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天津您一定要嘗嘗龍嘴大銅壺衝泡的茶湯,入口細膩綿滑香甜可口

2020-12-13 一把鹽

天津的好吃的小吃眾多,每天吃一樣可能一個月都出不上重樣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有名的小吃,茶湯。

天津的茶湯相傳起源於明朝,當時的皇帝朱棣,設光祿寺為禮儀祭拜之地,為了祈福江山社稷,更為了國家的繁榮,他們研製出了一個以稷(小米)為基底的粥,命名為茶湯。在祭祀拜天之時,賜文武百官各一碗,敬畏上天。有時謠為證:"翰林院文章,太醫院藥方。光祿寺茶湯,武庫司刀槍。"因用茶碗盛放,熱水衝食,故名為茶湯。

現在的茶湯已經有很多種口味了,最為傳統的口味是用糜子面打底,然後放上桂花,乾果、糖等輔料,然後用燒開的龍嘴大銅壺裡的水來衝開它,就可以食用了。當然衝茶湯也是很有技術的,先放一點熱水把糜子面給攪拌均勻了,裡面沒有麵疙瘩,這樣再用開水衝開就行了。吃起來軟軟糯糯、香甜可口特別好吃。

那麼在天津哪裡可以喝到茶湯呢?其實現在賣茶湯的小攤很少了,更多的欣賞和品嘗民俗文化。現在在天津古文化街廣場有「津門楊氏茶湯」他家的比較著名,外地來的遊客和本地人到古文化街都會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茶湯。

原來我還見過一位蹬三輪的大爺在西北角附近轉悠,他就是賣茶湯的,誰想喝茶湯衝著大爺擺擺手或者喊一聲,他就會停車給您衝上一碗,他的招牌是胡記茶湯,經常在大悲院門口擺攤。他的車上大喇叭裡面放著廣告,內容是「天津沒有比我好的,中國沒有比我強的」顯然這位大爺的廣告有些誇大了,不過這也體現了天津人的哏!

天津的南市食品街也有一家,招牌是「馬記茶湯」,「百年老店、津門一絕」看來這個馬記茶湯也是有年頭了,我也嘗過一碗,他家的味道還不錯,特點就是那個龍嘴大銅壺,和衝茶湯的師傅衝水時的動作,沒幾年功夫還真不會用。

還有一家在鼓樓東街,距離古文化街也不遠,這家叫「張記茶湯」他的龍嘴大銅壺不算大,應該是不是祖傳的買賣,有點事傍邊有作為可以坐下喝。只是現在這家還是否存在就不清楚了。因為已經有些日子沒有去過鼓樓東街了。

我給大家介紹了4家賣茶湯的地方,別的地方可能也有賣的,但是真的不多,現在人喝茶湯也就是喝個回憶,圖個新鮮。更多的是了解這個民俗的文化,估計若干年後可能就沒有賣的了。

我推薦大家在古文化街品嘗津門楊氏就可以了,首先大家來天津旅遊,古文化街是必去的地方,其次茶湯的味道都差不多,而且他家的味道真的不錯,而且這些年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開發了許多新品種,不過我個人還是糜子面的最傳統也最好喝。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吧,如果大家有哪些天津的美食想了解的可以給我留言或者私信,我一定為大家解答。

