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端正式退出大潤發CEO: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網際網路

2020-12-09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首席商業評論」(ID:CHReview),作者:老刀,36氪經授權發布。

2017年11月,阿里集團總共投入約224億港元(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在阿里入股高鑫零售之後,關於黃明端的傳言就非常多,最有名的當然是那句:我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這句話極具藝術性,表達生動,讓人有一種英雄遲暮,盪氣迴腸的感嘆。

所以,在2018年4月12日,聯商網舉辦的大會上,杭州的老牌零售人厲玲對話黃明端。厲玲問,都說你們打敗了對手,卻輸給了時代,是嗎?黃明端回答說:不知道寫這句話的寫手是誰?我一直在想他到底想表達什麼。像這樣的標題應該是博取眼球。

當時的採訪現場,黃明端自己爆料說,阿里入股之後,很多人傳言說阿端要離開大潤發。

黃明端

黃明端的同學、老師、妻子都聽到了謠言,反應各異。同學打電話安慰他說,「阿端,現在大家都很關心你,但是都不敢打電話給你,因為怕你傷心,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你不要太在意。」

他的老師,拖著80多歲高齡的身體親自從臺灣跑到上海去看望他開解他。他的妻子則非常開心,「老公,新聞上說的是真的嗎?你真的可以回來陪我了嗎?」他回復妻子:「你想多了!」

當時黃明端說,他目前仍是大潤發董事長,不可能離開大潤發。

但是,三年之後,2020年10月19日,高鑫零售和阿里巴巴同時發布公告稱,阿里擬投資36億美元增持高鑫零售股權,從36%增持至約72%,成為控股股東。

初創大潤發

1955年2月,黃明端出生在臺灣西港鄉的一個小漁村。他上面有7個兄弟姐妹,他是老末。跟很多創業英雄人物的家庭背景一樣,臺灣仔黃明端小時候家庭非常窮。

初中畢業之後,他報考了高職,目的是想早點完成學業,走上社會掙錢養家餬口。據稱,在上職高期間,阿端是個標準的問題少年。成績不好愛打架,下了課,就在賭場門口站崗替人把風。

老媽為他借錢上學,遭到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各種白眼。當時學校規定,成績前三名可以免除學雜費。拿獎學金畢竟比替人看門把風掙得更多,黃明端開始發奮學習。就此一路開掛,學霸封神,一直讀到臺灣大學的商學碩士,年年都拿獎學金。

在臺大,他結識了「企業家二代」,潤泰集團少東家尹衍梁。尹衍梁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是,他不僅僅是黃明端的老闆,潤泰集團的總裁,還是北京大學兼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尹衍梁捐贈1000萬美元成立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1997年,在其遊說下,美國安泰人壽捐贈800萬美元、尹衍梁捐贈200萬美元,又成立了大名鼎鼎的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

臺灣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梁

尹衍梁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桀驁不馴、渾身傷疤的主。在臺大結識黃明端之後,脾性相投的兩人此成為至交。畢業後,黃明端進入潤泰紡織,和尹衍梁一起摸爬滾打十幾年。

1996年,紡織業不景氣,而量販店在臺灣興起,潤泰集團決定轉戰大賣場,時任潤泰紡織廠總經理的黃明端被委任為潤泰量販店(大潤發)籌備處的總經理。彼時,來自荷蘭的萬客隆在臺灣做得如火如荼,而41歲的黃明端對零售卻一無所知。

但是,黃明端似乎天生擁有幹零售的極高天賦。黃明端的零售之路,開啟了這樣的行動軌跡:先學習,再模仿,再創新。

和倉儲式的萬客隆模式不一樣,第一家臺灣的大潤發走精緻量販店的路線,漂亮的裝修和精選的商品讓人眼前一亮。更創新的是,現場賣壽司。臺灣此前的量販店是沒有壽司賣的,而大潤發家店開始賣壽司,師傅每天下午3時現場做,趕上顧客5點下班,大受歡迎。兩年後,萬客隆已被大潤發擠下臺灣量販店前三名,之後連年虧損,最終在2003年撤出臺灣。

