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戰役,盟軍代號「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衝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衝繩島本島的登陸戰役從1945年4月1日開始持續到6月22日,為期共82天。
1944年10月10日,衝繩島附近受38特艦空襲而著火的日軍艦船
這場戰役在英文被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文被稱為「鐵雨」(鉄の雨)或「鐵暴風」(鉄の暴風)。這些代號反映出戰鬥之激烈、火力之密集以及盟軍參戰車、艦的龐大數量。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此外,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衝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最終迫使日本投降。
1945年5月1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團第2營兩名陸戰隊員在瓦納嶺使用湯姆森衝鋒鎗進行火力掩護
日本方面的準備
日軍守備部隊共有77000人,分別是日本第32軍,下轄日軍第9師團、日軍第24師團、日軍第62師團及獨立混成第44旅團。但第9師團在戰役開始前被調往臺灣,是日軍計劃中的一大失誤。牛島滿(牛島満)中將是衝繩島戰役島上日本陸軍第32軍的指揮官。由於他相信沒有足夠力量防守全島,便集中力量保衛歷史古都首裡,包括建築在陡峭山脊的古代琉球王國之王宮首裡城,日守軍在此建立重要防線。在太平洋戰爭早期,日軍就在衝繩島建築大量防禦工事,而且擁有大量坦克及火炮。有賴於大量物資供應、數以千計之軍隊及過去三年同美國的作戰經驗,牛島滿相信島上的防衛是美軍在戰爭中所面對最堅強的,但他同時認為不可能完全阻止盟軍,只能儘可能減慢其推進速度。
美軍的衝繩戰役登陸作戰計劃
1945年3月30日,預先登陸中,轟擊衝繩海岸的DD-777「澤拉斯」號
1945年3月3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增援部隊支援灘頭陣地
衝繩島北部戰鬥
主要登陸行動在4月1日由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兩棲軍和第24軍在衝繩島西部的度具知海灘進行,這一天(星期日)是1945年的復活節及愚人節,佯攻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在東南部的湊川海灘登陸以迷惑日軍及牽制其後備力量。
1945年4月1日,美軍登陸衝繩島
1945年4月1日,登陸衝繩島的美軍登陸艦隊
1945年4月,從BB-48「西維吉尼亞」號上拍攝的衝繩登陸艦隊
第10軍團進攻抵抗相對較低的橫越島中南部,攻佔讀谷機場及嘉手納機場。由於抵抗微弱,巴克納中將決定提前進行第2階段計劃—攻佔衝繩島北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進攻石川地峽,該地到處都是山嶽和樹林,日軍集中在八重嶽,此處位於本部半島的陡峭石壁及地峽之中,該地的激烈戰鬥一直持續到海軍陸戰隊於4月18日肅清該地為止。
停泊在衝繩島附近的美軍護航航母
與此同時,美軍第77步兵師於4月16日攻佔半島西面對開之伊江島,除了傳統武器外,第77步兵師還遇到了一些自殺炸彈及由當地婦女做的長矛。該地的激烈戰鬥一直持續到4月21日美軍宣布伊江島被佔領為止,之後此地變成另一個空襲日本本土的空軍基地。
1945年4月16日,被神風特攻隊擊中並著火的CV-11「無畏」號航母,前方是一艘「弗萊徹級」驅逐艦
1945年4月17日,在座機被防空炮擊落後跳傘的日軍飛行員,其隨後被美軍救起,攝於CV-9「埃塞克斯」號
衝繩島南部戰鬥
當海軍陸戰隊第6師在向北部進軍時,第24軍轉向衝繩島腰部推進。第96步兵師在衝繩中西部遇到日軍激烈的抵抗,日軍扼守住1號公路以東,首裡西北約8公裡的強化防禦處(這裡後來被稱為仙人掌嶺)。4月8日晚上,第24軍消除了這些抵抗,在戰鬥中共損失了1500人,擊斃或俘虜日軍約4500人。然而這只是艱苦戰鬥的開始,美軍了解到這些據點只是首裡防線的前哨而已。
美軍的下一個目標是嘉數高地,這裡是兩座山之間的鞍部,成為首裡外圍防禦的一部分。此地的日軍據點建設堅固,並且日軍躲在強化的山洞中頑強抵抗,美軍付出了大量死傷才能消滅每個山洞的日軍。日軍還以槍口逼著衝繩平民離開山洞為日軍取得食物和水,致使不少平民傷亡,而美軍在此地不顧一切的推進也導致作戰雙方都有大量的傷亡。
