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達500si 膠捲相機:一場由膠捲所帶來的時代魅力

2020-12-08 bigfun的小火汁

文丨me王@bigfun社區

仍記得我幼小的童年時光,那時的人們多靠口耳相傳來分享自己的記憶,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長輩講那過去的事情。

很快,科技的潘多拉寶盒被打開,人們享受到了更多來自科技的恩惠,其中對於記憶的儲存和分享,也開始由一臺小小的膠捲相機所代勞。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之間,照相館如雨後春筍般的遍地開花,並且那時的照相是要預約排隊的,我們小鎮子上最紅火的照相館要預約排隊到下個月。膠捲相機也是昂貴的代名詞,因此,能有個屬於自己的膠捲照相機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父輩們看著動則幾個月工資的膠捲相機,往往只能望洋興嘆。

時光荏苒,時過境遷。在2020年的今天,當初售價幾個月工資的膠捲相機也逐漸演變成了回憶。但是對於感性的人類來說,膠捲相機中的美好回憶則逐漸演變成了懷舊文化。膠捲相機也被卷進了一場名為復古浪潮的時代狂歡,在當初自嘲為文藝青年的我自然也加入進了這場關於膠捲相機的浪潮。

於是乎,我在2018年入了膠捲相機的坑,在某魚上花了120元,購買下了這臺 美能達 DYNAX 500si

# 簡介

這臺美能達 DYNAX 500si(以下簡稱500si),是日本的美能達公司於1994年推出的中端膠捲相機,可惜的是目前美能達已經停止了自身的相機及相關業務,這也是一代相機巨頭的沒落。我隨機的問了幾個四五十歲的親戚,他們幾乎都知道這個曾經的相機巨頭。

再說回500si,其實這臺相機在當時已經有了些現代數位相機的雛形,它有自動對焦,所有常規的A/S/M/P檔一應俱全,甚至還有人像/風景/微距/運動這樣的傻瓜檔都一應俱全,曝光補償,自動測光,去紅眼功能,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我覺得這臺相機在當時的單反圈裡應該是傻瓜機一般的存在。

# 外觀

500si的機身正面頂部和正面右側印著的文字標識和型號,時刻都在彰顯著自己沒落貴族的身份。

在機身的正面右側還有著不同功能的4顆按鈕,從上到下分別對應著是,閃光燈、曝光補償、鏡頭鎖扣,自動/手動對焦切換的功能

機身的正面左側還有著快門和功能旋鈕

機身頂部左側是模式設置用來調節擋位,拍照設置用來設置設置單/連拍、定時拍,還有電源鍵用來開關相機。

機身頂部右側則是模式細節的調整和去紅眼功能的按鈕,還有一塊小小的黑白液晶屏,上面會顯示目前所有設置的參數

機身的頂部中間還集成了個閃光燈。

機身背面是裝膠捲的地方,上方有取景器。由於相機中還有膠捲,就無法打開給各位看後倉打開的樣子

仔細看,背部是有個小窗口用來展示膠捲的參數,我在裡面塞得是柯達200的普通膠捲

電池倉設置在機身底部,我的這臺500si只需要裝一枚電池,就能續航非常久。

500si所配套的鏡頭是一枚 AF28~80mm F4~5.6 的自動變焦鏡頭,

神奇的是這枚鏡頭還可以使用微距模式來進行拍攝,只需要將鏡頭扭到藍色橫線的區間內,就是標準的微距模式

# 實際體驗

在細細品味完這一臺上世紀的產品後,我就要開始準備拍攝了,而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買膠捲。

既然是膠捲相機,那麼膠捲的選擇也自然是豐富多彩,各種系列,各種牌子。比如富士pro400h、富士color100、柯達 Kodak Ektar、柯達 Kodak Portra等等,每個系列和種類的膠捲拍出的效果都不盡相同。在各種不同膠捲的複雜變化下,你所拍攝出來的照片質感也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面對這紛繁複雜的膠捲世界,貧窮的我最後選擇購買了最普通的富士c200和柯達200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我終於開始了我在膠捲相機上的第一次拍攝。

