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高調慈善十餘年捐贈11億 稱看到榜樣力量

2020-12-24 搜狐網
1月22日,陳光標在「全國企業家光標榜樣愛心團春節分組慰問新藏雲貴川」行動啟動儀式上留影。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09年春節期間,陳光標在四川災區過年並給群眾發紅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陳光標:理直氣壯「秀」慈善

  作為慈善家的陳光標,甫一亮相就是一個「另類」。

  他高調、張揚,以最特別的方式刺激著人們的眼球。被指「作秀」時,他的回答理直氣壯:希望有成百上千個「陳光標」站出來,像我一樣拿真金白銀「作秀」。

  他喜歡榮譽,大方邀賞,幼時種下的「小紅花情結」在他的腦子裡根深蒂固。他說,榮譽會促使自己去做更多好事。

  十餘年捐贈11億,他的慈善之舉留給人們的思考,似乎遠比這個數字來得豐富。

  百元大鈔壘起的牆

  從五星級的玄武飯店出來,奧迪Q7拐進一條狹窄的小巷,在一家沒有名號的理髮店門前停了下來。陳光標和保鏢一頭鑽進這家面積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在瀰漫著濃重頭油和髮膠氣味的店內一屁股坐定。

  「嫂子下午剛剛來過。」理髮店老闆楊家國操起傢伙,熟練地修理著陳光標的小平頭。從陳光標進門到起身離去,整個過程大約5分鐘,吹、洗程序全免。

  「理這樣一個頭多少錢?」記者問楊家國。

  「這個頭可貴!一般是5塊,他老來,打6折,3塊錢。」楊家國說,他已經給陳光標理了10年的頭。

  「你知道他是誰吧?」記者明知故問。

  「不知道他是誰還行?」楊家國笑了,隨手翻出一份幾天前的報紙,封底是關於陳光標談拆遷立法的整版報導。

  這個名叫陳光標的人,名頭的確很響。

  他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表彰的「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被中宣部等6部委授予「全國道德模範」稱號。在他的榮譽室裡,各種榮譽證書達1500多本。

  他是江蘇黃浦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各種富豪榜上的常客,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他捐款捐物總價11億元,享有「中國首善」之名。

  幾天前,他剛剛以一個誇張的姿態,登上眾多報紙的頭版主圖。

  1月22日上午,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會議廳內,嶄新的百元大鈔以十萬元為一綑紮成「磚」,在眾人面前壘起一堵半人高的「牆」,西裝革履的陳光標站在這堵「牆」的後面,面對鏡頭展開雙臂和笑臉。

  他向到場的數十家媒體宣布:啟動「全國企業家光標榜樣愛心團春節分組慰問新藏雲貴川」行動。

  這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動,緣起於2009年12月31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個企業家論壇上,陳光標向現場5000多名企業家發出倡議,號召大家春節期間帶上愛心去新疆、西藏等地考察慰問。

  這已經是他第二次發起這樣的活動,2009年春節期間,他組織了100多名企業家,帶著7000多萬元款物去四川災區過年,並給當地受災群眾發紅包。

  眾多企業家響應號召

  據陳光標介紹,20天的時間裡,全國有500多名企業家響應號召,共計捐款4316萬元(包括陳光標的黃浦公司捐款300萬元)。今年春節前夕,部分愛心人士將帶著這些善款分赴新藏雲貴川等地過年,往返機票和在當地吃住全部由陳光標另外掏錢埋單。

