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僑胞抱團直面「寒冬」(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⑨)

2021-01-20 人民網

義大利米蘭僑胞為應對疫情反彈而組織成立的「網上方艙醫院」。
  受訪者供圖

馬拉加中文學校學生在上網課。
  受訪者供圖

斯洛伐克的一家中國超市。
  受訪者供圖

凜冬將至,新冠肺炎疫情反彈風險增加。近來,在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多國陸續出臺嚴格的防控措施。如何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儘量維持生活、工作的有序運轉?歐洲各國華僑華人與當地民眾一樣,再次面臨這道考題。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來自義大利、西班牙、斯洛伐克的3名僑胞,他們雖然身在不同國家,從事不同職業,但都不約而同地做著相似的事——與同胞們一起,守望相助,共克難關。

義大利華商:

「更加主動適應變化」

「根據義大利政府前兩天出臺的最新防疫規定,餐館和酒吧在每日18時後停止營業。這對當地華商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餐飲業正好是華商在義大利從事最多的三大行業之一。」義大利金磚投資集團董事長孫運之聊起身邊華商朋友的近況,話語間充滿擔憂。

10月以來,義大利疫情快速反彈,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屢創新高。面對來勢兇猛的第二波疫情,義大利政府不斷收緊疫情防控措施。在配合當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規模龐大的華商群體不得不直面如何守住「飯碗」的難題。

「一個朋友的中餐廳開在我的辦公室附近。聽他說,在義大利打拼30年,全家主要就靠這個中餐廳維持生活,但現在生意嚴重受挫。還有一個朋友是做旅行社的,也有很長時間沒接到單子了。」孫運之說。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孫運之所在的房地產行業,雖然不像餐飲業受到的影響這麼明顯,但他和同事未雨綢繆,及時調整了公司的經營思路。

「過去,我們的客戶大多來自中國。疫情之後,國際航班減少,中國客戶的生意減少了80%。幸運的是,我們所在的米蘭是義大利經濟最活躍的城市之一,當地房地產市場仍然保持增長態勢。於是我們調轉方向,增加義大利僱員,重點挖掘當地客戶。目前,95%的客戶都是義大利的。」孫運之說。

和孫運之一樣,義大利華商紛紛轉變思路,找尋「破題」之策。「不少從事傳統貿易的華商開始『試水』電商。一個開中國超市的朋友告訴我,疫情期間,他的實體門店業務下降很多,但是電商平臺的生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0%。還有一些華商跨界尋找商機,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服務行業。比如,米蘭當地多了幾家華人公司,專門為華僑華人家庭提供郵寄中文電費單等方面的服務。」孫運之介紹。

在孫運之看來,疫情提供了一個契機,倒逼在海外深耕多年的華商跳出「舒適區」,嘗試更加廣泛的領域。「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習平臺,讓我們華商能夠開闊眼界與經商思路,從而更加主動地適應變化。」

西班牙華校:

「中文教育不能荒廢」

「從5月份我們剛開網課時的200多名學生,到現在的500多名,老師、家長和孩子們的信心都在逐漸恢復。許多家長都和我說,不管疫情如何,希望孩子的中文教育不要荒廢。老師們更是充滿熱情,教學效果也越來越好。」西班牙馬拉加中文學校校長李洪川最近十分忙碌。每到周末,500多名華裔孩子都會準時上線,在馬拉加中文學校開設的網上課堂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為了讓孩子們學有所得,李洪川和老師們早早就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

近日,為了應對第二波疫情,西班牙全國再度進入緊急狀態。為了讓家長們放心,李洪川決定,延續中文學校自5月以來的網絡授課形式,以此減少孩子們受感染的風險。

雖然與學生們隔著一塊屏幕,但老師們的用心與認真沒有絲毫變化。「按照規定,周六周日每天上課2個小時,但實際上,老師們經常延長時間給孩子們補課,甚至會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抽空上線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答疑解惑。」李洪川介紹,相比最初對於網絡授課的陌生,如今老師們不僅能夠熟練使用網絡授課軟體,還經常主動創新教學方式,儘量彌補「隔空」授課存在的局限。

