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一切事物都是優勝劣汰的發展規律。
所以,這也就是膠捲相機淘汰的主要原因。
中所周知,相機是由成像、曝光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組成。
成像:包括一些鏡頭、測距調焦、取景系統、再就是一些透鏡或者是效果鏡等。
曝光:就是快門、光圈、測光、閃光燈等這這些系統
輔助系統:從過去到現在無非就是卷片或者是計數的一些機構等
回歸主題,數位相機拍攝時為什麼不需要膠捲呢?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要了解相機工作(曝光)的原理。
下面我們就來詳解!
第一,數位相機與膠捲相機的成像
數位相機成像:
數位相機是通過光學系統將影像聚焦在成像元件CCD/ CMOS 上,通過A/D轉換器將每個像素上光電信號轉變成數碼信號,再經DSP處理成數碼圖像,存儲到存儲介質當中。過程如下:
1.鏡頭把光或者拍攝體的反射光聚焦在成像的原件CCD或CMOS上
2.成像原件再把其轉換成為一種電的信號
3.經過相機的處理器加工,最後記錄在相機的內存上
4.具體過程:光線從鏡頭進入相機,成像原件(CCD)就會進濾色、感光(光電轉化),然後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將其「分解」成無數個像素點,這些像素點以模擬圖像信號的形式轉移到「模數轉換器」上,轉換成數位訊號,傳送到圖像處理器上,處理成真正的圖像,之後壓縮存儲到存儲介質中。
膠捲小計成像:
對膠片相機來說,拍攝體的反射光線經過鏡頭的會聚之後,就在膠片上形成一個潛應影,這個潛影是光和膠片上的乳劑產生化學反應。再經過顯影和定影處理就形成了影像。過程如下:
1.相機鏡頭把拍攝體的影像聚焦到膠片上
2、隨後,膠片上的感光劑就會和拍攝體所反射的光發生一定的變化
3.膠片上變化了的感光劑經過顯影液顯影與定影
4. 最後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者是色彩互補的影像
第二,數位相機與膠捲相機對比
1,不需要重複購買膠捲,只需一張內存卡反覆使用,省錢還環保。
2,即拍即看,隨時調整,減少遺憾。
3,衝洗照片隨性,不洗的照片不用花錢。
4,照片的色彩,等只需前期+後期,再也不會依賴膠捲質量的好壞。
5,照片的感光度也不依賴膠捲。
綜上所述,數位相機取代膠捲相機是必然。這也是數位相機拍攝時為什麼不需要膠捲的重要原因。
逸風原創不易,傾囊而出,歡迎關注,點讚支持,一起交流,玩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