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消費APP」(ID:lslb168),作者:萬德乾,36氪經授權發布。
黃明端
大潤發每年公司年會一般都會選在11月底與12月初,今年年會選在了今天(12月2日)。以往大潤發年會通常都是上午總結年度發展業績,下午現金大抽獎及優秀員工頒獎,中間穿插各區員工表演的歌舞節目。但是,今年大潤發年會除了這些固定項目,還有特別的不同。
一手創立並執掌大潤發23年的一號位黃明端,今天正式交班給來自阿里集團的林小海。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花名:逍遙子),也在年會現場致辭發言。
整個年會現場氛圍,就是一出「致敬黃明端,交班林小海,擁抱大阿里」的主題氛圍。
所有在場參與年會的大潤發&歐尚員工,以及部分常駐阿里的員工,也清楚知道今天對於黃明端的歷史性意義。整個年會現場氛圍,充滿了對黃明端的敬意,對林小海的歡迎,以及熱烈擁抱已經到來並更深入的阿里大潤發未來關係。
甚至在下午的頒獎環節,黃明端親自給每個員工頒獎擁抱。不少員工控制不住落淚。他們應該都清楚,這是黃明端最後一次是大潤發掌舵人的身份,為他們頒獎了。
整個年會交接班的高潮發生在最後階段,現場通過一個專題片,為黃明端的大潤發24年歷史成就做了一個總結。結尾特別提到,為什麼大潤發在已經成王的線下零售時代,還要毅然投身線上零售?黃明端自己的親口回答表示:未來屬於網際網路時代,必須跟上時代腳步,提早轉型新零售,才能減少被新的零售商業衝擊。
黃明端親自交班林小海
黃明端在一首臺語歌曲《堅持》(臺灣歌手翁立友演唱)之後,親自回顧了自己的大潤發發展史:
他首先覺得這首歌曲,仿佛是為他本人而作。因為他覺得:「成功道路不用急,因為堅持的人太少。窮苦的孩子,必須用生命來拼搏人生。」歌詞類似的含義引發的心跡共鳴,讓他感動、落淚。
黃明端回顧到大潤發最初,是在1996年8月16日。臺北市敦化南路2端76號的16樓,家徒四壁一樣的毛坯房,正式宣告成立了大潤發。1997年3月28日,大潤發第一家門店——桃園市平鎮店開業,人山人海,開業記錄一舉打破了所有臺灣大賣場量販店的開店記錄。
1997年5月,大潤發第二家店在新竹市開業。1997年大潤發創業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黃明端高聲強調:大潤發,就是一個經常創造奇蹟,打破紀錄的公司。
1997年4月,臺灣潤泰集團主席尹衍梁,強仔上海外資零售牌照發放的最後時刻(現在已經全面放開),及時的前往上海——潤泰集團起家的城市——緊急開拓大陸零售市場。隨後,大潤發大陸第一家店在上海閘北江場西路開業;1999年,華東區第二家店在蘇州開業;1999年,華北區第一家店在山東濟南歷城區開業。
所有門店在當地的第一天開業,都是人山人海。黃明端覺得,對比大潤發20多年前的開業記錄,2019年8月27日,美國Costco在上海首店開業引發全國關注的盛況,其實不算什麼。
黃明端認為,從臺北到大陸,大潤發的24年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蹟,打破行業紀錄的企業。即便是面對世界級競爭者: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英國樂購、德國麥德龍。大潤發直到今天,都是大賣場行業的第一名。
不過,這幾年來,黃明端也直言,行業經營環境和公司內部都發生很多變化。2017年大潤發迎來了阿里的投資入股;2018年開始大規模門店數位化轉型;2019年開啟線上線下融合,到店到家,店倉合一新零售模式,以及大潤發歐尚雙品牌整合。2020年,大潤發生鮮一小時達業務算是走通走順。全國生鮮電商都在虧損,只有1%生鮮零售企業公司盈利,大潤發就是那個1%。
過去3年的大潤發,正式進入到阿里時代。黃明端也明確表示,他對大潤發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說服了臺灣潤泰集團,引入阿里作為大潤發的戰略股東。
黃明端說:「引入阿里這個事情,我是盡力的。」因為他也同時解釋到:「未來屬於網際網路時代和新零售時代,誰能帶領大潤發走向另一個高峰,誰就應該是大股東。」顯然,黃明端堅定的認為,這個誰,就是阿里巴巴。
為此,他感謝張勇接受了他的建議,成為大潤發(高鑫零售)的戰略股東。為了支持大潤發未來多業態、全渠道的發展戰略,以及排除外方股東(法國歐尚)的束縛,說服阿里全部收購歐尚持有的高鑫股份,讓大潤發&中國歐尚完全成為阿里子公司。
講到這裡,黃明端面向年會現場所有大潤發員工高呼:「我們成為阿里一份子,大家開不開心?」而眾人也齊呼開心,來回應黃明端對他主動引入阿里投資大潤發——這是黃明端視之為決定大潤發未來的最重要決定。
