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特會」,看看朝鮮外交有多廣

2020-12-18 環球網

【環球時報報導】編者按:6月12日將在新加坡舉行的美國總統川普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峰會已進入倒計時。在3月剛傳出朝美領導人要會晤的消息時,瑞典、瑞士、蒙古國、俄羅斯等國有的表示可當「金特會」舉辦地,有的被看成是美朝磋商的「中立國」。這種局面既體現出國際社會對美朝關係改變的普遍關注,也表明朝鮮在國際外交舞臺上並不孤立。韓國《韓民族新聞》此前報導稱,在韓朝、美朝首腦會談前,朝鮮正在擴大友邦外交,如持續發展與中、俄、蒙等友好國家的關係以強化自身地位。與此同時,從東協到北歐、從非洲到拉美,朝鮮同16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其中還有不少是「鐵哥們」。

與160多個國家建交

朝鮮外務省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對外政策理念是自主、和平與友好。朝鮮在對外關係中堅持自主性,與尊重朝鮮自主權的世界多數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朝鮮一貫堅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原則,並為此積極鬥爭……」。

朝鮮與16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作為「七十七國集團」和「不結盟運動」正式成員國,朝鮮積極開展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交往。如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2016年訪問赤道幾內亞這樣的國家,既出乎意外,也在情理之中。朝鮮1991年9月加入聯合國,2000年7月加入東協地區論壇,東協10個成員國均與朝鮮有邦交。今年4月,朝鮮外相李勇浩出席在亞塞拜然舉行的不結盟運動部長級會議並訪問俄羅斯。亞塞拜然總統表示,阿願意發展同朝鮮的友好關係。

談到朝鮮外交的特點,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認為:最高領導人親力親為,使外交政策能得以迅速實施;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弱小國家的交往;外交方針政策隨時可以大起大落地調整,具有跳躍性;重視獲取政治、經濟實效。

呂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冷戰時期,朝鮮對外出售武器和相關技術,並派出人員為所售武器做維護和指導,朝鮮空軍飛行員更是多次參與中東戰爭。在馬裡、索馬利亞等非洲戰亂國家都曾出現朝鮮軍事顧問身影。這樣的經歷使朝鮮在遭受外交孤立時仍不時有聲援國出現。與朝鮮和美國都有良好關係的瑞典、蒙古國則經常起到雙方傳話筒的作用。另外,朝鮮重視對外交官的培養,外交人員普遍素質較高,其中不乏朝鮮副外相崔善姬這樣的「美國通」。

與埃及「鮮血凝成的友誼」

蘇伊士運河的一個河心島上,坐落著一座槍口朝天的巨型AK步槍雕像。該雕像由朝鮮援建,象徵著朝鮮和埃及之間長久而持續的雙邊友誼。朝鮮與埃及正式建交於1963年,但雙方的官方互動早在1956年就開始。當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為表達對埃及人民收回蘇伊士運河鬥爭的支持,象徵性地捐贈一筆錢,雖數額不多,但被當時的埃及總統納賽爾視為反帝鬥爭的同路人。1973年中東戰爭開打前,由於蘇聯出於自己利益的考量,拒絕再向埃及提供戰爭物資,時任埃及空軍司令的穆巴拉克邀請使用蘇式先進裝備的朝鮮飛行員直接加入埃及空軍,與以色列軍隊作戰。1973年6月,由1500人組成的朝鮮軍事顧問團秘密開赴埃及,協助埃及防空軍操作位於西開羅基地的地空飛彈。穆巴拉克當選埃及總統後,還多次出訪朝鮮。經濟上,兩國近來也有互動。埃及電信巨頭Orascom公司自2008年持股75%,與朝鮮政府合作開通朝鮮3G手機業務後,有關該公司負責人受到朝鮮領導人接見等報導就屢見不鮮。

「朝鮮與埃及的雙邊關係某種程度上說是『鮮血凝成』的,既有價值觀契合,也有現實利益交匯。」中東問題學者、美國密西根大學艾森伯格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李驍越告訴《環球時報》,同為「不結盟運動」的重要成員,反對帝國主義的共同訴求,構成兩國走近並一路相伴相隨的價值基礎。同時,埃及對同為蘇式武器使用者的朝鮮有軍事需求,朝鮮在相對孤立的國際環境下,有出口創匯的現實需要,讓兩國一拍即合。