「起初,個別家長有一些消極的想法,認為疫情之下哪還顧得上孩子的中文學習。但漸漸的,許多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在線觀摩老師授課後,都被老師付出的心血所感動。現在,一些外地的學生也開始上我們的網課。」李洪川說。

來自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以及國內各級僑聯的幫助給李洪川和老師們帶來更多信心。「基金會經常為我們提供各種在線講座資源,對我們的教師隊伍培訓非常有用。中國僑聯以及浙江、江蘇、陝西等地僑聯還在疫情之後組織開展了『網上夏令營』,讓孩子們有機會在『雲端』領略中國的大好河山和歷史文化,擁有一個收穫滿滿的夏天。」李洪川說。

祖(籍)國的支持和家長們的信任讓李洪川有了更多堅持下去的底氣。「雖然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我們會在海外繼續做好華文教育。也期待著疫情陰霾早日散去,孩子們能夠早日回歸校園。」

斯洛伐克僑團:

「一定可以扛過難關」

「大家一起抱團,一定能把這個艱難時期度過去!」這是斯洛伐克華人青年聯合商會會長周彥君近來和朋友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面對居高不下的日增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斯洛伐克總理馬託維奇日前宣布在全國範圍實施「禁足令」,從10月24日至11月1日,嚴格限制民眾的出行自由。剛剛恢復人氣的街道突然再次陷入沉寂,本該迎來銷售旺季的中國超市也一下子門可羅雀。

「我們該去哪裡做核酸檢測?」「店鋪的生意還能不能做?」「政府接下來還會採取更嚴格的措施嗎?」每天,商會的微信群裡是華商們焦急的討論,其他僑胞朋友也常聯繫周彥君打聽消息。「這兩天,微信群裡的信息經常有數千條之多。」同胞的憂慮,周彥君感同身受。他深知,宅居在家,準確可靠的信息是安撫大家的一劑良藥。

「一些年紀較大的僑胞,不是很懂斯洛伐克語,沒法及時從新聞媒體上了解政府頒布的防疫政策。我們商會的年輕人多,大部分是在當地受過教育的『華二代』,正好可以幫忙做翻譯工作。」周彥君決定把商會裡的年輕人動員起來,每天及時關注政府發布的疫情信息以及防疫政策,第一時間傳達給微信群以及身邊的僑胞朋友。

不僅如此,商會秘書處還開通了24小時熱線電話,隨時回應僑胞的求助。「誰缺了口罩、酒精、手套等防疫物資,不管在斯洛伐克的哪座城市,我們都可以郵寄過去。如果在生活上碰到其他困難,我們也會努力提供幫助。」周彥君說,雖然大家大部分時間「宅」在家中,能做的事不多,但精神鼓勵與信息傳達同樣可以發揮作用。

「自從政府採取全民檢測以及『禁足令』等最新防疫措施以來,大部分民眾都積極響應,斯洛伐克疫情出現緩和態勢。我們也一直勸導旅斯同胞,遵守當地防疫措施,做好自身防護工作,不要『踩紅線』。雖然短期之內生意確實受到影響,但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目光應當放得長遠。支持政府的抗疫工作,一起把疫情這個難關扛過去,相信我們一定會挺過這個寒冬!」周彥君說。

