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吃的熱乾麵,憑啥代言武漢?方方:現在最渴望的是,早起來一碗

2020-12-23 老隱隱於宅

武漢這座城,號稱荊楚首善之區,卻經常要被遊客吐槽。其中最烈的幾樁,要數所謂的「七宗罪」吧:

熱乾麵、黃鶴樓、曇華林、周黑鴨、戶部巷、武大櫻花、楚河漢街。它們都是無比彪悍的存在,赫然屹立,需要你心力交瘁地去解釋,「我是誰、我幹嘛在這裡」。

傳聞起自1930年代初漢口長堤街

而即便是在這份「最暗黑榜單」中,「華中第一名吃」熱乾麵,不管時代怎樣變遷,基本都是獨佔鰲頭的寵兒,風行草偃,「臭名昭著」,根本不用人帶節奏,也沒人會給你安撫。

武漢這座城,好吃的幾乎清一色是「外來戶口」,本地差不多就一熱乾麵。流水的過早餐,鐵打的熱乾麵,它是武漢人共有的祖傳名牌。

中國面壇F4,什麼北京炸醬、什麼山西刀削、什麼廣東雲吞,我武熱乾麵是其中最年青的後生仔,出生不過數十年。就連作法,都要屬它最狂拽酷炫最斷舍離:面裸裎裎一擔煮熟,油刷霍霍拌好,遠瞥食客趿拉著拖鞋來了,朝沸水鍋裡一燙,挖上細香蔥、芝麻醬、麻油、姜蔥,一分鐘能給你剩下幾十碗。

武漢街頭常景

可是,乾脆點說,熱乾麵不但談不上啥「美饌」,只怕都是在「舌尖上的中國」投錯胎的神物。至少,當年我老爹千裡迢迢來看我,滿含幽怨啃下幾口「武漢名吃代表」的熱乾麵後,默默無言,目有淚光,出神許久。臨走,扔下一萬塊錢,叫我「改善下夥食唔好太苦」——這是20多年來我第一回看到這個老男人展露深情和悲憫。

我自己,寄居武漢數載,漢皋尋食,嗜此不疲,可整整有2年多,完全吃不慣熱乾麵,多少回下定決心咽掉一份,都功虧一簣。「幹」得能噎死!我一廣東仔,根本理解不了,說話都夾槍帶棍的武漢人民,怎地一大早起來都能人手一碗,三轉九拌呲溜呲溜個不停?

真的,這玩意光聽著就牙磣,待聞著粗鹼的重味,忸怩中挖上幾筷子,面就要幹成陀了,哪怕閉眼皺眉再生吃硬塞一口,都感覺是齧檗吞針,整個胃都在高喊著虐心。相眄良久,每每落荒而逃,自己點的「美食」含著淚都吃不完,那真是一套法西斯般的折磨。

最常見的武漢式攤點

但是,不管你我如何吐槽,熱乾麵過早,都是武漢最彰特色的城市面目,是武漢最拉風的市井態度,是武漢視野與胸襟的澆築。一個城市的歷史、性情、寄託、趣味,不會因你的吐槽與不悅而改弦更張。

對於任何一個正宗武漢人來說,你花再多錢請他遊走天涯,都終歸抵不過一碗熱乾麵的誘惑!

武漢過早文化:熱乾麵在手,黃金拉不走

著名作家方方講,幾十年前那個荒蠻貧窶的年代,所有武漢人中,流傳最廣的歌曲,就是牽念熱乾麵的。那是知青下鄉後,根據《我愛祖國的藍天》的曲調改竄的,這差不多也是唯一一首讚許老武漢小吃的小歌:

我愛武漢的熱乾麵,二兩糖票一毛錢。四季美的湯包鮮又美,老通城豆皮美又鮮。王家的燒餅又大圓,一口就咬掉一大邊。啊——,河南人愛蝨子,湖南人愛辣椒,問武漢人愛什麼,我愛——武漢的熱乾麵

