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莆田「億元村」,如今拆遷「富」起來了

2020-12-16 記錄陽光生活

涵江梧塘沁後村,自古以來就是個聞名遐邇的文化村,該村人口三千多人。改革開放後,村裡引進了臺商辦廠,人口一下子便擴張至萬人。村裡文化蘊厚,一個行政村竟設有三個小學、一個中學(沁後中學)。解放前村裡就組織過一個莆仙戲「沁荔香」劇團,1983年,又創辦了 「梧塘鎮戲曲學校」,亦稱梧塘藝校,為莆仙戲培養了一大批演員。因此沁後村被評上「省級明星村」「省級十佳億元村」

沁後村的藝術淵源,源長流遠。在諸多領域,湧現出優秀人物,文學、戲曲、音樂、繪畫、書法,都有不俗的表現。

涵江沁後村存百年紅磚大厝:蔡氏萬興堂

有「小上海」之稱的涵江為千年古鎮,歷史悠遠。上世紀初,許多商人發家蓋起了紅磚大厝。涵江區梧塘鎮沁後村——蔡氏萬興堂宅。眼前這座中西合璧的大宅為雙層左右護厝結構,主建築下層修建著西式風格的石拱。內部大多為木質結構,橫梁上還可看出部分雕刻。

這座大厝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當時修蓋時,瓷磚泥土等都是由國外進口而來的,每塊紅磚大約有5斤重,十分牢固,所以百年來房屋結構還比較完好。整座大宅有將近60個房間,為市優秀近現代建築。

過雲譚大橋

2019年11月24日上午,莆田學院遷建二期(醫學師範組團)及安置區建設項目舉行房屋徵遷籤約儀式,共有千名「沁後村」的群眾參加籤約活動。

如今這裡大部分人都搬走了,剩餘部分人還在等第二批拆遷。有人說拆遷富了,真的嗎?有人說拆遷了置換的安置房還要補貼錢,店面也要貼錢,對於家境不是很好的家庭,他們付得起這個補貼錢?幾家歡樂幾家愁。

有村民透露,有的人家拆遷後有十來套回遷房。在莆田高居不下的房價下,他的資產卻可以說是普通白領畢生不敢想像的天文數字

據介紹,莆田學院遷建二期(醫學師範組團)及安置區用地面積約1100畝,房屋徵遷面積約40萬平方米,涉及徵遷戶約1200戶,企業、宮廟28家。該項目建設安置區37幢,計容面積約43萬平方米,共約3420套安置房。該項目總投資217218萬元,工期計劃安排3年,預計2020年1月開工,除了安置房,房屋徵遷補償費是53224萬元。

莆田沁後南陽鄧氏宗祠

莆田沁後南陽鄧氏宗祠

該祠主體建築是解放前印度尼西亞鄧氏華僑捐款所建,附屬建築是解放後所建,50年代以後一直作為「南陽小學」,建築保存完好。2014年,沁後村將該小學歸還鄧家,還原「鄧氏宗祠」。沁後村有3000餘鄧氏族人。

省三小學交通站舊址——蔡氏宗祠

省三小學交通站舊址——蔡氏宗祠

省三小學創辦於1910年,是莆田早期新式小學之一。1929年,中共莆田地方組織在該校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同年秋,蔡拱北接任校長後,在該校建立了秘密交通站,負責接待護送往來的革命同志、傳遞情報等任務,是山區與平原之間的重要聯絡站。

沁後村後山山上有個水庫,被青山環繞,這兒常年都是這樣綠油油的,這個水庫可以供應全村人的生活用水。

水庫

別小看這座普普通通的石牌坊,它曾是2013年電影《金剛王·死亡救贖》的拍攝地,如今已然成了一座廢墟,見證著它曾經的輝煌。

石牌坊

拆遷,幾家歡樂幾家愁啊!