喜歡的朋友請點讚、轉發並關注萬能的雪琳

相關焦點

  • 天津茶湯哪裡最正宗?為你推薦這5家店,來天津一定要嘗嘗
    茶湯是一種傳統飲食,在北京、天津一代非常受歡迎,茶湯和藕粉類似,原料也是糜子面,但是不同的是它有一套衝制的技巧,如果沒有技巧,還真做不了,所以大部分做茶湯的師傅都是非常專業的。天津茶湯哪裡最正宗?為你推薦這5家店!
  • 還記得那年的龍嘴大銅壺嗎?
    老師傅輕輕放下大銅壺,收起馬步,手影飛舞間,就見那瓷碗中的羹面上已經撒下了葡萄乾、核桃肉、葵花子之類的輔料。這方才細眯雙眼,面帶微笑地端給周遭那些虎視眈眈已久、垂涎欲滴的八方食客,任其狼吞虎咽,或者細品慢咽。於是,這把「百年龍嘴大銅壺」,頃刻之間就被聚焦成談資,那麼傳奇、那麼溫暖、那麼甜美、那麼軟滑。上述描述的便是天津民俗文化的象徵之一——龍嘴大銅壺是也!
  • 「茶湯」,冷熱飲用都可以,在家做乾淨又衛生
    每年天氣回暖後,小編總能看到街邊上賣「蓮子粥的大爺等著三輪車來街邊售賣。後來這樣的攤位越來越少了,可是小編總還是想念往年那甜蜜的味道,總是在懷念那個金色的形狀奇怪的大鍋怎麼把這個粥熬出來的。無奈今年因為疫情,大爺和我都出不去家門,我也沒能喝到那香甜的「蓮子粥」。
  • 別搞錯了,天津衛的茶湯與老北京的麵茶根本不是一回事
    聽人說,到天津遊玩有一個地方不容錯過,那就是古文化一條街。這裡可以看到吃到很多堪稱津門一絕的東西,比如說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我對龍嘴大銅壺沏出來的茶湯最感興趣。龍嘴大銅壺是天津民俗文化之一,不僅是用來衝「茶湯」的器皿,更是民俗工藝品。
  • 茶湯衝制亦醉人
    筆者偏愛甜食,尤好家鄉天津那碗爽滑香甜的茶湯。  茶湯不是茶,而是傳統小吃,全天供應,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甜品吃食。茶湯的主料原本是糜子面,口感十分細膩。糜子產量不高,處理起來費工費時又費事,因此天津不少店家就改用高粱米製成的秫米麵了。
  • 別搞錯了,天津衛的茶湯與老北京的麵茶可根本不是一回事
    聽人說,到天津遊玩有一個地方不容錯過,那就是古文化一條街。這裡可以看到吃到很多堪稱津門一絕的東西,比如說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我對龍嘴大銅壺沏出來的茶湯最感興趣。龍嘴大銅壺是天津民俗文化之一,不僅是用來衝「茶湯」的器皿,更是民俗工藝品。在天津古文化街的小吃攤中,奇特的龍嘴大銅壺衝「茶湯」的情景十分引人注目。
  • 帶您吃喝玩樂天津衛—「古文化街」(下)
    來津旅遊的朋友們如果對年畫感興趣一定要到「古文化街」來參觀年畫館,楊柳青年畫畢竟是天津老字號,可以買幾張送親朋好友或貼/掛在自己房中,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個人建議沒有必要買價格太高的,幾十元的即可,除非您對年畫有很深的摯愛)。
  • 茶湯是茶還是湯?中國的三大茶湯,各有特色你吃過幾種
    製作北京茶湯的時候,先將糜子米淘洗乾淨,用涼水浸泡2—3小時,碾成粉末,然後過細籮,這樣出來的就是糜子面。要吃的時候,先將茶湯眾多的原料放在碗裡,再將銅壺裡的水燒開,師傅們左手端著盛麵糊的碗緊對著銅壺嘴,右手握著胡巴子將壺傾斜,使壺內的開水順著壺嘴衝入碗內。
  • 老包頭記憶:龍嘴大銅壺沏茶湯
    宮偉恩 攝「味甜香醇,色澤誘人」,提起茶湯,許多「老包頭」都記憶猶新。「茶湯」相傳源於明代,據說是由北京、天津傳入包頭的,最早傳入薩拉齊一帶,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清嘉慶年間的《都門竹枝詞》中有「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說的就是小吃「茶湯」。衝茶湯時要先將黃米放入碗內,用熱水調勻,然後用特製大銅壺裡的開水衝入碗內,將其衝熟,撒上紅糖,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湯便可以享用了。製作過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衝制茶湯有一套技巧,非熟手不行。
  • 行在天津:本地人都愛吃什麼?(一)