外地人食難下咽的熱乾麵,是無數武漢人的舊愛,也是永遠的新歡。老區內的臨時攤點,一碗金黃油潤、灑著蔥花、雜著酸豆角、澆著芝麻醬、佐著蘿蔔丁、再澆上一點滷水的熱乾麵,再搭上一句「吃了冇」,不曉得牽動了多少江城遊子的鄉渴。

「老闆,來碗熱乾麵!」「好勒!」,接過紙盒,風捲殘雲咕嚕咕嚕既幹又粘下肚,這是武漢人標配的生活方式。吃完,抹嘴,滿足中感慨萬千,「啊!又是一個美好的早晨」!

公交車過早吃熱乾麵,武漢特色風情

你永遠不會了解,任何一個武漢人,為了覓見更正宗的熱乾麵,轉過多少冤枉巷子刁子角;更不會理解,為何離家背井多年之後,再見它,差點都要淚流滿「面」。無數武漢人,每次回故鄉,下車伊始,就要先搞碗熱乾麵熱身。吸溜過這東西一碗,他才感受到自己真的回家了!那每一個神色姿態,都仿佛在顯擺:熱乾麵一大盒,配上面窩、蛋酒,簡直絕了,外地人不必懂我!

作為老武漢人的作家方方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這種我行我素的拽逼勁,可能會讓你恍然大悟,為啥武昌首義是爆發在這,而不是你那完美如胡歌的老家村子。

對於老武漢人來說,熱乾麵就是生活本身。不長年淫浸在江城街頭巷尾,很難體會這種不可捉摸的深情款款。

圖:百萬大學生聚集的武漢,熱乾麵是多數年輕人們性價比最高的早餐

湖北人,特別是老武漢人,血管中流的,肯定就是一根根熱乾麵。所有在外漂泊的武漢人應都有感觸:跟中蠱似的,沒有了熱乾麵,沒有了面窩,就不叫過早,沒有了過早,日子就無形中缺了一大塊,換了啥吃都味如嚼蠟,一上午生無可戀,街頭美女超短裙飄過,都懶得張眼。家常便飯,卻成了最遙不可及的惦念,生活為害之烈,莫甚於此。

這真是一股煙熅在俗世大武漢中的浪漫主義情懷,還沒有一種面可以對一座巨無霸城市的人們如此攝魂奪魄:你可以失戀,可以沒錢,可以是孤兒,可以是盲流,可就不能缺少從破舊凋敝的小區深巷裡,端出來的熱乾麵撐持日子。這碗紙盒子橫疏而盛的食物,它大道至樸的內涵,能上升到一部哲學論文的高度。

熱乾麵的擁躉,除了本地鐵粉近千萬,再添上省內外的,保守也得近億了吧。是以,我經常對不熟悉武漢的朋友嘮叨,一旦踏上這片土地,最應先打交道的,就是熱乾麵這「極品」。付上起皺的4塊錢,接過一份油乎乎的熱乾麵,或在門前塑料凳子上蹲著撲哧,或在人流中邊暴走邊吸啃,在武漢這是必備演技。

沿波討源,雖幽必顯,當你含淚扒拉完這一根根似蚯蚓般疑似麵條的東西時,我包管所謂的「武漢精神」,已剎那間在你那上身附體。「徘徊過多少櫥窗,住過多少旅館」,都不能替代這種夢魘體驗。

熱乾麵是武漢人藏於胃中的魂。不喜歡吃熱乾麵,縱使你在武漢住了一生,也難稱是武漢人。

吃熱乾麵最考驗的,是攪拌的功力

對於外地人來說,武漢熱乾麵,也許是最蹊蹺的一種什物。它十分稀奇古怪,基本每次吃都覺得不好吃,偶爾還會懷疑自己腦筋有問題,可是許久不吃又心心念念,魂牽夢繫於那些腌臢狼藉的攤點,滿腔幽情,一吃又覺得不好吃。