來源:涵江生活網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拆遷造富,莆田拆遷發財的五個行業…
    很多家庭一大家子辛辛苦苦地幹了一輩子,也抵不過別人一次拆遷換來的財富,拆遷造就了一大批暴發戶,當你砸鍋賣鐵負債纍纍才能買房的時候,有些人通過拆遷實現了財富暴漲,階級躍遷,不用再為房子而發愁,鈔票數也數不完。 拆遷既是城市更新,也是一場「造富」運動,除了拆遷戶,主要行業都因此聞到了金錢的芳香。
  • 莆田又一批拆二代來了,莆田這個片區開啟拆遷模式
    近日莆田陸地港片區(一期)丈量評估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這意味著莆田又一個片區啟動拆遷模式>據了解,莆田陸地港片區(一期)丈量評估項目,業主為莆田市秀嶼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人民政府,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 山西一城中村,曾靠出租發家,如今拆遷款150萬,靠拆遷暴富
    在過去10年間,我們可以經常聽到別人說,拆遷很多的賠償款,有很多一夜之間爆富的人們,因為房子的價格讓人一夜暴富,但是現如今,我們很少聽到這樣的狀況,但是很多居住在城中村的人,把希望寄予更多的一個拆遷款的補償和發放。
  • 山東一城中村,原定在2017年完成拆遷,如今仍未完工
    山東是一個經濟發展不錯的省份,在2019年的時候,這裡的GDP已經達到了71067.5億元,作為一個沿海地區,在下設城市的發展,也是十分不錯的,因為在這裡有很多旅遊景點,由此吸引了很多人來到這裡進行遊玩,使得這裡的經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這裡的海鮮市場也是十分發達的,它有很多珍貴的海鮮,這裡海鮮的產量是十分多的,並且由於它是一個海鹽產地,為鹽化工業提供了一個資源,在這裡的鹽業發展是十分發達的
  • 莆田曾經的中心,卻只能經營傳統農貿市場
    01曾經的莆田南門南門紅柱子曾經是一條商業街,它是改革開放後莆田縣政府專門開發的一條給農民做生意的街道,水果批發、建材生意等生意火熱,50公分的石板路,印證了它的輝煌,只有上個世紀莆田主幹道才有的高配,也是莆田僅存的最後一條石板路
  • 深圳最無奈的城中村:曾經人流量爆棚,現如今拆遷問題一拖再拖
    曾經鋒芒的菱角可能被磨掉了一些,可是生活還得繼續。在這座城市生活的時候,壓力是一直都有的。相信很多人也是可以理解的。相信很多人在這座城市中發展的同時,其實一直都沒有壓力也不是一件好事情,俗話說得好,有壓力才有動力。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深圳最無奈的城中村:沙尾村。
  • 莆田玉湖土拍觸頂!新盤動作不斷!
    簡報 1、承載莆田人十年記憶的這個地方,如今變成這樣!! 2、莆田大學城快了!部分項目通過驗收,增設10座公交停靠站... 3、荔城區擬確認這34所幼兒園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已審批民辦學校公示!
  • 莆田一市場遇到拆遷,做生意的都跑了!
    今年可謂是莆田的拆遷大年,不少地方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拆遷進程。遇到拆遷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這不我們的一位網友就傷感了起來... 近日,一網友爆料稱,原先赤溪市場還在的時候,附近的居民買菜很方便。
  • 莆田東西南北城建全面爆發!共25個區域拆遷
    約25個片區、近萬畝體量的莆田拆遷潮全面井噴,有人直呼:「今年莆田太瘋狂了!」,也有人聽說家裡要拆之後,默默從外地趕回來...2020年註定是特殊的一年,更是莆田近40年城市發展史中最濃厚的一筆!在來自末期的棚改紅利刺激下,莆田各地都迎來了新一輪的大洗牌,有的將成為全新的城市中心、有的將徹底告別鄉村...1荔城區未來重點確定!
  • 距離莆田市區僅5公裡,還藏著一座古樸的歷史名村!
    距離莆田市區僅5公裡,還藏著一座古樸的歷史名村!
  • 西安一城中村,曾經是小夥最愛的「紅燈區」,如今免不了被拆遷
