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告訴她》:又一個無力的尷尬

2020-12-10 中國電影資料館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之所以現在才看了電影《別告訴她》,是因為我對於「中西文化衝突」題材電影已經有點疲勞感和不適感。或許是一直在做 「中外合拍電影」工作的緣故,接觸了一些這類影片,並發現不論是大成本的跨國製作,還是小成本的獨立製作,都很難把複雜的文化命題、電影的藝術語言和市場的回收期待,這三者結合到位。這些影片的命運或多或少都會有點無力的尷尬!

這幾年,亞裔題材電影不斷湧現,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例如,以3000萬美元成本,卻在全球獲得2.38億美元票房,從而點燃北美市場的《摘金奇緣》,還有漫威的《尚氣》、Netflix的《星際牛仔》和《虎尾》等影片。據《洛杉磯時報》報導, 「電影《別告訴她》是好萊塢公司25年來投資的首部『純正』華裔美國電影(華裔演員、50%以上的漢語臺詞)。」 這部影片被稱為 「黑馬」。

電影《摘金奇緣》劇照

它有一場戲觸動了我。或許這是我有心寫點東西的原因吧。碧麗(本片導演飾演)的表哥大婚在即(這個婚禮是為了向奶奶隱瞞其已是癌症晚期而製造的一個幌子,目的是讓移民在外的和守在長春的家族成員能有個合理理由聚回來跟奶奶做最後的集體告別。),新娘不慎把細小的耳環丟失在房間的地板上。大家在忙著幫她找耳環,碧麗卻和媽媽(早年跟碧麗爸爸就移民美國,辛苦打拼了一輩子)在一旁激烈地爭吵。

這場戲只是用了前後景這樣的樸素視聽手法,同時搭配基於真實移民生活感受的臺詞,透析了移民的心理困境以及移民家庭成員關係裡的深層矛盾。尤其是在異鄉常年生活的人會容易體會到這樣的狀態,即一邊是現實生活以瑣碎無序的狀態往前滾進,而每個人的內心卻被文化衝突、成長痛楚和親密關係間的交流缺失等多重困惑無休無止地折騰著;一邊是在親密的家庭成員由於一些深層的無解的困惑而引發激烈爭吵時,周邊的人和事卻依然以它雜亂肆意的模樣不停地意外地彈出。在這場戲裡,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個人生活的衝擊。這個力量會留在心裡頭一陣子,也會自然地產生一些反思。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但是,回到關於這類影片難逃無力尷尬之宿命上,我們一起來看看西方評論對影片《別告訴她》的分歧,我們便可對這一宿命,感知一二。

首先,一部分西方評論媒體給予了影片正面的關注。例如,《倫敦旗幟晚報》發表的題為《〈別告訴她〉是一部搞笑,感人的影片,它註定獲獎》的評論說,「我期望在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頒獎臺上見到演員盧紅(導演的親姨奶)美麗的臉龐。影片給觀眾帶來了歡笑、悲傷和振奮。」

同樣,《星期日泰晤士報》評論認為 「在影片第一場戲結束之前,你就會掉淚。」還有,英國電影雜誌《小小白色謊言》的評論員CAROL GRANT是亞裔(菲律賓),她認為影片引起了她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思考, 「中美合拍電影通常都忍不住通過消除或抑制文化的特殊性來爭取虛假的普遍性,試圖讓作品適合『任何』觀眾(通常是『白人』的代號)。而《別告訴她》避開了這一點,它的表達非常精確和清晰,含蓄地讓觀眾產生共鳴。影片保持了一種家庭電影式的鬆弛,讓人感到舒服。」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我看這部影片的感受與上面的評論不同。我覺得影片有強烈的設計感。故事改編自導演的親身經歷,導演選擇了 「臨終告知權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異」這個極其嚴肅的沉重主題,但她沒有把這個主題放在流動的真實生活場景裡,來自然地打開和逐層地逼近問題的內核,而是為了這個概念性的主題,搭建了一個「主觀化的舞臺」,建構了大量的假定空間,營造了老套的儀式感。

導演的調度和表演的處理,甚至敘事話語本身,都是概念先行。家族危機時刻的情感碰撞和流露是沉痛的,但它若要感動別人,對別人的生活產生深刻的意義,那它應該還是充沛的、具有生命力的,但是在影片裡,這些情感卻被塊狀地鑲嵌到設計感極強的鏡頭設置和敘事段落裡。這些以抽象概念所支撐的戲讓人不斷地跳出戲,不斷地丟失了對故事真實性和敘事誠意的信任。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其次,一部分西方媒體對影片的文化誤讀和負面評論也來勢兇猛。例如,《芝加哥讀者報》評論認為: 「影片大多場景僅僅是平淡無奇地用陳詞濫調來講述家庭、傳統等這些大家所熟悉的話題。影片鏡頭僅僅是直白觀察,沒有包含用以傳達深意的『潛在話語』。對於那些沒有看過中國電影的觀眾,或許會覺得片中所描寫的中國式家庭儀式會有點意思。」