1998年7月,大潤發從臺灣進入內地,第一家門店在上海開業。1998、1999年時,北京已經被家樂福佔滿,上海是易初蓮花的天下,深圳的是沃爾瑪。

黃明端決定,大潤發作為後來者,只能先進三四線城市,再到一線城市。

大潤發創立之初,黃明端發誓要成為中國的沃爾瑪,「要開超過一千家店」。此後幾年間,同一地區,家樂福的營收是大潤發的七成,沃爾瑪只有五成。

若兩店之間距離兩公裡,那沃爾瑪的營收只是大潤發的五分之一,甚至在蘇州、崑山等地,沃爾瑪的營業額幾乎只有大潤發的十分之一。

從1997年到2000年,大潤發都是摹仿學習階段,在2000年門店開到了15家左右就進入了創新階段,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和經營方法。

2000年12月21日,潤泰集團與法國歐尚集團合資,在大陸推進歐尚和大潤發兩大品牌的賣場業務。黃明端抓住契機,瘋狂學習歐尚的營運經驗,甚至拷貝了歐尚幾乎所有的內部營運文檔。

大潤發接管歐尚

2000年底,潤泰集團將臺灣大潤發67%的股份轉讓給歐尚集團。同時,雙方在香港設立了一家控股公司:高鑫零售,以歐尚和大潤發兩大品牌推進在內地的賣場業務。

根據當時的股權協議,潤泰通過控股公司(高鑫)持有內地大潤發66.38%的股權,歐尚持有大潤發33.62%股權。同時,歐尚直接持有歐尚中國67.2%的股權,潤泰則持有歐尚中國32.8%的股權,由此雙方實現交叉持股。

2011年,高鑫零售在香港上市。在高鑫零售的股權構架中,潤泰和歐尚新組成的合資公司吉鑫成為上市公司高鑫零售的控股股東。其中歐尚持有吉鑫51%股權,潤泰持有49%。

吉鑫共持有高鑫零售59.16%股權,歐尚和潤泰集團另外分別持有高鑫零售11.26%和18.91%的股份。高鑫零售則百分之百持有大潤發中國和歐尚中國的內地資產。剛上市時,高鑫零售旗下156家門店為大潤發,41家門店為歐尚。

在當時,由於大潤發業績一直不錯,而歐尚業績相對較差,所以在組建高鑫零售的時候,大潤發並不十分願意帶上歐尚。可是兩者的交叉持股讓大潤發必須將歐尚捆綁在一起才能完成上市。兩者對於上市的想法也不同,歐尚是家族企業,他們對上市並不積極,而潤泰則極度主張上市。

2018年12月12日,阿里入股高鑫一年之後,歐尚宣布退出中國,旗下所有歐尚門店的業務全部交由大潤發管理改造。當時的報告顯示,阿里、吉鑫、歐尚國際、Kofu和CGC最終合計獲得高鑫零售71.98%股份,71.98%的佔股比例中,51%為吉鑫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而歐尚集團仍是吉鑫公司的控股股東,阿里為二股東。2019年起大潤發和歐尚開始整合營運系統和供應鏈。

截止2019年12月31日,高鑫零售門店總數為486家。70%自營,29.7%為自有物業。16.5%位於二線城市,46.3%位於三線城市,21.6%位於四線城市。

今年三月份,高鑫零售發布2019年年報。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總銷售營收為1018.68億元,較2018年的1013.15億元增加5.53億元,增幅為0.5%。集團經營溢利48.90億元,同比增幅為4.1%;權益股東應佔溢利28.34億元,同比增幅為14.4%。

年報發布之後,高鑫零售執行董事兼執行長黃明端表示,目前的486家門店已經全部實現數位化,生鮮一小時達和B2B業務已經走通走順。

高鑫零售董事會主席張勇表示, 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持續努力,阿里巴巴、歐尚零售和高鑫零售當初走到一起時的設想,正被一步步實現。過去一年,新零售全方位融合線上線下,為高鑫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量成果。

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到2019年12月,高鑫零售集團的市場份額為8.3%,位列第一。

飛牛網的失敗

2011年,中國的電商開始狂飆突進,這一年,中國線上交易總額達5.8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2%。其中,天貓交易額突破800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187.5%,京東商城交易額309.6億元,同比增長超200%。

越來越多的企業啟動線上化的進程,大舉投入,瘋狂砸錢,後來有人認為2011年是中國的電商大躍進年。

一開始,黃明端對電商是不屑一顧的,他認為電商燒錢的邏輯不符合商業規律。但網際網路風生水起的勢頭讓他的固執開始動搖。

女兒用手機告訴他,隨便一搜,就可以看到周圍各個飯店、藥店、花店等等。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發現身邊的員工都開始用淘寶、京東,黃明端終於意識到,不能再拒絕網際網路了。

