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和歐尚重組而成立的高鑫零售有限公司(下稱「高鑫零售」,股票代碼06808.HK)正在香港招股,儘管IPO尚未塵埃落定,但合作雙方已在暗自較勁和爭奪話語權。有關知情人士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稱,此前外界對於歐尚佔據控股權的說法並不準確,大潤發的母公司潤泰才是持有高鑫零售多數股權的控股方。
股權錯綜複雜
「大潤發母公司潤泰在臺灣是做工廠製造業起家的,曾經遭遇過資金緊缺和轉型問題,當時由於歐尚願意出資幫忙,且正好潤泰希望介入零售業,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上述知情者透露,1996年,臺灣潤泰集團成立了大潤發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大潤發將三分之二股權出讓給歐尚,潤泰方面持股另外三分之一。但之後兩者的股權又變得極為複雜,因為此後雙方又以合資形式發展大陸地區的大潤發和歐尚品牌賣場。此舉造成大潤發與歐尚雙方交叉持有對方股份。
「交叉持股讓大潤發和歐尚必須要捆綁上市,否則就不能上市。」知情者告訴記者,歐尚在全球都不主張上市,作為家族企業,歐尚不願意將自己的利潤分流出去。但臺灣潤泰的股東中有極度主張上市者,這令雙方就上市以及換股問題造成很長時間僵持與談判。
經過一系列談判和換股,大潤發和歐尚終於達成上市的共識。在日前公布的上市招股書顯示,在新的股權架構中,潤泰和歐尚新組成的合資公司吉鑫成為上市公司高鑫零售的控股股東,歐尚持有吉鑫51%股權,潤泰持有49%。
這一比例令外界多少有些吃驚,據高鑫零售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門店來看,其中156家為大潤發,41家為歐尚,為何歐尚佔據控股公司吉鑫的控股權?歐尚中國董事長梅思勰(Bruno Mercier)日前給本報的解釋是,10年前歐尚與大潤發籤訂的協議便包含了將來上市的安排。由獨立估值公司決定雙方價值,認為現在的股權架構反映了歐尚和大潤發大賣場的合理價值。
大股東之爭
「這背後是有故事的,首先外界有個誤解,以為歐尚有了控股權,其實並非如此。」知情者表示,此次上市的高鑫零售中的股權比較複雜,高鑫零售主要股東包括潤泰、個人持股、歐尚以及吉鑫。其中吉鑫是為了本次高鑫上市特設的公司,雖然吉鑫公司的股權比例是歐尚佔據51%,而潤泰佔據49%,但在整個高鑫零售中,個人股東中那部分主要是潤泰高層持有,潤泰及潤泰高層持有大約佔到高鑫零售60%股權,因此潤泰才是高鑫零售的控股方。而今後大陸地區的大潤發和歐尚門店發展皆要依靠高鑫投資和規劃。
本報記者昨日就此向歐尚求證時,對方稱現不便發表任何評論,一切以公告為準。
高鑫零售招股書顯示,吉鑫共持有高鑫零售59.16%的股權,法國歐尚和潤泰集團還分別持有高鑫集團11.26%和18.91%的股份,餘下10.67%為個人股東。高鑫零售則100%持有大潤發和歐尚在中國大陸的資產。
既然潤泰依舊佔據主導地位,為何還要設立吉鑫並讓歐尚佔據吉鑫的控股權呢?知情者解釋,由於大陸地區大潤發的單店銷售額以及門店數量都遠遠超過歐尚,因此歐尚十分擔心上市後自己在上市公司中會喪失話語權,故而特別設立一家控股公司吉鑫並在吉鑫中佔據控股權,這是歐尚保護自己話語權的一種方式。不過,潤泰也並不示弱,在其看來,大潤發是自己「孫子輩」的企業,大潤發本身佔股多少已經是另外一回事情,重要的是潤泰在上市公司高鑫零售中所佔股比,因此通過潤泰以及潤泰高層加碼持股,使得潤泰方面總體在高鑫零售中的股權達到約60%。
據悉,高鑫零售的執行長是歐尚中國董事長梅思勰,高鑫執行董事是大潤發中國董事長黃明端,而最關鍵的高鑫零售董事長則是潤泰高層鄭銓泰。不過歐尚有權委任吉鑫的大部分董事會成員,包括提名4名董事,大潤發則只可提名2名董事。雙方在上市公司和控股公司中的控制權較量可見一斑。
時富金融消費類分析師廉波指出,大潤發在大陸地區的門店和業績確實明顯好於歐尚,不過歐尚具有國際品牌優勢,尤其在法國市場經營得還是不錯的。高鑫的控股權之爭正是體現雙方為各自利益而做的努力,從高鑫股份中潤泰佔大部分股權來看,還是潤泰方面佔有優勢,但對於歐尚來說,可以爭取到吉鑫的控股權已不容易,究竟兩者今後如何發展或誰會先退出還要拭目以待。
對於退出機制,接近潤泰人士透露,潤泰目前並沒有考慮到退出,只不過根據正常條約,假如潤泰退出則歐尚可以優先購買,反之若歐尚要退出則潤泰也可以優先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