同樣,美國電影網站《決定者》發表了題為 「《別告訴她》不是《我的盛大希臘婚禮》的中文版,而是一部恐怖片」的評論。評論認為:「在這部片子裡我看到的全是痛苦。它是一出描述古怪文化的鬧劇。這部片子講述的是第一代移民到美國的古怪中國家庭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看到了受到道德庇護的種族,缺失了傳統。它其實是一部恐怖片。媽媽對碧麗不經意的殘忍態度,根源於『婆媳不和』『妯娌不和』這樣野蠻文化傳統的沿襲。碧麗和酒店服務員的尷尬對話,以及在晚宴上兄弟姐妹們爭論著中美教育的相對價值,這些都傳達了一個現象縮影,即文化永遠伴隨著帶有毒性的民族主義,圍繞著財富戰爭這種外在跡象而建立起來。」

電影《我的盛大希臘婚禮》劇照

關於西方對中國電影的誤讀,已經是一個老話題。回顧「中國故事」努力「走出去」的歷程,也可以說是努力彌合中西文化誤讀的過程,其實已經歷過了第五代寓言式敘事、第六代個體化敘事以及以影片《小武》等獨立影片所開啟的社會邊緣人物在現代語境下的生存困境等敘事模式的多重嘗試,在這之後,若還在重筆描寫「東方文化的異族性和陌生感」已經不再是世界觀眾(主要指西方觀眾)的訴求點和共鳴點。這部影片導演具有華裔移民的生活背景,也在一些西方電影裡有些表演的經驗,為什麼在選擇了這樣一個傳統性題材的時候,沒有嘗試讓敘事方式和表現手法更考究,更創新一些,來避免這樣的低級誤讀呢?這也就是我一直不敢看這類影片的原因。

電影《小武》劇照

最後,西方媒體對本片也有一些中性評論。例如,《雪梨先驅晨報》發表了題為《漫長沉痛的告別》的評論。評論稱,「《別告訴她》洞察了一個移民家庭裡的文化變遷和誤解。他們都小心翼翼地在歡樂的氣氛中掩飾自己的悲傷。比如在婚禮上合唱Kill Me Softly。在西方,一個人的生命是個體自己的,而在東方,一個人的生命是集體的,屬於整個家族和社會。影片對傳統與革新兩者之間永恆的相互關係做了巧妙的闡釋。影片結尾的啟示性不夠,讓整體影片顯得不溫不火。」還有,《紐約時報中文網》也發表了題為《〈別告訴她〉:一個家族謊言背後的中式親情》的評論。

不管評論有何分歧,華裔題材獨立電影《別告訴她》以300萬美金的預算,獲得北美票房1760萬美元,全球票房1960萬美元。2019年7月12日,在北美4家影院上映,就以首周末8.8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刷新了2019年美國單影城票房紀錄。

