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店,40+款甜品,豇豆蒔、薑汁燉蛋、荔枝夾心肉...台州人也太會吃了!

2021-02-12 N鬧W

 

3個月前,武林路上多了家台州甜品店,

名字叫「糊糊」,18個平方,

2張桌子,1個吧檯,小到令人髮指,

擠在一眾張牙舞爪的店鋪中間,

來來回迴路過N次都沒發現。

但偏偏就是這家小店,

引得在杭的台州老饕成功抱團,

跨越半個城往這裡趕,

就為了一口,家鄉的味道。

 

豇豆蒔、青草糊、涼菜膏、

秈粉丸子、荔枝肚片……

近50款小吃,打開新世界大門,

甚至還有豬肚篼糯米

冰糖甲魚這種神奇的存在,

至於味道呢,都!是!甜!的!

黃酒燉蟹,總是鹹的了吧?

不好意思,還是甜的!你敢信?!

 

偷偷拍了菜單,請教在台州臨海上了4年大學的朋友,結果她回我一句:這些,都是啥?納尼,你怕不是去了個假台州吧!

 

「我們家做的是溫嶺的小吃。」說這話的是老闆花花。第一次見到花花,她留著利落的短髮,穿著海軍藍色的套頭衛衣坐在收銀臺,一邊抓著暖手捂,一邊在吃薑汁調蛋。

花花是台州溫嶺人,台州這個地方,依山傍海,幅員遼闊,地域劃分很有意思,三個區,三個縣級市,三個縣,各地的飲食風格自成一派。

 

花花在上海讀大學,在杭州上班,然而不管在哪,離了老家,那些從小吃到大的食物,輕易再也找不回了,惦念起來,撓心撓肺轉輾反側,「那就自己開一家店吧。」

 

某天和朋友約飯,在路上看到店面出租,上午看鋪,下午籤合同,別人思前想後的大事,她只用了一眼來決定。「想那麼多幹嘛呢,我想做,我就去做唄。」

 

花花一開店,技能點蹭蹭加滿,某寶買了個AI鼓搗,海報自己做,菜品圖自己拍,明明是學雙簧管出身的,卻搖身一變成了設計+美工+宣傳,生意還沒做,先學了十八般武藝,這個小姐姐,有點厲害的。

 

因為主打豇豆蒔青草糊等街頭小吃,索性取了個「糊糊」的名字。

花花也是很佛系,所有製作手藝全以老溫嶺的味道來,再喊上在台州的媽媽和舅舅,全家出動,家族式經營。關鍵食材也多是老家帶來的,生薑、桃膠、海石花、小米餅……將地道的溫嶺味搬進了武林路。

 

我對台州的概念基本為零,直到遇見鬧市中的糊糊,果然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辦法是用味蕾。就拿姜來說吧,在別的地方,姜是潤物細無聲的點綴,而在台州,姜是自帶光輝的絕對主角。

 

店裡有9款姜類甜品,紅棗姜米湯是一絕,台州媳婦坐月子一定要吃的,上好的滋補營養品!做法繁瑣,連台州人都不一定吃得到。

店裡的姜米是花花的外婆炒的,老人家用土灶頭和大鐵鍋,幹炒糙米和薑片,炒到每粒米都沾染了姜的香氣,最後炸出花來。

 

配上紅棗、紅糖這倆百搭CP,煮成一鍋熱氣騰騰的姜米湯,大冬天喝下去再好不過了。糙米香糯帶嚼勁,薑片辛辣驅寒意,從胃裡騰起的暖流,像男朋友的懷抱,甜蜜而酣暢淋漓。

 

薑汁核桃燉蛋,nili台州人,連蒸個雞蛋都這麼講究!用雞蛋打成的蛋液,加入薑汁、黃酒,灑上一層核桃肉,蒸上20分鐘。

 

蒸出來的雞蛋像海綿一樣,醇厚中還混有堅果的脆度,再撒上一把紅糖,又鹹又甜又辣,層層遞進的口感如爬了一座山,見識了不同海拔的風景。

薑汁桂圓調蛋,相當於液體狀的燉蛋,薑汁料滿滿,蛋滿滿,加上超多的桂圓肉,咕嚕咕嚕一口氣喝完不帶喘。真沒誇張,有個小夥子半分鐘就喝完了,戀戀不捨地砸吧砸吧嘴,說自己能再來三碗!