  參加過去年活動的企業家,很多人今年仍然報名認捐。眾多響應號召的普通人士的愛心故事,也讓陳光標激動不已。

  「富二代」初中生小陳,從自己歷年收到的86萬元壓歲錢中捐出60萬元。

  7歲男孩嘟嘟拿出自己所有的壓歲錢,「希望幫助山區的小朋友上學。」

  「職業乞討者」老王(化名)去年有3萬多元入帳,匯了兩萬多元回老家蓋房,拿出1萬元交給陳光標,說一定要跟他去新疆過春節、發紅包。

  更讓陳光標沒想到的,是1月22日之後發生的事。

  一名素不相識的地產商拿著2000萬元的支票找到陳光標,「他就提了3點要求:不公布本人姓名和公司名字;春節不隨團行動;紅包委託其他人發放,提供清單即可。」

  一名香港老闆打來長途電話認捐500萬元,而且特別提出要匯到陳光標的個人帳戶上。

  3名企業家捐出250噸色拉油,託陳光標帶到新疆和西藏去……

  一周時間內,新增的捐款企業家和個人超過500人,新增捐款則數倍於此前募集到的4316萬元。至於具體數字,陳光標表示暫時不便公布,只稱「絕對讓人震驚」。

  這個「讓人震驚」的數字讓陳光標既開心快樂又寢食難安,如何把這筆巨款發下去,在習慣了大手筆花錢的陳光標那裡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按照原來的計劃,這麼多錢在春節期間根本發不完。」陳光標介紹說,這次活動的捐助對象,一部分是請當地政府部門調查統計出來的貧困師生、勞動模範、老弱孤殘等弱勢群體,另一部分則是愛心人士去當地親自探訪確定的困難群眾,捐助金額從500元到1萬元不等。現在的善款遠遠超過預期,但為了保證捐助的效率,有錢也不能隨便亂發。

  陳光標表示,發不完的錢怎麼用,春節過後他將與捐款的企業家們協商之後再做決定,他目前考慮的有幾個方向:給怒江兩岸仍靠溜索過江的群眾架橋修路、給寧夏乾旱地區群眾打井,等等。

  「有困難的人很多,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而且,我必須對這些愛心人士負責。」陳光標說。

  高調擺譜的慈善秀

  對於那張站在人民幣壘成的「牆」後伸展雙臂的照片,陳光標頗為滿意,他甚至將照片印成大幅掛曆拿來送人。

  在網上,人們對又一次高調亮相的陳光標一片喝彩,但也有人表示了他們的好奇和質疑:把一個慈善活動搞得如此張揚,陳光標意欲何為?

  一個常在陳光標耳邊響起的詞再次被頻頻提起:作秀!

  陳光標說,「作秀」有兩種,一種是表面說得很好卻無實際行動,認捐的時候牌子舉得很高該掏錢了卻無下文,這是虛假的「作秀」,惡意的「作秀」,終究是站不住腳的。而他是實實在在做了好事之後不願埋沒自己,要大聲說出來告訴大家,如果這也叫「作秀」,那也是善意的「作秀」。

  「這樣的『作秀』,你們應該大力弘揚才對。希望更多人像我一樣高調做慈善,希望有成百上千個『陳光標』站出來,拿著真金白銀去『作秀』!」

  陳光標說,自己之所以高調做慈善,就是希望給那些有錢人樹立一個榜樣,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財富觀和對慈善的理解,願意掏錢做好事。

  他說很多企業家在做慈善時有「三怕」:一怕捐款之後稅務部門查帳;二怕當地政府部門「化緣」;三怕各種各樣的上門求助者。

  陳光標說自己已經闖過了「三怕」關,2004年至2007年間,他作為慈善家的名聲日漸廣為人知的時候,稅務和工商部門確實經常來查帳,上門「化緣」者和求助者甚眾。

  「社會上的流言蜚語更是什麼都有,一會兒說我販毒,一會兒說我走私軍火。」他說,熬過這道坎之後,再做慈善就非常順利了。

  「中國人常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你就不怕嗎?」有記者問陳光標。

  他說自己就是要挑戰這種傳統觀念,他堅持誠信、守法做企業,不怕監督不怕查。

  經過多年的高調慈善之後,陳光標堅信自己看到了「榜樣的力量」。

  2008年在四川地震災區,一名來自內江的火鍋店女老闆拉著陳光標的手說,她原本打算捐款1萬元,在電視中看到陳光標親率60臺大型機械設備和120名員工抗震救災的事跡後,她深受感動捐了20萬。

  「這樣的話,我在不同場合聽了太多太多。」陳光標說,去年和今年報名參加四川災區和西部地區愛心行動的企業家,90%以上的人他不認識,這些人都是通過媒體報導了解到他的事跡、尤其是他在抗震救災中的表現後受到感動,從而行動起來跟著他掏錢做慈善的。

