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

2020-12-15 說說小歷史

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

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正反兩面的持論者,各有見地,互不相服。那麼,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今天的人又該如何看待源自古印度的這一信仰與飲食的抉擇問題呢?從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本旨來看,五戒著重戒殺生所戒不單是戒殺人,還必須戒殺一切有情生命,包括各種動物畜牲,吃素是基於戒殺生,學佛人以慈悲為懷,守戒而不殺生,因此也不吃由殺生取得的食物。印度也是農業為主的社會,自古以來依賴牛馬農耕及運輸,因此不殺牛馬,不吃牛肉,這是佛教尚未形成之前,自古以來的風俗傳統。

先佛時代,就早有這種戒律。把牛當為聖物,也並非自佛教開始,也非純宗教因素,而是由實用經濟的需要,才禁止屠殺牛的,然後假託宗教以牛為聖,以此來保護這種動物。可是,發展到後世卻演變為過分的崇拜「聖牛」。在印度社會,牛群橫行過市,無人敢阻擋,還要頂禮膜拜。這種過分的崇拜與戒殺的原意相去甚遠,更與佛教無關。佛教主張戒殺,卻並沒有提倡崇拜牛為神聖,佛教戒殺源於慈悲,印度流行拜牛,只不過是種迷信罷了。吃素也並非佛教的獨創思想,自古以來,世界各地都有吃素的群族,早在先佛時代,許多印度群族已經吃素不少宗教也是吃素。

如瑜珈教與耆那教,自古至今都是吃素。現代的印度教也吃素,一半是源於宗教觀念,一半是由於貧窮。現代西方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趨向吃素的人已急劇增加,大多數是基於保健,而非宗教因素。佛教密宗盛行的地區,是我國的西藏、青海,以及蒙古、尼泊爾、錫金等,這些都是崇山峻岭與高原,氣候嚴寒,不宜農耕,只適合畜牧。遊牧民族自古以來不種農作物,只以畜牧牛羊為生,根據水草的狀況而徙移,平時生活殺牛屠羊,食物以肉為主。原始的宗教信仰,主張宰殺牛羊祭祀獻神。佛教傳入後,不僅沒有改變當地人的生活習慣與風俗,反而與之結合,形成含有濃厚原始宗教色彩的密教,西藏原始的苯教(黑教)的神秘特色與咒術,成為密宗佛教的特色。

遊牧民族的肉食習慣,到今天也沒有改變。密教現在已經遍傳了世界各地,西方人更是趨之若鶩,多半是被密教的神秘所吸引。西方人對於顯教興趣不大,信徒比較少,比不上信密教的熱門。西方人信密教的人未必都吃素。吃素的西方人中也很少是因為信教而吃素,只是為了保健罷了。了解密教吃葷肉的文化背景,就知道他們吃肉是沿襲風俗而來。中東與阿拉伯地區也是畜牧社會,同樣是吃肉的民族,蒙古與天山一帶,也是吃肉為主的民族,吃素菜反而是無法負擔的奢侈。佛陀顯然並未硬性規定必須吃素,而且也說過在不毛之地特別環境之下可以方便吃葷,但他還是希望弟子儘可能吃素,以存慈悲之心,以及恪守殺生之戒條。

他也說過允許弟子吃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就是:「不是我親手殺生,不是為我而殺,不是眼見其被殺」,再加上「自死之肉」、「被遺棄」之肉,都可以方便吃它,合稱「五淨肉」。這些話,可在一些經文中找到,從而被當做了持葷信徒的依據。但佛也說過,到他入滅後就必須連「三淨肉」也戒吃。到底吃葷還是吃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好像很難有定論。就拿現代社會來說,親手殺雞鴨或宰屠豬牛,已很少看見,市場出售的肉都是別人屠宰乾淨的肉,可以列為「三淨肉」或「五淨肉」了,所以持葷者不必擔心犯戒。可持素者說雖然是吃「三淨肉」或「五淨肉」,也會負上因果報應:經文上不是說人吃了羊肉,死後來生會變為羊被他人宰吃嗎?