今天年會是黃明端和林小海交班的正式儀式,他主動談起了退休的話題。他說退休這個事情已經考慮很久,大潤發各大區和總部各部門,也在一直培養接班梯隊。大潤發華南區、華北區兩位原區總經理:蔡必揚、吳春相,已於2018年陸續完成了交接班。
2019年,黃明端主動告訴張勇,他要在65歲退休。出生於1955年2月初的黃明端,今年已滿65歲。對此,張勇也花了很多時間考慮和尋找大潤發的接班人。
阿里B2B事業群的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此前曾在寶潔中國從事25年分銷業務的林小海,脫引而出。黃明端年會現場,親自宣布了,林小海正式林小海接棒大潤發CEO的工作,並呼籲全體員工為林小海鼓掌。
黃明端正式交班林小海
他還表示,林小海的事業全局觀,行業洞察眼光比他細緻。零售業的管理,就是細節管理。當張勇經過反覆思考權衡,確定林小海接班大潤發,並將這個消息告知黃明端。黃明端毫不掩飾的表示,他幾乎當場要興奮高興的尖叫。
「我相信, 林小海一定能帶領大潤發再創高峰、再創輝煌,我希望所有人像支持我一樣支持林小海。林小海是最棒的,是接棒我的最佳人選,謝謝張勇的選擇安排。」黃明端最後強調到。
林小海直言大潤發變革方向
12月1日這天開始,林小海正式接任大潤發CEO。
上臺致辭的林小海,首先用一張終身聘用黃明端為高鑫零售終身員工的特殊證書,充分認定了黃明端締造大潤發,管理大潤發24年來的成就,以及黃明端對於大潤發持久影響力的肯定。
林小海的支持是以對黃明端的「崇拜」開場,他說他以前快消行業(寶潔中國),如果能約見到黃明端洽談業務,他可以回公司吹牛很久。
林小海
今年5月22日,林小海正式來到大潤發開始他接近半年的工作熟悉期。他認為大潤發代表的大賣場和快消業,是在彼此交融當中發展。一同繁榮又一同面臨挑戰,現在又一同開啟數位化變革。
半年的熟悉期間,他通過黃明端的安排,參加了所有部門會議,走到了全國五個大區和五個DC大倉,傾聽大潤發一線員工的反饋,甚至親自和外賣配送騎手一起送貨,傾聽了解大潤發顧客的聲音。
半年的熟悉期,林小海由衷感謝黃明端留下了大潤發這個零售業第一名的資產。同時,半年的熟悉期,林小海一樣看到了大潤發麵臨的挑戰和機遇。手機背後的移動網際網路和人人數位化,就是這種挑戰的濃縮體現:「現在有10億消費者一天花6個小時在線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變成隨時隨地、線上線下、到家到店。」
同時,供給側的品牌商一樣在變化,商品開發創造力變強,商品迭代變快,商品長尾化效應增強。競爭對手更是變了:從原來講究區域位置的陣地戰,變成今天面臨社區生鮮小店、B2C電商平臺、資本驅動的前置倉和社區團購的多面多維競爭。
所有要素都在變化,大潤發路在何方?這是林小海在以大潤發CEO新身份致辭當中,面對未來拋出的最大基本問題。
「我想了很多,我和黃懂一起探討了很多,我發現我們還是要回到初心,回到大潤發24年前就確定的發展使命:』提供新鮮、便宜、舒適、便利,且一次性購足的優質購物體驗,成為社區的好鄰居,值得消費者信賴的購物代表』。」
他認為大潤發24年前提出的這個使命,同時也是零售業的行業使命,今天仍然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將這些理念,與時俱進的融合到今天全社會的各種變化。為此,林小海重新詮釋了什麼是新鮮、便宜、舒適、便利。
新鮮:新:今天,品牌商的商品研發能力在加強。未來大潤發門店,要以門店為單位,加強對周邊客群的洞察力、加強品類規劃能力、組貨能力、採購能力、商品開發能力。從商家視角轉化為顧客視角,加強流程優化、速度優化、滿足顧客所需,實現更快送達。鮮:大潤發具備的固有優勢很厲害,門店擁有生鮮加工和售賣的行業第一流能力。未來要以門店中心,加強生鮮商品的源頭直採能力,實現全國門店、全國買、全國賣的能力。還要思考,怎麼把這些突破常規,達到極致的商品,從門店到終端用戶的顧客交互、履約交付的先進能力。
便宜:三個維度詮釋。第一,存量單品需要保持大潤發優良傳統,對比每個類目的競爭對手都是最便宜,而且還是行業最優秀的對手對比。嬰兒尿褲要對比專業母嬰店,肉品要對比錢大媽,蔬菜對比社區團購和菜市場。第二,便宜不是低價低端,核心類目在保留核心基礎之上,探索分層運營。第三,實現商品的差異化。那些大KA品牌商,未來要要求大潤發的要求提供獨家定製的商品。大潤發自有品牌計劃重構,商品的研發能力不斷加強,一定要重新定義大潤發的商品力。新鮮+便宜就是大潤發的商品力。以前顧客是來大潤發挑選商品,未來是顧客想買新鮮和便宜(好貨低價),就必然想到大潤發。
