遊品牌體系,進一步提升生態草堰的美譽度。(韋 蔚)

(責編:唐璐璐、張鑫)

相關焦點

  • 全域旅遊激活美麗大豐
    盧日偉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生態和綠色是大豐的獨特優勢和品牌。」鹽城市委常委、大豐區委書記王榮說,2018年,圍繞綠色發展,大豐將堅定不移發展高質量全域旅遊,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旅遊項目吸引人才返鄉1989年出生的楊梅,是大豐草堰鎮三元村人。大學畢業在蘇州外企工作五年後,舉家遷回,如今成為草堰鎮「夢幻迷宮」的總經理。
  • 鹽城大豐:全域旅遊繪就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大豐被認定為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恆北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新豐鎮、草堰鎮三元村建成江蘇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  「坐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施耐庵故裡、上海飛地等自然和人文『黃金資源』,大豐將抱團發力,創造出更具影響的『黃金效益』。」3月28日召開的大豐區旅遊發展大會上,大豐區委書記薛盛堂說。
  • 鹽城大豐錯過這些景點,你都不好意思!
    1、大豐麋鹿保護區(推薦指數:★★)簡介: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海之濱,保護區總面積 78000公頃,其中核心區2668 公頃,緩衝區2220 公頃,實驗區73112 公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擁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庫。八戒有話說:建議攝影愛好者、親子遊!非常推薦攝影愛好者去採風!2、夢幻迷宮(推薦指數:★★★)簡介:鹽城大豐·夢幻迷宮,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草堰鎮。
  • 鹽城大豐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
    大豐港經濟開發區重點以金光、中化兩大世界500強企業項目為引領,打造林產工業、精細化工、綠色冶金三個「百億產業」。大豐經濟開發區依託金風、中車等龍頭企業,打造風電裝備、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特色產業基地。大豐高新區做強智能終端、智能家居等主導產業,努力創成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實施15萬噸級深水航道前期工作,建成100萬標箱國際貨櫃智慧物流中心堆場。
  • 江蘇大豐:厚植「綠色屏障」推動生態高質量
    ,遍播的新綠愈發蔥蘢……鹽城市大豐區立足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轉型、綠色跨越,書寫鹽城臨海新城區的「綠色宣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綠肺」,重塑大豐生態金字招牌,綠色大豐的生態畫卷正變得越來越動人。   大豐區深入推進林業產業快速發展,以大中鎮早熟梨、南陽鎮小方柿為主,打造特色果品生產基地,現有果園面積7萬畝,年產各類果品7萬噸,其中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3.5萬畝,麋鹿牌早酥梨、成豐牌柿子等先後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
  • 「乘著高鐵遊大豐」全媒體採風走進鹽城大豐
    鹽通高鐵的建成通車將縱向連接起連鹽鐵路和滬蘇通鐵路,形成長三角北翼沿海地區至蘇南、上海、浙江的最快通道,進而推動大豐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全力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鹽通高鐵的建成通車,意味著大豐正式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將加速在此積聚,滬鹽之間資源要素交匯共享也將為大豐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 鹽城大豐:「大交通」鑄就開放發展「大格局」
    今年以來,開放沿海、接軌上海「兩大優勢」被進一步釋放,大豐港發展更加暢達。10萬噸級深水航道加快建設,與上海港合作更加深化,航線開闢力度更大,「滬豐專線」正延伸為「滬鹽專線」,大豐港鐵路支線、瀋海高速大豐港連接線加緊建設,集疏運體系更加完善,長三角北翼現代物流樞紐港日新月異。交通大體系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一批獨具大豐特色的產業矩陣正快速崛起。
  • 鹽城大豐迎來高鐵時代 加速打造長三角「飛地經濟」發展樣本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是上海唯一市級層面與外地共建的長三角地區最大的省際合作園區,正在穩步建設中。12月28日,記者在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看到,一些建築設施正在施工中,工地上機械轟鳴。不久後,總投資100億元的光明集團「一園一廚五基地」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正泰集團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將陸續投產,為大豐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力量。
  • 鹽城大豐借高鐵助力加速布局「飛地」建設新樣板