朝埃兩國發展正常關係,自然讓美國感到不爽。今年3月被「炒魷魚」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對埃及曆屆政府與朝鮮的往來一直耿耿於懷。去年,在他的建議下,美方削減對埃援助資金規模,理由之一就是埃及與朝鮮關係的不一般。

從穆巴拉克時期開始,朝鮮就在埃及維持著較大規模的存在,朝鮮駐埃使館據說有近百人。朝鮮駐埃使館在開羅扎馬雷克島上的使館區內,主建築是座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風格的樓房。《環球時報》記者經常開車路過那裡,大多數時候使館都大門緊閉。使館外有宣傳櫥窗,展示著朝鮮三代領導人的照片。記者曾到朝鮮駐埃使館諮詢旅遊籤證的相關信息,負責看守使館大門的埃及警察問明來意後,帶著記者按門鈴。大約兩分鐘後,一名朝鮮使館的女工作人員通過一扇小窗,問記者有何事,當聽到是要申請旅遊籤證後,她立刻指著身後的館舍說「今天領導不在,下次再來吧」。當記者追問「下次是哪天」時,她表示無法確定,隨後關上小窗。據附近的保安及大門口的埃及警察介紹,朝鮮使館並沒有固定的公眾接待時段和辦公時間,也幾乎從不舉行公開活動。

蒙朝兩國常互伸援手

在蒙古國總統辦公廳主任3月中旬表示願做「朝美調停人」「蒙古國完全具備舉辦朝美首腦會晤的條件」後,有國際輿論說,蒙古國與朝鮮,一個是實行民主化和市場經濟27年、被美國評價為「亞洲民主國家的典範」,一個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70年「相對封閉」的國家,但就是這樣兩個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國家,稱得上是「鐵哥們」。

回顧歷史,蒙朝建交時兩國同為社會主義陣營,這是兩國發展友好關係的政治基礎。1948年10月15日,就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個多月後,蒙朝宣布建交。蒙古國首任駐大使桑布與金日成主席建立了深厚情誼,據說韓戰期間,兩人曾在掩蔽所裡下過棋,算是生死之交。金日成1988年訪蒙時專門接見桑布的後人,並多次邀請他們去朝鮮。

韓戰期間,蒙古國向朝鮮無償提供22萬餘頭牲畜,並支援肉食品、服裝和小麥等物資。上世紀50年代,蒙古國8名教師還撫養過200名朝鮮孤兒,被稱為「蒙朝人民友誼的歷史見證」。蒙朝兩國在遭受自然災害時互相伸出援手。1954年朝鮮向蒙古國贈送20噸大米、10噸蘋果。2003年蒙總理訪朝時免除朝鮮部分債務。2004年蒙總統訪朝時向朝方贈送4.6噸肉製品等。

蒙朝建交以來,朝鮮有近40個代表團訪蒙,包括1956年和1988年金日成主席兩次訪蒙。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多次訪蒙,足以說明朝鮮對蒙古國的重視程度。

蒙古國與朝鮮和日本都保持著良好的雙邊關係,因此朝日兩國還派代表在烏蘭巴託舉行過工作組會議。

朝鮮上世紀50年代在蒙古國設立大使館,使館1999年因財政問題關閉。2004年8月朝鮮在烏蘭巴託舉行復館儀式。蒙古國外交部網站顯示,朝鮮駐蒙使館坐落在以蒙駐朝首任大使桑布命名的街道上。去年2月,朝駐蒙大使參加了以金正日命名的一所幼兒園的紀念活動。

據蒙古國媒體消息,朝鮮務工人員主要在蒙古國的建築、礦業、紡織、餐飲等行業從事勞務活動,但具體人數不詳。十年前,《環球時報》記者在蒙古國工作時去過一家餐廳,點菜時服務員說著流利的蒙古語,後來才知道那是朝鮮人開的餐廳。

「朝鮮和北歐間只隔著一個國家」

今年3月,朝鮮外務相李勇浩訪問瑞典,朝韓美三方非正式會談在芬蘭南部城市萬塔舉行。為什麼朝美對話要選在北歐?北歐國家跟朝鮮之間有何淵源呢?有網民戲稱,「在世界地圖上,朝鮮和北歐之間只隔著一個國家,那就是俄羅斯」。實際上,政治上的倚重和經濟上的互動,才是朝鮮和北歐國家往來的真實寫照。

