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古軍事重鎮河北葛峪堡 殘缺美見證歷史烙印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張家口4月25日電(譚地 宋錦豐)一段殘缺不全的古城牆,一株百年枯死的古松樹,一座孤獨矗立的古戲樓,一間破爛不堪的古宅子,這些看起來缺憾事物卻成為了一本讀不完的史書和一道看不完的風景。25日,記者來到葛峪堡,見證了它的殘缺古韻美。

  25日上午,陽光明媚,記者驅車來到距離張家口市宣化縣約30公裡處的葛峪堡。這裡青山環抱,河水相依。其北、東北、東南,是連綿起伏的猴兒山和鳳凰山;西北、西、西南、正南是粱山和章家粱山,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西堡牆外是流淌不息的西河、亂泉河。

  據史書記載,唐代安史之亂之前,安祿山曾在此建「雄武軍城」,並派兵駐守。因此葛峪堡裡有著「先有葛峪營口,後有宣化城」的傳說。明朝建立以後,為了防範殘元勢力的入侵,在東起遼東鴨綠江,西至嘉峪關長城沿線,先後建立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太原、固原九個邊防重鎮,宣府鎮在這「九邊」中起到了連接東西,牽制左右,捍衛京師的作用。

  另據《宣府鎮志》和《宣化府志》記載:葛峪堡,宣德五年土築,高二丈六尺,周長三裡三百步;城樓三座,城鋪四座,堡開南、西二門,均建有甕城。明嘉靖四十二年增修,萬曆六年包磚,此時葛峪堡擴至城周四裡二百九十二步,高三丈五尺,還建有五座屬堡。明朝中期以後,葛峪堡屬宣府鎮中路,是宣府鎮中路參將的駐地。城內設有巡按察院,參將府等衙門,廟宇禪寺林立,城外是點將臺和校場。

  在葛峪堡村村委會群眾辦公室裡,記者看到有六七位上了歲數的村民圍坐在一起,斷斷續續回想著那些模糊不清的記憶。

  葛峪堡從地理位置到設計建堡都嚴格遵循了當時的作戰需要,是明代一座能戰能防的重要軍事城堡。葛峪堡從明宣德年間開始重建至今,已經走過了580多年的悠久歲月,其間歷經戰火硝煙,風雨侵蝕,那些古人曾經一磚一瓦苦心修建,層層設防的防禦工事,現在大都被歷史衝刷殆盡。如今葛峪堡裡零零碎碎、殘缺不堪地古遺蹟,只能引起後人對其古老歷史的無窮追憶和遐想。

  65歲的村民米樹生回憶說,葛峪堡是一座比宣化城建城還早的古城堡。曾經葛峪堡裡廟宇眾多,奶奶廟、馬王廟,城隍廟等等。每逢趕廟會,村裡就沸騰了。唱大戲成了村民們主要的娛樂方式,戲臺前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村民們最愛聽晉劇。

  現今,戲樓已失去了以往的繁鬧,在上了門鎖的紅皮鐵大門內,殘舊的古戲樓孤零零地隱藏在大院裡,戲樓旁邊的幾座石碑上記載的文字,也模糊得無法辨認。

  古戲樓的輝煌已經散去,和它有著同樣命運的老宅院也悄悄地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

  葛峪堡村現在留存的老宅院已經為數不多了。在一條小巷子的農家院落裡,我們看到了一座老宅院。和院門正對的影壁依然保存完整,正房和東房已經改造成現代式的民居,唯有西房還留存了老宅子的面目。西房褪去了原有的本色,大部分窗戶已經散落,但她這種不完整的古韻美仍牽引著無數人對她古老故事一探究竟的好奇之心。詢問葛峪堡的村民,他們也不知道這座老宅院最初的主人是誰,更不清楚在這座老宅院裡曾發生過什麼傳奇故事了。

  位於葛峪堡東南角的點將臺和校場,也是歷史研究者必讀的一本史書,攝影師鏡頭下一道必拍的風景線。現僅剩下4米多高的土築點將臺和已被耕地所覆蓋的校場,在戰爭時期曾是將軍點將閱兵的地方。站在這裡,遙望葛峪堡赤裸裸的土城牆,猶如穿越了百年的歷史隧道,置身於煙波浩渺的歷史風雲之中,似乎能感受到幾百年前,將士們奮勇殺敵的壯觀場面,還能聽到冷兵器鏗鏘有力的撞擊聲。

