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瓶咖啡!人稱咖啡界的「蘋果」 ,品牌故事主要靠編,居然風靡全球!

2020-12-15 騰訊網

跟我讀:布魯波託擼摳菲

——日站君

有這麼一個咖啡館兒,雖然還沒登陸中國大陸,但是你一定聽過它的名字,這就是:小藍瓶(或叫藍瓶子)咖啡——blue bottle coffee。

一個純粹的美國品牌,居然一度橫掃了咖啡領域搏殺特別激烈的日本,成為首屈一指的日本網紅領頭羊,導致一時之間大街小巷都在傳唱著一個名字:布魯波託擼摳菲。

委實有點東西。

之後,它還被叫做「咖啡界的蘋果」。甚至一個2002年才成立的年輕牌子,生生的把自己的歷史搞到1683年前後,怎麼看怎麼「離譜」!

一個營業故事全靠編的咖啡店,是怎麼突然火起來的?日站君也不知道,但是看完這篇文之後,可能我們都會對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如果我說的夠嚴肅,那它就是真的!

當你打開小藍瓶首頁的「Our Story」頁面,隨便翻兩眼,你可能就有點想笑出聲了。

· 事情要從遙遠的歐洲和土耳其說起 ·

在遙遠的歐洲,1683年,發生了一個大事件,史稱「維也納之戰」!當時土耳其軍隊把維也納團團圍住,情況非常危急!需要一個給波蘭軍隊送信的信使,傳遞出關鍵的信息。

一個名叫Franz George Kolshitsky的老哥兒,自小熟知阿拉伯語和土耳其語(也不知道哪裡練的),自告奮勇的穿上土耳其軍隊的軍服就衝出去了。

經過重重危機!小哥找到了波蘭軍隊,軍隊的大佬們擊退了土耳其軍,開始打掃戰場。他們發現了土耳其軍隊留下來的,裝了好多豆子的袋子,不知道是幹什麼玩意的。

但是Kolshitsky小哥表示:喲呵!我懂啊!這不是咖啡豆嗎!

於是他用給他的賞金買下了所有的咖啡豆,跑到中歐就開了一家咖啡店,叫做「Blue Bottle Coffee」。

這就是小藍瓶咖啡店的前身……看完這一段,日站君的臉上已經露出了「你在編,我在聽」的表情。

· 事情總要順回來,順到美國去 ·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2000年,中間跨越的300多年,我們就不要太注重細節了。那麼在2000年,美國加州的奧克蘭市,一個對咖啡特別鍾愛的名叫James Freeman的音樂家,認為現在在場的咖啡都是辣雞,於是決定自己幹。

對於咖啡無比狂熱的他,就宛若蘋果的喬教主一樣,用小型咖啡烘焙機烘好最新的咖啡豆,販賣給客人,久而久之奠定了口碑,並開了一家門店。

為了紀念1683年的那個小哥,他將店命名為「Blue Bottle Coffee」,300多年的藍瓶空窗期,就這麼被接上了。

如果我做的你喜歡,那生意就可以成功!

而實際上,這樣一個年輕的咖啡品牌能夠在隨後的幾年中成功俘獲大批粉絲的內心,除了講故事之外,還有對於咖啡執念的「研究與演繹」。

· 做小眾咖啡,講精品故事 ·

不論是咖啡豆的操作,亦或是衝調方式,小藍瓶咖啡都在各個領域,想要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比如「只賣48小時內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因為這樣顧客才能品嘗到最優風味。」這個規矩,雖然客人們買回的豆子,可能大多都得一兩個月才喝完,和這個原則的意義相去甚遠。

亦或是現場咖啡師精湛的「演出」,從頭到尾都給了咖啡狂熱粉視覺上的滿足。雖然等待時間大概要一個半小時。

以及從選址到店內設計,從咖啡器具到店內家具的執著,凸顯出一種「小眾、精品、精緻」的鑽牛角尖感。

這些操作很難不吸引到有同樣「對生活美學有所執念」的人群的認同:一件事如果能夠吸引到一群人的注意,那麼它一定會收穫到具備同樣價值觀的粉絲——是不是真的特別像蘋果了?

