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凡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孟冬時節,細雨綿綿,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鶴鳴山若隱若現,讓這座有1640年多歷史的千年古城普安城韻味更足。全程6.78公裡投資1.1億元的普安繞城路項目現場正在如火如荼施工。
「我沒有想到,才一個多月時間,垃圾問題得到了徹底決絕,場鎮環境煥然一新。」12月3日,76歲的柳埡社區5組居民梁清經指著乾淨的綠色垃圾桶,告訴正在開展回訪的縣紀委監委幹部小何。
環境衛生問題關乎民生福祉,群眾關切,社會關注。
事實上,群眾口中所說問題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得到靶向性解決,就得益於今年10月在柳埡社區舉辦的那場「百姓問廉」活動。「『百姓問廉』這種舞臺搞得好,辦的實在,群眾都喜歡。」梁清經坦言。
「政策宣講不到位、村務公開不落實……」——靶向施治,探索百姓問廉新模式
有首批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的普安鎮,商市繁榮、百業興旺,早在2003年前是縣委政府駐地。
今年6月,原城北鎮、田家鄉、聞溪鄉整體和原涼山鄉6個村及原北廟鄉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普安鎮管轄,現幅員面積達299平方公裡,合併為38個村(社區),村(居)民小組達382個,常住人口超過15萬。
村級建制調整後,柳埡社區由原柳埡村、紅雙村、石廟村組成,幅員面積16.5平方公裡,下轄10個組3000多人。居委會所處的位置,位於柳翠路與108線交匯處,交通便利,常住人口200餘戶近1000人,還有一所柳埡小學。
隨著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生產生活垃圾便多了起來。「以前是各自把垃圾放在門口,等我們聘用的清潔工背著背篼去收集,然後集中在不遠處的位置填埋。」原紅雙村黨支部書記曹紹明表示。
梁清經還說,「部分群眾環保意識較差,又髒又臭的生活垃圾經常亂扔,特別是夏天,風一吹,滿街臭氣燻天,蒼蠅蚊蟲到處躥。」
村(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末梢,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四川省劍閣縣紀委監委堅定履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堅持走到群眾身邊去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力除弊病,推出了一系列創新之舉、治理良策。
擁有多年農村調研經驗的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王振洲有這樣的感受,「農村一些地方政策宣講不到位、村務公開不落實、幹部作風不深入、制度執行有偏差、問題解決不徹底等問題仍長期存在,個別村(社)幹部宗旨意識缺失、紀法觀念淡漠。」
聚焦村級組織履職盡責、村務公開、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劍閣縣紀委監委在全縣29個鄉鎮364個村(社區)全面推行「百姓問廉」活動,將問廉的舞臺搬到群眾家門口,倒逼基層黨員幹部守土盡責擔責,一批批「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解決。
「集鎮沒有公廁、沒有垃圾環衛設施……」——辣味質詢,促進作風大起底大轉變
問題線索從哪裡來?據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仲勇介紹,鄉鎮紀委、媒體和群眾民意代表通過進村入戶,全方位收集群眾訴求及問題建議,村組幹部全程迴避。
「老鄉,我們是鎮紀委幹部,請問村上幹部作風方面有什麼問題麼?你可以告訴我們」。」前不久,江口鎮專職紀委副書記黃紅霞拉住了剛準備騎摩託車回家的春雷村3組群眾劉禮國,直截了當詢問起來,現場收集民情民意。見沒有村組幹部在場,劉禮國說「我認為現在村上的幹部作風還有點不紮實……」黃紅霞坦言,村組幹部全程迴避,實行「背靠背」收集意見,群眾也敢說真話了。
對收集反饋的問題,按「脫貧攻堅、幹部作風、民生領域、政策諮詢」等板塊分層分類分級,形成問題清單。毋容置疑,柳埡社區環境衛生問題列進了《普安鎮第一期百姓問廉問題收集臺帳》。
「集鎮沒有公廁、沒有垃圾環衛設施……」在百姓問廉活動現場,柳埡社區居民代表李明一針見血的提出了這個問題,不少群眾代表在現場也跟著熱議起來。
