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個人簡介

2020-12-26 騰訊網

[摘要]《三體》是劉慈欣撰寫的史詩級巨作,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

劉慈欣(圖片源於網絡)

個人簡介:

劉慈欣,男,出生於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陽泉長大,1985年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工程系,後於山西娘子關電廠任計算機工程師。劉慈欣長期關注科幻並嘗試寫作,他的風格多次變換,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漸定型,並開始贏得讀者的喝彩。1999年發表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說《鯨歌》,同年首次以短篇小說《帶上她的眼睛》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2000年《流浪地球》獲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劉慈欣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作品「三體三部曲」(原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更是備受讀者與媒體的讚譽,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5年3月30日,劉慈欣正式宣布成為騰訊移動遊戲想像力架構師。

代表作《三體三部曲》簡介:

《三體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撰寫的史詩級巨作,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

這部作品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都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格局宏大,立意高遠,出版後備受讀者與媒體的讚譽,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吸引和造就了無數科幻迷,也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小說被遊族影業收購版權,改編成同名電影,將於2015年上映,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雨果獎《三體》作者劉慈欣英文簡介(雙語)
    劉慈欣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家,現年52歲的他著有13作品。劉慈欣曾擔任山西省某發電廠的軟體工程師。他在中國的知名度可以和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相媲美。人們常將劉慈欣與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相提並論,而劉慈欣稱自己受到了克拉克的影響。
  • 軌道裡的劉慈欣
    在劉慈欣的描述裡,姬少亭也從「唯一的一個科幻迷朋友」成為「耀眼的科幻活動家」。姬少亭稱自己創業之初沒有考慮非要和劉慈欣開展商務上的合作,但如今她公司很多業務和劉慈欣深度關聯。「對科幻行業當中的公司來說,擁有劉慈欣的IP,能夠跟他合作,對我們發展非常有幫助,他是最頭部的作者。」
  • 劉慈欣:作家就是造夢師
    劉慈欣說。在陽泉三礦中學讀初中,陽泉市一中讀高中時期的劉慈欣沉默寡言,除了完成學習和作業外,很少參加校園內外的活動,其他時間都用來讀科幻小說。讀的是重點中學,考試成績一直在班級裡屬中上遊。從上初中起,劉慈欣開始了科幻小說的模仿和寫作。父母看他成績好,也不反對他寫小說。
  • 劉慈欣:建築科幻文學王國
    這部電影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短篇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有趣的是,與《流浪地球》同期上映的還有一部名叫《瘋狂的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也改編自劉慈欣的作品《鄉村教師》,口碑和票房也很不錯。在2015年憑藉《三體》獲得有世界科幻「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後,劉慈欣這個名字再度成為媒體「熱詞」。
  • 劉慈欣:敬畏頭頂的星空 探索未知的世界
    《三體》作為非英語作品第一次獲獎,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之作,劉慈欣更是成為人們心中的「中國科幻第一人」。有一種不無誇張的說法,認為「劉慈欣之於中國新科幻的至高位置,已仿若金庸之於武俠」。更有網友戲稱,劉慈欣和《三體》共同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自此以後,世界上的人就分為兩類——看過《三體》和沒看過《三體》的。
  • 劉慈欣《球狀閃電》英文版出版
    14日,劉慈欣2005年出版的長篇科幻小說 《球狀閃電》英文版正式發行。 「在 《球狀閃電》中,劉慈欣將引人入勝的科學思辨和發人深省的優美文筆結合了起來,無論是對於劉慈欣的忠實讀者還是科幻小說愛好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
  • 鐵粉歐巴馬,劉慈欣的超級粉絲!為了看《三體》竟多次催更劉慈欣
    劉慈欣曾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進行了首次會晤。在大會事先的交流中,歐巴馬特意提出想見見劉慈欣。」活動現場,歐巴馬自動跟劉慈欣問寒問暖,歐巴馬說《三體》是一本「傳奇般的書,非常棒,很巨大,我為你感到驕傲」,還問大劉,是否在進行創作下一本書,寫好後,能不能寄他一本;劉慈欣表明目前正在寫,寫好了必定會寄。
  • 劉慈欣訪談錄(下):也被《科幻世界》退過稿
    劉慈欣:對。李召:就像我剛才說的,寫武俠小說,有古龍的風格與金庸的風格,您的風格更像金庸,現在有這種說法,您的作品就像科幻裡的金庸。劉慈欣:有誇張的成分。誰是劉慈欣最好的短篇小說?劉慈欣:對,我也感覺是。李召:您的短篇小說您喜歡哪幾篇?劉慈欣:坦率地說,我都很喜歡。我要是不滿意,不會把它拿出來發表。
  • 《紐約客》評劉慈欣:中國的亞瑟·克拉克
