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刺破房地產泡沫後,深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過得還好嗎?

2020-12-12 同話財經

過去20年,中國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各行業都蓬勃向上,房地產在各大行業中發展勢頭最猛,同時涉及到的資本逐漸雄厚。上到上市公司,小到個人,不少人都通過炒房賺了錢。如今中央不斷重申「房住不炒」,讓房子回歸居住的本性,可在炒房客眼中,房子就是拿來炒的,房價也是不可能跌的。

房地產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一輛馬車,與國家經濟關係密切,這也是多數人認為房價並不會大跌的原因,可房地產狂熱的背後一定隱藏著重重危機,這一點不容置疑,許多發達國家都為我們踩了坑。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引發的經濟危機不斷被提及,但上世紀20年代,美國也因為房地產引發過強大的經濟危機,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個由於房地產帶來的經濟崩盤的國家,被稱之為「美國大恐慌」。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發達國家的多次房地產經驗告訴我們,房價是不可能一直無止境的上漲。今天我們就來分析美國的房地產危機是如何產生,並能給我們提供怎樣的借鑑意義。

首先,先要知道原因,買房最重要的是資金,可是高房價下,80%以上的居民都並不存在全款購房的資本,所以銀行貸款對於居民買房的意義重大。拿中國來說,3線的基本有能力買一次性付款,一二線城市來看,房貸比例目前是10人裡面有6個要貸款的。根據數據來看,居民購房這件事上,銀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別以為國外人有錢就能全款購房,其實如今發達國家負債更甚。

當年詹森總統上任後,開啟了「偉大的社會」計劃,向窮人放款以支持其購房。銀行等金融機構迫於壓力不斷降低貸款審查標準,更多原本買不起房的人藉助「零首付」、「一元首付」、超低利率的住房貸款買到房屋。

本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卻被有心之人利用,抓到了其中的漏洞開始炒房,加上剛好這時西部大開發,大家都瘋狂購房。財富心態改變,「今天不買,明天就買不到了!」讓人變得焦慮,變得狂熱,最終全民炒房的盛況在佛州上演了。

那麼美國房地產最終又是如何崩盤的?從一系列數據就能看出,土地的漲幅達到了120%,只需要兩年時間,土地價格就上漲十幾倍。大家都利用銀行貸款去投資房產,居民的負債水平極速攀升,在1920年,美國的居民負債已經達到了70%。

當一個瘦子一口氣吃成了胖子,能不對身體造成傷害嗎?政府適時的出來幹預,要求買房不能貸款,只能用黃金,才算是徹底制止了此次風波。美國政府的簡單粗暴的調控,現在還是值得讚賞的。

當房地產泡沫開始破裂,炒房客們又過得如何?房價開始大跌還想要人接盤基本無可能,房價一路下跌,一邊是無法拋售變現,一邊是銀行的貸款催收,同時不少企業破產,居民失業,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一地雞毛。

