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三世紀石刻——龍,來自彭布羅克郡哈溫佛德韋斯特修道院。在威爾斯,龍象徵著對於英格蘭侵犯的抵抗。
1815年,在結束與法國的戰爭後,登比郡人民授予沃特金∙威廉士∙韋恩爵士這個重約43公斤的巨大銀色花瓶,以表彰沃特金爵士幫助他們打敗拿破崙。
新華網重慶頻道3月5日電(李相博)作為第七屆威爾斯周的重頭戲,「威爾斯——紅龍的故土」歷史文化展昨日在重慶三峽博物館開幕,即日起至6月30日將免費開放,市民可欣賞到百餘件首次來渝的威爾斯珍貴文物。英國威爾斯國家博物館珍藏的百餘件珍貴文物、圖片、視頻和音頻資料首次遠渡重洋來到重慶,向市民反映威爾斯為世界文化作出的眾多貢獻、工業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現代世界發展進程中的作用。通過這些作品,市民可近距離感受到威爾斯燦爛的文化、古老的語言、悠久的歷史和迷人風光所展示出來的獨特威爾斯氣質。
製作於1867年的「卡斯特爾∙凱威爾∙道臣」帶蓋金杯,這是已知的用威爾斯黃金製作的最大件物品。它是根據1536年為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設計的杯子而製作成的。
製作於1867年的「卡斯特爾∙凱威爾∙道臣」帶蓋金杯,這是已知的用威爾斯黃金製作的最大件物品。它是根據1536年為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設計的杯子而製作成的。
南威爾斯,格拉摩根河谷,卡姆格溫福德的十字架,為公元十世紀的文物。這個十字架最初屹立於南威爾斯一個山坡上的某個基督教聖井附近。
1810年,為威爾斯王子位於倫敦住所內溫室所造的刻飾有威爾斯龍的燭臺。
1810年,為威爾斯王子位於倫敦住所內溫室所造的燭臺(局部)。為配合房間的威爾斯風格,燭臺底部盤繞著威爾斯龍。
18世紀晚期,可能產於德國或瑞士的金鼻煙壺。維多利亞女王將這個鼻煙壺賜予出生於北威爾斯的亨利∙莫頓∙斯坦利,以感謝他於1871年在坦尚尼亞找到了蘇格蘭探險家大衛∙利文斯通。鼻煙壺上的寶石是在1872年加上的。
兩把威爾斯愛勺。愛勺是威爾斯的愛情信物。十七世紀開始,年輕男青年通常會用一塊木頭雕刻出愛勺送給他們的心上人。不同的形狀傳遞著不同的特定含義,鎖眼代表著安全和分享房屋,心形代表真愛,輪子則代表對愛人的支持。
《卡馬森黑皮書》臨摹複製品,原本成書於公元1250年左右。該書是現存的最早僅用威爾斯語編寫的手稿之一,是一本詩集,一些詩歌包含了亞瑟在內的中世紀早期英國英雄的故事。
出土於威爾斯中部,比爾斯∙韋爾斯附近的奧陶紀幼年三葉草(歐幾龍王蟲屬)化石,距今大約4億5千萬年。
南威爾斯阿伯凱龍公司生產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頻譜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