有人說,熱乾麵這玩意,除了武漢人自己誇好吃,幾乎全國人民都道難吃。中國好吃的麵條太多,蘭州拉麵,河南燴麵,成都擔擔麵,山西刀削麵,浙江海鮮面,揚州陽春麵,安徽鋪蓋面,廣東梅州醃面,新疆拉條子羊肉麵,甚至還有「沙縣大酒店」的拌麵,唯一食難下咽的就是武漢熱乾麵。

也許,只有在武漢混跡過幾年的人,才會領悟過來,熱乾麵這東西,和太多地方特色小吃,諸如北京豆汁兒、河南胡辣湯、天津鍋巴菜等一樣,都是品嘗親近過一段時間後,方知其味美,且愈久彌香,越吃越歡,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愛上的。

熱乾麵,就更像一個溫柔、賢惠、貼心、有顆善心的醜女人,乍看厭煩,一朝發現其內美,就會有種離不開的倚賴。無數在武漢棲身過一兩年的外地伢子,最終都會痴迷上武漢的過早文化,以及必不可少的熱乾麵,每早一碗在手,噗嗤一笑泯恩仇。

真的,熱乾麵不是面,而是淬鍊誠心的一具迷你小熔爐。倘若你連熱乾麵都過不了,憑啥吹噓到過武漢,了解武漢,懂得武漢人,深諳武漢精神?

武漢是一座以庶民生活情趣為傲嬌的城市,因之,大到城建,小到飲食,都往往以欠缺偉大構想著稱。

老漢口

它基本不會走在時代的前列,但是又有著自己的獨創性,以自己的方式、以頑強的鬥志,完成吐故納新。美國漢學家羅威廉,曾深入考察過武漢,寫下《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與社會》這部名著。在這位享譽世界的漢學家眼中,「武漢人」最顯著的特徵有二:一是特別的世俗,實用主義,高度自治;二是面對災難非常的淡定,積極樂觀。

羅威廉(William L.Rowe), 1931-2015

這兩樣性格特徵,在此次肺炎大戰中也能看到端倪吧。而熱乾麵,更是這種漢風作派、草根精神的城市風情,不用發證明的代表。它是有入門門檻的食物,最經濟便宜,而且還最耐餓。可以說,熱乾麵就是武漢人的魂,是武漢人心裡最柔軟的那一小塊地方,想家時就可以拿出來體味一番。

武漢,「九省通衢」,太多幹道行經至此,五湖四海的人在碼頭紮根,從而造就既世俗又強悍的「武漢精神」。在這座因烏龍混雜而最顯朋克的城市,老武漢人性情直率,脾氣火爆,嗓門特大,與粗獷的熱乾麵,真是無雙絕配。

熱乾麵,是中國面中的異端,其實也是別具一格的新老武漢人,性格特徵的證明:簡單、熱烈、直愣、世俗、接地氣,還帶點小市民氣質,大大咧咧渾不為異,管別人愛不愛。你愛不愛它都會在那,就像這個城市一樣,大江大湖,你愛不愛它都在這裡。

黃鶴樓視角下的長江大橋,與武漢居民區

對於老武漢人來說,熱乾麵其實就是,你在武漢成長,吃了數十年不厭的一種平凡之面。也許,你素日沒覺得它好吃也沒覺得它難吃,你外地朋友拼命吐槽你也懶得爭辯,離開它的時候也未曾惋惜,可是一旦你出遠門一年半載,歸來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要回到從小混到大的那些早點攤子上,弄一碗舒爽吸溜,然後隨著日子的推移又趨於平靜,直到下次浪跡天涯,循環復始。

凡武漢人,必然是有熱乾麵情結的。熱乾麵,一碗四元,三街六巷唾手可得,它是最簡單純粹的鄉愁。

對於武漢人來說,對於所有懷念武漢的遊子來說,熱乾麵還真不僅是一碗麵條那麼淺薄。

它不止是一種偏愛與習慣,它可能還裹挾著青春,成長,親情,友誼,當然還或許有兩手相攜蹲板凳吸溜的愛情記憶。管它啥子改朝換代,日裂星沉,摧肝裂膽,迸血撕心,老式新派武漢人「開門一件事」,就是熱乾麵過早。在老武漢人的精神世界中,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快感,多少煩懣都不會去改的痴心,讓外地人在困惑與吐槽中,搖頭晃腦,難尋究竟。