  四川內江浦發房地產公司董事長黃明德和杭州聖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曙曉這次各捐了200萬元,兩人都向記者證實了陳光標的話,他們對陳光標的了解,始於他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現。

  「只要有這個能力,今後我們還會跟著陳總做慈善。」黃明德說。

  林曙曉則表示,陳光標的行動確實改變了他對財富的理解,掏錢做慈善可以發揮更大的社會效應,陳光標的慈善方式也比較符合他的想法。

  林曙曉說,很多富人都有一種苦惱,隨著財富的增加,能夠體會到的人情卻越來越淡,社會上對富人也存在很多誤解,在這種點對點做慈善的過程中,他能感受到那種「被需要的感覺」。

  「朋友們開玩笑說,你開七八百萬的車,我們覺得是擺譜,看看陳光標,一捐就是幾千萬,那才叫『擺譜』呢,要擺就擺這樣的『譜』。」林曙曉說。

  為什麼信任陳光標

  對於自己捐出的每一筆錢,陳光標都會詳細記錄在案,細心保留相關票據、憑證,他說現在這個帳本已是厚厚的一大本。

  據他統計,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他捐出的款物價值已經超過11億元,受助人群突破50萬人。在這11億元中,約70%是以點對點的方式捐贈,也就是由他直接發放到受捐贈對象手中,只有30%是通過各種慈善組織捐贈的。

  親力親為,被認定為陳光標式慈善的一個明顯印記。於是有人問:「你不相信慈善組織嗎?」

  「不是不相信慈善組織,大部分的慈善組織還是不錯的。」陳光標解釋說。

  在陳光標的名片上,密密麻麻印著中國紅十字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光標榜樣基金執行主任、江蘇省紅十字會副會長、江蘇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江蘇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名譽會長、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副會長、中國公益事業形象大使等多個頭銜。

  追問之下,陳光標承認,自己雖然在多個慈善組織擔任領導職務,但在做慈善的思想觀念上,他和很多人存在「很大的碰撞」。

  他提到善款的使用問題:「我們有的國家領導人,把自己幾十萬上百萬的稿費捐給慈善組織,可是連他們都搞不明白這些錢最後去了哪裡。老百姓自然會有疑問,我捐的錢是怎麼花的?」

  陳光標認為,只有做到公開、透明,中國慈善事業才能有大發展。他說,現在有些慈善組織的負責人都是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老同志,年齡偏大是個問題,「這些老領導其實都很想把善款管好用好,可是因為身體原因很難親力親為,善款最後用到了哪些地方,他們有時候可能不是很清楚。」

  人們注意到,在去年和今年的兩次春節慰問行動中,作為倡議者的陳光標都是使用「中國首善」及黃浦公司老闆名義發出號召,未曾使用過任何慈善組織名義。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當私人化的號召卻應者甚眾,這些人為什麼信任陳光標?

  網上有人戲稱陳光標為「民間民政部長」,陳光標對此不置可否,他說愛心人士的信任在他看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多名捐款者在談到此次行動時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陳光標這個人,我信得過。

  林曙曉表示,他們此前也向慈善組織捐過款,透明度不高的確是個問題。

  雖然認為制度化是中國慈善的必由之路,但陳光標認為,目前慈善立法的時機尚未成熟,中國的慈善事業剛剛起步,在很多方面仍然處於摸索階段,應該讓各種社會力量放開去做、去試,「我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親力親為做了十多年慈善之後,陳光標表示,他有計劃成立自己的班子,「這應該是一個和現有的各種基金會都不一樣的機構。」

  少年時的 小紅花情結

  在陳光標去年剛剛捐資1.3億元成立的南京黃浦防災減災培訓中心6樓,有一間碩大的榮譽室讓到訪者過目不忘:1500本榮譽證書將四壁櫥窗擺得滿滿當當,全部摞起來有五六米高,獲贈的4000條哈達和2000面錦旗根本無法盡數展示。