(責編:艾雯、劉潔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歐洲僑胞抱團直面「寒冬」
    近來,在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多國陸續出臺嚴格的防控措施。如何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儘量維持生活、工作的有序運轉?歐洲各國華僑華人與當地民眾一樣,再次面臨這道考題。
  • 歐洲僑胞尋新機闖寒冬(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5))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身在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德國、塞爾維亞等國的多名僑胞不約而同地表示,大家積極謀變,互幫互助,一定能扛過寒冬,等來春暖花開。 隔空陪伴  給予溫暖 「往年,從12月1日開始,法蘭克福的大街小巷就張燈結彩,聖誕市場裡都是忙著採購的人群。今年,德國各地的聖誕市場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取消。
  • 僑胞旅遊業者各顯其能謀出路(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①)
    海外華僑華人沒有坐等疫情好轉,而是想方設法「突圍」,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智慧,四面出擊,各顯其能,為自己帶來新的希望。從本期開始,本版推出「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系列報導,講述海外華僑華人克服疫情困擾的故事。本期看點:作為海外華僑華人從業人數眾多的行業,旅遊相關行業的嚴重蕭條,也給海外僑胞旅遊業者帶來巨大壓力。
  • 海外中餐廳「歷險記」(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⑥)
    不過,素來以勤勞踏實著稱的華僑華人並未被打垮,他們積極應變,尋找出路,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海外中餐廳「歷險記」。  近日,中國僑聯舉行「海外僑胞中餐業者抗疫復工故事」視頻交流會,通過網絡連線的形式,邀請海外多國中餐廳業主及國內部分省份僑聯幹部,交流海外中餐廳在疫情之下危中尋機的故事,分享經驗,共同商討新的發展思路。
  • 海外中餐廳「歷險記」:僑胞積極應變 尋找出路
    海外中餐廳「歷險記」  (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  嚴瑜 姚慧  在持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世界各國陸續開啟復工復產的「加速模式」,海外眾多中餐廳也逐漸回歸正常經營。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中餐廳業主帶來不小衝擊。
  • 僑胞旅遊業者各顯其能謀出路
    2020-08-14 04:45:4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各國旅遊業多停擺 生存壓力撲面來僑胞旅遊業者各顯其能謀出路(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①)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高 喬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華僑華人的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 海外僑胞抗疫錄|Grazie!義大利華僑華人!
    中國僑網3月24日電 題:海外僑胞抗疫錄|Grazie!義大利華僑華人!連日來,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確診病例超過6萬、政府出臺最嚴防疫措施、中國醫療隊緊急馳援....。。「我覺得這得益於華人防範意識強,防護措施做得早。」普拉託華助中心主任說。他告訴記者,春節後從中國返回義大利的僑胞全部嚴格執行隔離14天的措施,華人家長早早決定不送孩子上學了,華人公司也開始居家辦公,這些都在政府採取防控措施前,「早在一月份,義大利普拉託各僑團就多次發表聲明,告訴大家如何做好防範。」普拉託僑團發布的提示。
  • 海外戰「疫」:各國旅遊業多停擺 僑胞旅遊業者各顯其能謀出路
    各國旅遊業多停擺 生存壓力撲面來僑胞旅遊業者各顯其能謀出路(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①)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華僑華人的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海外華僑華人沒有坐等疫情好轉,而是想方設法「突圍」,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智慧,四面出擊,各顯其能,為自己帶來新的希望。
  • 歐洲僑胞心系武漢:「做夢都在想著買口罩」
    中國僑網2月2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海外僑胞的心。連日來,歐洲各國僑胞以海外僑團為平臺,出錢出力,並積極動員各國華僑華人通過多種渠道籌備防疫物資運回中國。  戴安友輾轉購買到6000個N95口罩,價格也比以往翻了好幾倍,本周末搭乘東方航空的航班從巴黎運回中國,「這樣可以節省報關時間,直接按行李提取,春節期間國內防疫物資緊張,一天時間都耽誤不起。」他說。  1月31日傍晚,戴安友給記者發微信說,剛剛又搶購到了1000個口罩,此外,他還訂購了2000套防護服,一周時間便可到貨。