舒適:未來大潤發商業地產部分的商店街,要改造成餐飲、娛樂、教育、服務的多業態。只會引進知名品牌進駐,找到必須讓顧客願意來大潤發的優質商戶。門店整體都要重新定義,打造圍繞著「吃」為中心的綜合體驗,創造門店的各種社區生活場景,希望門店周邊的鄰居們,把大潤發當作社區生活活動中心。
便利:這幾年遭遇的打擊很大。大潤發未來要加強顧客到店的便利,除了保留門店顧客動線設計的合理性,更要思考怎麼讓顧客進入門店和找到商品的過程,能夠減少時間成本。還要加強顧客到家便利,B2C業務以及一小時送到家,2019年大潤發已經同比增長50%左右,但是大潤發在整個淘系商圈的滲透率還不足5%。未來希望顧客都喜歡使用掌上大潤發(大潤發APP端服務)。通過菜鳥驛站等全渠道、多業態業務,擴大大潤發的服務半徑。
林小海最後強調,社會的一切都在變化,但是零售和商業的本質沒有變化。未來大潤發要做到三個xin:第一,回歸初心,提供顧客價值。第二,堅持匠心,商品供應鏈每天的精益求精。第三,創新,重構大賣場,開拓各種新業態。
「只要堅持了這三xin,大潤發未來一定回到高速增長的軌道。我們未來10年,要再造三個大潤發。」林小海最後強調到。
阿里加強控股大潤發原因
年會現場,大潤發用了「大潤發大家長」,來張勇在大潤發的情感性身份。
張勇在致辭中,同樣明確表示,因為阿里和大潤發,擁有共同的願景和價值觀才走到一起。這也是支持雙方,能夠在未來走的更久的最大驅動力。
面對大潤發最重要的全國各區員工代表,張勇直接談到核心問題:為什麼阿里在3年前入股大潤發之後,今年還要更進一步提高股份?(阿里從3年前36%左右股份,增加到現在72%左右股份)
張勇
張勇認為:
第一,大潤發是中國零售業是最棒的代表,大潤發的創業史也是中國零售商業的創業史,更是定義中國零售業大賣場的標杆。大賣場行業的最高水平就在大潤發,阿里作為服務零售商業的企業,必須和行業最優秀企業走在一起,用一種創造之心激活出更大火花。
第二,大潤發不僅探索輝煌的未來,零售商業也要擁有輝煌的未來。阿里代表的網際網路經濟,帶來不一樣的服務方式,曾經也是大潤發的挑戰者。現在阿里做的是實體商業的經濟,要為實體商業插上數字的翅膀,要讓實體商業更美好。只有和大潤發在一起的強強碰撞,才能創造理零售商業的輝煌未來。
張勇繼續談到,過去3年,雙方已經證明了彼此有這種能力和創造力。2017年張勇碰到黃明端之後,已經過去的3年,也都實現了雙方在3年前定下的變革目標。但是這遠遠不夠,零售商業還要繼續發展,阿里怎麼把零售商業的核心能力,繼續服務好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這點,必須要繼續結合大潤發已有的零售基礎設施和打造的核心能力,結合數位化能力,才能創造未來。兩個企業20年前的起點不一樣,20年以後當實體商業和數字商業交匯一起了,雙方就可以走在一起,為未來、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創造美好。
張勇最後總結:大潤發不變是堅守初心,堅守商業的內核。大潤發以前的成功不是偶然,已經建立起了零售商業的核心能力。這些能力不管行業怎麼變化,基礎能力永遠不變。只要未來不斷提升運營能力和顧客基礎體驗的打造,這是任何網際網路的出現都不會打敗的。大潤發需要改變是與時俱進。大潤發為什麼要變要創新?因為顧客在改變。顧客產生了新的需求,社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大潤發的未來將運營阿里的能力,尊重行業規律和客戶價值,以及消費者生活方式。用一顆平凡之心,聯合更多的平凡之人,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最後,張勇代表阿里,歡迎大潤發加入到阿里的大家庭。
年會現場,大潤發新的IP形象正式確定為:小象(花名:發哥)。大潤發認為,大象代表的是:穩重、強大、親切、可靠。也就是說,今天大潤發在進入林小海時代之後,它的品牌形象也從原來具象的服務內涵,增加了一些抽象的人設表達。
目前,林小海還同時兼任者高鑫零售(大潤發)CEO與阿里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職位。同時,大潤發目前在人力資源,品牌傳播等職能事務上,阿里已經陸續派人接管。
對於黃明端的退休後生活,黃明端曾經表示應該會繼續生活在上海,不太會返回臺灣潤泰集團任職。當然,他後續或許也會偶爾前往大潤發公司,發揮他這個大潤發締造者,依然擁有的重要能量。
中國零售業或許不再有黃明端的探索發力,但是中國零售歷史裡有著黃明端寫下的重要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