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中國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各行業都蓬勃向上,房地產在各大行業中發展勢頭最猛,同時涉及到的資本逐漸雄厚。上到上市公司,小到個人,不少人都通過炒房賺了錢。如今中央不斷重申「房住不炒」,讓房子回歸居住的本性,可在炒房客眼中,房子就是拿來炒的,房價也是不可能跌的。
房地產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一輛馬車,與國家經濟關係密切,這也是多數人認為房價並不會大跌的原因,可房地產狂熱的背後一定隱藏著重重危機,這一點不容置疑,許多發達國家都為我們踩了坑。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引發的經濟危機不斷被提及,但上世紀20年代,美國也因為房地產引發過強大的經濟危機,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個由於房地產帶來的經濟崩盤的國家,被稱之為「美國大恐慌」。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發達國家的多次房地產經驗告訴我們,房價是不可能一直無止境的上漲。今天我們就來分析美國的房地產危機是如何產生,並能給我們提供怎樣的借鑑意義。
首先,先要知道原因,買房最重要的是資金,可是高房價下,80%以上的居民都並不存在全款購房的資本,所以銀行貸款對於居民買房的意義重大。拿中國來說,3線的基本有能力買一次性付款,一二線城市來看,房貸比例目前是10人裡面有6個要貸款的。根據數據來看,居民購房這件事上,銀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別以為國外人有錢就能全款購房,其實如今發達國家負債更甚。
當年詹森總統上任後,開啟了「偉大的社會」計劃,向窮人放款以支持其購房。銀行等金融機構迫於壓力不斷降低貸款審查標準,更多原本買不起房的人藉助「零首付」、「一元首付」、超低利率的住房貸款買到房屋。
本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卻被有心之人利用,抓到了其中的漏洞開始炒房,加上剛好這時西部大開發,大家都瘋狂購房。財富心態改變,「今天不買,明天就買不到了!」讓人變得焦慮,變得狂熱,最終全民炒房的盛況在佛州上演了。
那麼美國房地產最終又是如何崩盤的?從一系列數據就能看出,土地的漲幅達到了120%,只需要兩年時間,土地價格就上漲十幾倍。大家都利用銀行貸款去投資房產,居民的負債水平極速攀升,在1920年,美國的居民負債已經達到了70%。
當一個瘦子一口氣吃成了胖子,能不對身體造成傷害嗎?政府適時的出來幹預,要求買房不能貸款,只能用黃金,才算是徹底制止了此次風波。美國政府的簡單粗暴的調控,現在還是值得讚賞的。
當房地產泡沫開始破裂,炒房客們又過得如何?房價開始大跌還想要人接盤基本無可能,房價一路下跌,一邊是無法拋售變現,一邊是銀行的貸款催收,同時不少企業破產,居民失業,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