  陳光標毫不掩飾自己對榮譽的在意,他說:「我做了好事你不讓我說不行,我做了好事你不給我榮譽也不行。有人要是忘了,我會直接去找他要。我做了好事,為什麼你不給我榮譽呢?」

  陳光標喜歡給身邊的人講述一朵小紅花的故事:10歲那年,因為他用自己賣水得來的1.8元給鄰居家的薛剛交了學費,開學第一天便受到老師隆重表揚,獎勵是一朵老師從紙上剪下的小紅花。唾沫粘不牢,他居然弄了一點鼻涕,將這朵小紅花貼到自己臉上。

  那天他不僅將各個班級的教室串了個遍,還挨家挨戶在村裡炫耀了一番。

  如今,這朵「小紅花」在他心裡根深葉茂,「今天捐了1萬元,我就恨不得明天全世界都知道。」

  「你這不是沽名釣譽嗎?」

  「我喜歡榮譽,喜歡褒獎,榮譽對我的促進作用非常大,它會促使我去做更多的好事。」陳光標說,他對榮譽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對榮譽的追求,更多是需要那種被認同的感覺。

  他說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應該更多採取鼓勵式教育。

  他很在意別人怎麼評價自己,關於慈善,關於環保,他有很多建議和倡導在網上流傳,每每談及這些倡議,他總是會問:「你覺得我的這個想法怎麼樣?」

  在他手下,有人每天專門負責收集媒體對他的報導以及網友評論。

  「聽到不同的聲音會不會生氣?」

  「生氣倒不會。但我認為剛剛起步的中國慈善需要掌聲,需要微笑,不需要吹毛求疵,說三道四很傷害做慈善的人的心。」

  有記者向他求證幾筆被指存在問題的捐款,陳光標承認這些捐款在票證、憑據上確實存在紕漏,但所捐款物均有據可查,不應該被質疑。

  陳光標說,像「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全國道德模範」這樣的國家級榮譽,評選的時候都須經過嚴格審查,「我後來知道,13個部門一起來查,如果我的企業有問題,或者我的捐款有問題,怎麼可能得到這些榮譽?你如果覺得國家和社會需要我這樣的人,就應該維護我,而不是吹毛求疵。」

  陳光標從不諱言評價自己。他說:「我覺得我自己就是一個好人,『好人』是對我最大的褒獎。」

  背 景

  陳光標發家及慈善史

  「首善」之盛名,也給陳光標帶來了許多煩惱。在記者採訪他的3天時間裡,不斷有求助電話打進他那個並不輕易示人的手機號碼。據統計,2009年到陳光標的公司登門求助者達937人,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助信達28700封。

  「我就是印鈔票也幫不了那麼多人。」陳光標說,所有人都認為他有錢,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錢掙得不容易。

  求學時的「生意」

  對於自己的商業頭腦,陳光標十分自信。他的從商經歷,也著實讓人訝異。

  小學三年級時,因為交不起學費面臨失學危險,他自謀生路,從二三十米的深井中打上水來挑到兩公裡以外的鎮上叫賣,給1分錢隨便喝,一個暑假掙了4塊多錢,不僅給自己交了學費,還替鄰居家的薛剛交了1.8元學費,或許,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做「慈善」。

  四年級暑假,他背著保溫箱走街串戶賣起冰棍。

  五年級,他居然空手做起販糧的生意,沒有本錢就找人做擔保,東家30斤西家50斤先把糧食賒過來,湊夠一板車就拉到糧站去賣,晚上回家再挨家挨戶去還錢,每斤糧食賺取三兩分錢差價。

  初一時,他越做越「大」,不僅僱了一輛拖拉機拉糧食,還請了兩個同學幫忙。到了初二暑假,拖拉機增加到兩臺,請來幫忙的同學也成了4個人。

  初三,陳光標已經在銀行有了1.37萬元存款,成了全鄉第一個「少年萬元戶」。

  高中三年和大學五年,他也沒閒著,跑到溫州去批發服裝鞋帽,然後拿到淮安、蚌埠、南京等地擺攤叫賣。

  曾經的「皮包公司」

  1990年從南京中醫學院畢業後,陳光標做過針灸、推拿大夫,在江蘇省社科院應運開發中心當了兩年副主任,後跳槽至南京紅光醫藥公司,任辦公室主任。

  1997年3月,陳光標創辦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公司,自任董事長。

  為陳光標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是他自己設計、改造的一個產品:跨世紀家庭CT儀。

