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張國榮和譚詠麟都愛吃的古井燒鵝,到底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

2020-12-12 花枝圖集

古井,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一個小鎮,可能你不認識這個小鎮,但是熟悉歷史的人大概都會知道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就是在這裡投海自盡。

來這裡遊玩的朋友,都會前往崖門古炮臺參觀預覽,因為這裡是《讓子彈飛》的拍攝取景地,也是崖門海戰發生地,是江門著名景點。崖門古炮臺建修於北宋明朝之間,是軍事要塞,炮臺呈弧形,背山面海,位於江門市新會區銀洲湖出海處,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除了可以遊覽古蹟之外,還有一種就是由宋朝流傳至今的美食,就是古井燒鵝。古井燒鵝是新會極具代表性的美食,它皮脆肉嫩,甘香味美,深受世界各地民眾歡迎,連香港巨星張國榮和譚詠麟吃過都讚不絕口。

到底古井燒鵝美味的秘訣在哪裡呢?為什麼可以吸引這麼多吃貨前往品嘗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古井燒鵝的選材。古井燒鵝,顧名思義,食材當然是鵝,但是選用的鵝叫做「烏鬃鵝」,這種鵝最大的特點就是由頭到背有一條黑色的毛帶。鵝苗要在當地魚塘飼養直到三至四個月大,重約七斤方可成為古井燒鵝的選材標準,這樣的鵝燒出來才能保持肉質的鮮嫩。

接下來要說的當然是古井燒鵝的製作方法,首先要用60攝氏度的水去鵝毛,而且速度一定要快。然後再用專門的充氣機器從鵝的頸部充氣,令鵝的皮肉分離。然後再把生抽,油,鹽,蒜蓉,五香粉和其他秘制調料塞進燒鵝肚子,然後再縫起來。之後再用醋和麥芽糖塗遍鵝身,再把鵝風乾約三小時,然後就可以吊起來燒了。而燒鵝的燃料一定要選用荔枝樹的樹幹作為柴枝,爐內的溫度一定要保持在150-180攝氏度以內,這樣才能讓燒鵝不僅保留著鵝本身的鮮味,還會帶有一種獨特的荔枝香味。

保持溫度燒至40分鐘後,一隻美味地道的古井燒鵝就誕生了。上菜之後,大家記得要趁著燒鵝皮脆柔嫩的時候開吃哦。一口下去,首先讓人震驚的就是能聽到咬下去的皮脆聲,然後湧進味蕾的就是鵝的鮮甜和一種獨特的荔枝香味,讓人不禁一口接著一口吃下去,而且沒有油膩感。

終於明白為什麼古井燒鵝會如此名揚四海,不僅是選材還是製作過程都是繁瑣而講究,就連柴火也選有特定的荔枝樹幹,好吃是必然的,怪不得可以俘獲這麼多吃貨們的胃。你吃過正宗的古井燒鵝嗎?你喜歡這個獨特的味道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討論。

