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話「粽子」(絕對乾貨,附做法)

2021-02-17 藝海國際qczg


  端午節來啦,這時候又掀起一股吃粽子熱,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端午節互相送粽子以紀念這一天。

 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古今中外粽子的種類和特點?

   粽子又是怎麼做的呢?

     要煮多長時間呢?


(附做法,記得收藏哦~~)


據史書記載,屈原是春秋楚國非常有能力的大臣,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被罷黜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楚國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慄、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慄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1. 閩南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軟、滑的特色,冰透後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蘸白糖來吃。
  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水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並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2. 北京的粽子大約可分為3種:一種是純用糯米製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後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豆沙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後,只見黃澄澄的黏黍中嵌著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曰「黃金裹瑪瑙」。

3.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香軟,分為鹹、甜兩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為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後,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

4. 瑤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臘肉條、綠豆,包「枕頭粽」,形似枕頭,每個約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紅糖、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粽子。

5. 畲族粽子,民間稱牯角。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綑紮,十個一串,有的人家還要在包粽子時加菜、肉、紅棗等做餡。煮粽常用灰鹼水,粽子煮好後,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

6. 傣族過端午也吃粽子,還要過「粽子節」。據說「粽子節」是為了紀念一對因婚姻遭父母反對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夥子都要拿粽子包,與姑娘們相會在大龍潭的芒果樹下,男女圍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夥子吹葉子伴奏。然後小夥子把粽包送給中意的姑娘。

7. 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過藥節時,習慣採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熬水飲汁,或用這些草藥作餡包粽食用。民間認為端午吃這種包餡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8、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別致,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

9、寧波粽子:浙江寧波粽子為四角形,有鹼水粽、赤豆粽、紅棗粽等品種。其代表品種鹼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鹼水,用老黃箬葉裹扎。煮熟後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10、嘉興粽子: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

11、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其他較為著名的粽子還有兩湖的辣粽、貴州的酸菜粽、蘇北的鹹蛋粽。

1. 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陰曆端午節吃粽子。鹹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紅豆,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粽,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2. 緬甸的粽子
緬甸人愛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節聯繫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粽子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3. 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稱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葉包裹,而是取一個布袋,將糯米、赤豆、紅棗等一層隔一層地塞滿布袋,然後紮緊口袋蒸熟。食用時剝去布袋,用刀切著吃。

4. 泰國的粽子
潑水節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地瓜,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泰國人包裹的粽子個頭小如雞蛋,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後呈淡綠色,味道十分清香。

5. 日本的粽子
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他們習慣於包錘形粽子。稱粽子為茅卷,在陰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

6. 朝鮮的粽子
朝鮮的粽子被稱為「車輪餅」。人們把鮮嫩的艾葉煮後搗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車輪形狀,吃時味道可口。

7. 菲律賓的粽子
菲律賓人喜歡包長粽子,風味與中國浙江一帶的粽子不同。粽子還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品。

8. 印度尼西亞的粽子
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特別講究,常用鮮肉末加香菇、蔥做粽餡。吃時香滑可口,多吃不膩。

9. 哥斯大黎加的粽子
哥斯大黎加的粽子是用經過特別加工的帶粘性的玉米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肉、牛肉、胡蘿蔔、土豆等,有的還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芭蕉葉包成扁方形。

10. 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他們把粽子稱為「達瑪爾」。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餡,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別有風味。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蔔、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11. 秘魯的粽子
秘魯人是在聖誕節時吃粽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歡慶聖誕節,邊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兒也趕回娘家,再嘗娘家粽子的風味。

12. 委內瑞拉的粽子
每逢聖誕來臨,委內瑞拉家家戶戶包裹粽子,這已成了應節一景,屆時,連平日賣點心的店鋪也堆滿了粽子。這種粽子以玉米面為主料,以火腿、臘肉或香腸為餡料,還加進橄欖、葡萄乾,用新鮮蕉葉包成長方形,每個重約半公斤,焙乾蕉葉,粽子即熟,剝開粽子,清香四溢。吃粽慶節,別有一番情趣。

此外,哥斯達利加、宏都拉斯、秘魯等國家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面對市場上花樣繁多、品種齊全的粽子,大多數人更願意買糯米、粽葉來親手做。

接下來,粽子的詳細做法,

本小廚親自操作後的良心總結哦~~~


1.粽葉浸泡後刷洗乾淨,放入大鍋煮約10分鐘,棉線一同煮開消毒


2.糯米洗淨浸泡兩小時後瀝水,吃鹹口的可拌少許油和鹽備用


3.紅豆、花生浸泡六小時以上,加入糯米中拌勻

4.粽葉剪去兩頭,準備好所有用具

5.準備餡料:

 甜味:糯米、紅棗、紅豆、花生、蓮子、豆沙餡等(根據個人口味適當添加)