  這個儀器原本只有普通收音機大小,名叫「耳穴疾病探測儀」,把兩個電極夾在耳朵上,就能測出身體哪個部位有病。陳光標看到這個東西後覺得很好,可是它的檢測結果不夠直觀,「如果能讓患者更直觀地看到檢測結果,效果一定大不一樣。」

  他用僅有的3000元錢買來一些產品,在南京中醫學院和南京師範大學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改裝:他用紙板畫出彩色的人體生理圖像,每個器官背面裝上發光小燈管,然後將這張紙板安裝到電腦顯示器的外殼上,接通「耳穴疾病探測儀」,患者只要手握兩個電極,發光小燈管一亮,就能在顯示器上直觀地看到自己身體哪個部位有病。

  這款名字響亮的儀器改裝成本不到700元,售價卻達8000多元,「那時北京的各大商場都有我的這個產品。」

  沒有廠房,沒有設備,也不需要工人,陳光標做產品,都是自己有了思路後找人設計、改造、代為生產,然後拿去銷售,有人譏之為「皮包公司」,陳光標坦然一笑:「那是我的智慧。」

  轉行做拆遷企業

  2003年以後,醫藥行業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陳光標趁勢轉行,創辦江蘇黃浦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

  目前,該公司有員工4100餘人,大型機械設備近500臺(套),是全國最大的專業拆除公司。2009年營業收入近百億,淨利潤4.1億元。

  「長安街的拓寬改造都是我拆的,北京市有關領導稱我為王牌拆遷企業。」陳光標說。

  據陳光標提供的一組統計數據,2009年江蘇拆除民房5200萬平方米,拆除工業廠房2600萬平方米,在這個共計7800萬平方米的「蛋糕」中,黃浦公司拿到了其中的23萬平方米,營業收入7000萬元,淨利潤是300萬元,而陳光標這一年在江蘇的捐款達到3600萬元。

  陳光標一再強調:10年來,自己沒有找關係、走後門做過一分錢生意。

  財富如水知分享

  父母都是普通農民,陳光標卻擁有令人稱奇的商業頭腦,他說,這都是被逼出來的。

  陳光標老家所在的泗洪縣是江蘇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奶奶先後生了11胎只有兩人存活,陳光標原本排行老三,兩歲那年哥哥、姐姐都被餓死他便成了老大。他說自己長到10歲幾乎沒有吃過肉,「從小就對飢餓有一種莫名的恐懼。」

  「小時候窮怕了,所以我一直想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富起來。」而今,他做到了這一點。

  有感於貧窮對人的折磨,他決定在自己先富起來之後掏錢幫助他人,「財富如水,應該學會分享。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與他人分享。」

  近年來,他每年捐出的錢都佔到企業淨利潤的50%以上,去年更高達75%:全年賺了4.1億元,他捐出3.13億。

  2008年,當他以1.8億元捐款被評選為當年的「中國首善」時,陳光標感慨萬千:30年前的1978年,10歲的他首次以1.8元幫助他人;30年後,這個數字翻了1億倍,那時他剛剛走進不惑之年。

  本報記者 歐欽平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京華網(www.jinghua.cn)