相關焦點

  •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歌壇地位,到底誰更勝一籌
    譚張爭霸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6-1989年)香港樂壇兩大天皇殿堂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至高無上的至尊地位而在音樂上的全面競爭角逐。縱觀上20世紀80年代,一些光芒四射的巨星支撐著整個香港樂壇, 尤其以譚詠麟和張國榮兩人的競爭最為激烈和突出,兩派歌迷經常發生口水大戰,非吵即罵,甚至肢體衝突,以至於達到白熱化,真是世所罕見。二人在競爭中顯示出了超凡的偶像魅力。
  • 張國榮「追星」譚詠麟
    1989年,張國榮宣布退出歌壇。張國榮:「我這次離開樂壇,是在全無壓力之下離開」。從他聲淚俱下的樣子,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舞臺的不舍。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哥哥到底為何選擇急流勇退。我們將時光退回三年前。1986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張國榮憑藉《有誰共鳴》奪得金曲金獎。譚詠麟歌迷大喊「造馬」(人為控制的賽果)。還有一些歌迷甚至在現場嘲諷「沒有這麼大的頭,就別戴這麼大的帽」。
  • 江門正宗的古井燒鵝,據說手藝從古至今,連皇帝都吃過!
    江門正宗的古井燒鵝,據說手藝從古至今,連皇帝都吃過!中國人向來就是非常會吃的,不僅僅只是會吃,甚至還會做吃的。從以前到現在,飲食文化至少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很多傳統美食也是從古時候流傳至今,不知道你們吃過沒呢?
  • 張國榮和譚詠麟在當時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四大天王都超越不了
    大家都知道張國榮和譚詠麟最紅的時候是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四大天王在九十年代最紅。但是不同的年代還真不好做比較,那我們就從他們當紅年代時的影響力來做個比較吧。在七十年代初末八十年代初時,最紅的是譚詠麟,當時他被譽為「天王巨星」,後來又被張國榮追上。在那時兩人各佔香港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兩人還被譽為「絕代雙驕」,而且他譚詠麟和張國榮都獲得過很多音樂獎項。
  • 譚詠麟和張國榮各唱了一首《暴風》,都成為經典
    譚詠麟和張國榮1984年,還沒有被封為歌壇校長的譚詠麟可謂春風得意,趁著演唱會的大成功,譚詠麟開始了新專輯的籌劃,第二年,新專輯《暴風女神Lorelei》面世,主打歌《暴風女神》一面試就受到了歌迷追捧,動聽、明快,很有激情。
  • 陳百強,譚詠麟和張國榮,誰更帥
    本文為夢小魚娛樂大本營原創內容,和跟著夢小魚去旅遊、夢子晗同一作者,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轉載必究!其實這個話題,真的很蒼白,更沒有什麼意義!要說三人誰更帥,我認為三人都有帥的資本和帥的個性,而每個人的氣質和風格都是不一樣的。
  • 許冠傑、張國榮、黃家駒、張學友、陳奕迅的最強項都比不過譚詠麟
    許多人說,如果張國榮活著,那他的地位最多就和現在的譚詠麟差不多,這句話到底是高估了張國榮,還是低估了譚詠麟呢? 譚詠麟,1950年8月23日生於香港,他有兩個姐姐、三個妹妹,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譚詠麟的父親譚江柏是一位足球名將,早在1936年就為國參加了奧運會足球比賽,一生幾乎都和足球相關。
  • 同樣是神級歌手,為什麼譚詠麟不如張國榮?
    說起譚詠麟,大家絕對不會覺得陌生,因為譚詠麟曾經跟陳友等人組建過溫拿樂隊,所以很多人都認識譚詠麟。由於譚詠麟在溫拿樂隊表現的太過於出色,所以沒過多久就單飛了,單飛以後,譚詠麟的音樂又達到了新的高度。譚詠麟的歌之所以會這麼火,是因為他的音色很特別,因此大家都很喜歡他的歌。而且譚詠麟不僅會唱歌,長得也很帥,所以非常的又魅力。《水中花》這首歌就是譚詠麟的代表作,這首歌無論是從旋律上來看,還是從歌詞來看都非常的優秀,堪稱那個年代的經典。
  • 譚詠麟沒想到,努力這麼多年,因為張國榮一句話就給張學友墊底了
    譚詠麟張學友樂壇兩大主力軍,經典多到讓人數不過來,不論是在香港地區還是內地,他們都火到不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唱功也達到了巔峰造極的地步,那譚詠麟和張學友到底誰更厲害?首先說說譚詠麟譚校長,在80年代香港歌壇幾乎是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天下,校長被稱為是香港老一輩眼中的歌神他代表著一個年代,當年譚張爭霸的場面和局勢,相信到現在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在樂壇上引起軒然大波。
  • 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地位如何?他和張國榮的音樂造詣誰更優秀?
