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西施我們就聽得多了,不知道薄餅西施大家聽過沒?在廈門馬巷老街有位薄餅西施,做翔安薄餅已經幾十年了,她家的薄餅歷經了幾代人,基本上可以說是陪伴大家成長。
那先來說一下翔安薄餅的故事吧,在古代有位叫蔡復一的官員,很有才華,能雙手寫字,且寫出來的字非常美,但卻遭奸人嫉妒,於是被陷害,皇帝要求他在49天內把朝廷歷年的文書抄寫一遍,這些文書多達九大箱,抄不完以抗旨論處。為了完成聖命,蔡復一廢寢忘食,日夜書寫,一日三餐都難得歇手吃飯。蔡夫人看在眼裡,又著急又心疼,總在琢磨著助夫一臂之力。有一天,她終於想出一個妙法:把麵粉攪成糊狀,在鍋上輕輕一抹,煎成薄薄的麵皮,再把乾飯作成香甜可口的鹹油飯,把各種菜切細,配上佐料,炒成菜燴,然後用薄麵皮把飯菜包捲成圓筒狀。用餐的時候,就雙手捧著「薄餅」,送到丈夫的嘴邊,讓他就餐。這樣既不耽誤寫字,也不耽誤吃飯,丈夫又吃得香甜可口,開胃增食。在蔡夫人的精心照料和協助下,蔡復一終於如期完成了艱巨的任務。蔡夫人做「薄餅」的故事被傳為美談,民間廣為效仿。至今,每當逢年過節,翔安人都有吃「薄餅」的習俗。
雖然這一塊看是不起眼的薄餅只分了皮和餡,但是翔安人對它的態度是一絲不苟的,先說皮,皮一定要薄但是要韌,市場上會有專門製作餅皮出售的攤點,哪家的粉漿比較好,哪家的粉漿不稠不稀,你去問翔安當地人都會有人如數家珍一樣告訴你。翔安薄餅裡面是包有鹹飯,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紅菜頭、包菜、海蠣、豬肉一起炒,然後再加鹹飯給它包起來,這就是傳統的閩南味。很多人都說翔安是廈門人的後廚,因為在翔安,到處都是老字號的小吃,翔安就像一張藏寶圖,慢慢逛慢慢找,到處都能發現寶藏。
卷薄餅也是一門技術,順序得得當,先抹點甜辣醬在餅皮上,添加了味道之餘又便於粘合;然後用油酥海苔墊底,增添了酥香,又避免湯汁浸爛餅皮;然後把炒好的餡還有鹹飯放進去,最後不松不緊地捲起半邊皮,折合左右兩端,包成小枕頭的樣子,這樣一塊美味的翔安薄餅就大功告成啦。
這樣一塊小小的餅是不是讓你很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