它不僅是一碗麵。它還可以是風雨飄搖裡的慰藉和熨帖,在百年長河中,默默無言地陪伴著武漢人,熬過了一段又一段的凋敝歲月。作家方方,正身處在疫情「暴風雨」的最中心,據說在朋友圈中念叨最多的話,就是「天早點亮,快尼瑪解放了,欠死熱乾麵了」。

只是如今,以熱乾麵打頭,由大排檔、小龍蝦、東湖、櫻花組隊,縱橫江湖,肆意人間的大武漢,一切都因了一場猛然而至的「暴風雨」,戛然而止。偌大的大武漢,宛如被病毒按下了暫停鍵,城市的笙歌鼎沸,人們的紅飛翠舞,被一面面口鼻處的棉布罩起。

但我永遠相信,它的愛與希望、信念與鬥志,一定會比災難蔓延更快。近代以來的武漢,多災多難,數次瀕臨傾覆之險,但屢僕屢起,浴火重生,從不屈服,更從不會被打倒!當年,孫中山先生驚嘆,「武漢一呼,四方響應」,所謂武漢精神,大而化之,其實就是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

武漢,是武漢人的武漢,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武漢。最後,讓我們為武漢祈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難吃的十大小吃排名,武漢熱乾麵上榜,外國人最害怕它?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網友評選出來的「中國最難吃的十大小吃」,看看有你家鄉的美食沒?NO10:皮蛋皮蛋一直是中國人最喜歡的美食,但是到了國外卻被外國人當成了「魔鬼蛋」,甚至被英國BBC評為「全球最噁心的食物」,就連「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貝爺都敗在它手下。
  • 很多人對武漢熱乾麵有誤解,但多少武漢人為一碗熱乾麵魂牽夢縈
    廣州祿運茶居地早中晚茶,很多外地人去廣州只知道陶陶居,廣州酒家,點都德等。不妨試試祿運茶居,點個紅米腸,美滋滋。另外潮州,潮州本地某連鎖牛肉館(忘記名字,但有名氣的就那麼幾家),也是為了吃去過一趟,牛肉火鍋必吃了,其他小吃沒有覺得太有亮點。當然還有成都,沒娃時去過三次還想不斷復盤,但是近些年體質不適應吃辣了,無奈放棄。
  • 在家也能做出一碗香噴噴的熱乾麵
    熱乾麵中國有名的特色小吃,很多外地人可能吃不慣,包括小編也是一樣,2012年第一次去武漢的時候,吃了熱乾麵,我簡直不敢相信這麼難吃的麵條,居然有這麼多人喜歡吃後來慢慢地多吃了幾次,吃過不同家的熱乾麵後,我發現只是我第一次吃的那家店比較難吃而已
  • 網友評選出「最難吃」的麵條,蘭州拉面上榜,最難吃的在北京
    經過人們的不斷研究和創新,麵條現在有多種食用方式。我們中國有十種麵條。每種麵條都很好吃,有自己的味道。那些好吃的是不好吃的。網民們選擇了「最難吃」的麵條,蘭州拉麵榜上有名。最難吃的麵條在北京!
  • 武漢熱乾麵僅是早餐嗎?4元一碗承載三種靈魂,武漢人第一口就知
    >熱乾麵是大武漢這座超級特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早餐。也是我最鍾情的一個早點之一。在武漢生活了30多年,每天早上吃熱乾麵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出差到外地,如果沒有熱乾麵吃,我心裡總有一種失落感。熱乾麵多少錢一碗才能被接受?
  • 武漢人最惦記的過早:熱乾麵
    武漢人 最惦記的過早 熱乾麵今天好吃有癮就和你們聊聊武漢熱乾麵。武漢人 最惦記的過早 熱乾麵但是多吃幾次以後,就會慢慢習慣,開始對熱乾麵由恨轉愛:燙的外圈柔、內芯韌的鹼面,淋上一圈圈芝麻醬,真香!!武漢人 最惦記的過早 熱乾麵武漢人已經站在麵攤前,拌著熱乾麵,飛快咀嚼,吞咽,速度一個比一個快,如果加個喇叭,無疑就是一場激烈的吃麵爭霸賽。