  如今,葛峪堡像一本厚重的史書,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以殘缺的古韻美見證著那個時代的歷史烙印。(完)

相關焦點

  • 河北宣化:戰防兼備的明代軍事城堡——葛峪堡
    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東南角城牆遺蹟。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東南角城牆遺蹟。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東南角城牆遺蹟。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城外保存完好的點將臺。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城外保存完好的點將臺。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城外保存完好的點將臺。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村的古戲樓。
  • 永寧古城:探軍事重鎮,品貢品豆腐,還是趕大集的好去處
    即可探訪京畿重鎮,又有進貢豆腐品嘗,還可在明清古街中趕大集,這裡所說的正是永寧古城。01永寧古城永寧建制始於唐代,明永樂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北巡延慶時,在此置永寧縣,取《書經》「其寧唯永」之意。02永寧景觀「縉陽峰外山重疊,夜夜鴉啼古戍樓。」詩中描述極富意境,可以讓人感受到北方群山之間,一座軍事重鎮矗立其中,肅重蕭瑟之感樸面而來。
  • 一座軍事重鎮的角色轉換
    這座歷史上的軍事重鎮,有京西第一府之譽。厚厚的城牆、巍峨的鐘樓鼓樓和寬闊繁華的步行街交相輝映,古色古香的城市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  宣化是萬裡長城上一個古老的城池,歷史相當久遠。一般的說法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分36郡,宣化據其一,為上谷郡。所以,「上谷」也是宣化的別名。  被群山環抱的宣化距壩上高原50公裡,距北京八達嶺120公裡,佔據了北控大漠、南拱京師的戰略要地。
  • 河北西部近千年的軍事重鎮,繁華過後,名氣不是最大,卻值得一去
    遙望一個古鎮的背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說:「我們最大的文化遺產是古村落我們最大的文化遺產是古村落天長古鎮當然以「古」聞名。它位於河北省井陘縣西部晉冀交接之地,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素有「晉冀交通咽喉」之稱。因為位於天長嶺下,故而得名。「天長」之名起於漢代,唐設天長軍,後晉改為天威軍,是河北西部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最早形成城郭是在宋代的熙寧8年,從那時至1958年一直為井陘縣治之所。
  • 博物館裡看張掖,四千年文明古城,古絲綢之路重鎮
    張掖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在古「絲綢之路」南北兩線和「居延古道」交匯點上,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鎮。在四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東西文化在此交流,南北民族在此交融,獨特而厚重的歷史文化,使得我踏入張掖的腳步,有著些許的沉重。
  • 陝西有座古城,古代軍事重鎮、譽為「小北京」,不是西安!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擁有久遠的歷史。在這塊大地上,出現過許多古城鎮,今天我們要來說這裡一座特殊的古城。它是古代的軍事重鎮,地理位置特殊。當地有一處古城牆,是當時全國唯一高度超過帝都北京的城牆。
  • 河北不輸平遙的「古城」,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曾是塞北重鎮
    因此河北也是變得漸漸的著名。可是這裡有一座古城,實力不輸平遙古城,今天就讓我們來見識他一下吧!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宣化古城,在這座古城的後臺也是非常大的,這裡曾經是塞北貿易的主要軍事貿易集鎮,因此也被稱為塞北重鎮。
  • 中國三大古都之北京的歷史(二):軍事重鎮之秦亡漢興的戰火
    遼東這個地名隨著歷史的發展,定義的地區大小也是不同的。秦大一統後,北京由燕都又改名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可以說,此時北京的獨特地理位置使之處於中原民族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第一線,此時離國之都還差得遠遠,但在地理位置上一直都是軍事重鎮。北京的地理位置為什麼這麼重要?我們可以看一下地形地勢圖。
  • 自駕探訪河北十大最美古村落之邢臺內丘黃岔村
    近日被一則新聞吸引了眼球,就是關於邢臺太行山深處的一處千年古村落,號稱是河北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帶著獵奇的心態我要探訪這個最美古村落,假期還未結束馬上安排出發,2020年5月4日從石家莊出發從元氏上平贊高速(太行山高速)一路南行,到鵲山高速口下去右轉328省道約15公裡左右 即進入內丘縣獐獏鄉