鹹味:五花肉切大片用生抽、老抽、料酒、白糖、花椒粉和少量五香粉提前醃製一晚入味,火腿洗淨後煮20分鐘去除多餘的鹽味的油脂,切大塊。

6.取粽葉捲起來(傳統粽葉從上往下摺疊,像個漏鬥),

甜味可以先放花生、紅棗這類的一點點,再放入糯米,加入豆沙餡或其他,再加入糯米、也可再加入紅豆包起來,這樣不僅一層一層的很好看,更重要的是可以堵住底部尖尖的口,以免包不嚴實時米粒撒出來。

鹹味放糯米,再放五花肉和火腿,再放滿糯米,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形狀包粽子)

7.全部包好後,放入大鍋中,加足沒過粽子的冷水,上面蓋一層篦子(蒸鍋中間隔層的那種),再壓一個碟子,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約3個小時左右

8.鍋裡有空間也可以加入幾個洗乾淨的雞蛋,所謂粽子蛋,融入粽葉香的粽子蛋非常好吃哦。

注意:糯米根據自己喜歡加不加鹽、生抽和油都行。豆類最好浸泡六小時以上。五花肉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味道醃製,提前一晚醃製更入味。火腿肉很鹹,可以先煮一下,去掉一些鹽分。鍋內壓篦子和碟子是為煮的過程中粽子不會過度翻滾,避免煮散。煮粽子的時間根據粽子的大小和多少調整。煮熟了停火後最好悶一會兒再打開享用。

Over.


你學會了嗎?