相關焦點

  • 當年美國、日本樓市崩盤後,深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怎麼樣了?
    其實這樣的想法,在上個世紀的日本、美國就出現過,當時的政府和國民都無視了房地產的泡沫危機,銀行不僅毫無節制 這樣的房價,放在現在的國內樓市,估計也只有深圳能比得過,而當時的美國流傳著一個口號「今天不買,明天就買不到了
  • 房產稅不會刺破中國的房地產泡沫
    以美國來說,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其財政收入來源中有很大比例就來自於房產稅,房產稅佔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的比例高達70%。1998年中國開始房改,房地產市場開始起步,大約在2004年的時候開始從大城市起步,之後開始從大城市到縣城都開始掀起了瘋狂的造城運動,房地產價格也因此節節攀升,土地出讓金開始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大地產商開始從大城市轉往全國拿地。
  • 當年的日本和美國擠破房地產泡沫,為何不是不惜一切代價保房價?
    很多人都認為「2008年的美國和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都選擇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保房價」。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明確,所謂「美國和日本當年選擇擠破房地產泡沫」的說法是錯誤的。這種說法,意味著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還是2008年的美國,都是主動「擠破」房地產泡沫,這是有悖歷史事實的。
  • 當年美國和日本為何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保房價?
    其實這也不是咱們中國特有的泡沫,實際上在最近的幾十年裡,日本、美國,甚至泰國都出現過影響較大的房地產泡沫,對這些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巨大危害。 日本人的「刮骨療毒」 日本人與中國人在家庭、居住觀念等方面具有諸多相似之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曾出現過房地產市場過熱問題,並經歷了房地產泡沫的形成、膨脹及破滅的整個過程,是典型的"前車之鑑"。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年的炒房者,後來都過得咋樣了?
    二戰結束之後,在美國的幫助之下,日本經濟恢復得非常迅猛,僅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就成為發達國家。在發展之初,日本定下貿易立國的口號,積極從事出口貿易,當時日本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美國GDP的70%。為了遏制日本經濟的過快發展,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與日本籤訂了廣場協議,就是想要讓日元的升值,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來削弱日本商品的對外出口的競爭力。 廣場協議籤訂之後,日元快速升值,從1美元兌換240日元,升值到1美元兌換120日元。
  • 刺破房地產泡沫:中國要人為地複製日本失去的20年?
    中日美印四國的房地產業狀況比較   鑑於日本和美國都已經發生過房地產業泡沫的破裂,中國如何利用前車之鑑、避免重轁覆轍?我們從國土面積和人口基數來比較分析一下三國的房地產業狀況。美國每年有1500多萬人初請申領吃救濟,佔其人口總數的1/20!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把錢貸給這1500萬人民中間的人,鼓勵他們去消費、買房,再用CDS這麼個衍生的對衝工具把房地產市場總值已經炒到了62萬億美元,最後在2007年引爆泡沫。
  • 王振峰:美國QE退場有益遏制投機 能刺破中國樓市泡沫?
    會後發布會上表明了立場,儘管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縮減了量化寬鬆(QE)政策,但仍然以「驚人的速度」持有大量資產。人民日報發文稱,美縮減QE可能刺破中國房地產泡沫。     至於美國退出QE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會不會如有人指出的「QE退出對中國是致命的,樓市泡沫破滅」,成為刺破中國房地產泡沫的關鍵一劍呢?
  •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為什麼日本痛定思痛,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過房地產泡沫,而且這個房地產泡沫都給所在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以至於人們談起它都會有談虎色變的感覺。房地產泡沫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就像胎兒分娩是孕婦的陣痛,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科學、冷靜去對待,完全可以走過危機,迎來新生。我們不妨看看當年的美日是如何對待氣勢洶洶的房地產泡沫的。
  • 人潮退去 誰刺破了美國的地產泡沫?
    :人潮退去 誰刺破了美國的地產泡沫?》1964年之後美國生育率持續走低並於1976年達到谷底,1977-2007年間生育率緩慢回升,但在2007年後再次下降至歷史低位。美國總人口增速在進入21世紀之後始終處於1%以下,並在2013年降至0.72%的歷史低值。