    包子說到天津的包子,您一定會想到從春晚火起來的「薄皮大餡十八個褶」的狗不理。狗不理是天津飲食標誌性餐廳,但價格貴、性價比一般,鮮有當地人去吃,通常遊客居多,味道也不如前。水上旗艦店裡還有自己包包子、快板、相聲等趣味活動和表演。建議您如果想吃,稍嘗即可。
  • 走進天津!品嘗天津特色美食,體驗明朝天津衛的飲食文化!
    天津包子聲名遠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擁有百年歷史的狗不理包子,同時也是天津小吃三絕之一。天津包子料餡精細,鮮而不膩,所以來到天津一定不要錯過。天津茶湯是天津傳統特風味小吃,相傳起源於明代,現在已經成為天津人飲食生活的重要部分。衝茶湯可是門手藝活,碩大的龍嘴大銅壺,全靠師傅一人嫻熟的手藝衝制而成。衝好的天津茶湯嘗起來味甜香醇,細膩耐品。
  • 麵茶、茶湯、油炒麵,傻傻分不清!
    我要了一碗豆汁兒,朋友說這個我嘗過,受不了。看見價目表上有麵茶,於是他要了碗麵茶。麵茶端上來,朋友嘗了一口,一個勁兒的搖頭,問我:「護國寺是不是挺有名的老字號啊?」。我說:「是呀?怎麼了?」「那怎麼還騙人呢?這不是麵茶,這是麵糊糊啊!」「那您說麵茶應該什麼樣兒?」「麵茶得是那種,有芝麻、瓜子仁、核桃仁,拿水一沏,可香了.」
  • 走進天津,天津傳統特色飲食文化
    有人:「到了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等於白來一趟」。狗不理包子總店:和平區山東路77號耳朵眼炸糕為津門食品三絕之一。清朝光緒年間,創始人劉萬春以賣炸糕為生,因其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所以被食客們戲稱為「耳朵眼炸糕」。它以黏黃米麵包入豆沙餡炸制而成,外皮酥脆,餡心細膩香甜。
  • 這幾款天津風味小吃,清香爽口,口味獨特
    崩豆崩豆張是天津傳統豆類乾貨小吃。歷史文化:崩豆張傳統產品始源於嘉慶年間,有二百四十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張德才在宮中御膳房供職,專職製作乾果、豆類小吃。第三代傳人張相把原屬於宮中的小吃帶入民間,相繼在天津南市、老城裡等地開設了「老德發」、「老德成」等多家店鋪。第四代張國華老先生十二歲隨父學藝,掌握了全部祖傳技能,在濱江道、教堂後兩地建廠開店,字號為「崩豆張」。第五代張有全先生及兄弟五人在天津市政府的推薦下,在聞名於國內外的「南市食品街」創建了「崩豆張食品有限公司」。九三年被國家內貿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
  • 尋味津城:麵茶·茶湯 甜鹹香的天津老味兒
    龍嘴大銅壺茶湯『記住:吃完麵茶,要碗光、嘴光、手光。這才是天津衛爺們兒吃麵茶的講究。』」其實,甜鹹的味道是老天津人的口味,儘管店裡配備了勺子,但偶然還能看到老人「喝」麵茶,一手託著,沿著碗邊兒轉著圈吸溜。
  • 津南特色美食打卡:崔記茶湯
    一把大銅壺,一碗糜子面,配上紅糖、青紅絲、芝麻、核桃仁、葡萄乾等多種小料,再用滾燙的開水一衝,任誰也無法抵抗冬日裡這溫暖香甜的茶湯的誘惑~ 今天就為您介紹這份冬日裡的溫暖誘惑——崔氏茶湯。 崔記茶湯
  • 只有姿勢正確 才能滴水不漏 這一碗茶湯吃的是一種情懷
    大家沒事兒的時候都喜歡來這裡逛逛,賣點兒日用品,看看露天演出,嘗嘗街頭小吃。舊時天橋,有一種小吃攤,也經常有人圍觀,那陣勢不比看演出的人少得哪裡去。穿過裡三層外三層的人,往裡看去,只見一位穿著大褂的師傅兩腿分開站立,左手拿著一個粗瓷小碗,右手握著一隻銅壺的把兒。這隻目測有80釐米高的大銅壺鋥光瓦亮,在陽光在熠熠生輝。
  • 天津美食攻略之最接地氣美食小吃!
    耳朵眼(東北角總店)到了天津,一定要去嘗嘗天津三絕之一的耳朵眼炸糕,這家店在大胡同區域,古文化街附近。這裡每天都會排出長長的隊伍,炸糕幾塊錢一個,現場炸現場買。金黃色的外表,內裡的豆沙細膩香甜,味道非常贊。店裡現在可以用餐,有燒麥、小菜等,不過要買炸糕則必須得在門口排隊。
  • 老天津衛美食都在這裡,好吃暴擊100%,你都吃過嗎?
    老天津衛美食都在這裡,好吃暴擊100%,你都吃過嗎?提到天津,我腦海裡蹦出的第一個詞兒是「煎餅果子」第二個詞兒就是「狗不理包子」。其實說起天津除了天津快板和相聲,剩下的就是天津的美食了,提起天津的小吃,既有獨特的色、香、味,又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