從韓戰結束到蘇聯解體前,朝鮮重視同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交往。中立國家芬蘭是蘇聯的「密友」,所以同朝鮮的關係也很密切。1973年,通過秘密溝通,朝鮮一舉打破西方國家的外交封鎖,挪威、瑞典、芬蘭等5個北歐國家宣布與朝鮮建交。此舉在國際上引發轟動,美國則表示強烈不滿。此後,瑞典跟朝鮮互派大使,成為第一個在朝設館的西方國家。瑞典駐朝使館不但負責北歐國家在朝鮮的利益,也負責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在朝利益。即使後來一些國家因為核試驗與朝鮮產生分歧,瑞典也一直保持著跟朝鮮的外交關係。

朝鮮駐瑞典使館坐落於斯德哥爾摩東郊利丁嶼島上。該島通過一座跨海大橋與市區相連,環境優雅,鬧中取靜,很多國家的使領館都位於島上。據說朝鮮要求外交官外出必須兩人以上同行,這給當地人留下深刻印象。朝鮮外交官胸前都佩戴著朝鮮領導人的像章,他們一起去島上的超市購物,或者去島中心的遊泳館遊泳,有時候會帶著未成年子女。

由於長期受到美國的經濟封鎖,朝鮮希望通過跟北歐國家的特殊關係開展經貿合作,發展本國經濟。而以貿易立國的北歐諸國,能與朝鮮保持長期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看重朝鮮尚未被發掘的經濟潛力。上世紀60年代,在蘇聯等國資助下,朝鮮工業現代化發展迅速,經濟年均增長率一度高達25%,大有追趕日本之勢。瑞典看準機遇,一度鼓勵瑞典各大公司開發朝鮮市場。朝鮮也利用跟北歐國家的關係,從歐洲市場上進口一些物資。挪威水產公司曾向朝鮮出售三文魚苗,以用於水產養殖。

由於美國、日本等國和朝鮮都沒有外交關係,因此北歐國家就成為朝鮮跟相關國家接觸的一個重要渠道,或明或暗的外交溝通持續進行著。朝鮮外相李勇浩訪問瑞典時,會談的一個重點就是「聚焦瑞典作為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保護國的領事職責」。有猜測認為,雙方可能就釋放3名被朝拘留的美國人展開過討論。作為美國在朝鮮利益的代辦國,瑞典代理到朝鮮的籤證等美國領事業務。如遇美國公民在朝鮮被羈押,瑞典使館要出面保護和溝通。

其實瑞典早在韓戰期間就開始介入半島事務了。戰後,沒有參加「聯合國軍」的瑞典,作為中立國停戰軍事委員會成員之一,向板門店非軍事區派駐軍人觀察員。2001年,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相佩爾松代表歐盟,率領高級代表團訪問朝鮮,幫助促進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佩爾松作為第一個訪問朝鮮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與朝鮮領導人「就雙方關心的所有問題進行了實質性的會談」。

2018年2月以來,瑞典在美朝互動中作用愈發凸顯。瑞典外交大臣瓦爾斯特倫曾表示:「我們在朝鮮的大使館長久地維持著瑞朝關係,我希望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我們所處的特殊地位,緩解這一影響全球的國際衝突。」