眼睛貼近取景器,調整角度和鏡頭,對準被攝物體,右手調節曝光參數,準備就緒後半按快門時自動對焦,對焦完畢,按下快門,咔嚓一聲,一張嶄新的照片就已經拍好了。

接著習慣性的低下頭想看看剛剛的那張照片,很遺憾,面對我的,只是一面黑漆漆的背板。

如果單論拍照時的體驗,500si在拍攝時的體驗與數位相機差別的確不大,都是同樣的旋鈕調節參數,按鈕調節曝光,半按快門時自動對焦,按下快門時拍照。

但是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你就能明顯感受到它們之間的距離了。

數位相機 能在拍照後馬上回看,還擁有大容量儲存,擁有動則幾千張的照片儲存量;

膠捲相機 則只能在衝洗完膠捲後才能查看,並且一卷膠捲也只有36張照片可以儲存拍攝。

這樣的差距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在用膠捲相機時都會很小心的拍攝每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從上還是從下拍,光圈調多少,快門調多少。。

這些東西都會在我用膠捲時去細細的琢磨和思考。畢竟每張照片都有它不可逆的獨特屬性。拍完後的無法回看也讓我的心中一直有一種悸動,有一種期待,期待相片成像那天時,它所帶給我們的美好。

終於,在拍完了一卷36張照片後,我們來進行最後一步衝洗,讓照片呈現出它本來的色彩。然而,目前能進行膠捲衝洗的照相館已經很少了,因此我們可以依靠萬能的淘寶來進行這一步,搜索能衝洗掃描膠捲的店鋪,將膠捲寄過去,你就能滿懷期待的等著相片的到來了。

如果你恰好有一雙巧手的話,你還能夠自己在淘寶上購買衝洗材料,自己進行衝洗這一步,看著自己的相片從自己手中產生,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

我承認膠捲相機的操作過於繁瑣,但人生的意義不就是在於折騰嗎。特別是但當你滿懷期待的等待了幾天後,拿到相片成像的那一刻,你就會明白,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值得的。

有內味了,當然也有一些異常失敗的照片。

如果你恰好會些PS技術,那還能拯救一下這些照片。讓它看起來更酷一點

當然,無論是好是壞,每當我帶上了這臺膠捲相機。我都會小心翼翼的拍攝每一張照片,儘管我也用手機拍了不少照片,但我最期待的仍然還是膠捲中36張照片所帶來的未知驚喜。

正是這種享受等待的感覺,讓我愛上了膠捲相機。

但我最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使用過這臺膠捲相機了,而我也不推薦各位現在入坑膠捲相機。因為,膠捲漲價了,漲的離譜。本次漲價的主要原因還是奸商炒價,從國外買膠捲郵寄回國內都比國內直接買便宜。

誰能想到,我的這場復古的懷舊風潮最後會因為奸商的湧入而走向滅亡。

# 結

毋庸置疑,膠捲帶給我的體驗的確是前所未有的,你能很明顯的感知到相片中所呈現出來的年代感,你也能很輕易的體驗到《從前慢》中所描繪的畫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而這種奇特的慢體驗又讓我從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剝離出來,讓我去享受從前慢的美好。總之一句話,體驗使用膠捲相機的我,是幸福的。(前提是膠捲沒有漲價)

這篇文章是在編輯完「分享你的最有年代感的電子產品」這場活動後過幾天突然想起的,有這樣一臺爺爺級的相機在,居然忘記了,本想水一貼就算了,但在看了翻閱了之前用這臺膠捲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後,一股懷舊的念頭在我心中蕩漾,久久不能消散。