對於要不要做電商,高鑫零售的董事們意見並不一致。有的人認為,實體店還在增長,四五線市場還有機會,大潤發沒必要做電商,想做的話,可以和巨頭合作。

2013年,在尹衍梁的力挺下,58歲的黃明端親自掛帥,推出獨立電商平臺——飛牛網,開始搭建他的網際網路零售帝國,在宣布進軍電商的當天,他放出豪言:「要玩就玩大,小玩不是個人風格。」

但是,線上跟線下完全是兩回事。線下注重的是店面的選址、如何與競爭對手的錯位、商品的快周轉、營銷推廣的滲透力和競爭力,而線上則完全是另外一套的遊戲規則。

以黃明端「陸戰之王」的幾十年線下從業經驗,根本無法洞悉線上的竅門,飛牛網沒有恰當的定位,也沒有區別於京東和阿里的獨特模式,不聚焦於某一獨特品類而切入,線下的配送,線上的定位和營銷都沒有摸清楚,所謂隔行如隔山,傳統的線下經驗反而會成為線上策略的錯誤引導。

據財報數據顯示,飛牛網於2014年虧損約1.62億元,2015年虧損約1.75億元,2016年飛牛網仍虧損0.63億元。

2018年2月5日,飛牛網退而求其次,悄然無息改版成大潤發優鮮,從此由一個電商平臺收縮成一個外賣平臺,只配送門店附近3公裡的範圍。

阿里帶來了什麼?

伊索寓言裡有一則阿拉伯人和駱駝的故事。

在一個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帳篷裡,只見門帘被輕輕地撩起,他的那頭駱駝在外面朝帳篷裡看。阿拉伯人很和藹地問它:「你有什麼事嗎?」駱駝說:「主人啊,我凍壞了。懇求你讓我把頭伸到帳篷裡來吧。」大方的阿拉伯人說:「沒問題。」

駱駝就把它的頭伸到帳篷裡來了。過了不久,駱駝又懇求道:「能讓我把脖子也伸進來嗎?」阿拉伯人也答應了。就這樣,到了第二天早上,阿拉伯人醒來一看,自己睡在帳篷外面,而駱駝已經整個身子都擠進了帳篷。

幾乎對於任何被阿里投資的企業,阿里都像是那隻阿拉伯人的駱駝,最後鳩佔鵲巢,把原班人馬全部擠出去。

2017年,阿里這隻阿拉伯人的駱駝終於把腦袋擠進了大潤發的帳篷。

一直以來,黃明端多次表示,「阿里巴巴就是高鑫零售最好的合作夥伴,這對股東,對公司,對員工,對消費者都是最好的選擇」。

在12月3日黃明端的謝幕大會上,這個曾經的強人依然表示:「引入阿里這個事情,我是盡力的。」因為他也同時解釋到:「未來屬於網際網路時代和新零售時代,誰能帶領大潤發走向另一個高峰,誰就應該是大股東。」顯然,黃明端堅定的認為,這個誰,就是阿里巴巴。

為此,他感謝張勇接受了他的建議,成為大潤發(高鑫零售)的戰略股東。為了支持大潤發未來多業態、全渠道的發展戰略,以及排除外方股東(法國歐尚)的束縛,說服阿里全部收購歐尚持有的高鑫股份,讓大潤發&中國歐尚完全成為阿里子公司。

黃明端面向所有大潤發的員工大聲發問:「我們成為阿里一份子,大家開不開心?」

但是,筆者以為,黃明端還是過於樂觀,也過於單純了。阿里這樣強勢的企業,全面接管大潤發之後,大潤發原有的員工一廂情願想成為阿里的一份子,可阿里卻不一定全盤接受。

2018年大潤發開始加大門店數位化改造,黃明端說,「我們要裝很多的雲POSS機,還有線上網際網路的建設,現在全國400多家門店都已經安裝好了這些基礎設施。」

同時,大潤發還設立了一小時配送服務海鮮達;與盒馬合作成立盒小馬;與大潤發成立合資企業,在海口及東北三省開設盒馬鮮生等等。

2019年開啟線上線下融合,到店到家,店倉合一新零售模式,以及大潤發歐尚雙品牌整合。2020年,大潤發生鮮一小時達業務算是走通走順。全國生鮮電商都在虧損,只有1%生鮮零售企業公司盈利,大潤發就是那個1%。

這一切表述,利用網際網路的語彙,讓人看得不明覺厲,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直觀考量到阿里給大潤髮帶來的深刻改變和賦能。唯一直觀感受,也是財務報表唯一所體現的,似乎就是大潤發的生鮮一小時達業務盈利了。