那麼,人吃了魚也會變魚嗎?葷素兩派,引經據典,都似乎是斷章取義,未能貫通佛陀的原意。佛心是基於慈悲而戒殺生,因戒殺而不吃蒙肉的。假如認清此一佛心本旨,就不必斤斤計較什麼神力化肉和吃羊變羊了。那些神話其實並非佛陀的原說,只是後世弟子所追加在經內的,在往昔神、我並存的時代,宗教總不免帶有很多神話色彩,現代人是很難接受的。其實,佛陀當初也並未設立佛教為一個宗教,他講的是人生道理與守戒行善,後世弟子不斷增添神話上去,把他這位偉大的老師衍化為超自然的神了。持葷者又說,釋迦牟尼也是吃肉的,而且他遊方託缽化緣,施主給什麼他就吃什麼,不可能堅持吃素。

這些觀點,細想起來似乎也沒什麼信服力。當年釋迦牟尼和他的弟子們雲遊弘法時,印度是個自古以來都貧窮到極點,經常在飢餓邊緣的地區,一般人都窮到兩餐難繼,又哪裡來的肉類布施?恐怕連米飯都布施不出?農民要靠牛馬耕田及運輸,羊奶養兒,怎會捨得殺牛羊牲口?養豬是要賣給肉販去賺錢的,怎會隨便殺豬自吃?雞蛋也是要換錢的,怎敢殺雞自吃?又怎麼可能把這些布施供養佛陀呢?至於王公貴人富裕之家,如果是信佛,必然會知佛不準殺生,他們怎敢用葷肉去供養佛陀與徒眾?如果說釋迦牟尼也吃過肉,想他當年在做太子時,宮中什麼精美肉食沒吃過?倒要去出家乞食吃肉?所以,這種觀點看起來好像也是為了吃葷做的辯護吃葷吃素,是人的自由,佛陀也並沒有硬性規定必須吃素。對於現代人來說,養生保健,現世報應倒是比來生輪迴更動聽。