相關焦點

  • 數碼時代,為什麼還有人用膠捲相機?4個使用膠捲相機的理由
    膠捲相機和各種膠捲更專注於攝影本身數位相機的快速發展,相機的功能不斷得到提高,例如更大的像素、更高的快門速度很多人都會發現這個殘酷的現實:隨著「追逐銀彈」步驟,你的荷包越來越扁,而創造力卻沒有提高,無休止的追逐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膠捲攝影世界更加和平。即使仍在開發和發行新膠捲,相紙,化學藥品和設備,但膠捲攝影動蕩的創新時代已經過去了。
  • 膠捲相機怎麼用 膠捲相機使用方法【詳解】
    摘要:膠片照片色彩奇特,中、大畫幅相機玩膠片機更實惠,使用更顯文青,所以還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膠捲相機怎麼用?下面為您介紹膠捲相機入門知識。  【膠片相機】膠捲相機怎麼用 膠捲相機入門知識  膠捲相機完全入門  世界的一切都是光。  什麼是膠捲相機?說白了,就是用膠捲拍照的相機。
  • 膠捲行業秘聞大全:照片曝光8小時,買耗材送相機,膠捲機身賣4萬
    數碼影音時代,其實膠捲比存儲卡還優秀,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膠捲和錄像帶是傳統影像行業的必備法寶。上個世紀,柯達公司還憑藉膠捲傲視全球。即使到了90年代,擁有一部買柯達膠捲送的柯達相機,還依然是成功人士標配,能用自家的相機拍一張全家福,衝印後留下膠捲底片,是當時吊打照相館的最時髦事情。
  • 柯達:關於昔日的膠捲霸主,一場漫不經心的死亡
    那可是曾經的膠捲霸王。有人說,它是一家「自己將自己幹掉」的公司。關於這個說法我不太同意。在我看來,柯達沒有輸給數位相機,它只是輸給了時代而已。在美劇《廣告狂人》中,主角對柯達上門推銷的銷售人員說:「這個可不是宇宙飛船,它是時間機器,能回顧過去,預見未來。它會帶我們到一個我們渴望再去一次的地方。它讓我們可以像孩子一樣去旅行,去跑來跑去,能夠再次回到那個我們深愛的地方。」
  • 數位相機拍攝時為什麼不需要膠捲呢?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一切事物都是優勝劣汰的發展規律。所以,這也就是膠捲相機淘汰的主要原因。中所周知,相機是由成像、曝光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組成。第一,數位相機與膠捲相機的成像數位相機成像:數位相機是通過光學系統將影像聚焦在成像元件CCD/ CMOS 上,通過A/D轉換器將每個像素上光電信號轉變成數碼信號,再經DSP處理成數碼圖像,存儲到存儲介質當中。
  • 《柯達克羅姆膠捲》影評:對時代結束的感嘆與懷念
    劇情簡介《柯達克羅姆膠捲》是一部2020上映的加拿大家庭公路電影,由馬克·拉索執導,艾德·哈裡斯、傑森·蘇戴奇斯、伊莉莎白·奧爾森主演,改編自紐約時報文章關於柯達克羅姆膠捲(Kodachrome而《柯達克羅姆膠捲》便以2010年全球最後可衝印柯達克羅姆幻燈片的店家結束服務作為故事啟發,用一個時代的終結來跟電影父親即將離世的故事相互呼應,既感傷又引人共鳴。《柯達克羅姆膠捲》電影評價好看嗎?
  • 膠捲雅西卡,被停用15年的相機,或許將永久被時代遺忘
    寫新聞,拍新聞圖片……從華廈照相機到國產海鷗單眼相機再到日本雅西卡單眼相機,對於我來說,可以認定為膠捲拍攝時期;從三星數位相機到尼康單反數位相機,再到佳能的5D、6D、7D單反數位相機,從半畫幅到APS-C畫幅再到全畫幅,這應該算是數碼時代。
  • 這年頭,誰還用膠捲照相機?
    所以那時候相機都是「膠捲相機」,就攝影領域來說,膠捲也有很多種,膠捲就相當於現在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大小規格就是畫幅,135是全畫幅,120是中畫幅,還有大畫幅,我們在生活中,一般最常見的就是135膠捲相機,從前家裡用的傻瓜相機,都是用這一規格的膠捲。對,在N年前,拍照這個事情是很高大上的,相機不是誰家都買得起的,有個傻瓜相機就很了不起了,單反那都是奢侈品。
  • 膠捲攝影的膠捲,你都分得清嗎?
    在膠片時代過去之後,復古潮流的興起,導致膠片時代重新席捲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膠片攝影的行列裡面。膠片時代是在十年前大概,也就是在爸爸那一輩的時代,我們這一輩的攝影時代,是數碼的時代。而膠片時代,是那種慢慢的拍攝,沒有多餘的濾鏡,只有膠片味道。導致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膠片不方便,是年輕人假裝文藝,敗家的行為。
  • 值得擁有的美能達Minolta Hi-Matic 9旁軸相機!日本製造