  • 熱乾麵,武漢人吃的是情懷
    熱乾麵,武漢人吃的是情懷熱乾麵是武漢非常出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以鹼水面為主料,搭配花生碎、榨菜、芝麻醬等調配而成,吃起來非常的鬆軟入味口感好,被流傳開來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對於一些喜歡吃麵條的人來說,甚至在早餐時分也要吃上一碗熱乾麵
  • 武漢十二時辰·午時|等候多時的一碗熱乾麵
    4月7日午時,呂豔菊在店裡為顧客打包熱乾麵。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武漢的四月,天氣漸暖,疫情防控態勢穩定,呂豔菊的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呂豔菊是武漢熱乾麵老字號連鎖店蔡林記的一家分店店長。提起這件事,呂豔菊笑了起來,「經過疫情不一樣了,人與人之間特別親切。」熱乾麵開賣,對武漢人來說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在美食點評網站,不少武漢市民近日的留言裡除去表達買到熱乾麵的激動,還會加上一兩句「武漢加油」「武漢人的快樂回來了」……熱乾麵是武漢人太熟悉的一部分,也是武漢人對日常生活的一份執念。
  • 8款即食熱乾麵評測,離了武漢的熱乾麵似乎不太能打
    在武漢,「過早」是一天的開始,一定要吃得好,吃得飽。在一天的忙碌開始前,一定會先去樓下小攤點一份熱乾麵,再衝碗蛋酒,夏天醒神過癮,冬天滿血復活。
  • 武漢熱乾麵集體漲價,4元熱乾麵全城難尋
    自從武漢解除離漢交通管控後,整座城市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近日武漢街邊很多小吃店陸續開始營業,大家出門過早又能吃到熱乾麵了。可高興沒多久,在家兩個多月坐吃山空的市民們卻突然發現,疫情前只賣4、5元的一碗熱乾麵,一下子漲到5、6元,甚至7、8元一碗,加牛肉的更貴,不禁紛紛感嘆:報復性消費沒到,報復性漲價倒是先來了。
  • 湖北武漢最出名的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湖北武漢最出名的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相信熱乾麵,大家都熟悉吧。大部分武漢人的早餐都是熱乾麵。要說哪裡的人對熱乾麵最有感情?無疑是武漢人。對於武漢人或者長期呆在武漢的人們來說。熱乾麵這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外的武漢人民能吃到一碗熱乾麵就算是不正宗,也是一種情懷。
  • 武漢:一碗熱乾麵殺百鬼,一鍋豆皮燙神仙
    北京人:「當然不,難道你們武漢人天天吃熱乾麵?」 武漢人:「對啊!天天吃。」 圖源水印 武漢的早晨,碼頭邊、公交車上、或者寶馬車裡,人人都有一碗熱乾麵,伴著芝麻醬呲溜呲溜。
  • 武漢,除了小龍蝦熱乾麵還有什麼?
    一口油鍋裡炸著油條,油條放木排一般滾滾而來,香菸瀰漫著,油焦味直衝喉嚨;另一口大鍋裡裝了大半鍋沸沸的黃水,水面浮動一層更黃的泡沫,一柄長把竹蔑笊籬塞了一窩油麵,伸進沸水裡擺了擺,提起來稍稍瀝了水,然後扣進一隻碗裡,淋上醬油、麻油、芝麻醬、味精、胡椒粉,撒一撮蔥花——熱乾麵。武漢特產:熱乾麵。」
  • 武漢最強熱乾麵全集