· 設計注重簡潔,功能注重易用與入門 ·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小藍瓶咖啡被叫做「咖啡界中的蘋果」,還有另一層原因。

我們都知道,蘋果的設計原則是「簡潔,並且易用」。在這一點上,其實小藍瓶咖啡,也確確實實做的不錯。

除去每家店都貫徹著簡潔設計的原則之外,對於咖啡器具的選擇,小藍瓶咖啡也降低了咖啡衝泡的門檻,讓大眾都能參與到其中。

比如小藍瓶在線商店裡販賣的咖啡濾紙,採用的就是「蛋糕碗濾紙」。對於咖啡衝泡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這種蛋糕濾紙,只需要「單點衝泡法」就可以萃取出一杯不錯的咖啡。

也就是說,你不需要了解什麼「一刀流」和順時針/逆時針注水,也不需要特別刻意的控制出水量。只要拿著手衝壺往下持續注水,控制好萃取時間,就能有「好喝的成果」了!

這無疑讓咖啡變得更加「簡單好操作」,即便是咖啡初學者和懶人也能享受到手衝咖啡的樂趣。

還有和Hario聯名出的冷萃咖啡壺,也是突出「造型簡單,功能簡易」的設計。你只需要把咖啡粉丟進中間的槽裡,衝上冷水,放到冰箱8小時,第二天就有冷萃咖啡喝了。日站君家裡就有一個,確實很好用又很方便。

這種簡潔而不失逼格,同時具備低門檻的設計,可說是貫穿了小藍瓶咖啡最初的品牌核心。更成功的擊中了日式極簡主義者的心,在日本成為眾人的「心頭好」,就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咖啡界中的營銷王:更簡單,更要話題

這兩年,可能是因為小藍瓶咖啡變得越來越大眾,它的經營思路正在逐漸變化,從「提供優質的咖啡」,正在逐漸變成「讓人能快速體驗咖啡的樂趣」。

所以它也會推出自己的速溶咖啡包,以前那個「只賣豆,不賣粉」的牌子,已經漸漸與人遠去。

還在日本神田萬世橋開出了第一家專門外帶的「take out」店。

甚至還在澀谷街頭推出了鋁罐裝的咖啡自動販賣機。

各種各樣的周邊和聯名就更不用說了。

它變得越來越「矛盾」,從小眾品牌到走向大眾視野,可能一定要被迫犧牲掉一些東西,這個依舊年輕的咖啡牌子,正在逐漸經歷著這些變革——嗯……金錢的變革。

堅守初心?還是繼續營銷,這是個問題

在小藍瓶咖啡中,我們能看到它有著一切網紅品牌的基因:它講故事,講好故事,聚集特定人群,再把這些人群趕走,吸引更多的大眾。

它的思路,也真的很像蘋果:從賈伯斯式的細節打磨到庫克式的全球營銷。

它曾經有著自己的特色,但是又在逐漸放棄特色,可能在未來幾年,它將逐漸遇到更多挑戰。

我們也只能希望它足夠好運,能夠繼續經營的風生水起,至少能趕緊在大陸開一家門店。

畢竟,網紅店嘛,打個卡,大家總還是樂意的。

參考文獻:

1、《藍瓶子咖啡,憑啥成為星巴克的最大勁敵?》運營的小事@搜狐

圖片素材:

小藍瓶咖啡官網

Learn and Run

流通ニュース

haconiwa

ブルボトルコーヒー神戸店

-END-

相關焦點

  • 小藍瓶咖啡!人稱咖啡界的「蘋果」!
    原文標題:小藍瓶咖啡!人稱咖啡界的「蘋果」 ,品牌故事主要靠編,居然風靡全球!網友:老營銷王了!一個純粹的美國品牌,居然一度橫掃了咖啡領域搏殺特別激烈的日本,成為首屈一指的日本網紅領頭羊,導致一時之間大街小巷都在傳唱著一個名字:布魯波託擼摳菲。委實有點東西。之後,它還被叫做「咖啡界的蘋果」。一個營業故事全靠編的咖啡店,是怎麼突然火起來的?日站君也不知道,但是看完這篇文之後,可能我們都會對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 它是咖啡界的「Apple」:這隻小藍瓶為何讓世界著迷?
    ,是一家精品咖啡館,靠主打和星巴克完全不一樣的豆子發跡,以新鮮烘培的有機咖啡豆聞名,引領了新的咖啡浪潮,將精品咖啡帶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清水白川店)從舊金山奧克蘭農夫市集上的一個小攤起家,到現在勢頭趕超星巴克的全球新晉咖啡品牌,藍瓶咖啡的創始人James Freeman只花了14年。
  • 只有11間門店卻被Blue Bottle視為最大勁敵的咖啡館長什麼樣?
    當咖啡黨們為有咖啡界蘋果之稱的Blue Bottle小藍瓶的極客調調而驚嘆,當星巴克和小藍瓶為爭奪精品咖啡市場火拼之際,一個名為「Verve Coffee Roasters」的小眾咖啡品牌以黑馬之姿急速躥紅,霸屏了咖啡界。
  • 申訴再被駁回 「咖啡界的蘋果」藍瓶咖啡坎坷入華路
    申訴再被駁回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藍瓶咖啡有限責任公司與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審行政判決書》(以下簡稱《判決書》)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評審委」)作出的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作出程序合法。藍瓶咖啡起訴的理由不能成立,駁回藍瓶咖啡的訴訟請求。
  • 瑞幸咖啡停牌,「東方咖啡故事」講不下去了……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中國生咖啡消費量有2003年的11.69萬袋(60kg)上升到2018年的30.45萬袋,年複合增長率為24.28%,而同期全球咖啡消費量年複合增速僅為2.58%,中國咖啡市場增速幾乎是全球的10倍。2013-2018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持續提高,2018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6.2杯。較2013年增長了近一倍。
  • 消費丨測評咖啡品牌界的「主流」,你更pick誰?
    是寵溺於它的品牌顏值還是執著於咖啡的味道?品牌介紹星巴克1971年在美國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咖啡文化「第三空間」深入人心,是一個休閒的社交場所COSTA1981年在英國成立,講究咖啡品質,為了培訓出優秀的咖啡師,甚至會舉辦全球咖啡師大賽。
  • 咖啡界上演「三國殺」 資本燒熱的咖啡會不會涼
    小藍杯 連咖啡:新零售玩法多  「小藍杯的代言人是湯唯哎,我女神!」在三裡屯一家瑞幸咖啡店內,幾位年輕女孩進店後忍不住對著門口的代言人海報發出感嘆。要說今年的咖啡市場,瑞幸咖啡是不得不提的一筆,用網絡用語即「小藍杯」瑞幸咖啡今年火了。
  • 雀巢花33億收購了「咖啡界的Apple」藍瓶咖啡
    上周五,全球咖啡從業者和愛好者都被一個重磅收購消息震驚了:雀巢和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竟然在一起了!一個擁有全球最大的速溶咖啡品牌,一個是被稱為「咖啡界的Apple」的小眾精品咖啡連鎖,這兩個畫風不搭的公司如今成了一家人。
  • 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Blue bottle即將「登陸中國香港」!