    Hi-Matic 9由日本美能達公司在1966年推出,被公認為是在Hi-Matic系列旁軸相機中最為經典的一款,同時也是最佳的美能達旁軸相機之一。說到日本Minolta公司,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Minolta公司最初是由Kazuo Tashima於1928年11月11日在日本大阪創建的,當然當時的名稱並不是Minolta,而是Nichidoku Shashinki Shōten (日獨寫真機商店)。一直到1933年,Minolta這個名字就才申請和註冊用於相機產品,但一直到了1962年,公司的名稱才正式更名為Minolta。
  • PENTAX AUTO 110:膠捲時代的「微單」
    ,所有水印保留QQ群重新開放,群號94014103,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支持本號點一點110膠捲是柯達公司在1972年推出的膠捲標準,為兩端暗盒超小型膠捲,專門用來對抗MINOX的間諜規格膠捲。這是135和110膠捲的提及對比,110膠捲兩側都有暗盒所以不用倒片。其實110膠捲很像後來的卡片機小低概念,原則上屬於一型玩具相機和特殊用途相機,用於轉錄,記錄,也可以用來拍照。
  • 秀芝,泫雅、宋閔浩……韓流明星沉迷於膠捲相機
    filmcamera1秀芝秀芝似乎迷上了膠捲相機的魅力在旅途中,用你自己的視覺觀察風景和人們的照片。膠捲相機的特殊質感展現了攝影師在旅途中的心情當我和朋友一起旅行時,我會留下我的記憶。2金寶拉這位前《天空之城》明星也是電影攝影機的忠實粉絲她的照片記錄了她在旅行中看到的異國風光。
  • 攝影師DIY手工製作中畫幅膠捲相機
    感謝玩懂手機網的投遞有些動手能力強悍的大神級攝影師,會DIY自製器材去拍攝,國外攝影師 Lucus Landers 就用鋁片製作了一款中畫幅的膠捲相機攝影師Lucus Landers表示,除了鏡頭及快門外這兩樣配件,相機的其他部分都是在他紐約的寓所內,全由人工手工製作。
  • 部分二手膠捲機日本二手市場價格參考
    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這裡是膠捲迷們堅實的陣地所有內容均為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絡
  • 柯達宣布停產彩色膠捲 曾有74年輝煌歷史
    每經記者肖曉芬發自上海1985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一期封面照片《阿富汗少女》成為記錄一個時代的最經典畫面之一,而該照片正是用柯達彩色膠片所拍攝。日前隨著柯達宣布停產克羅姆膠捲,照片的攝影師傷感地表示,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最早使用828型膠捲的相機!
    今天介紹的這款Bantam摺疊皮腔照相機,是美國Kodak公司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推出的一款使用828型膠捲的相機,其外形由當時著名的設計師Walter Dorwin Teague設計。Bantam系列相機是最早使用828膠捲的相機。
  • 膠捲攝影入門之名詞解釋
    事實並非如此,掃描的原理和數位相機不同,數位相機是直接,瞬間捕捉光線,而掃描則是去逐條捕獲底片的色彩信號,所以掃描的尺寸越大,速度越慢,獲得同樣尺寸的照片,數位相機只要一次曝光,而掃描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因此,掃描依然能比較好地還原膠捲獨特的色彩,顆粒,對比等等的魅力。
  • 富士居然還在生產膠捲相機 而且要賣1800美元
    騰訊數碼訊(天空之城)富士最近推出一款新的復古測距相機,下個月正式上市,起步價約為1800美元。富士GF670測距摺疊相機用膠捲拍攝,安裝Fujinon EBC 80mm f/3.5鏡頭,配有藕合測距器。相機的快門設計模仿電子設計,快門速度介於1/500-4秒,支持閃光燈同步。
  • 《柯達克羅姆膠捲》致敬膠捲時代的攝影師和父愛
    《柯達克羅姆膠捲》致敬膠捲時代的攝影師和父愛 時間:2020.07.1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微米電影
  • 膠捲照相機的使用入門
    1.裝膠捲與倒片要拍照,首先要裝膠捲,不同的相機裝卷是不一樣的,不同時代也不一樣,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樣的。135膠捲都是從暗盒裡出來,接下來要想辦法掛在對面。當然,如果是後期全自動相機,那掛上去就行了,它會自動卷的。這裡還有一個技巧,膠捲在暗盒裡不是背靠背繃緊的,是松的,每次過片之所以均勻,全靠上面的齒子,防倒片齒輪和過片距離的計算。因此裝好膠捲之後,可以稍微倒片一下,讓膠捲緊繃一點,防止疊片,跳出防倒片齒輪等意外,避免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