    ,選中了長子熱乾麵;李安來武漢時,也曾戴著墨鏡來這裡吃他家的熱乾麵……長子家的熱乾麵就是最老式的武漢熱乾麵。熱乾麵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既有麵條的筋道,又有麻醬的香溢,加上蘿蔔榨菜等小輔料,一碗老味道武漢熱乾麵讓你停不了口,現在想起口水就在蠢蠢欲動。地址:礄口區武勝路(近家樂福)上午11點左右到的,具體位置就在武勝路家樂福旁邊的巷子進去(屈臣氏家樂福之間),走到頭看到一個菜場,菜場左邊的小路口進去就是的,招牌很破舊並不顯眼,對面是一家賣牛肉粉面的,還是比較好找的。
  • 武漢的人早餐 從一碗熱乾麵開始
    這次疫情讓全國都知道了武漢,對武漢熱乾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外地人可能無法理解湖北早餐,看後都懵圈:這真的不是午餐嗎?其實湖北各地都有熱乾麵,今天介紹的是武漢熱乾麵。20世紀初,食販李包延續前人切面做法,將面煮熟、瀝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風味獨特的熱乾麵。
  • 為什麼說熱乾麵走不出武漢?吃不到熱乾麵,武漢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武漢被譽為中國的「早餐之城」,在這座城市裡,早餐是一天裡最受歡迎的一頓飯。武漢人從不說「吃早飯」,只說「過早」,一句過早就將整座城市清晨的沸騰和喧鬧錶達得淋漓盡致,仿佛立刻聞到油香、米香、面香和芝麻醬的香氣。
  • 武漢人的早餐標配——熱乾麵
    來到武漢不能不嘗一嘗武漢最具特色的小吃——熱乾麵。武漢人把吃早飯,叫做過早。武漢人的過早文化,十分豐富多彩,武漢人吃早飯一般都選擇在外面吃,在家裡做比較少,因為武漢這座城市節奏比較快,人們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
  • 武漢味道:水果湖最好吃的熱乾麵,出自信陽大叔39年的精心製作
    三伏天的藍,映襯之下是一小溜兒的窄小店面,最東端一間就是我要尋找的粉麵館。店面窄長,五十多歲的叔叔阿姨在操作臺忙碌,一個穿橙色短袖短褲的微胖界小帥哥在門口炸面窩、油條與歡喜坨等,嗯,這就是武漢相對不錯小店的場景,每一家生意人流不錯的粉面小店必有一個炸貨攤子來搭夥。人流漸漸起來時,阿姨下面,叔叔加牛肉香菜等找零。
  • 武漢最全熱乾麵寶典!今天你吃了冇?
    ,選中了長子熱乾麵;李安來武漢時,也曾戴著墨鏡來這裡吃他家的熱乾麵……長子家的熱乾麵就是最老式的武漢熱乾麵。熱乾麵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既有麵條的筋道,又有麻醬的香溢,加上蘿蔔榨菜等小輔料,一碗老味道武漢熱乾麵讓你停不了口,現在想起口水就在蠢蠢欲動。地址:礄口區武勝路(近家樂福)上午11點左右到的,具體位置就在武勝路家樂福旁邊的巷子進去(屈臣氏家樂福之間),走到頭看到一個菜場,菜場左邊的小路口進去就是的,招牌很破舊並不顯眼,對面是一家賣牛肉粉面的,還是比較好找的。
  • 【大武漢】把熱乾麵賣到義大利,4歐元一碗,好搞啊!
    早上,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熱乾麵,對於武漢人來說,很是尋常。但如果是在距武漢萬裡之遙的義大利文藝復興聖地佛羅倫斯,幾個金髮碧眼的義大利人拿著叉子,熟練地拌好武漢熱乾麵,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是不是讓人感到風中凌亂:難道佛羅倫斯也有熱乾麵賣?就連武漢蔡林記總經理王永中也發出同樣的疑問:只聽說中國人在國外開中餐館的,還沒有聽說過有中國人在國外賣武漢熱乾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