但是,大潤發不是第二個盒馬,大潤發不是僅僅只是賣生鮮的,生鮮只是其所有業務品類當中佔比極小的一塊。阿里對於線下商超零售的經驗,似乎也就僅限於盒馬鮮生了,阿里估計也不可能準備用盒馬的那一套標準,覆蓋所有被收購的線下企業。

盒馬與大潤發合作品牌

在未來,對於大潤發與阿里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是否存在這麼一種可能,大潤發只成為了阿里線上渠道的倉庫,基站,線下為線上提供貨品支持和配送業務,但是,線上卻不能為線下帶來真正有效的反哺。

阿里做線上行,但在線下的經營能力,估計不會有人比黃明端還厲害。大潤發徹底投入阿里的懷抱,黃明端苦心奮戰幾十年的經營成果,最終結果到底會如何,尚且不得而知。

陸戰之王退場

當阿里收購銀泰百貨,沈國軍退場;當阿里收購網易考拉,前考拉CEO張蕾退場;當阿里收購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離場;當阿里收購大麥網,創始人曹傑退場;阿里收購優酷,古永鏘退場。

但是,所有這些被阿里收購的企業,令人失望的是,在阿里這艘巨艦的陰影之下,被其收購的企業幾乎沒有哪一個發展成為了行業的第一品牌。

早在今年六月份,阿里投資高鑫零售三年之後,終於開始對人員進行整合。聯商網爆料,阿里計劃更換大潤發的高管團隊。從2017年阿里入股高鑫零售直到今年上半年,三年期間,阿里已經連續從集團各個業務線抽調多名業務骨幹到大潤發任管理職位。

彼時黃明端只是在幫助阿里巴巴完成過渡任務。

今年12月3日,公眾號36氪-未來消費的文章爆出,在大潤發的年會上,黃明端正式交班阿里集團副總裁林小海,大潤發完成歷史性更迭。

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也在年會現場發言。

黃明端親自給每個員工頒獎擁抱。不少員工控制不住落淚。這是黃明端最後一次以大潤發掌舵人的身份,為他們頒獎。

林小海在現場發表就職演說聲稱,未來大潤發要做到三個xin:第一,回歸初心,提供顧客價值。第二,堅持匠心,商品供應鏈每天的精益求精。第三,創新,重構大賣場,開拓各種新業態。

「只要堅持了這三xin,大潤發未來一定回到高速增長的軌道。我們未來10年,要再造三個大潤發」。

未來十年,阿里能否再造三個大潤發,值得所有人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華商韜略,李睿奇,《大潤發黃明端:贏了所有競爭對手,卻輸給了時代》,2018年1月14日