    譚詠麟1950年8月23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新會,歌手、音樂人、演員,在華語地區有「譚校長」的稱號。那他在香港的地位到底有多受尊敬呢?讓小編來帶大家看一看。
  • 和譚詠麟張國榮粉絲相比,現在追星的都是小兒科
    幾年前的港劇《女人俱樂部》裡有一段劇情,故事中學校的大多數女孩都喜歡譚詠麟,一個年輕女生生孩子時,收音機裡就放著譚詠麟的歌,因此用歌名給孩子取名。學校裡喜歡張和譚的歌迷還會產生矛盾。更有趣的是,這個電視劇播出以後,還有張國榮的歌迷覺得劇中鋪天蓋地使用譚詠麟的歌曲,是在「抹黑」張國榮,簡直從劇中撕到了現實,網上又是一片爭論……知道譚張粉絲撕到最狠撕到什麼程度嗎?——導致各自的偶像從歌壇或頒獎節目隱退。1988年,在評選1987年十大勁歌金曲時,有人稱譚詠麟暗箱操作屢屢得獎。
  • 張國榮和譚詠麟爭霸,將香港樂壇推入最輝煌的時代
    那時候,比張國榮大6歲的譚詠麟,已經出道了9年。作為溫拿樂隊的主唱,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小有名氣,還獲得了香港《華僑日報》頒發的「香港十大歌星」獎,與當時如日中天的徐小鳳、羅文、許冠傑等相提並論。奇怪的是,儘管張國榮與譚詠麟並沒有什麼交集,但媒體記者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他們的某些相似,並將他們作為對比。《明報周刊》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直截了當地問張國榮:「有沒有人說你像溫拿的譚詠麟?你的髮型與眉毛都像他的翻版。」張國榮回答:「他沒有我高,穿了高跟鞋只到我這兒。」
  • 古井燒鵝
    一、古井燒鵝製作工藝    古井燒鵝是廣東菜中的一道傳統名菜,它以品質優良的烏鬃鵝為原料,經過選料、宰殺、填料、吹氣、塗料、燙皮、晾掛、烤制等工序製成,加工中其主要的製作工藝如下:    1、原料    製作古井燒鵝通常選用烏鬃鵝,此鵝生長期短,體型適中,肉厚骨小,是製作燒鵝的絕佳原料。
  • 粵菜靈魂之首:饞涎欲滴的廣東名菜古井燒鵝和深井脆皮燒鵝
    說到粵菜的靈魂,代表作肯定是燒鵝。現在新冠疫情還未完全消散,人員流動還不能像往常一樣。北方的朋友對炒粉和燒鵝牽腸掛肚,在前幾天看到我關於「幹炒牛河」的美食文章,又叫我寫點有關燒鵝的文字。講美食當然要講故事,這樣才更有味道。北有烤鴨,南有燒鵝。
  • 譚詠麟為什麼比不過張國榮!原因竟然是這樣,差距還是太大
    我們雖然總是把譚詠麟跟張國榮放在一起,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張國榮的地位都要高於譚詠麟,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張國榮的影響力比譚詠麟要大。了解過他們兩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譚詠麟比張國榮出道的早,但是張國榮火得非常快,所以他剛出道就成為了譚詠麟的對手,那幾年歌迷們最關心的就是譚詠麟好跟張國榮之間的比拼。
  • 23年前,周潤發一句玩笑話,讓譚詠麟張國榮的「至尊爭霸」收場
    大家都知道4月1日是愚人節,可每年這一天有一個人的名字必然會出現在各大新聞頭條中。即便他已經離開我們17年了,可影響力依舊不減從前。他就是「哥哥」張國榮,一個至今仍被眾人敬仰的天之驕子。
  • 張國榮一生未做過壞事,為何會患上抑鬱症?
    如此優秀而又充滿魅力的一個人,本應得到上天的眷顧長命百歲,未曾想到卻遭受抑鬱症折磨20年,最後不得不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張國榮一生沒做過壞事,為何會這樣?這一年,張國榮橫掃各大音樂頒獎典禮,把十大勁歌金曲金獎從譚詠麟手中搶了過去。緊接著2年後也就是1986年,張國榮帶著《有誰共鳴》再次強勢出擊,一舉擊敗譚詠麟奪得金曲獎,譚校長此前稱霸樂壇的局面被打破,從此之後,張國榮這個後輩站在樂壇上,和前輩譚詠麟平分秋色。未曾想到,張國榮的崛起卻引來譚詠麟部分粉絲的牴觸。
  •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1999年的香港「環球音樂」,最重要的頂級歌手,除了如日中天的張學友(當時籤約的是臺灣『環球音樂』),家有一老的譚詠麟,就是重新回歸的「老新人」張國榮。 算起來,張國榮其實也算是「寶麗金」的老人。早在1978年,他人生的第一張唱片合約,就是和香港「寶麗金唱片」籤定的。
  • 盤點譚詠麟和張國榮獲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歌曲
    譚詠麟和張國榮張國榮和譚詠麟是香港樂壇耀眼的雙星,為大家帶來很多經典的歌曲。現在咱們來聊一聊他兩人在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獲的勁歌金曲金獎的歌曲。譚詠麟和張國榮都曾有兩首歌曲被評為勁歌金曲金獎。1984年,譚詠麟演唱的《愛在深秋》獲得勁歌金曲金獎,這首歌收錄在同年大碟《愛的根源》中。這首歌承襲了阿倫大哥「哀而不傷」的唱腔,很富有感染力。
  • 譚詠麟七個字追憶張國榮,掀開30年前一段血雨腥風的往事
    1986年,Leslie第一次在頒獎典禮上,反超譚詠麟,卻被臺下譚詠麟的歌迷噓了,噓聲幾乎蓋住了他的歌聲。 譚詠麟的歌迷喊著「造馬」(造假)紛紛退場,還有人大喊:「沒有那麼大的頭,別戴那麼大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