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劃出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後花園」

2020-12-16 騰訊網

日前,《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設總體概念規劃》和《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設重點項目詳細規劃》正式出爐。規劃方案將圍繞「花樣梅州 繽紛客都」的形象定位,致力於打造「城鄉一體全域花園城市」。

按照規劃,梅州將發揮山環水繞的自然環境優勢,依託山、水、園,率先打造「兩山一河四園」七處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花景;加強研究,培育特色花卉,將花卉融入市民生活,打造「荷花、梅花、紫藤、油菜花、黃花風鈴木、櫻花」六大著名花季,做強做大梅州的特色花景品牌;結合梅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後花園的目標,全面提升城鄉品質,提高城市的影響力、創造力與競爭力,塑造個性化的城市品牌形象,打造區域性著名花城。

據了解,城市花景建設工作只是梅州謀劃的這張「花卉藍圖」中的一部分。下一步,梅州將以花卉產業為根基,布局謀劃花卉旅遊文化產業城鄉一體化發展,本著「發展一業,一縣多品」的思路,全面實施「花卉+」和全產業鏈創新戰略,在梅州形成以花為主題的國際展覽、節慶活動、參觀體驗、物流交易、教育培訓、科研交流、特色服務等產業集群,為鄉村振興、富民增收注入新動能,為經濟轉型升級創造新引擎;實現花卉與旅遊、文化、生活融合;打造中國花卉特色小鎮、客都魅力人文花城、花卉創新研發產地、粵閩贛邊區花卉交易中心四張名片。

具體規劃如下:

項目背景

為了打造「三宜」城市範例,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塑造「花樣梅州、繽紛客都」城市形象,把梅州建設成為「四季常綠、每季有花」的城鄉一體全域花園城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後花園」,按照市政府 2019 年 2 月專題會議部署,特啟動梅州市城市主題花景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01 規劃原則

1.1生物適應為本

充分考慮梅州當地的生態立地條件,新種植的品種需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1.2原鄉資源優先

優先選擇梅州現狀生長良好、已有一定基礎的開花植物品種,以便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當地環境,同時也能強化原鄉植物特色。

1.3文化花語強化

選擇與梅州的客家文化和長壽品牌有相關聯寓意的花卉,強化梅州世界客都·長壽之鄉的旅遊品牌,也強化梅州花景的文化底蘊。

1.4適量新品引入

大量運用原鄉植物的基礎上,適量引入一些景觀效果良好、獨特,但當地尚未大量運用的新品,豐富花景資源,打造獨性。

1.5四季花景兼顧

梅州目前花景以春季和冬季為主,夏季為輔,秋季觀花植物相對缺乏,新增的花景應兼顧四季植物景觀。

02 規劃範圍和期限

2.1規劃範圍

2.2規劃期限

2019-2023年

03 定位與目標

3.1形象定位

花樣梅州,繽紛客都

3.2規劃目標

打造「城鄉一體全域花園城市」

04 總體布局

4.1布局思路

串點連線,覆蓋全城

梳理城市的空間分布特徵,篩選出重要節點、區域作為 「點」、「線」、「面」的花景空間結構;對重要節點以觀花主題植物來打造特色的花景,搭建梅州花景的品牌體系。

花+ 江 + 山 + 河 + 路 + 園 + 門戶 + 建築

勾勒出一個全方位的花城

4.2整體布局

4.3選用主題植物

選用品種:1+16+16+20

1種品牌花

梅花

選用比較適應梅州氣候且具有較好的觀賞性的潮塘宮粉、桃紅宮粉、美人梅、江南硃砂、變綠萼等幾個常用品種。

16種開花喬木

紫玉蘭、黃花風鈴木、櫻花、紅花荷、垂絲海棠、油桐、銀葉金合歡、雞冠刺桐、藍花楹、鳳凰木、復羽葉欒樹、桂花、紅楓(觀葉)、美麗異木棉、黃金香柳(觀葉)、宮粉紫荊

16種灌木、藤本、水生植物

洋朱槿、洋金鳳、軟枝黃嬋、月季、多彩勒杜鵑、杜鵑、琴葉珊瑚、山茶花、

紫藤、炮仗花、 使君子、金銀花

荷花、九品香水蓮花、鳶尾、美人蕉

20種時花

四季海棠、長春花、矮牽牛、三色堇、金魚草、石竹、五彩油菜花、格桑花、鳳仙、雞冠花、萬壽菊、一串紅、大麗花、繡球花、五彩蘇、醉蝶花、百日草、薰衣草、馬鞭草、一品紅

05 項目詳細規劃方案

5.1山林花景

5.1.1馬鞍山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1.2泮坑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1.3梅花山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1.4百歲山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2江岸花景

5.2.1濱江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2.2芹洋溼地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2.3梅縣區親水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3花樣公園

5.3.1劍英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3.2客家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3.3文化公園花景建設方案