2、聯商網,《突發:歐尚退出中國,旗下門店將全部交由大潤發運營》,2018年12月12日

3、第一財經,《獨家丨大潤發接管歐尚事件大起底》,2018年,12月23日

4、AI財經社,《大潤發母公司:2019年門店銷售同比負增長,但生鮮電商全面盈利》,2020年3月17日

5、未來消費,《黃明端功成身退,林小海正式接任大潤發CEO》,2020年12月3日

相關焦點

  • 黃明端正式卸任大潤發CEO: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黃明端正式卸任大潤發CEO~這回真的是:揮淚離場,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大潤發超市確實也是一個傳奇故事了!開店20年,每一年都是盈利的,它打敗了所有的對手,國內國外的;對手包括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家樂福~但最後還是被馬老師的阿里收購。
  • 黃明端淡出大潤發: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網際網路
    在阿里入股高鑫零售之後,關於黃明端的傳言就非常多,最有名的當然是那句:我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這句話極具藝術性,表達生動,讓人有一種英雄遲暮,盪氣迴腸的感嘆。所以,在2018年4月12日,《聯商網》舉辦的大會上,聯商網顧問、資深零售人厲玲對話黃明端。厲玲問,都說你們打敗了對手,卻輸給了時代,是嗎?黃明端回答說:不知道寫這句話的寫手是誰?
  • 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2000年12月21日,潤泰集團與法國歐尚集團合資,在大陸推進歐尚和大潤發兩大品牌的賣場業務。黃明端抓住契機,瘋狂學習歐尚的營運經驗,甚至拷貝了歐尚幾乎所有的內部營運文檔。隨後一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零售業正式對外開放,零售大賣場在中國迎來了黃金十年,沃爾瑪和家樂福等世界巨頭,都紛紛加快在中國攻城掠地的步伐。誰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黃明端功成身退,林小海正式接任大潤發CEO!
    臺北市敦化南路2端76號的16樓,家徒四壁一樣的毛坯房,正式宣告成立了大潤發。1997年3月28日,大潤發第一家門店——桃園市平鎮店開業,人山人海,開業記錄一舉打破了所有臺灣大賣場量販店的開店記錄。1997年5月,大潤發第二家店在新竹市開業。1997年大潤發創業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黃明端高聲強調:大潤發,就是一個經常創造奇蹟,打破紀錄的公司。
  • 大潤發被馬雲224億收購的背後:贏了所有競爭對手 卻輸給了時代
    此次收購完成後,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一舉成為大潤發的重要股東。3個月後,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離職、高層集體走人。黃明端離職的時候說,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馬雲224億收購大潤發2017年11月,阿里宣布和法國大型商業集團歐尚零售、臺灣潤泰集團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將投入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中國超市運營商高鑫零售有限公司36.16%的股份。
  • 他贏了所有對手,亦沒有放過時代
    昨天,中國大陸大潤發超市的締造者黃明端卸任高鑫零售CEO,正式退休,此時他已經65歲。不過你一定聽過那句,「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一個時代」。這句話流傳太廣,以至於對作者和黃明端本人都造成了困擾。伴隨著黃明端歸隱,這句話引發的誤解應該畫上句號了。這樁公案的緣由是這樣的:這句話並非黃明端本人所說,因為《華商韜略》一篇本意是致敬黃明端的文章用了這個標題《「陸戰之王」黃明端,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時代的人》,轉載時被誤以為是黃明端本人所說。
  • 大潤發黃明瑞辭任,曾經的「陸戰之王」輸給了時代
    1月30日一則公告赫然出現:黃明端辭任執行董事,相應,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擔任高鑫零售非執行董事及主席;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陳俊出任高鑫零售非執行董事,並被提名為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該決議自2018年1月30日起生效。
  • 黃明端正式交班林小海,大潤發歷史性迭代完成
    他們應該都清楚,這是黃明端最後一次是大潤發掌舵人的身份,為他們頒獎了。整個年會交接班的高潮發生在最後階段,現場通過一個專題片,為黃明端的大潤發24年歷史成就做了一個總結。結尾特別提到,為什麼大潤發在已經成王的線下零售時代,還要毅然投身線上零售?黃明端自己的親口回答表示:未來屬於網際網路時代,必須跟上時代腳步,提早轉型新零售,才能減少被新的零售商業衝擊。
  • 【熱議:黃明端正式交班林小海,大潤發歷史性迭代完成】
    但是,今年大潤發年會除了這些固定項目,還有特別的不同。一手創立並執掌大潤發23年的一號位黃明端,今天正式交班給來自阿里集團的林小海。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花名:逍遙子),也在年會現場致辭發言。整個年會現場氛圍,就是一出「致敬黃明端,交班林小海,擁抱大阿里」的主題氛圍。所有在場參與年會的大潤發&歐尚員工,以及部分常駐阿里的員工,也清楚知道今天對於黃明端的歷史性意義。
  • 阿里大潤發迭代完成 林小海接棒黃明端
    結尾特別提到,為什麼大潤發在已經成王的線下零售時代,還要毅然投身線上零售?黃明端自己的親口回答表示:未來屬於網際網路時代,必須跟上時代腳步,提早轉型新零售,才能減少被新的零售商業衝擊。   黃明端回顧到大潤發最初,是在1996年8月16日。臺北市敦化南路2端76號的16樓,家徒四壁一樣的毛坯房,正式宣告成立了大潤發。1997年3月28日,大潤發第一家門店——桃園市平鎮店開業,人山人海,開業記錄一舉打破了所有臺灣大賣場量販店的開店記錄。   1997年5月,大潤發第二家店在新竹市開業。