    隨著12月底鹽通高鐵正式通車,一向被視為「北上海」的大豐與上海的時空距離將進一步拉近,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目前,大豐區正以「綠色」為城市底色和發展基調,緊扣「蘇北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沿海綠色產業新高地、長三角『飛地經濟』示範區」三大定位,加速成為江蘇沿海重要的新興產業增長極。
  • 長三角的鹽城大豐有片荷蘭花海,沉浸式戲劇就在那裡首演
    隨著12月底鹽通高鐵正式通車,一向被視為「北上海」的大豐與上海的時空距離將進一步拉近,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目前,大豐區正以「綠色」為城市底色和發展基調,緊扣「蘇北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沿海綠色產業新高地、長三角『飛地經濟』示範區」三大定位,加速成為江蘇沿海重要的新興產業增長極。
  • 聚焦富民環省行——鹽城「一片林」有多大? 綠意盎然百萬畝!
    為了貫徹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在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方略,江蘇新聞廣播聯合省內各地新聞廣播以及荔枝新聞等共同推出「聚焦富民環省行」新聞行動。這是鹽城今年實施「一片林」工程,大興植樹造林工程的一個現場。「一片林」是鹽城市今年重點推進的「五個一」工程中的其中一項工程。鹽城有582公里海岸線,680萬畝灘涂,由於地處海陸交替、氣候突變地帶,颱風、風暴潮、龍捲風、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頻繁,給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極大危害。
  • 鹽城大豐林場:在鹽鹼地上「種綠生金」
    原標題:在鹽鹼地上「種綠生金」 10月10日,連日陰雨後天空放晴,大豐林場的十幾名工人正抓緊對樹苗整枝抹芽、培土扶正。林場場長儲冬生在一旁巡視,「國慶假期,我們幾乎沒有休息,搶抓晴好天氣進行樹木管護。」   儲冬生1970年出生,2004年到大豐林場工作。
  • 江蘇鹽城:全域旅遊「大豐樣板」,為何在王潮歌眼裡卻「只有愛」
    對於成功打造「印象」、「又見」系列等開創中國文旅演出全新模式的王潮歌來說,此次將「只有」系列的又一篇章定在鹽城大豐,與當地全域旅遊發展的良好態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2016年,鹽城大豐入選首批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2019年12月,大豐區入選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域旅遊「大豐樣板」不僅為遊客們帶來更加舒適便捷高品質的體驗,更為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注入了新鮮動力,因此王潮歌「只有愛」落子大豐,是源於她對大豐的「太有愛」。
  • 鹽城:582公里海岸線生態經濟風生水起
    「蘇北發展座談會促使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探索新路。」6月初,鹽城市委書記王榮平懇切地對記者說,要徹底擺脫走老路的慣性,不啻是一場靈魂深處的自我革命。鹽城要主動放下GDP包袱,攻堅克難,走好走穩可持續發展的新路,扛起綠色發展的生態責任!
  • 鹽城大豐舉行金秋特色農產品展銷會 慶祝豐收節
    原標題:我區金秋特色農產品展銷會舉行 9月23日,正值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大豐金秋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在新詞廣場舉行,來自大豐各鎮(區、街道)以及上海農場、陝西宜君的數百種名特優農產品齊聚展銷。區委書記薛盛堂實地察看展銷會現場,與市民們一起慶祝農民豐收節,感受現代農業的「豐收盛宴」。
  • 鹽通高鐵通車,大豐唱響旅遊經濟「大豐」模式
    作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大豐正以「綠色」為城市底色和發展基調,打造全域旅遊高質量「樣板」的同時,緊扣「蘇北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沿海綠色產業新高地、長三角『飛地經濟』示範區」三大定位,加速成為江蘇沿海重要的新興產業增長極。
  • 省級傳統村落,鹽城又添5個!
    草堰鎮丁溪村丁溪丁溪村位於大豐區西南部,地處大豐、東臺、興化三地交匯點,204國道穿村而過,通榆河、串場河環村而繞,與草堰鎮區連為一體,由原丁溪村和豐產村兩個行政村合併組成。學富鎮周夥村周夥八、九組周夥村位於鹽都區中部,主要產業有水稻制種、綠化種植和水產種植、提水養殖。
  • 鹽城大豐發揮生態和資源優勢 推進造林綠化工作
    原標題:繪就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又是一年好春景,綠染林梢萬木新。行走在初春的卯酉大地,處處樹木成林、綠意萌發。這是我區綠色發展的見證,如果說,在全市實現「兩高」目標中勇挑重擔走在前列是大豐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美好藍圖,那麼造林綠化繪就的無疑是這張藍圖最美的幸福底色。
  • 「北上海」不是南通,鹽城大豐人說他們才是正宗的
    隨著鹽通高鐵建設的迅速推進,按計劃今年底鹽城人能坐高鐵直達上海。最近,一向以「北上海」自居的鹽城大豐區在接軌上海上發力。7月18日,大豐舉辦了接軌上海重大項目開工籤約活動,總投資270.6億元,涉及新能源、智能製造、食品加工、研學旅遊等多個領域。
  • 鹽城大豐:溼地保護開發 共享生態福祉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讓大豐的溼地保護和開發工作站在了新起點上。作為遺產地第一期重要組成部分,大豐在加強溼地保護的前提下,充分運用申遺成果,堅持以民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快發展生態旅遊,塑創提升城市形象,助力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溼地保護與開發的大豐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