相關焦點

  • 靈芝師姐: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吃素有什麼功德?
    但他卻是佛教中提出吃素的第一人,提婆達多派是從佛教分裂出去的一個沙門教派,特徵是崇尚苦行,嚴格素食主義。其實真正的學佛跟吃素毫無關聯,佛陀時代從未要求弟子吃素,南傳佛教迄今持午而未素食。但偽善的大乘佛教硬要把學佛和吃素扯上關係,吃素成了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
  • 佛教徒吃素的緣起和意義
    吃素可以避免殺生,所謂沒有買賣便沒有傷害,雖不是你殺,也會因吃肉而存在傷害其他的動物。一個好的佛教徒,也可以把食素當成一種修行,獲得慈悲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食素能最有效的激發人們的慈悲心,阻止殺生的行為。從因果輪迴上來說,造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必然不變的真理。很多吃出來的瘟疫,就是最好的因果循環的實證。佛教吃素的觀念,很符合現代的養生理論。
  • 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吃素的意義在哪?
    民以食為天,「吃」不僅是個人的問題,還關於家庭、人際交往等等。所以要決定吃素,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毅力,甚至是智慧。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說起學佛,人們就想到吃素。甚至很多人會有「學佛就要一定要吃素,不吃素就不是學佛人」的這種認識,這就導致了許多未學佛的人對佛法心生嚮往的同時又有許許多多的憂慮。到底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吃素的意義在哪?戒不了吃肉怎麼辦?如何開始吃素?吃了素但中間又吃肉了怎麼辦?一個月只吃一兩次素行不行?這種種糾結的點,還是讓宏海法師來給我們做個統一的解答吧。
  • 學佛人一定不能吃葷嗎?不吃肉就是等於放生嗎?
    對於學佛,世上尚有很多誤解,但大家好像並沒有很認真地去思考,只憑著道聽途說便形成一個片面認識。正如信佛學佛一定要吃素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認為佛弟子是見不得一點葷腥的,否則就是對佛陀的大不敬。可是當真如此嗎?不盡然!不吃肉就是等於放生嗎?錯了!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佛教提倡「不殺生」。而在大家的認知裡,「不殺生」就是「不吃肉」,所謂的「肉」原本就是生命,那麼吃肉,就是違背了佛教不殺生的戒律。
  • 學佛三書(正信的佛教、佛學入門、學佛群疑)
    佛教徒能賺錢嗎?能有感情生活嗎?佛教的生命觀合乎現代科學嗎?佛教相信世界末日嗎?本書是《正信的佛教》的續篇,文字淺顯流暢,解答精闢詳細,是學佛入門的必讀經典。 **目錄**正信的佛教無名問無明——李連杰與聖嚴法師座談紀實新序自序再序正信的佛教是什麼佛陀是創世主嗎佛陀是什麼宇宙和生命是從哪裡來的菩薩怎麼講什麼叫做大乘和小乘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嗎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麼佛教的根本教條是什麼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 初學者看過來:學佛後關於吃素的煩惱,你有嗎?
    作為一個學佛的在家人,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學佛後我要吃素,可家裡人不讓,經常為這事爭吵。還有看到家人吃那麼多肉,就害怕他們將來會墮入惡道,怎麼辦?」對於吃素的問題佛教肯定支持的,但是佛教裡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吃素。
  • 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對於學佛是否一定要吃素的疑問,大師開示:「學佛不一定要吃素,但是吃素確實比較接近道德,也可增加慈悲心、柔軟心、耐力。」並表示:「素食是一種生活習慣,吃素的重點並不在於吃菜或吃肉,擁有『素心』,心能清淨、慈悲才是最重要。」很多人對素食及素食者充滿好奇,也很想嘗試吃素,但是不知如何入門,大師特別針對一般人對素食的疑問作了詳盡的解答。內容包括:為什麼要吃素?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目前業內沒有對食素群體做出嚴格科學界定,區分關鍵還是基於尊重「信仰、習俗」等因素,但從營養角度分析,嬰幼童、青少年及孕婦並不建議長期食素。兒童是素食禁忌者,飲食應保證蛋奶和豆製品。「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很多重要營養物質都來自於肉製品。因此不建議嬰幼兒及兒童吃素,兒童應是素食禁忌者。」劉璐說,如果兒童因家庭飲食影響已養成素食習慣,應格外注意鈣的補充。
  • 佛教:學佛的人,哪些必須吃素?如何判斷?學佛吃肉有什麼後果?
    一直以來,為吃素還是吃肉的問題,大家爭論不休。一般漢地和藏區,信佛的人都認同吃素,因為可以少傷害動物,培養慈悲心。但不信佛的人抬槓,植物也有知覺,吃動物不慈悲,那吃植物不也一樣?其實吃不吃素,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修的是什麼,該不該吃素。假如你學的是漢傳佛教,前面說過,裡面是三分佛教七分天道,天道喜歡清靜,你就吃素最好。