    這間由美國紅到世界各地的人氣精品咖啡店「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原本起源於美國加州,2002年還只是在一個農夫市集的小攤檔,憑著對咖啡豆產地的講究、對手沖咖啡的堅持,至今擁有超過50家分店,在日本、韓國、紐約、洛杉磯、波士頓設有分店,更是不少遊客與當地人的打卡熱點
  • 從星爸爸鎩羽義大利 解讀咖啡界奢侈品CAFFE PASCUCCI
    以CAFFE PASCUCCI為例,這個不為多數國人知道的奢華咖啡品牌(在歐洲中產以上階層十分風靡),成立於1883年,整整跨越一個多世紀的時光,被人稱為咖啡界的匠心貴族。在義大利,星巴克面對著難以進入的市場,難以徵服的顧客和難以匹敵的前輩,真的心疼。
  • 東京咖啡界的「蘋果」Blue Bottle Cafe來啦!
    店名Blue Bottle取自於1683年由Georg Franz Kolschitzky在維也納開設的同名咖啡店The BlueBottle,除了向這間可能是歐陸第一家的咖啡店致敬外,同時也顯現出舊金山Blue Bottle Coffee對於咖啡工藝精益求精的執著。店裡所有的視覺形象都以簡約為主,連咖啡店的識別圖像也是簡單的藍色瓶身,可窺見經營者在咖啡經營上的獨特。
  • 深度測評瑞幸咖啡,探秘小藍杯風靡朋友圈的原因所在
    精選咖啡用料,堅持品質至上咖啡豆的選取與搭配是一杯咖啡的靈魂所在。我們常喝的咖啡往往不是由單一的咖啡豆萃取而成,而是經由2—5種不同的咖啡豆搭配而成,將咖啡的酸、苦、甜巧妙平衡,從而製成一杯香濃的咖啡。因此,對於咖啡豆的選取,以及咖啡豆的搭配,小藍杯從未馬虎。
  • 漫貓咖啡 品牌故事
    這還要從以前的故事說起。每一個女生都希望有美麗的愛情,和童話般幸福的生活。汪玉也不例外。而童話般的生活似乎只有迪士尼卡通動漫裡才有。現實生活中呢,總是有很多的障礙,時不時的會給我們開個玩笑。那天下午,她醒來的時候突然激動說,我要喝咖啡,我要貓,我要漫貓。很難想像,漫貓咖啡居然就這麼誕生了。後來大家在聚會的時候說,汪總,是不是有什麼人給你託夢了,哈哈,那個人是誰?
  • 好喝的咖啡都要排隊?小藍杯luckin coffee say NO!
    最近一直聽身邊的朋友提起小藍杯luckin coffee這個品牌,假上出差期間,也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多個寫字樓看到他家代言人湯唯、張震的廣告。講真,第一眼看到 「小藍杯」的時候,甚至覺得逼格一點不輸星巴克這個新崛起的本土咖啡品牌到底怎麼樣呢?
  • 咖啡界「文藝青年」連咖啡是怎麼販賣情懷的?
    評論區有故事(鈦媒體截圖)當你在喝咖啡時你在喝什麼?作為咖啡風潮的領導者,美國人每天一杯的星巴克給出的答案是「生活方式」,當背景切換到沒有咖啡文化土壤的中國,要怎樣建立年輕消費群體與咖啡品牌的認知與情感聯結,連咖啡與瑞幸,是兩個畫風截然不同的案例。
  • 消費者為什麼都愛小藍杯?瑞幸咖啡的底氣從何而來?
    過去一段時間,瑞幸因為的財務造假事件引起全球資本市場的一片譁然,備受各界以及消費者們的關注。雖然各界對於品牌未來前景的看法不一,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在瑞幸發布聲明表示門店會保持正常經營之後,人們對於該品牌的消費熱情不減反增。面對這一現象,很多人有疑問,消費者為什麼都愛小藍杯?
  • "咖啡界的蘋果"-Blue Bottle Coffee
    來自美國矽谷的蘋果公司是大家所熟知的科技界傳奇,而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店面裝修陳設,都稱得上視覺審美的一股清流,比起誇張浮躁的網紅店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被譽為"咖啡界的Apple"。▲首爾(三清洞店)Blue Bottle Coffee的門店足跡遍布美國、日本、韓國,臺灣乃至全球。
  • 【品牌故事】意利咖啡
    意利咖啡(illy),於1933年成立於義大利東北部的海港城市Trieste,illy咖啡公司每年生產1100萬公斤以上的優質咖啡豆,居於咖啡界高品質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