相關焦點

  • 《別告訴她》,告訴世界
    電影The Farewell (中文《別告訴她》)剛獲得2020年金秋獎最佳女演員,是亞裔第一次獲得這種好成績,中文評論全是誇獎和歡天喜地。翻出半年前自己看試映的感受,略修繕,但完全保留了最初觀影的清醒平靜,絲毫未被獲獎片的光環眩暈效應影響,也算是讚譽如潮中的一股清流了。
  • 《別告訴她》:它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是一個真實的謊言
    今年7月,《別告訴她》作為一部只有350萬美金投資、全亞裔陣容、小成本的獨立電影,在美國四家電影院悄然上映,當時同檔期上映的電影,有《蜘蛛俠:英雄遠徵》,也有《玩具總動員4》。但是,《別告訴她》卻以8.8萬美金的票房成績刷新了2019年美國單影城票房記錄,打敗了曾經的衛冕冠軍《復仇者聯盟4》。
  • 「影評」《別告訴她》
    《別告訴她》幾經波折後總算是上映了。這次電影的定檔海報上有了很多的獎項提名,最具重量級的當屬奧卡菲娜憑藉此片奪得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是金球獎歷史上首位亞裔影后。《別告訴她》是由她自編自導,也是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改編。她出生在中國,後來隨父母去了美國,正是這種特殊的經歷,讓她對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別把握的清晰準確。影片講述一個華人家庭的奶奶被診斷癌症,但家人選擇隱瞞奶奶,假借一場婚禮的名義讓所有家人回家見奶奶最後一面,但在紐約長大的碧莉認為奶奶有權知道自己的病情,因此在這個華人家庭中上演了一場中西文化的碰撞。
  • 《別告訴她》:這是一個根據真實謊言所改編而成的家族故事
    這是一個根據真實謊言所改編而成的家族故事!《別告訴她》是改編自導演王子逸親身經歷的家族事件,藉由面對死亡議題的認知落差,大相逕庭的觀點立場,來探討中西文化的思維衝擊,西方著重的是個人感受,東方在意的是群體和諧,不論是飯局上,還是私底下,家人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辯證論述,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卻又各持己見的毫無交集,然而全家唯一擁有的共識,就是不管決定怎麼做,都是希望奶奶好的共同初衷裡,那家人之間彼此難以割捨的愛
  • 《別告訴她》:一個發生在每個中國家庭的故事
    《別告訴她》:一個發生在每個中國家庭的故事 時間:2020.01.14 來源:遼瀋晚報 作者:楊旭
  • 《別告訴她》:好萊塢亞裔電影,不過是梨園中的一曲歌劇
    1月6日,《別告訴她》的主演奧卡菲娜接過金球獎獎盃,她成為金球獎歷史上首個摘得電影類最佳女主角的亞裔演員。製作費用只有數百萬的《別告訴她》在北美獲得無數讚譽與成功:拿下北美票房1766.4萬美元,單館票房甚至超過了《復仇者聯盟4》,爛番茄指數一度接近滿分。然而,這部現象級的華人題材電影,卻在故事的起源地遇冷。
  • 藝評|北美黑馬《別告訴她》,為什麼到了中國水土不服?
    《別告訴她》是一部關於華人的電影,故事來源於導演王子逸的親身經歷,拍攝地在長春,除了女主角奧卡菲娜是中韓混血,其餘的主演幾乎是清一色的中國面孔,這樣一部作品,中國觀眾本該覺得親切才對。誠然,《別告訴她》的遇冷與讓觀眾感到陌生的演員非常有關,但從作品本身來看,它也沒有在後期憑藉口碑逆襲。個人的觀演感受是,這部電影從頭看到尾,始終有種差了口氣的感覺。
  • 在烏克蘭旅遊,導遊告訴你晚上別開門,遊客不聽結果很「尷尬」!
    在烏克蘭旅遊,導遊告訴你晚上別開門,遊客不聽結果很「尷尬」!這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的不錯,很過國人的收入都提高了很多,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出去旅遊,旅遊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也可以放鬆自己的心情,畢竟現在的壓力也很大。
  • 淺析電影《別告訴她》
    一部電影最關鍵的核心在於如何講好故事,而這部電影《別告訴她》從電影名就可窺見一斑導演的敘事能力。王子逸身為一名華裔導演,這次就通過這部電影為我們敘述了中西方關於親情文化差異的問題。這部片子主要講述了從美國歸來的孫女碧梨在得知奶奶身患癌症後,回國特意參加堂弟的婚禮並且對家人特意隱瞞奶奶這一病況後產生不解 ,從小在紐約長大的她覺得奶奶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況,編劇由此為矛盾點講述了一個家庭喜劇。從人物塑造上來看,碧莉無疑是一個個性鮮活的獨身女青年。和大多數華裔一樣,她每隔很多年才回國一次,全家基本定居在美國。
  • 奧卡菲娜主演《別告訴她》獨家影評
    「真實謊言」, 溫馨可愛的講述了中西文化對生死的不同看法,但就如華人文化的中庸之道,《別告訴她》著重探討的是,不追求非得要廝殺出個對錯。即使出身小家庭、或者非華人觀眾們,也會讚賞《別告訴她》中奧卡菲娜卸下搞笑形象的換然一新演出,這是她迄今演員生涯中表演最傑出的作品。  王子逸自編自導的《別告訴她》是他第二部電影長片,在今年聖丹斯影展上廣獲好評。電影講述一個中國家庭選擇向罹癌的奶奶(趙淑珍飾演)隱瞞病情,以婚禮作為理由讓移居世界各地的家人抱著見奶奶最後一面的感傷回鄉。