 

為美食折腰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離了姜,台州人依然能創造出獨具辨識性的味道。比如——豇豆蒔(jiangdoushi),一道被玩壞的甜品。

「豇豆」其實是黑豆,要煮到爛熟濃稠,再加入紅薯粉不停攪拌,是個力氣活,花花的大廚舅舅每天都要煮上好幾鍋。

 

豇豆蒔黏黏的、稠稠的、糊糊的,其貌不揚,卻靠實力圈粉。「味道老好的!」一對70多歲的杭州老夫婦,特地過來「拔草」,一份兩人分,感情好得很。

秈粉丸子,蕃薯粉做成的金色華麗外表下,包裹著金桔幹和黑芝麻的有趣靈魂,甜糯十足,一口一口,一不小心就吃了個空。

最「喪心病狂」的甜品,一定是荔枝夾心肉。甜的豬肉,你吃過沒?

滿是荔枝果肉的清香,尤其是肥肉部分,不油不膩,入口即化。這是什麼神仙操作!一口下去,只知道用連連點頭來表達內心的歡喜。

豬肉都能做成甜的,那甲魚和大閘蟹怎麼就不能?我對花花的黃酒燉蟹和冰糖甲魚充滿了無比的期待,但這幾道硬菜,都需要提前預定,只能下次去吃了。

糊糊的甜品之多,連吃一個月都不帶重複,道道都是特色,就連冷飲都是「到店必點款」。大滿貫冰粉,有人一次性下單13份。

 

瓜子、芝麻、山楂、葡萄乾……料堆得滿滿當當,大冬天吃也沒有違和感,甜到了心窩裡。因為眾口難調,花花貼心地把店裡的甜品降了幾個甜度,如果有需要,可以自助加糖。

黑白配蜜水涼菜膏,一次吃夠兩種味。一個像果凍,一個像燒仙草,一黑一白,雙重甜蜜。

「白的是涼菜膏,用生長在海裡的海石花經過多道工序製成,黑色是青草糊,用青草熬煮而成……」說起自家的產品,花花頭頭是道,臉上都是自信。

 

 

除了武林路上這家街邊小店,

糊糊在濱江天街還開了分店,

才花了3個月,

就在美食風起雲湧的杭城,站穩了腳跟。

糊糊為什麼能打動人心,

大概是因為這裡,

藏著一個台州姑娘,

對家鄉美食最鮮活的記憶。

那記憶力,有讓人迷戀的味道,

更有著令人動容的共鳴。

小鬧將抽取10位小夥伴

各送出一份紅棗姜米湯+一份豇豆蒔

(開獎時間為1月4日中午12:00)