  • 探訪韓國京畿道華城 漫步古城牆感受歷史滄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婷婷】據韓聯社12月6日報導,韓國京畿道水原市的華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寄託了朝鮮王朝第22代國王正祖的喪父之痛和仁政理想,不僅是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也是拱衛京師的軍事重鎮,彰顯了18世紀朝鮮王朝的商業繁榮和社會變遷,見證了一代明君韜光養晦蕩平黨爭的改革大業。
  • 探訪河北蔚縣西古堡村
    (原標題:探訪河北蔚縣西古堡村)
  • 千古江山軍事重鎮話鎮江
    鎮江的軍事歷史,不僅是了解和認識歷史文化名城鎮江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學習中國歷史、認識中國社會的一個重要角度。氣吞山河華夏軍事重鎮「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辛棄疾說:千古江山很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但是,英雄孫仲謀卻慧眼獨具,找到了鎮江(京口),把這塊寶地作為自己的治所。
  • 曾是軍事重鎮,墮落為「中國最大縣城」,如今被譽「東方芝加哥」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武漢的戰略建設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是從經濟方面考慮還是從軍事方面考慮,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都是重中之重!古代,武漢就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直是重要的軍事重鎮,為兵家必爭之地,但是改革開放以後,由於武漢地處內陸,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各種建築設施落後,也一度被人稱為」中國最大的縣城「。
  • 中國「最原始」的軍事重鎮,文人墨客都讚嘆不絕,如今卻無人知曉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尤以古詩聞名於世,人傑青巖古鎮獨具特色,精湛的建築工藝使青巖古鎮更加輝煌,為更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就成為軍事重鎮和軍事重鎮,山川秀美,奇石疊放,青巖古鎮古今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精湛的詩句。第一,按照歷史的步調,這裡生活著哪些名人?
  • 中國古代兵家必爭的五大軍事重鎮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五個非常重要的軍事重鎮,它們依據地形而佔據的有利位置,進可攻,退可守。是很多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下面我們來看看是哪五個地方
  • 太原城郊千年古村落,軍事要塞風格迥異,位置極佳卻未開發成功
    山西的省會太原,位於我國華北地區,是國家批覆的中部地區國家中心城市,在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戰略位置,是我國北方重要軍事、文化重鎮,商業比較發達,在某一個時期,山西的晉商很有名氣,只是在近年來,經濟過度依賴煤炭資源,受到行業影響較大,地位名氣稍有下降。
  • 清代古橋碑見證南和一村莊歷史 見證百年興衰
    燕趙都市報駐邢臺記者 張會武 文/圖    伴隨一通古橋碑的面世,一座早已磨滅的古石橋也得以在世人腦海中浮現,而其背後所承載的印跡也見證了一個村莊的百年興衰撫今追昔,如何挖掘和保護歷史遺蹟,作為古橋碑的發現和研究者,南和縣兩位年屆七旬的老人不無感慨。    發現古橋碑    這通印有「梁牌石橋惠民閘碑記」的古橋碑日前在南和縣梁牌村一梁姓村民翻修房屋時發現。
  • 微視頻丨畿輔巨鎮——宣化古城,美爆了!
    京西第一府,千年葡萄城 宣化歷史源遠流長讓經歷了數百個春秋的三座古城樓訴說宣化的歷史滄桑變遷感受宣化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領略這座千年古城之美畿輔巨鎮——宣化古城▲宣化大新門。記者 鄭世繁 攝一抓一把歷史,一靠一身長城。
  • 石家莊正定古城:歷史上與北京、保定齊名的「北方三雄鎮」
    正定古城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北15公裡處,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歷史上的正定曾與保定、北京並稱為「北方三雄鎮」,至今南城門還嵌有「三關雄鎮」的石額,正定是深受人喜愛的三國名將趙子龍的家鄉!正定的古城牆更是中國現存較少的明代城牆遺存,2013年5月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重鎮固原城,你了解嗎
    歷史上的固原,為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以其軍事重鎮而聞名。 秦漢時期雄踞和拱衛著關中北部的古代著名軍事要塞「蕭關」,就是古代固原軍事地位的象徵。 秦漢唐宋以來,秦始皇、漢武帝、宇文泰、唐太宗、成吉思汗、忽必烈等歷代統治者,都刻意經營過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