  • 信佛一定要吃素嗎,雞蛋是素的嗎?
    關於吃素的問題,關於雞蛋牛奶問題,歷代祖師大德都做過明確的開示。吃素不是學佛的必然條件,就是說吃素的人可以學佛,不吃素的人也可以學佛。佛教的重點不在於吃不吃素,而是在於佛法的知見,在於我們如何通過理論的學習,來修行,來斷除煩惱,脫離輪迴。
  • 哪些信佛人必須吃素,吃素又到底是為了什麼,吃素有功德嗎
    在生活中,不時有這樣的場景出現,在宴會餐桌上擺著各色豐盛美食,而有人只挑素菜吃,於是就會有人詢問其是否信佛。的確,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吃素是佛教的一大特色。如果有人宣稱吃素,那麼就很容易被人以為是信佛的緣故。
  • 星雲大師:吃素長養慈悲心
    答:佛教徒吃素主要是為了長養慈悲心,然而在生物學的定義:「凡是會繁殖、死亡、生長的就是生命。」於是有人問:「豬、馬、牛、羊會繁殖、生長、死亡,青菜、蘿蔔也一樣會繁殖、生長、死亡,為什麼你們不吃動物,只吃植物呢?這樣就是慈悲嗎?」這個問題也是我年輕時曾經產生的疑問:「吃素!吃素!青菜、蘿蔔也有生命,它也要活命,我怎麼可以吃它呢?
  • 聖嚴法師|佛學常識,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關於佛教的文化,戒律的問題是很多學佛修行的問題。特別是生活中,我們信仰佛教的人是否吃素食就是大問題之一。在佛教的戒律中,有三皈五戒之分,為了教導弟子如律受持,是約束心身,斷惡行善的靈丹妙藥。當然,對於佛教的對於食的問題,大德聖嚴法師曾寫道:「素食是佛教最為鼓勵的事。但也並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徒都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為慈悲一切有情眾生的緣故,所以在南傳地區的佛教國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堅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堅守素食,但他們不可親自殺生。」佛教在五戒中,第一條就是要大家不殺生。
  • 信仰佛教,必須要吃素嗎?不要執著了!
    關於信仰佛教是不是一定要吃素的問題,學佛人一定要知道,不然很容執著了。很多人學佛以後堅持吃素,不僅自己堅持,甚至還讓自己的家人也跟著自己吃素,跟朋友聚餐時還去強調自己吃是吃素的。吃素確實是個好習慣,但如果太過執著這種好習慣,反而好習慣也會變了質。關於吃素這件事一定不要太執著了,隨緣就好。佛教並沒有規定信仰佛教就一定要吃素,若能堅持吃素固然好,但若遇到特殊情況偶爾吃到了肉也不必糾結,若是因為吃了一塊肉,內心執著了三五天犯不上的。
  • 佛教徒一定要吃素 不能吃蛋和五辛?
    文/星雲大師 問: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 答: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國等佛教國家,囿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有很多人並非素食者。
  • 慧海慈航:惟覺長老——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吃素
    第二吃素不能離開痛苦,牛、馬、大象,它們也是吃草,從來沒吃過肉,還是被宰殺,還是在三塗惡道中受苦,所以吃素是沒有用的,因此很多原來吃素的人,聽了他的話就不吃素了。我們想想這是什麼知見?實在是邪知邪見!雖然是修行學佛,假使知見錯誤,南轅北轍,花了很多的時間,也達不到什麼效果,這就是因為知見、觀念錯誤的原因。
  • 吃素和吃齋有什麼區別?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吃素」和「吃齋」似乎就是一回事,本來這兩個名詞看起來也差不多,所以世俗間很多人就認為佛教徒所說「吃齋」就是「吃素」,齋飯就必然是素食。
  • 學佛人吃素就是不吃肉嗎?80%的人都誤解了
    文:我的早晚課吃素的含義你真的懂嗎?吃素就是不吃肉嗎?很多人都會認為不吃肉就是吃素,但是從佛教角度來說,吃素並不僅僅不吃肉,還有更深刻的含義。吃素,指不吃雞鴨鵝魚肉等葷腥類的食物,佛教中的戒律還包括不吃大蒜、蔥、洋蔥、韭菜、興渠等「五葷」。
  • 淨土法門:學佛吃素遇到家人阻撓,一招善巧化解
    自己準備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了,也打算要吃素了。這個先生一聽到就一頭霧水。「哎呀,念佛不是給那些死人念的嗎!你還要求吃素,不行不行,我一定要吃肉!」所以先生堅持說呢一定要太太煮肉給他吃。太太本來以為也不影響的,就是我吃我的素,你就吃你的肉就好。所以她獨自吃素,依然給先生做肉食。
  • 周一請吃素 | 陸遊為什麼食素
    他一生活到85歲,老死歸土,這在古代文人當中,也比較少見。 陸遊為什麼食素?素食是不是他長壽的根本原因?有些問題,是很難找到單一的肯定答案。至於陸遊食素,我想除了因為其家庭不夠富裕,無肉可食等客觀因素以外,還有可能與他的佛教情結有關,其實,並非他有超前意識,懂得什麼綠色養生之道。陸遊在詩歌中對鄉間菜蔬的極盡讚美,既是他的精神需求,也是他的身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