【環球時報記者 莽九晨 霍文 曲翔宇 劉仲華 王偉】

相關焦點

  • 圍觀河內「金特會」:小細節有大講究
    相較於上一次新加坡會晤時的乘飛機赴會,此次趕赴第二次朝美首腦會晤的金正恩,最終選擇了陸路交通。3天前,金正恩的專列駛出平壤,後縱貫中國中東部,抵達越南。按照韓媒報導,這段旅程長達4500多公裡,耗時近66個小時。在觀察人士看來,金正恩不辭勞頓選乘火車赴越,亦是彰顯繼承先輩衣缽之意。長途火車推展外交,凸顯同中國、越南兩國的傳統友誼。
  • 第二次「金特會」定在越南 地點時機有何考量?
    當地時間2018年6月12日上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舉行首次會晤,雙方握手致意。這是在任的朝美領導人數十年來首次會晤及握手。  二次「金特會」地點時機顯考量  據新華社華盛頓2月5日電(記者劉晨、朱東陽)美國總統川普5日宣布,他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將於2月27日至28日在越南舉行第二次會晤。
  • 第二次「金特會」為何選在越南
    (圖源:東方IC)當地時間2月27日起,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將在越南首都河內再度會晤。越南媒體紛紛聚焦本次「重量級」會晤,對河內進行的準備工作進行了充分報導,字裡行間透出自豪之情。越南《人民報》稱,朝美領導人此次會晤被視為越南2019年最重要的對外政治事件。
  • 「金特會」為啥選在新加坡這所酒店?它有何過人之處?
    (圖來自新加坡《聯合早報》)據了解,早在「金特會」商議初期,香格裡拉酒店被視為最有可能的會晤地點。富爾頓和卡佩拉兩家豪華酒店也被列入考量範圍。美國「政治」新聞網稱,此前朝方曾特別提出,會晤地點不得選在擁有美歐背景的酒店內,上述3家酒店均符合這一要求。媒體推測,這3家酒店中的兩家將作為兩國領導人的下榻地點,第三家作為「金特會」會場。
  • 美媒揭秘:舉行「金特會」的索菲特傳奇大都會酒店,有多「傳奇」?
    北京時間2月28日,美朝兩國在越南迎來了第二次「金特會」。一個是縱橫商場數十載忽然轉行政壇繼續發光發熱的老年政治家,一個是全球最成功的「80後」;一個吆喝「美國願幫助朝鮮揮灑經濟潛力」,一個表示「(會談)好的結果可能出現「。本次「金特會」,全世界的目光都關注這一老一少兩個人究竟還能「摩擦」出什麼火花......
  • 「金特會」選址有何考量?美媒揭嘉佩樂酒店5大看點
    「金特會」選址有何考量?海外網6月6日消息,當地時間5日,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將在新加坡聖淘沙地區的嘉佩樂酒店(Capella Hotel)舉行會晤,終止了外界對「金特會」會場的猜測。為何選擇嘉佩樂酒店?美國《新聞周刊》揭露了該酒店的5大事實。
  • 「金特會」在即,越南下令取消會場附近所有酒店預訂
    「金特會」在即,越南下令取消會場附近所有酒店預訂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2-14 14:12 來源:澎湃新聞
  • 朝美領導人抵達新加坡 「金特會」準備就緒
    中新網6月11日電 綜合報導,「金特會」12日將舉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美國總統川普10日先後乘機抵達新加坡,準備參加峰會。峰會國際媒體中心正式開放,各國記者「摩拳擦掌」準備報導這一歷史性事件。與此同時,安保工作不斷加強,舉辦峰會的嘉佩樂酒店更是「無證不得入內」。
  • 為迎「金特會」,新加坡推出「特色餐飲」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即將於12日在新加坡舉行會晤。為了籌備這次重要會晤,不僅新加坡政府上下嚴陣以待,就連新加坡的餐廳、商店、酒吧都推出融合美朝主題的美食。新加坡《海峽時報》近日特意向當地人推薦了推出「美朝特色菜」的幾家餐廳。其中一家在當地較為知名的餐廳,提供了一道名為「以和為貴」的特色菜——將美國的風乾牛肉,與朝鮮泡菜和拌飯相結合。一家名為斯科特皇家廣場酒店的餐廳更是別具一格,向食客提供了一款特色漢堡——「金特會漢堡」。在這個漢堡套餐中,人們不僅可以品嘗到嫩雞肉,還可以配上朝鮮傳統飯糰和炸土豆。
  • 記者手記:見證「金特會」 還原12小時內故事與細節
    記者手記:見證「金特會」 還原12小時內故事與細節  中新網新加坡6月13日電 題:記者手記:見證「金特會」 還原12小時內故事與細節  記者 孟湘君  一場歷史性的會談,是如何發生的?6月12日,「金特會」在新加坡正式登場。美國總統川普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將在新加坡實現歷史性握手。會晤地點嘉佩樂酒店周邊人行路已經圍檔,有大量記者守候在酒店外等候。
  • 會場、餐飲、安保……「金特會」這些細節要知道