文:大臉貓

圖:華仔

相關焦點

  • 老天賞飯吃的台州人,把本地甜品帶到了西湖邊~
    涼菜膏、薑汁調蛋、荔枝夾心肉簡直~給我打開了甜品新世界!!文末有福利,速戳!
  • 台州人為什麼酷嗜薑汁?
    看見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奔向一間牛奶屋,我的好奇心被激發了起來,就跟了過去想看看台州的孩子們喜歡吃什麼。也就是蛋糕、牛奶、酸奶、奶昔等等正餐前的小甜品,孩子們為什麼趨之若鶩?我買了一杯酸奶和一個小蛋糕堂吃起來,想體驗一下這件牛奶屋的甜品多麼好吃。觀察了一會兒後,明白了。牛奶屋的甜品滋味並不出挑,出挑的是它的營銷手段。牛奶屋將年卡推銷給家長後,孩子只要拿著卡片就能到店裡任意消費。
  • 台州古早味|七月半 豇豆蒔
    台州人可沒那麼風雅。在台州特別是溫嶺,七月半是一個正經隆重的「日節頭」。溫嶺人在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做月半」,這三個月半分別對應的是古代的「上元」、「中元」、「下元」節。據說,溫嶺話在吳語方言裡是比較保守的,受官話的影響比較小,看來溫嶺的傳統民俗也保留得很堅定,很少聽到別的地方還有把七月半和十月半過得這麼隆重的。七月半也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民間也有鬼節之說。
  • 【舌尖上的台州】薑汁燉蛋—台州人把姜發揮到極致
    姜是大江南北到處能見到的調料,天下的廚子離不開它,但將姜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的地方不多,台州是其中屈指可數的幾個之一。  在台州市區,由於地勢和氣候的因素,婦女生產坐月子,姜和紅糖是必備的兩樣東西。姜,多數選擇的是當地產的細小的紅裡姜,姜經過加工,有薑片和薑汁。
  • 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的90後,來杭州開了家小食店,煮了一整碗台州人的情懷
    薑汁調蛋、荔枝夾心肉、桃膠、涼菜膏.從來都沒聽說過的甜品小食好奇得不得了,小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品一品正兒八經的台州家鄉味道~女孩子多喝點薑汁紅糖哦,暖胃暖宮的嘞~」「你是台州人啊?那多來吃吃,想吃什麼我給你做!」簡直就像自己的媽媽,真的好親切還沒吃上呢,心就已經暖了~
  • 千萬不要低估台州人吃薑的能力!
    千萬不要低估台州人吃薑的能力!,可謂是情有獨鍾 薑湯面、薑汁調蛋、薑湯米飯…… 最會吃的台州人 變著法地把姜變成了這座城市的寵兒
  • 米胡糊2周年慶|12.9元吃米胡糊小食套餐 !憑藉地道風味瘋狂圈粉的台州小食店 !小小店能量爆棚 ~
    這家武林路上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的小食店老闆是溫嶺人,專賣  地道台州飲品和小食 在杭城開了4家門店,濱江店正好 老店新開台州人對姜的喜愛大概是刻進骨子裡的 滿心薑汁調蛋  是店內的人氣小食桂圓、核桃、紅棗、蛋花、紅糖相互碰撞再加上薑汁帶來的暖意,身心瞬間被治癒
  • 暑溼盛行 來碗「薑汁燉蛋」
    在長江中遊一帶地區則有伏日吃麵的習俗,如南朝梁宗懍寫的《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闢惡」,湯餅即今之麵條,意指六月伏日吃麵,以闢除暑溼邪氣,這一習俗從魏晉南北朝一直流傳至今。而在濟南、珠三角等靠近江河湖泊的地區,人們喜歡用荷葉製作各種吃食。如濟南名小吃荷葉包子,是一代京劇大師尚小雲先生在夏天最愛吃的美食。
  • 上海甜品圖鑑|如何避開難吃網紅店?
    荔枝覆盆子泡芙粉嫩色的覆盆子奶油中,有新鮮荔枝做夾心,咬下酥皮會迸發出清甜的荔枝汁水。芙蕾咖啡館上周做舒芙蕾食譜,很多同學提到他家。「舒老闆」是香港人,20幾歲就在西餐廳做桌邊服務的甜品了,40年的手藝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好。除了舒芙蕾,也能喝到平靚正的廣式糖水。
  • 【王寒專欄】 重口味的台州人
    請海邊的朋友吃飯,記得一定要有海鮮,如果桌上只有大肉,哪怕你上了烤乳豬烤全羊烤全牛,甚至上了烤大象,如果沒三五樣像樣的海鮮,在他們看來,只能算是便飯,算不得盛宴。我聽到一個溫嶺人吃了山哈人請的滿桌山珍後,小聲抱怨,「一桌菜,都是肉,像樣點的鮮貨一眼也沒,介姆吃功(台州話,沒吃頭)。」