相關焦點

  • 陳光標解釋紐約慈善縮水內情 稱不會丟中國人臉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作秀還是慈善」?當地時間25日中午,以高調慈善備受爭議的中國企業家陳光標在美國紐約接待250名貧民和無家可歸者用餐。「這本是個好主意,但當流浪漢們得知他們無法領到陳光標許諾的每人300美元現金後,他們憤怒了」,法新社25日發自現場的報導稱,有人斥責陳光標為「騙子」。
  • 陳光標捐贈20萬副口罩!曾捐20億被譽中國首善,如今財富達30億
    江蘇黃埔再生公司董事長陳光標說:「我們決心要為雄安畫卷打好底色,這是我們為千年大計貢獻力量的光榮使命,讓生態之城,從綠色拆遷起航。」 陳光標最近公開露面還有兒子鋼琴大賽獲獎。2019年8月底,2019鄭州BOYA鋼琴藝術節上,陳光標之子陳環保以超高得分斬獲了業餘青年組的特等獎。
  • 青島君泰擔保、陳光標聯袂捐贈百萬救助漸凍人等人群
    2013年12月28日,青島君泰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漢卿、「中國首善」陳光標聯袂捐贈100萬元,在青島市市南慈善協會設立慈善基金,用於救助漸凍人、新增失獨困難家庭和因重大疾病致困家庭,基金存續期為5年,每年捐贈額為20萬元。
  • 陳光標被指「羞辱臺灣人」 與臺媒體人爆發衝突
    赴臺捐贈活動預定29日在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主要對象為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南投縣等地的低收入戶、獨居老人、單親家庭,及「921」震災、高雄縣、屏東縣的莫拉克颱風受災戶等環球網1月26日消息,赴臺進行「感恩救濟之旅」的大陸首善陳光標,其高調的程度引發不少爭議,他25日晚間接受政論節目專訪時,甚至因此與臺灣媒體人陳揮文爆發嚴重口語衝突。
  • 2008——2018中國公益慈善十年十大熱點評選
    截至12月初,各界地震捐贈款物達751.97億元,其中,個人捐款達458億元,首次超過企業捐贈。大災中迸發出的巨大民間力量影響深遠,使得2008年被稱為「中國民間公益元年」。往後十年,中國民間公益在曲折中走上專業化、組織化、協同化的道路,觸動了中國社會治理體系的重構,促使社會力量被逐步納入政府社會治理改革範疇。
  • 陳光標想到臺灣開個唱 計劃年底赴美敲鑼打鼓發錢(圖)
    本報記者李晉攝去年9月,「暴力慈善家」陳光標宣布死後將捐出全部財產,同月,全球規模最大的對衝基金之一橋水聯合基金創始人、總裁雷蒙德·戴利奧也宣布死後將捐出財產給蓋茨基金會。今年6月26日,雷蒙德·戴利奧的兒子馬修來華與陳光標會晤對話。本報記者獨家全程見證並參與了這次對話。陳光標稱,由於4月的負面報導風波,打亂了他去臺灣開演唱會和去美國敲鑼打鼓送紅包的計劃。
  • 陳光標捐15億元支持金廈大橋建設 稱若撤資錢就送給臺灣人民
    昨日,以「高調行善」著稱的江蘇黃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在廈門宣布,願意出資15億元支持金廈大橋建設。他當場秀出三張支票以示「保證」,並表示「若我中途撤資 15億就送給臺灣人民」。這也成為昨天「兩岸民間推動金門三大項目」新聞發布會的最大亮點。
  • 陳光標談請美國窮人吃午餐:改善中國富人形象
    中新網南京6月17日電  (記者 朱曉穎)6月17日,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在返回南京途中對記者表示,之所以在美國《紐約時報》上刊登整版廣告邀千名窮人共進午餐、發紅包一事,是為改善中國部分富人一擲千金狂購奢侈品、吝財物、不行善等「土豪」負面形象,「中國還是有很多慈善家的
  • 陳光標減肥生意爭議:稱微商是高級慈善,中科院拒為功效背書
    澎湃新聞記者看到的這份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恩醫藥籤署的《特殊膳食及健康產品合作研發協議》中,雙方的合作範圍是「特殊膳食及健康領域,主要為改善睡眠、心血管疾病、肝病、肺病、慢性腎病、肥胖、肌肉衰減症、術後全營養、便秘等特殊膳食及健康產品的研發」。目前,尚不清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否會對相關產品的宣傳行為,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 50歲的陳光標回家割麥子!曾經的中國首善,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範蠡於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史記·司馬遷陳光標先生曾經的高調捐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人生的滑鐵盧其實是從五年前開始的,那時候全網還沒有抖音,但是已經有了很多明星挑戰的遊戲,而當年最火的就是「冰桶挑戰