    一方是美國總統川普,另一方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隨著「金特會」進入倒計時,朝美領導人住在哪、吃什麼、怎樣出行、誰負責安保等諸多細節,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  赴會——  重量級嘉賓如何出場  朝美首腦將以何種方式抵達新加坡,絕對是外界最為關心的話題。
  • 韓國總統府舉辦外交國禮展:除了朝鮮,各國首腦都送了什麼給文在寅?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3月27日表示,4月2日至6月30日將在青瓦臺舉辦首腦外交禮品特展,文在寅就任總統以來收到的約70件國禮將公之於眾。這些國禮富有特定的外交寓意或各國的文化特色,最吸睛的莫過於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去年9月在平壤舉行的第三次文特會上向文在寅贈送的龜船模型。這艘「龜船」長130釐米、高110釐米、寬60釐米,有10對櫓和槍炮等「火器」,船頭有龍頭,桅杆上懸掛寫著「龜」字的旗幟和摺疊式風帆。
  • 朝鮮會有「四月戰爭」嗎?
    朝鮮會有「四月戰爭」嗎?聽聽國際問題專家怎麼說在「四月戰爭」一說甚囂塵上的同時,各方外交牌也是一張接著一張打。在剛閉幕的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上,朝鮮宣布時隔19年重設外交委員會,被韓聯社解讀為展示「朝鮮重視對外關係的決心」。
  • 因為「金特會」,樸素陳舊的老城河內也洋氣了一把
    因為「金特會」,樸素陳舊的老城河內也洋氣了一把  「金特會」期間的河內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國新聞周刊 文/徐方清  本文首發於總第891期《中國新聞周刊》  一進內排國際機場的入口,便看到一張色彩明亮的金特會海報,比朝美領導人會晤字樣更顯眼的是:「媒體,歡迎你!」
  • 朝鮮會對外開放嗎?
    舉世矚目的金特會,即將畫上句號。   記者此刻正在看CNN對川普新聞發布會的直播。
  • 朝美領導人先後抵達河內,第二次「金特會」今晚登場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經歷了長達60多個小時的漫長旅行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26日中午終於抵達越南首都河內。當晚9時許,美國總統川普的專機也飛抵河內內排機場。對於先後抵達的朝美領導人,東道主越南展開紅地毯盛情迎接。
  • 記者手記:河內「金特會」,喧譁與落幕 未來還未來
    中新網客戶端河內2月28日電 題:記者手記:河內「金特會」,喧譁與落幕 未來還未來  中新網記者:孟湘君  很難想像除了深夜,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河內的市中心會出現一個寂靜無聲的時刻。因為平日裡,這座紅河三角洲畔的千年古城,總是熱鬧喧騰的。直到一場重要會晤的到來,為這份主要由摩託轟鳴聲、喇叭嘀嘀聲構成的城市樂譜,劃下一個短暫的休止符。
  • 河內「金特會」以無協議告終 兩輪會晤朝美難掩分歧
    2月28日,白宮以這樣的聲明為全球矚目的河內「金特會」劃上句號。  從隔空相約到千裡赴會,從互贊對方到匆匆離場,朝美領導人的此次會晤,一波三折後又以讓外界頗為「意外」的方式宣告結束。在分析人士看來,在朝美互信不足的大背景下,此次會晤的結果,看似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當地時間2月28日,結束第二次朝美首腦會晤行程的美國總統川普乘專機離開越南,返回美國。
  • 「金特會」場地也敲定了?美媒:新加坡嘉佩樂酒店機率最大
    新加坡嘉佩樂酒店鳥瞰圖(圖片來源:嘉佩樂酒店網站)中國日報網6月5日電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和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於6月12日上午9點在新加坡舉行會晤。更重要的是,朝鮮國務委員會部長金昌善和白宮副辦公廳主任喬•哈金5月28日就抵達了新加坡,並在嘉佩樂會晤,討論會議安全和後勤保障。為見證這場歷史性的高峰會,世界各地記者湧入新加坡,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5000人向當局申請採訪證。然而,川普的反覆讓峰會的準備工作變得十分困難,包括2位元首將下榻何處、峰會地點、如何管理媒體記者與好奇的民眾等等。
  • 「金特會」朝鮮對外開放?其實國產車早就進去了!
    丨衝破數十年的敵對狀態,「金特會」歷史性的握手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不過即便如此,朝鮮對於我們來說,依然是十分神秘的,越是神秘就越是好奇,比如說,你知道韓國民眾都開什麼車嗎?,中國汽車在朝鮮是相當受歡迎的,比如我國的比亞迪、華晨、哈弗等品牌,在朝鮮都有一定的數量,這些車輛會作為政府用車或者計程車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