  • 全國政協海外列席僑胞:住手吧暴徒!香港已遍體鱗傷
    ……北京時間8月13日深夜,撥通全國政協海外列席僑胞、英國福州十邑同鄉總會會長林光的電話,一句「我是內心裡的氣」,幾句「你一定要寫……」讓記者深受感染。去過十幾次香港的林光,應該算是香港的常客了。他說,香港給他留下的印象是辦事效率很高,很規範。但是現在,這些好印象都被破壞了。「現在香港機場都不能正常運轉了,這哪裡是一個正常的城市!」
  • 海外華人華僑中國留學人員援助國內抗擊疫情紀實(三):海外僑胞投入...
    2月3日,一則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聯繫貨運包機直飛國內尋求抗疫捐贈物資的通知,將眾多歐洲華僑華人凝聚在一起。「作為一名海外華人,雖然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國外工作和生活,但永遠記得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延續著我那從事僑務工作多年的母親對祖國的熱愛。如今國家遭遇疫情,我們華僑華人自然要第一時間站出來與祖國共患難。」無私提供渠道的周女士吐露這樣一番心聲。
  • @海外僑胞,回國相關政策請看北京日報,這些電話記好
    當前,海外疫情快速擴散,波及到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廣大海外僑胞中普遍引起了焦慮情緒。對此情境,我們感同身受。北京市推出了若干舉措,助力海外同胞做好個人防護,共渡難關。一是搭建心理諮詢平臺。在這裡,我再次向大家推介心理諮詢專線電話號碼:1.清華大學海外心理諮詢熱線:(86)400-680-6101,服務時間:24小時2.北京師範大學海外心理諮詢熱線:(86)010-86409146(撥通後根據語音提示按0#)(可通過Skype撥打) 服務時間:北京時間9時-24時3.
  • 僑胞國慶觀禮:中國崛起海外華僑華人與有榮焉
    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說:「每一聲炮響都是對革命先烈的懷念與致敬,是對中國人民70年奮進歷程的致敬,是中國人民發出的新時代聲音。」「我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飛行員,這次參加閱兵觀禮,我帶著他的心願而來。」中東歐中醫藥學會會長陳震說,閱兵現場氣勢如虹的金戈鐵馬,展現了中國的國威、軍威,也激起了內心的豪情。
  • 法國再度「封城」 僑胞開啟別樣「封城」 生活
    法國僑胞開啟別樣「封城」生活(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1))  本期看點: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影響,法國從10月30日起再度全國「封城」,至少持續至12月1日。「封城」期間,禁止民眾的一切非必要出行,居民行動限制在離家一公裡以內。如有無法居家辦公的工作需要和就醫需要等,居民開具專門的出行證明後,可以出門辦事。
  • 南通:聚合僑團力量 團結海外僑胞
    5月21日,「2019海外僑團南通峰會」在南通濱江洲際酒店順利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邵旭軍、江蘇省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陳鋒、南通市四套班子領導、來自70多個國家的100多名海外僑團的僑領、僑商共120人出席會議,中共南通市委副書記、秘書長、統戰部部長沈雷發表致辭,南通市副市長潘建華主持會議
  • 南美僑胞合力再戰疫情
    在艱難抗擊第一波疫情後,南美僑胞再次面臨疫情考驗。設置防疫藥品派發「24小時抵達圈」,向當地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送去聖誕溫暖,用舞蹈點亮僑胞孩子們的周末時光……南美僑胞們用各自的方式,再次聚集合力,直面第二波疫情。疫情寒冬裡,僑胞匯聚起溫暖彼此的一簇簇火炬。
  • 南非僑胞向「辱華」說「不」
    海外僑胞對這句話的體會越來越深。最近,南非僑胞正在親身經歷維權的艱難與團結的力量。  一場官司400萬蘭特(約合200萬元人民幣),值不值得打?南非僑胞給出了一個響亮的回答:值。  3月底,南非僑胞關注已久的「辱華案」開始正式庭審程序,11名南非人站上了法院的被告臺。
  • 在非僑胞團結抗疫憧憬未來 善行獲住在國民眾讚揚
    在非僑胞團結抗疫憧憬未來(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20))本期看點:元旦剛過,非洲多國疫情防控形勢再次告急。南非、摩洛哥、突尼西亞、埃及和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疫情反彈勢頭兇猛,累計確診病例再創新高。多國已再次收緊防疫政策,以應對疫情加重的挑戰。
  • 武漢「解封」日:海外僑胞寄語:柳暗花明 未來可期
    回望過去的兩個多月,海外僑胞一直與武漢同在。從最初多方奔走、捐款捐物,到為武漢正名,他們為武漢「解封」感到欣慰,也依然牽掛著武漢未來的發展。  「想念武漢。」德國僑胞王文告訴記者,武漢民眾的生活將逐漸走向平穩有序,繁榮的城市將再度火熱起來,「武漢終於迎來『柳暗花明』。」  「看到武漢重啟,人們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軌,自然深感欣慰。」
  • 海外僑胞:培養海外年輕華裔的中國文化自信 刻不容緩
    海外網8月29日電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當天下午,與會的海外顧問、海外委員舉行交流討論會,學習黨中央致辭精神。海外僑胞代表普遍認為,落實黨中央精神,離不開僑界新生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