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飲食上有了更大的追求,從以前的只是吃飽,到現在要求是吃好。在早年間的老一輩身上,都是中國胃,早餐喜歡吃一些粥、小菜、流食等,如今流行的麵包和牛奶,是在近些年才逐步的出現在家庭的飯桌上。在前段時間,張文宏教授指出了早餐的需要,讓廣大家長知道,孩子在早餐中,需要多攝入蛋白質,多吃雞蛋和牛奶。
在海外的日本,早餐已經如此實行了,有一名日本媽媽每天分享不同的給孩子製作的早餐,那麼可以日本媽媽都是怎麼做的。
1.烤腸加上一定量的德式鹼水麵包,同時還有青菜和水果,水果是抗氧化的藍莓,加上一點沙拉,飲料為茶。既滿足了一天的碳水化合物,補充了纖維,擺在清新的盤子上,增加了不少食慾。
2.DIY製作的米老鼠形狀的鬆餅兩塊,加上香蕉一份和蘋果,同時沒有落下海鮮蔬菜沙拉,是西蘭花和剝皮的蝦仁,飲品為咖啡。光看造型就讓人充滿了想吃的欲望。
3.利用了少量的蔬菜,作為整體的點綴,水果是甜美可人的草莓,主食同樣是麵包,葡萄麵包讓人歡喜,同時一顆煎蛋,讓顏值上升了不少,奶酪水果,想不吃都不行。
4.這次是一個房子造型的麵包組合,利用片切好的草莓當作房子的屋頂,手繪上房子門的樣子,小窗戶門則是一個小煎餅,這次的水果變成了獼猴桃,補充當日所需的維生素,飲品則是牛奶。
5.草莓奶昔率先進入視野,芝士麵包作為主食,還有可口的冰菜作為沙拉,香蕉再次出現,是當天的水果。這樣的搭配,讓營養均衡,不會失調。
6.海苔雞蛋炒飯、蔬菜湯、芒果和提子、玄米茶,日本人愛吃的海苔,在這裡是少不了的,海苔提香的同時,能夠補充鈣質和碘。
7.吐司簡單烤一烤,再抹點紅豆沙、炸雞塊、水煮蛋、橙子以及蔬菜。
網友看到這裡,不禁評論:「同樣身為母親自愧不如啊,每天花這麼多的時間給孩子準備早餐,難怪孩子的胃口那麼好!看來我也要行動起來才行!」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是多麼的重要,孩子的飲食是生長發育的重點,每天定時定量的吃飯,可以幫忙孩子更好地用腦,同時要謹記「早餐要吃得好,午餐要吃得好,晚餐要吃得精。」這樣的口訣。不同食物都有著它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等。不同的營養物質來到身體之中,將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脂肪將會氧化,產生能量,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機能,蛋白質可以促進人體進行生長發育。
在孩子的生長階段,飲食需要恰當,因為一旦飲食不當,營養攝入不均衡,就可能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抵抗力下降等狀況。好身體才是拼搏的基礎,沒有了身體,那麼成績和教育都是空話。
要培養孩子的合理飲食,可以這麼做:
第一:理搭配飲食結構,豐富三餐品種
每人每天可以食用2-3份的奶製品,肉類、豆類,蔬菜類,生果類,食用一定量的五穀類食物,達到營養的均衡。
第二:根據孩子成長的特點搭配飯菜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個子不高,那麼可以給孩子多喝牛奶等,補充鈣質,因為奶製品裡含鈣豐富且易於吸收。同時在孩子的午餐中,可以增加魚、肉、蛋等蛋白質,滿足孩子成長需要。如果孩子過於肥胖,則需要控制攝入量,不給孩子吃太過油膩的食物。
第三:同類互換,引起孩子的飲食興趣
孩子如果經常食用一種食物,那麼孩子會對該食物產生厭倦,所以家長可以變換著來,將營養和美味結合起來,讓孩子在食物中產生興趣,愛上吃飯。保證孩子在成長中需要的基本營養物質。
第四:不縱容孩子吃零食
孩子經常吃零食會引起孩子發胖和早熟的現象,影響孩子的成績。這是因為飲食不當會引起孩子身體機能下降,孩子的身體會出現反應,家長對於孩子的飲食,需要嚴格,不讓孩子吃衛生不達標的食品,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
所以,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孩子擁有更好的體魄,助力孩子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