    西安這幾年的發展速度也是相當的快,就拿最直觀的數據來說吧,西安GDP總值就達到了九千多億元,在新一線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五名。但要比城市的歷史底蘊,我想任何一個城市都比不過西安,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中村也是相當的有歷史,到底是哪個呢?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 西安最可惜的城中村:曾經才女騷客雲集,如今卻面臨拆遷
    西安最可惜的城中村:曾經才女騷客雲集,如今卻面臨拆遷一座城市能留給人們印象的,大多是那些繁華的商圈或知名的景區,但很多到過西安的人,卻會對那裡的城中村印象深刻,有人就曾做出過這樣的感慨:在西安最難忘的,除了兵馬俑,就是那些像珍珠一樣散落其中的城中村了。
  • 【重磅】涉及3個區10個村!莆田最新拆遷補償方案來了!
    總共徵收土地348畝, 涉及莆田10個村(社區)。 快看有沒有你家! 荔城區人民政府負責按本方案組織實施徵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 合村並鎮本是好事,這3類農村將面臨拆遷,為何農民卻高興不起來
    導語:合村並鎮本是好事,這3類農村將面臨拆遷,為何農民卻高興不起來近年來我國對於農村對區的發展格外的重視,對於農民的生活質量也密切關注,想必在農村的朋友也能感覺到這種厚愛,不管是在農業方面還是在農村的改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農民的好日子也一步步變得更好
  • 莆田昔日「製毒村」,差點成為《破冰行動》的藍本
    在莆田,曾經有一個小漁村--衝沁村,差點成為劇裡的「製毒村」,20多年前,這片毒雲籠罩的地方,陷入毒魔的泥淖不可自拔,如今,這裡已根除「毒瘤」,成了遠近聞名的「黃金村」。1 、偏遠漁村,急於脫貧,走上「不歸路」在莆田北高鎮,這裡有個偏遠的沿海漁村——衝沁村。
  • 莆田集奎,曾經的繁華要道,如今的寂寞老街!
    集奎村,一條狹小的古官道穿村而過。北面是建於南宋建炎年間的集奎新橋,比寧海橋還早了200年,南面則是建於南宋的萬壽橋。古時是南北洋和沿海各鄉鎮前往涵江的必經之路和交通要道,如今是一條寂寞的老街……新橋頭的前世今生站在新橋上,腳下踩的是敦厚的石塊,頭上是湛藍的一片天。
  • 莆田赤溪要拆遷了,好多店居然打著這種旗號做事情……
    聽朋友說,赤溪要拆遷了,很多店鋪都在打折。打折,顧名思義就是比較便宜的意思,絕對不能放過這種機會的我馬上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驅車前往。赤溪這邊鞋廠特別多,所以人流量也特別多。尤其是現在正是鞋廠的下班時間——晚上9點左右,小吃攤和店裡都是人。
  • 洛陽無奈的城中村:曾經美女如雲排排站,臨拆遷卻人人叫好
    洛陽無奈的城中村:曾經美女如雲排排站,臨拆遷卻人人叫好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的七裡河村,不僅成為眾多遊客的短憩之地,也成為眾多打工者的棲身之所。為了貫徹洛陽「四水五渠同治」項目,修復、保護洛陽城市河道,七裡河村已被納入拆遷改造的名單,曾經頗有名氣的七裡河村,終將隨著拆遷消失在無數人的記憶中了。
  • 揚州一城中村:以前小巷子裡美女如雲,如今房東卻苦等拆遷
    揚州一城中村:以前小巷子裡美女如雲,如今房東卻苦等拆遷揚州現在的落寞很出人意料,這座歷史上曾和蘇杭齊名的江南重鎮,在今天人們的眼中卻漸顯生疏。在這種局面下最難過的就是那些堅持在這裡的房東們了,他們中的大部分年齡都偏大,之前還能有房租這個收入來源,如今卻越來越少了。因此,即便是以前對東花園這個他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有著無限不舍的人,也開始苦等拆遷的到來了。然而,關於東花園拆遷的消息,卻連一點風聲甚至都難聽得到。
  • 成都「落寂」的小區,曾經遠近名揚的「富人區」,如今卻物是人非
    任何事物發展都是有規律的,新老交替是無法避免的,就如同城市的拆遷改造一樣,新的高樓大廈始終會取代舊房子;正所謂英雄遲暮,歲月無情,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永恆的東西,那些曾經風光一時,轉眼間就變得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有偶爾懷念,還有一生的嘆息;對於很多常年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說,老城區承載著童年的記憶,有揮之不去的味蕾,還有那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