    來源:博鰲亞洲論壇豬年春節,根據劉慈欣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熱映,不僅成為春節檔期票房黑馬,還被影評人譽為「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本文英文版為2015年3月美國《紐約客》雜誌網絡版刊登的該雜誌編輯兼撰稿人喬舒亞·羅斯曼對劉慈欣的推薦文章,文章將劉慈欣喻為「中國的阿瑟·克拉克爵士」,並評價「劉慈欣的獨特之處,並不僅僅在於文化特色。他的故事是一則則關乎人類進步的神話——想像具體,但構局抽象,近似寓言」。中文翻譯來自中國日報網。劉慈欣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家,現年52歲的他著有13作品。
  • 劉慈欣、田中芳樹舉行對談
    原標題:劉慈欣、田中芳樹舉行對談 田中芳樹在活動中致辭 日前,中日科幻文學作家劉慈欣和田中芳樹在北京進行了一次有關文學的對談。劉慈欣是中國科幻文學的代表作家,《三體》三部曲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2015年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田中芳樹表示,「綜觀現在的世界文壇,有超過半數的文學作品具有幻想成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板塊。」劉慈欣說:「科幻作家也好,其他類型的作家也好,在這些框架以內,都可以有廣闊的發揮。」
  • 只讀過《三體》還不足以談劉慈欣
    巧的是,這兩部作品都聲稱改編自雨果獎獲獎者劉慈欣的短篇作品(雖然看過原作的讀者都表示差距非一般大,尤其是《瘋狂的外星人》完全沒有原作《鄉村教師》的影子)。隨著中國科幻電影的啟程,劉慈欣的名字也再次讓人們逸興遄飛。票房成績亦讓他接棒劉震雲、嚴歌苓,成為中國內地最成功的影視作品改編作家。
  • 55歲的劉慈欣又獲國際大獎了,讓中國科幻接軌世界
    小猴覺得,劉慈欣是最被中國讀者和國際科幻世界雙重認可的中國科幻小說家。而現在,讀過「大劉」(粉絲給劉慈欣的暱稱)部分著作的小猴,試圖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劉慈欣——一個生活在偏僻地區的工程師如何用業餘時間寫出一片星辰大海的。
  • 颱風、地震、火山噴發:宇宙毀滅者劉慈欣登陸日本紀實
    」日媒問了許多個人細節,大劉一通回憶殺:分享了自己缺書缺電影、每天打遊戲的童年,坦言喜歡宮崎駿,曾經沉迷遊戲比如《波斯王子》.....面對(喜聞樂見的)催稿:他說:想創作一部跟《三體》不一樣的作品。但目前,覺得電影能夠更好的表現科幻內容,所以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作品影視化上。」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其中Joel Martinsen(約翰·馬丁森),中文名周華,是一位中國科幻的超級粉絲,之前劉慈欣「三體」系列中的《黑暗森林》英文版也出自他之手。此外,他還翻譯過劉慈欣的《球狀閃電》和《超新星紀元》(均由Tor出版社出版)。劉慈欣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我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是什麼讓中國的科幻小說體現出『中國特色』?
  • 2017年雨果獎正式揭曉 劉慈欣《三體III》惜敗
    令中國科幻迷遺憾的是,劉慈欣《三體III·死神永生》並未得獎,無法再續2015年《三體》獲雨果獎時的輝煌。據悉,最佳長篇故事獎由黑人女作家N·K·傑米辛(N. K. Jemisin)獲得,她的作品是《方尖碑之門》,這是她的《破碎之地》系列作品的第二部,她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黑人作家。
  • 思想者是劉慈欣浪漫風格科幻小說:將人類與宇宙思想合二為一
    《思想者》是劉慈欣與2002發布的短篇科幻小說,被選入了科幻小說集《時間移民》。這也是劉慈欣小說中比較普通的一個,但它有著劉慈欣小說中獨一無二的浪漫。顧名思義,《思想者》是一篇關於「思想」的小說,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將人類與宇宙的思想合二為一。
  • 《三體》英文譯者劉宇昆:要避免劉慈欣「顯得笨」
    這個把劉慈欣的《三體》介紹給西方文學界的人,自己本身也是個科幻作家,此外他還是律師、程式設計師,他喜歡數學公式和波士頓紅襪、也喜歡舊衣服、舊朋友和新思想。不過這一次,先讓我們聽他聊聊《三體》。  談《三體》 要避免劉慈欣顯得笨  新京報:《三體》是你第一次翻譯長篇小說的經歷。面對這個任務,你有給自己設定什麼目標嗎?  劉宇昆:當然是避免劉慈欣顯得笨。
  •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我是在咬牙切齒地寫科幻小說
    這部電影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而「大劉 」劉慈欣也是無數科幻迷心中的偶像。私底下的他是什麼樣的?他對科幻文學以及科幻電影又有哪些想法? 就讓我們跟隨中國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文學博士姚利芬,來進入劉慈欣的科幻世界。
  • 劉慈欣的《三體》在日本被瘋搶,5天重印8次,真正的文化輸出
    《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讓劉慈欣從幕後走到了臺前,也讓他的科幻作品《三體》再次引發熱議。歐巴馬催稿有一天劉慈欣打開電子郵箱,看到這樣一份郵件,郵件內容是:「你好,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當時劉慈欣看了,笑了笑,以為是別人的惡作劇,就直接把郵件刪了。
  • 劉慈欣:我對人不感興趣,我只對科學感興趣
    本文是科普作家董仁威對劉慈欣的一篇評述文,摘自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百年科幻史話》一書,有刪節。劉慈欣一個簡單的人我第一次見到劉慈欣。於是,有了劉慈欣。劉慈欣在北京度過了幼年時期。本來,如無意外,他們一家會生活得不錯,父親也許會升任院長,母親也會很不錯。可是,「文革」發生了,父親受兄弟牽連,舉家到了山西陽泉的一家煤礦。父親當礦工,母親當小學教師。劉慈欣在這裡上小學,上初中,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科幻小說《地火》中有兩段描述,是劉慈欣這一段生活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