  • ...發紅包 內政部 高調行善 聯合報 萬丹鄉 莫拉克 正面教育 流浪...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居間聯繫陳光標等人赴臺做好事的「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執行長張永朋24日傍晚表示,他原本被通知當天可領取陳光標等人的來臺手續,但媒體報導後,「內政部」以新北市及桃園縣已婉拒捐贈為由,認為先前呈報的行程有變,要求必須更正後才發給籤證,他擔心陳光標來臺將生變。
  • 陳光標否認汶川地震獲利20億:有問題就要槍斃
    陳光標:我一個企業家生意,沒有必要都要向社會公布,陳光標所接的生意,100個裡面99個都是來自於二手,一手的我是拿不到的。   新京報:公司現在業務情況怎麼樣?報導說你2004年到2009年之間一直虧損,其中2009年虧了1696萬。   陳光標:全是假的。
  • 陳樹菊 一個菜販的慈善
    陳樹菊 一個菜販的慈善 資料圖 兔年春節前後,大陸巨富陳光標攜數億新臺幣赴臺發紅包,其高調慈善之舉引發臺灣社會廣泛爭議;與此同時,陳樹菊,臺東一位普通菜販的低調善行持續發酵陳樹菊——美國《時代》周刊2010年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排名第8,《福布斯》雜誌2010年48位亞洲慈善英雄之一,《讀者文摘》稱其為亞洲英雄。路透社則評論,在《福布斯》獲獎48人中,陳樹菊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臺灣前「海峽基金會」董事長、現任紅十字會董事長陳長文形容,陳樹菊是臺灣最燦爛的第一道曙光。
  • 企業化與民眾參與並行 美國慈善不只是富幫窮
    但一名美國慈善界人士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每個人做慈善的動機不同、方式不同,這不能苛求,窮人受益、社會受益,就夠了。」陳光標此次活動的合作方是有著142年歷史的紐約市援助會,該組織負責人也表示,願與陳光標再度合作。有分析認為,這次事件體現了陳光標的慈善行為與美國慈善組織之間的理念分歧。美國慈善組織歷史悠久,它們的理念是什麼樣的?美國的慈善機制是怎樣形成的?
  • 反擊高調說 陳光標:要捫心問自己做了什麼(組圖)
    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首善陳光標前天宣告不再沿路發紅包,在忍了一天後,昨日他在臺中高鐵站遇見7名義演的小朋友時還是忍不住掏錢。累計至昨日,陳光標已捐出4697餘萬元(新臺幣,下同)。對於有人批評他太高調,陳光標昨忍不住說:「當你用以食指指責別人時,另三根指頭也指著自己,要捫心自問自己做了什麼。」
  • 陳光標紐約曼哈頓船塢餐廳宴請千人 僅出席250人( 1 / 25 )
    當地時間2014年6月25日,中國富豪陳光標在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的船屋餐廳舉行慈善活動,宴請無家可歸的窮人。一早美國各大媒體的記者就趕到現場等待陳光標的出現。而趕往赴約的紐約流浪漢們更是早早就圍坐在餐桌旁。記者在場看到他們中絕大多數人穿著整齊,而餐桌上的食物看起來也誘人可口。    據報導,原本計劃宴請千人的活動在本周一被臨時縮減成了250人的宴席。警方認為因為安保現場秩序維護等問題會場最多只能容納300人,因此取消在草坪上的700人宴席。但陳光標表示,他會把餘款交給救助站發放。
  • 莫言的黑色幽默被陳光標「黑了」
    陳光標(微博)發布微博稱:「標哥在北京黃金地段二環內有13套商住房、2處別墅,別墅離機場約20分鐘,如果莫言老師願意的話,我願意親自陪同他挑選,2套別墅任選其一,拎包入住。」一時間引來數千網友參與討論。昨日,針對該事件,陳光標在接受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送房子的事是真的,這麼多網友都看著呢,我沒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