  • 大潤發黃明端時代結束:已執掌大潤發23年 阿里系高管上位
    來源:雷達財經原標題:大潤發黃明端時代結束:已執掌大潤發23年, 阿里系高管上位12月2日,大潤發年會上,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和大潤發CEO黃明端正式交班林小海,意味著黃明端時代的結束。黃明端執掌大潤發已23年。
  • 大潤發創始人離職: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來 源:哈叔的職場微課堂(ID:haerg7)作 者:哈叔01 昨天晚上和朋友去大潤發超市買點東西,在排隊等待結帳的時候,朋友問我:「你知道大潤發易主了嗎?」這事我知道,前段時間阿里巴巴投資200多億拿下了大潤發,不到3個月的時間,已經換了6個董事會的人。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離職的時候說,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確實是這樣,大潤發在零售行業是頂級的存在,是一個號稱19年不關一家店的零售行業霸王龍。
  • 大潤發黃明端時代結束:已執掌大潤發23年,阿里系高管上位_財經...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 編|深海12月2日,大潤發年會上,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和大潤發CEO黃明端正式交班林小海,意味著黃明端時代的結束。與此同時,逐步上升的門店運營開支和員工成本也成了大潤發新的"隱患"。起初對"燒錢"的電商持疑心態度的黃明端開端動搖了。這一年,他親自掛帥推出自營電商"飛牛網",擁抱網際網路。但這家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的飛牛網難以和阿里京東抗衡。自2014年運營到2017年,飛牛網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 「陸戰之王」黃明端退休!大潤發將換一個時代了
    12月2日,大潤發年會上,一手創立並執掌大潤發23年的一號位黃明端,正式交班給來自阿里集團的林小海。圖來源:未來消費APP 黃明端表示「我相信,林小海一定能帶領大潤發再創高峰、再創輝煌,我希望所有人像支持我一樣支持林小海。林小海是最棒的,是接棒我的最佳人選,謝謝張勇的選擇安排。」黃明端還說到,林小海的事業全局觀、行業洞察眼光比他細緻。零售業的管理,就是細節的管理。
  • 黃明端23年身退 阿里全面掌權大潤發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趙述評 趙馳23年,大潤發將換一個時代。12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一手創立並執掌大潤發23年的黃明端正式交班給阿里巴巴副總裁、零售通總經理林小海,這也意味著大潤發將全面邁入阿里時代。
  • 黃明端23年身退,阿里全面接掌大潤發
    12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一手創立並執掌大潤發23年的黃明端正式交班給阿里巴巴副總裁、零售通總經理林小海,這也意味著大潤發將全面邁入阿里時代。如果從2017年傳出聯姻的緋聞來計算,阿里與大潤發的接軌,整整用了3年時間。3年間,商超零售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潤發也忙著變革跟上或引領零售業發展。
  • 大潤發換帥,林小海接班黃明端!
    ,創立並執掌大潤發23年之久的黃明端正式卸任,接替他的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零售通總經理林小海。至此,這個中國零售陸戰王大潤發正式進入阿里時代。 在傳統超市受到電商衝擊的時候,大潤發掌門人曾經也力圖通過「飛牛網」打造自己的B2C線上平臺,然而缺少網際網路基因的大潤發,這條路走的並不順利,最終在電商路上折戟,選擇聯姻阿里巴巴。除了看中阿里的資本,可能還有其數位化的能力和網際網路基因。
  • 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飛牛網前4年虧了13億 今年全部轉向B2B很可能...
    在4月12日下午的2018聯商網大會上,黃明端就上述外界關注的問題,及大潤發旗下飛牛網的境況、大潤發未來的發展跟聯商網顧問厲玲展開了對話。黃明端直言「網際網路的燒錢真的太厲害」,大潤發在2013-2017的4年試水電商平臺飛牛網的過程中,第一年做飛牛網時,收入有1億多元,但是也虧損了1億多元;第二年營收10億多元,卻虧損了4億多元;第三年營收做到了20多億元,虧損5億多元;第四年營收40多億元,虧損小於3億元。後來,飛牛網基本上把B2C的燒錢部分停掉、做了B2B(發到家業務)。
  • 黃明端首次回應大潤發整合歐尚 並回答了14個疑問
    聯商網消息:高鑫零售整合大潤發和歐尚事件又有了最新進展。《聯商網》獨家獲悉,高鑫零售總經理Ludovic HOLINIER、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對高鑫零售集團雙品牌整合進行了說明和問答。黃明端表示,大潤發和歐尚作為兄弟企業,原本在諸多領域就已展開合作,包括聯合採購等。
  • 大潤發創始人離職,黃明端到底輸給了誰?
    大潤發在零售行業號稱是19年不關一家店的商業傳奇。可以說在商場這個領域裡,大潤發簡直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包括沃爾瑪、家樂福都是它的手下敗將,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大潤發,卻也倒在了時代的車輪下。2017年末,大潤發被阿里巴巴收購,年初時,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宣布辭職,在短短數月內,大潤發共有6名高層先後離職,一切都仿似宣布著傳統零售業的落幕。含辛茹苦數十年,一眼望去換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