現在,就看你們的啦~~

帶上家人和朋友一起DIY包粽子

或者點點小手指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端午的粽子,

藉此傳達一份端午粽子情吧~

相關焦點

  • 端午時節話粽子
    眾所周知,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有民間傳說稱,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粽子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的傳統食品。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製作粽子的食材和技藝不同,味道也各具特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特色食物——粽子吧!包粽子。
  • 端午節憶苦思甜話粽子
    粽子,一種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的傳統節慶食物。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地改善。過去這些曾經只能在節慶期間才能夠見到的美食早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快餐、方便食品。粽子因其取拿方便,有營養,易飽肚,尤其受到自駕遊愛好者們的青睞。
  • 日本也過端午節!?日本粽子竟然長這樣!
    在日本,端午節被稱作「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日本的端午節最早源於中國,一般認為是在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的,最開始屬於皇室例行活動和女性祭祀活動,直到平安時代,端午節才開始慢慢變成全民的節日。日本端午節的時間起初是農曆5月5日,但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廢除農曆改用公曆,於是端午節的法定日期也改成了公曆5月5日。
  • 話端午|粽子飄香
    每逢端午節,留香的艾草、飛渡的龍舟、甜蜜的粽子,總會讓人再次感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承,也讓華夏兒女感受到千年習俗,帶給我們那份深深的情懷。端午節這天,家家吃粽子。粽子好吃,要感謝我們勤勞聰明的先輩。據說,當年屈原仰望蒼天,他時刻憂慮著國家民族的命運,當傳來國都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
  • 話端午|端午粽子香
    文|蓮韻端午節了,街頭巷尾到處都飄蕩著粽子的清香。從超市買回來,總是感覺缺少了點什麼,悵然若失。我還是懷念小時候,懷念故鄉,想念姥姥做的粽子香。記得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像過年一樣滿心歡喜地期待。因為又可以吃上香香甜甜的粽子了,在那個白面饅頭和米飯一年難得吃上一回的年代,一顆粽子對於年少的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何止是粽子香啊,那些不可勝數的樂趣一直在記憶裡永存。村東南那個池塘,我們這裡叫灣,沿著灣邊那條曲折的林蔭小路,就是那口老井。
  • 端午節快到了,分享甜粽子和鹹粽子的做法,軟糯美味,做法簡單
    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方飲食方面也有所差異,所以對於哪種粽子好吃,都持不同意見,至今也沒有分出勝負。對於粽子,大家是喜歡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端午節快到了,分享甜粽子和鹹粽子的做法,軟糯美味,做法簡單。因為從小生活在北方地區,從小吃到大的都是甜粽子,小時候總以為粽子只有一種口味,長大之後才知道,還有鹹粽子。
  • 端午節快到了,自己在家親手包粽子,做法簡單一學就會!超好吃
    導語:端午節快到了,自己在家親手包粽子,做法簡單一學就會!超好吃!端午節快來了,說起端午節,不可不提的就是粽子了。你會自己包粽子嗎?還是只是買商場裡的速凍粽子?雖然賣的粽子餡料很多,但是還是不如自己做的粽子味道香、有營養呀!
  • 沒有粽子的端午節也是快樂的
      沒有粽子的端午節也是快樂的一景  2020.6.25攝  沒有粽子的端午節也是快樂的一景  2020.6.25攝  沒有粽子的端午節也是快樂的一景  2020.6.25攝
  • 粽子的來歷、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來歷、粽子的做法        端午節馬上到了,又可以吃粽子了,各種口味,香甜可口,可在您口齒留香之時,是否了解過粽子的來由。      3.但屈原的故事也只是一個傳說,其實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端午習俗知多少賽龍舟 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划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濃鬱的漢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 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
  • 端午節祝福語簡短一句話 ,端午節吃粽子發朋友圈的說說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五彩線,荷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祝你端午節快樂!糯米粘豆沙甜板慄香滷肉鮮,願你在品嘗美味粽子時,也能感受到我捎來的衷心祝福,祝你端午節快樂!
  •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這幾種小吃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這幾種小吃端午節這天,我們都知道要賽龍舟,吃粽子。但是,由於地域、民族、風俗等因素的交融,往往不止粽子這一種小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除了粽子之外的端午節美食吧!是把糯米(江米)煮熟後反覆捶打而成的,做打糕絕對是個體力活兒,最主要的是可以鍛鍊臂力。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筋道,味香。因此,朝鮮族歷來把打糕當作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都要做打糕。艾饃饃混有艾草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
  • 端午節——跟著粽子去旅行!
    編者按:天真爛漫的兒童節之後,緊接著就是民俗濃鬱的端午節了。兩節相遇,既然這邊粽葉飄香,那邊風景獨好,我們何不在粽香的引領下,來次尋粽之旅?
  • 過端午節,品味香香的粽子
    作為華人,或雲遊四海,或紮根他鄉,每到端午,總會想起那香噴噴的粽子。還沒到過節的時候,在首都金邊,粽子香飄,也可以買到各種風味的粽子。到了端午,總會想起那香噴噴的粽子  金邊的華人過端午吃粽子,而且是各色各樣的粽子,有本地口味的香蕉粽,有糯米粽,還有鹼水棕。
  • 端午節泉州粽子不漲價
    早報訊(記者蔡紹坤)再過兩天,端午節就到了,吃粽子正成為市民的主要話題。記者了解到,近段時間,糯米、粽葉等包粽子用的原料價格紛紛看漲,但粽子的價格基本沒受影響。  臨近端午,除了東街有名的肉粽店外,市區的幾大超市和伍氏特香包、黃則和等食品生產企業也都賣起了粽子。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福州端午節吃粽子地圖新鮮出爐,內附粽子奇葩吃法,請慎點!
    貼心的招財這就推薦6家福州吃粽子的好去處!也給在端午買粽子的各位提供點建議!頓時感覺胸前的紅領巾更亮了~不要急,往下拉,還有最極品的剩粽子吃法,讓大家把剩粽子也吃得有滋有味兒~灰湯粽其實做法也還蠻簡單的,選上好稻草燒製成灰,注入水溶解並過濾雜質,剩下灰湯,用來浸泡糯米2-3小時,最後就可以包粽子了,就是淺咖啡色帶鹼味的灰湯粽,要比普通的粽子更有韌勁,香味更濃。
  • 話端午|端午節趣談——女婿為嶽父嶽母辦節禮,送油糕粽子
    端午節趣談白來勤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牡醴。
  • 美食: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近期將免費送山羊叔叔粽子
    又到了端午節,這兩年,瀏陽河城區段沒有舉行龍舟大賽,記得有一年城區瀏陽河段舉行龍舟大賽時,河兩岸人山人海,龍舟比賽總是給人以不斷奮進、拼搏的精神鼓舞,龍舟比賽不僅是力量的競爭,更考驗團隊合作精神。 小樓故事記得小時候去看龍舟比賽的情景,那是讀初中的時候,我家在社港,端午節騎單車去龍伏春田村(就是瀏陽一職往焦橋過去一點)、去龍伏坪上村(在坪上大橋河段)看龍舟比賽,當然不是在瀏陽河划龍舟了,而是在瀏陽第二大河流——撈刀河,那時的群眾文化生活遠遠不像現在這麼豐富,一年一度的划龍舟大賽的熱鬧程度僅次於過年,大家站在河堤上看得聚精會神,雖然沒有手機,不能發拍照發微信宣傳號召
  • 多彩話端午,節至情自生!盛裝佳節...
    多彩話端午,節至情自生!盛裝佳節...相繼開展傳承端午節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燕山路小學:棕香縈端午 節至別樣情伴著粽葉的清香,暖暖愜意飄然而至,燕山路小學各班通過別樣班會「知端午」、別樣親子包粽子迎端午、別樣手抄報畫端午、別樣感受寫端午等豐富多彩的端午節系列活動,讓學生們感知端午、品味端午,從不同的角度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度過了一個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