  • 看看中國房地產的四種死法:泡沫刺破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大家總結在深圳工作的工薪階層,深圳要買房,必須基本滿足幾個條件:月薪過2萬,年終獎過10萬,公積金足夠繳納,公司給你一大筆無息墊付。  騰訊的員工買房都如此艱難,就更不要說其他的公司的整體情況了。前幾天媒體報導中國的中產階級新定義,家庭月薪要達到4.5萬人民幣才是一個坎,我信。
  • 空置房遍地,房價「虛高」,中國房地產泡沫大嗎?專家說出現實
    在前些年,樓市中的專家向來都會對「中國房地產存不存在泡沫」這個問題進行爭論。其中,有的專家堅信房地產是存在泡沫的,但也有的專家稱,中國的樓市熱度很高,老百姓買房很積極,不存在泡沫。到了後來,隨著國家開始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管控,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並且表示要直面當前樓市存在的泡沫。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日本樓市也難逃這個「魔咒」——形成於1985年的日本樓市泡沫,最終在三大主要原因的合力影響下,最終還是在1990年「被刺破」了:第一、1985年日本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數以萬計的資金無處安置。到此,日本樓市泡沫終於崩塌了,房地產的「災難」也迅速蔓延到各行各業,銀行、企業、個體戶大量破產,經濟加速下滑,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正如伏爾泰所言,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 「東京的土地價值能買下整個美國?」房價瘋漲後,他們都破產了
    連實體經濟都難以為繼了,何況是房地產這種靠著開發商和炒房客撐起來的泡沫經濟?太容易被戳破了不是嗎?想要探討一下房地產的泡沫經濟,或許我們可以先分析下房地產泡沫經濟產生的原因。一、房地產泡沫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90年代初,日本爆發了「房地產泡沫破裂」事件,這一度讓日本經濟出現衰退,進入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其實,在日本房價還沒有「崩盤」之前,不少日本老百姓也是把自己所有錢都投入到了房地產行業。
  • 泡沫經濟下日本房價崩盤,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日本當年的房價崩盤,許多瘋狂投資房產的人滿盤皆輸,甚至有人因背負不起沉重的貸款自殺了,那當年「沒有」瘋狂買房子的人,如今怎麼樣了呢?泡沫經濟下更多日本人開始投資房地產在上世紀末,也就是1980年到1990年的時候,美國為了解決超額的貿易赤字,和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籤訂了廣場協議,在籤訂了廣場協議之後,美元逐漸開始貶值,而日元開始增值,日本的出口貿易開始受到了影響。
  • 我國現在的樓市和當年日本樓市很像,那麼,結果會不會一樣
    當年日本的樓市非常的瘋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參與到了房地產的開發當中了,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在爭前恐後的投身到炒房之中了,日本當年的資金幾乎全部都湧入到樓市當中了,炒房賺錢實在太容易,日本房價最高峰時,僅僅東京的房產總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日本和歐洲。
  • 失去的20年:日本地產泡沫是如何崩盤的?廣場協議是美國的陰謀嗎?
    1990年開始,日本一夜之間房地產泡沫破裂,從此開始了長達20年的經濟衰退… 1985年,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達到462億美元。 02 美國經濟的困境 經歷過一戰和二戰後的美國,由於美國本土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同時在戰爭中大量出口武器,賺了很多戰爭財。1944年,美國召集多個國家籤訂了布雷登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鈎,確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後來,美國又通過了歐洲復興計劃---馬歇爾計劃來遏制蘇聯。
  • 房地產的泡沫 一戳就破!
    美國佛羅裡達地產危機是有記錄的第一次房地產泡沫,其後日本、東南亞都未能擺脫,而最近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也是源自於美國的地產泡沫。 這些危機都有什麼共性值得留意?我們能有哪些反思?現在一起回顧這四次地產危機。
  • 為什麼說美國和日本經歷的房地產泡沫破裂,不會發生在中國身上
    誰都知道目前國內房地產存在一定的泡沫,而這個泡沫究竟是會這樣一直懸空著,還是會破裂,一直都眾說紛紜。縱觀國際,很多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都經歷過房地產泡沫破裂,從而導致金融危機的事情。從時間上來看,離得最近的是2007年美國房地產崩盤,從而影響了第二年的次貸危機;從地域上來看,則是90年代的日本。
  • 樓市期待的利好再次落空,美國金融危機能否刺破中國房價的泡沫
    在樓市順利復工復售之後,房地產公司最為期待的就是房貸利率的下調了。因為利率的下調是最能刺激買房人下定決心買房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從需求端對樓市調整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近一周來紛紛下調利率開展貨幣寬鬆以來,各方均預期今天的央行公布LPR利率會跟隨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