  • 台州人的口味
    台州人常說某某菜「殺飯」,鄰近的寧波人,也把那些下飯的菜稱為「殺飯榔頭」,紹興菜六字真經為醉糟黴臭醬醃,無一不是殺飯的。殺飯的菜餚,哪裡會是淡的呢,鹹,有助於把飯殺將下去。台州人最喜歡拿鹹菜殺飯,鹹菜鹹菜,是鹹中帶酸的醃菜。愛吃鹹菜的人,口味沒有一個是清淡的。鹹菜是台州菜中的百搭,什麼鹹菜冬筍、鹹菜肉絲、鹹菜蝦子、鹹菜面、鹹菜麥餅,還有鹹菜燒黃魚、鹹菜炒墨魚、鹹菜炒甲魚等等。
  • 【薑汁撞奶】讓人念念不忘的廣州甜品
    惟獨在當地時吃的一道甜點,還一直讓嬸子念念不忘。這個讓我牽腸掛肚的,就是仁信老鋪家的那道薑汁撞奶了。給大家看看我在老鋪裡吃的這道甜品,還有那個吃不上就打包回酒店繼續幹掉的椰子雙皮奶。哎呀,廣州人民的飲食生活太讓人羨慕了。薑汁撞奶和雙皮奶,都是當地的特色甜品,因為是用蛋白質和脂肪很高的新鮮水牛奶來做,所以凝固效果特別好,味道也很濃。
  • 台州 48 小時 | 這裡連小吃都是米其林級別的
    可能小腸的微苦,讓第一次吃的人難以接受,這時候需要蘸食小碟子裡的花椒粉,衝淡口中的微苦,留下越嚼越回甜的餘韻。五花肉餡的油脂,融進蝦肉,兩者結合鮮甜又多了幾分,連口感溼潤的麵餅也沾上了甜滋滋得味道。在等待泡蝦的 20 分鐘內,我默默學習會了當地人的吃法,站在吹著風的街口,吃完一個泡蝦,瀟灑離去,留著安撫好的胃去品嘗最好的台州海鮮。
  • 五一躲開人流的吃吃吃旅」台州:椒江臨海下大陳島
    ,有點類似於鮑魚刺身的口感,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肉本身超級鹹,吃的我們兩個人心碎,一邊戀戀不捨口感一邊又被這鹹味擊退,最後蒸蛋吃的乾乾淨淨。黑暗風薑汁味道非常重,我是不太吃薑汁的,所以吃兩口就是極限了,少爺努力吃完了,但也說感覺自己大補火氣的感覺。蛋就是蒸蛋,不過也不是很嫩,希望喜歡的人再嘗試吧。
  • 薑汁遇見奶,一個化學作用中產生的甜品,非常有意思
    看見甜品二字,很多女生是不是就走不動路了。在一家甜品店偶然看到一款名叫薑汁撞奶的甜品,看上去很簡單可口。後來才知道它是珠三角那一帶的風味獨特民間美食,香醇絲滑,甜中微辣。大家都知道姜雖然性辛,但卻可以驅寒暖身。
  • 美味甜品薑汁撞奶
    薑汁撞奶是一道甜品,主要是依靠薑汁和牛奶在一定溫度範圍(40度-100度)內發生物理反應,使牛奶凝固製作而成。傳統的製作方法中撞的步驟是為了讓牛奶的溫度稍微降低,使成品口感更好。在北方也嘗過幾回,但不是特別喜歡,我前段時間去深圳時才愛上這款當地特色的甜品,跟北方嘗試的不一樣,甜甜的、濃鬱的奶香和姜的香氣結合在一起的滋味還挺美妙的,甜中微辣,吃到胃裡感覺很舒服,很溫潤,暖暖的。回家後試著做了一下,感覺並不難。
  • 40℃高溫 必須曝光上海吃貨最愛的吃冰小店了!
    為了這家小店,鄭先生還特意去韓國學習如何做甜品,回來後一人掌管一家店。 獨一無二、奧利奧風暴、挪威森林都是強推款,鄭先生很會玩色彩搭配,比如獨一無二,真的是只此一家有,滿滿的一碗冰,雪白透明的冰都藏在了下面,上面是彩色的碎片,看著就食慾滿滿;招牌的奧利奧風暴也極討喜,滿滿一大杯,兩個人都夠吃了,配了巧克力棒和一圈奧利奧夾心小餅乾,看著有意思,吃著也開心~.
  • 台州呀,我想再來吃你
    台州的老牌甜品店,童年回憶殺的畫風。看到菜單,就想到了校門口的雪糕車。甜品用盤子裝,神奇,端得時候小心翼翼。愛吃薑的台州人,在很多小吃裡都埋下了姜的元素,比如這道薑汁核桃蛋。下午四五點過去的時候,店裡不少人,都是本地人當下午茶吃的。
  • 中國哪裡的甜品最好吃
    西藏的遊牧民族無意間發現了酸奶也可食用,於是各種酸奶製品便成了西藏人喜聞樂見的下午茶點,酸奶很酸,吃不慣的人都要加糖才能食用。匯聚了各種奶製品的酸奶坊,即是西藏人的甜品店。工業冰粉跟果凍式的比太low!要有顆粒感,綿密彈牙的完美冰粉,才是最好的成都人民下午甜品。
  • 腳踏食地·禁漁期的這幾個月,去台州還能吃點啥?
    在台州,它被發揮到了極致那麼台州人為什麼愛吃薑呢?這與台州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關,台州依山面海,春、夏、秋季陰雨不斷。這樣的天氣下人體內寒氣過重,易生病,而「姜」具有驅寒溫胃的功效,所以才會被台州人廣泛運用到菜餚中姜,多數選擇的是當地產的細小的紅裡姜,加工成薑片和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