5.4門戶花景

5.4.1城東高速出口花景建設方案

5.4.2城南高速出口花景建設方案

5.4.3城西高速出口花景建設方案

5.4.4城北高速出口花景建設方案

5.4.5西陽高速出口花景建設方案

5.4.6火車站圓盤花景建設方案

5.4.7機場圓盤花景建設方案

5.5廊道花景

5.5.1 S223花景建設方案

5.5.2客都大道花景建設方案

5.5.3梅水路花景建設方案

5.5.4沿江路花景建設方案

5.5.5劍英大道花景建設方案

5.5.6環市西、北路花景建設方案

5.5.7周溪河十裡梅廊花景建設方案

【全媒體記者】黃思華

【作者】 黃思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惠州作為大灣區的明星城市!
    自2019年2月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以來,一個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的第四大灣區冉冉升起,以深圳為龍頭導向核心的世界級都會圈正在成團,吸引了來自世界各方的目光    惠州作為大灣區的明星城市,在新近發布的《廣東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中,更是被明確納入「深圳都市圈」,未來乘風破浪,熱土價值進一步凸顯。
  •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箱根」
    ■聲音佛岡是清遠面向大灣區的南大門,打造全域旅遊既是佛岡立足「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必然選擇,更是建設清遠入珠融灣「南大門」的重要抓手。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機遇,佛岡正全力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縣,打造全域旅遊的「清遠樣板」。
  •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未來規劃怎麼樣?粵港澳大灣區最新消息/一文讀懂
    粵港澳大灣區直接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對標,其經濟總量已經與全球第一大灣區——紐約灣區相當。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全球四大灣區之一,並極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灣區。  而肇慶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與大西南地區接壤的城市,面積佔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有著最獨特的區位條件、最豐富的土地資源、最明顯的成本優勢。
  • 納入國家戰略後的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澳門發展新引擎
    「9+2」的誕生   12月20日,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科學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被寫入2018年經濟工作。這標誌著包括9個內地城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的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規劃將進入正式實施、全面啟動的新階段。
  •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為打造「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為打造「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帶來六大利好廣深中心區有望高鐵直達   構建現代化的
  • 政策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正心·致雅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規劃》包含哪些內容?明確了哪些目標?一起去看看吧!
  • 粵港澳大灣區樓盤-新力東園大亞灣
    新力東園項目開發商新力集團的工作人員分析。規劃建設跨行政邊界的功能協調,4A景點紅樹林公園5分鐘,粵港澳大灣區樓盤-新力東園大亞灣        新力東園項目離深圳僅5分鐘,文體五大功能於一體的CBD中央商務區。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終落地!一文讀懂三大關鍵點 有哪些投資機會?
    《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內容豐富,極有分量,其中要求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 如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廣東文旅「十四五」規劃將給出答案
    《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的廣東文化和旅遊發展的十一項主要任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推進粵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攜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記者發現,在 「十四五」期間廣東文旅發展的十一項主要任務中,《規劃》明確提出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重點,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推進粵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攜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對標對表世界一流灣區,《規劃》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逐步打造一批標誌性景區景點、精品線路、活動品牌,培育世界級旅遊產品體系。
  • 文旅專家深度解析 粵港澳大灣區旅遊規劃釋放哪些信號?
    2017年,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長官任命儀式上,我國總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未來定位及發展的一段話,又一次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規劃高度。儘管如此,作為中國傾力打造的世界第四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文旅產業與國內知名旅遊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如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 北大武常岐: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應更加強調吸引人才
    網易研究局NO.543採寫|楊澤宇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式出爐,作為中國第一個大灣區,它會給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涉及到珠三角九市、香港和澳門,其中珠三角的九個城市是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這「9+2」城市的總面積是5.6萬平方公裡,比瑞士稍大一點,2017年年末大灣區總人口約7000萬。60S要點速讀:1、粵港澳大灣區實際上在某種意義上和紐約大灣區有點相似。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城際鐵路網 實現「軌道上的大灣區」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鄂智超)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最近批覆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將與大灣區內的高鐵、普速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形成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
  • 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
    原標題: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不久前,富力地產與南沙區東湧鎮小烏村籤署前期服務協議,富力地產將通過產業規劃與引進,將小烏村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示範項目。肖明在致辭中對各方的支持表達了感謝,並表示會本著打造精品項目的歷史初心,充分整合二十餘載城市更新領域的經驗,努力發揮小烏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以工匠精神改善村民居住條件,並通過引領產業升級,積聚科技人才,確保小烏村項目按最美藍圖落地。
  • 贛州 大灣區後花園的夢想與遠方
    8月25日-28日,一場主題為「森林之旅 贛南有約」的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贛南採風活動,讓大灣區的來客們深度領略了贛南「森林旅遊+」的多彩資源。贛州是「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目標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休閒度假的後花園。
  •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為打造 廣深中心區有望高鐵直達
    構建現代化的交通運輸體系是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支撐。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 本輪規劃對廣州有哪些利好呢?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大利好將助力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交通中心」和「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全面增強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升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引領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廣州的作為和擔當。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聚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生活圈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 贛州:大灣區後花園的夢想與遠方
    8月25日-28日,一場主題為「森林之旅 贛南有約」的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贛南採風活動,讓大灣區的來客們深度領略了贛南「森林旅遊+」的多彩資源。採風團在安遠三百山風景名勝區合影留念贛州是「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目標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休閒度假的後花園。此次採風活動,由贛州市林業局聯合贛州市文廣新旅局主辦,香港商報承辦。
  • 廣東惠州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新名片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濱海旅遊推介會現場 廖乾宇 攝中新網惠州4月24日電 (宋秀傑 廖乾宇)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廣東惠州市將進一步豐富濱海旅遊資源,把惠東稔平半島打造成國家級高端旅遊島、巽寮灣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遊新名片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這些江門元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這些江門元素讓人振奮!》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廣東要走在全國前列,最根本的是要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