  • 《別告訴她》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別告訴她》則屬於獨立製作,在立意、製片方式和鏡頭語言等等方面都區別於好萊塢工業體系,它嶄露頭角的地方在聖丹斯電影節,發行方則是A24,兩者也都是獨立電影界耳熟能詳的名字。《摘金奇緣》這類好萊塢電影為的是滿足絕大多數主流觀眾的需要,而《別告訴她》不是,起碼它從一開始就選了一個難以引起國外觀眾共鳴的故事——女主角比莉的奶奶罹患晚期肺癌,全家人為了不讓她憂心選擇隱瞞病情,還以操辦婚禮為藉口從世界各地趕回中國見她最後一面——這當中暗含的情感本身就不是一個外國人所能輕易理解的。
  • 《別告訴她》,依然不能告訴她,一部哭得我稀裡譁啦的電影
    海報來自電影《別告訴她》電影根據導演王子逸(Lulu Wang)的真實經歷改編,反映了中美兩種文化對於死亡截然不同的態度The Farewell《別告訴她》不是一部好萊塢商業大片,其總製作成本只有300萬美元,美國首周末只有4家電影院放映,但其首周美國平均單銀幕票房卻超過了《復聯4》。憑著其口碑與內涵,放映的電影院後來增至800多家。我是在英國觀看的,那時電影已經上映了兩周。
  • 別告訴她:這片子到底想說啥
    應該在很早的時候,就在期待別告訴她。因為覺得這樣一部東西方文化碰撞,親情和道義之間的選擇會是電影很好的題材。同時又不像去年的摘金奇緣一樣那麼遙不可及(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於是我懷著巨大的期待,去電影院打卡了別告訴她。看完之後,我依舊很欣賞這個新穎的電影話題,但整體來說,觀影體驗並沒有達到期待值。劇中的一些場景,總覺得有些違和,或許也可以稱之為刻板印象。導演似乎想要把最尖銳最特色的中國東北城市的畫面展現出來,但讓人覺得有些用力過猛。
  • 《別告訴她》拍出了真實的中國嗎?
    北京時間1月6日,從克裡斯·埃文斯手中接過金球獎獎盃後,全亞裔陣容影片《別告訴她》的主演,31歲的奧卡菲娜用流利的美式英語說,「這是不是太棒了?」她還指著獎盃開了個玩笑:「以後要是落魄了,把它賣掉應該也挺值錢」。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消息傳回國內,引來罵聲一片。不出意外,《別告訴她》票房在國內崩了盤。
  • 影評《別告訴她》:不一樣的華裔片
    《摘金奇緣》、《別告訴她》,再加上已經播到第五季的《初來乍到》,這些劇和片子無一例外的都聚焦於中華文化與白人文化的衝突。 基於這個背景,華裔片井噴雖然顯得十分悲哀,更悲哀的是,在《別告訴她》之前的華裔片雖然都是華裔班底製作,但大多透露著一股濃濃的精白味道。 尤其是《摘金奇緣》,那個姓朱的導演真的是一個非常合格的香蕉人,幾乎完美迎合了白人對華裔的刻板印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片中男人不留辮子,女人不纏小腳。
  • 《別告訴她》:2020金球獎誕生首位亞裔影后
    飾演電影《The Farewell》(別告訴她)的女主角的Awkwafina奧卡菲娜,拿到了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當她捧起獎盃的那一刻,金球獎史上第一位亞裔影后終於誕生。奧卡菲娜是誰?或許有人對她感到陌生,但其實最近幾部好萊塢商業電影中,我們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 《別告訴她》:飯局成了騙局 我們說了謊言
    從小就舉家遷徙到美國居住的比莉一家人,接獲到奶奶罹患肺炎來日所剩不多的消息之後,整個家族並不打算告訴奶奶她即將離開人世的消息,準備以參加比莉堂哥婚禮的理由回到中國探望奶奶,想讓奶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詳地走完最後一段人生旅程,但比莉對於這一切感到不以為然…
  • 《別告訴她》,時代文化拼盤下,每個人都是異鄉人
    起初,我對《別告訴她》興趣並不大,印象中把文化差異和隔代關係拍出質感來的,我只想到了一部王穎的《千年敬祈》。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也拍的很出色,不過我感覺他的情感仍然是東方化的,他帶著一種含蓄的態度去拍這種文化差異,本身就是用中國人的視角來解釋它,有批判,也有讚頌,但缺少足夠的質疑和衝突。
  • 新片上映丨《別告訴她》上線,平靜的告別
    今天風霆迅數娛上映就是將其捧上影后寶座的電影《別告訴她》,本片用喜劇的方式展現了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但共通的親情又足以跨越國度感動你我。《別告訴她》The Farewell從1993年《喜福會》的大獲成功,到2018年《摘金奇緣》和《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不俗票房,以及閻羽西、趙婷、劉冰等大量優秀華裔導演的湧現,好萊塢似乎颳起了一陣「亞裔風暴」。
  • 看看這部《別告訴她》,它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故事呢?
    【文|鴻語 編輯|閘蟹君】《別告訴她》這個主題能講成很好的故事,但是導演的水平十分有待提高,首先音樂選得不好,為了渲染氣氛特意用了幾條「悲情音樂」, 但是太呱噪了讓人出戲。很可惜別告訴她並不是爆款,它並沒有戳中中國人的心窩子,幾個高潮段落都奇奇怪怪的。比如婚禮時堂弟喝多,大伯哽咽講話,等等。很好奇這部片就能戳中西方人的那個點嗎?是否在西方,坦誠告知一個不久於人世的人實情,就像不能吃狗肉不能打小孩不能說一個人胖那樣,屬於絕對正確?我感覺這個設定是整個故事存在的基礎,由此引發的文化衝突才自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