美軍進攻嘉數高地後,日軍司令牛島滿受日本大本營方面的命令及在長勇的影響下決定反擊。日軍發現美軍防線在晚上易於滲透,4月12日晚上日軍第32軍全力反攻,日軍攻勢十分有計劃及準備充分,日軍先以敢死隊員懷抱炸藥採取自殺攻擊方法炸毀美軍坦克,再對失去坦克掩護的美軍步兵發起衝鋒,美軍在日軍衝擊下,節節敗退,死傷將近5000人。反攻持續了2天,最後在美軍強大的火力支援下日軍死傷慘重,因此日軍放棄反攻回到原本的防守策略。
1945年4月1日,BB-43「田納西」號正向衝繩島開火
美軍第27步兵師在4月9日於島上西海岸登陸,霍奇陸軍中將現在有3個步兵師在前線,第96步兵師在中央,第7步兵師在東面,每個師只能前進1.5英裡(約2.4公裡)。
霍奇在4月19日再次發起進攻,由324門大炮首先開火,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規模最大的火力掩護。同時戰艦、巡洋艦及驅逐艦開始轟擊,再後由650架海軍艦載機猛烈地轟炸敵人陣地。但日軍防守在陡峭的山地上,能安全地避免美軍炮火,同時也能用槍林彈雨對付登上高地的美軍進攻。
1945年4月1日,轟擊衝繩島的BB-42愛達荷號戰列艦
一架美國海軍F4U「海盜」戰鬥機發射空對地火箭以支援衝繩島上的軍隊
美軍開始使用坦克攻擊嘉數高地,但由於沒有足夠步兵支援而撤回,損失了22輛坦克。雖然出動了噴火坦克清除日軍防守的山洞,但也未能突破防線。第24軍付出了死傷及失蹤720 人的代價,如果不是日軍保留大部分力量以防守南部更遠的地區以及海軍陸戰隊第2師在東南部的湊川海灘登陸以牽制日軍後備力量,傷亡可能會更大。
進攻嘉數高地的美軍「謝爾曼」坦克
4月底,海軍陸戰隊第1師替代第27步兵師及第77步兵師替代第7步兵師,當海軍陸戰隊第6師到達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兩棲軍負責右方戰線及由第10軍團全面指揮戰事。
1945年5月3日,衝繩戰役當中,攝於CVE-83「薩金特」灣號(卡薩布蘭卡級),圖中後方艦船正在釋放煙霧以免遭到神風特攻襲擊
1945年5月4日,一架神風機試圖撞擊CVE-26「桑加蒙」號護航航母,但miss後墜毀於25英尺外的水面上
日軍於5月4日再次發動反攻,這次牛島滿嘗試在海岸發動兩棲進攻,以部分兵力由駁船運送在美軍戰線後方海岸實施登陸,配合主力從正面發動的攻擊,但由於得不到海空軍的有力支援,登陸部隊在航進途中被美軍發現,隨即遭到驅 逐艦和地面炮火的轟擊,還未上岸就被消滅了。正面主攻部隊一離開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立即遭到美軍優勢炮火的集中轟擊。為支援反攻,日軍出動所有大炮,向美軍陣地發射13000枚炮彈,當天美軍的反炮火攻擊擊毀了19門日軍大炮及過後2天內擊毀了另外40門。這次反攻完全失敗了。
日軍在洞穴內的八九式十五釐米加農炮
5月底的雨季令山岥及道路充滿泥濘,軍隊在推進及救助傷兵亦很困難,戰況變成了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般的陣地戰,士兵在充滿泥濘的戰壕中戰鬥,未埋葬的日軍屍體開始腐爛,侵在泥土中及令人作悶,山岥上到處是蛆蟲。
衝繩島上的激戰仍在進行,美軍於5月27日攻佔了那霸,並繼續向衝繩島的首府首裡城推進。5月31日,美軍終於取得了重大進展——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裡防線,海軍陸戰隊攻入了已是一片廢墟的首裡城。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滿心喜悅以為衝繩首府被佔領,意味著戰鬥即將結束,但他的想法大錯特錯了,日軍困獸之鬥反而更加瘋狂。牛島滿率餘部後退了約十公裡到島南端精心準備的最後防線,這是由兩座山峰構成的天然屏障,地勢崎嶇險峻,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決心以此為依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日軍的抵抗絲毫沒有減弱,美軍主要依靠噴火坦克開路,不少渾身著火的日軍衝出陣地,抱住美軍士兵同歸於盡。美軍前進每一米依然非常艱難,面對日軍更加瘋狂的抵抗,美軍還以更猛烈的炮火,美軍的海陸空密集火力對日軍據守的島南部幾平方公裡地區進行了最猛烈的轟擊,日軍雖然只剩下三萬餘人,大炮也損失過半,彈藥更是所剩無幾,但仍是死戰不退。巴克納不曾想到日軍會退回到第2條防線防守,這導致之後戰役最後階段的大規模殺戮,包括數千平民死亡……
1945年6月,衝繩島南部,正用火箭彈「舔地」的F4U
1945年6月10日,因神風特攻而沉沒中的DD-579「威廉·D·波特」號,旁邊兩艘登陸支援艦正在轉移倖存者
衝繩島在1945年6月21日被美軍佔領。牛島滿及長勇在戰役之最後階段,在指揮最後一次萬歲衝鋒後,於89高地上的司令部內切腹自盡。
1945年6月26日衝繩島上被美軍繳獲的「櫻花」特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