「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承諾在12月底前整改到位,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唐建林現場作出表態。
兩個半小時裡,場鎮管理、水利建設、公示公開等8個問題讓現場辣味十足。「質詢很猛,針針見血,現場氣氛凝重,呼吸聲都能聽到。」廉潔大使陳維在談感受時這樣說。
「100個垃圾桶、1輛環衛車……」——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
現場「紅臉出汗」是手段,落實整改「後半篇」才是最終目。「突出問題導向,聚焦基層精準治理,督促黨委政府做實『後半篇文章』,這是我們結合實際,推動全縣開展『百姓問廉』的初心。」就「百姓問廉」工作開展了多次專題調研的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彭鴻表示。
和其餘28個鄉鎮黨委一樣,針對百姓問廉會上反饋的8個問題,普安鎮黨委落實主體責任,迅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制定了問題整改臺帳,包括問題類型、內容、村組、相關幹部、整改時間,還明確了一名牽頭領導,壓實「一崗雙責」,確保問廉問題有人抓、抓的實、抓出成效。
作為鎮紀委書記,又是掛聯柳埡社區的片區的班子成員袁建勇,自然就負責推動柳埡社區環境衛生問題整改工作。「會後,我迅速召集社區的幹部,針對反饋問題進行詳細的研究,形成了初步處置意見。」袁建勇說。
當時雖正處於村「兩委」換屆的特殊時期,但群眾反映的強烈的聚焦的問題片刻不能耽誤。經過多次實地勘察和研究,鎮黨委決定購置一批垃圾桶分別安置在柳埡社區垃圾集中、人口密集的位置,並同時購置1輛垃圾環衛車作業,每兩三天及時把垃圾運輸到唐家坪垃圾廠集中處理。「這樣的方式,完全按照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的流程操作,很符合環保要求」。袁建勇說。
「物品購買進行的怎麼樣?程序走到哪一步?垃圾桶怎麼放合理?……」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派出普安片區紀檢監察組和鎮紀委發揮監督推動作用,將嚴的主基調始終貫穿問題解決始終,隔三差五就了解工作進展情況。「心裡始終惦記這問題,有時半夜醒了也會想想這事該怎麼精準監督。」派出普安片區紀檢監察組組長何宇雄說。
很快,7萬元購置的100個垃圾桶、1輛環衛車投入使用。「以前2個保潔員1年下來要支付近萬元的工資,加上其他各種開支,花銷也不少。」曹紹明掰著指頭邊算邊說。
「現在需要請一個司機,加上車的保險、油錢等,儘管一年可能要多出萬多元的開支,但現在垃圾清運車運送及時,老百姓都自覺扔進垃圾桶裡,不再亂扔亂丟,環保意識明顯增強,很值得。」唐建林補充說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柳埡社區的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和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勁自然更足。起初在問廉現場提出環境衛生問題的民意李明,在接受回訪時一股腦兒地表示很滿意,發展事業的精神又上來了。
黨群同心勠力,事必將成。從1984年起擔任原柳埡村支部書記、縣紀委監委特約監察員曹紹明帶領村「兩委」一門心思謀發展,參與並見證了柳埡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每一個瞬間。在談到即將離開工作崗位時,他直言:「離崗不褪色,我一定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積極參與支持社區各項工作。作為全縣鄉村振興示範點,相信柳埡一定會變得更好更美麗。」
群眾關心的焦點痛點堵點,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履職盡責的出發點立足點。針對百姓問廉反饋的問題,普安鎮黨委政府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真查實查各項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項,補強築基,推動4類25項問題逐一逐項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全縣共收集到基礎設施建設、村務公開不及時、農產品滯銷等各類問題435個,談話提醒村(社)幹部92人、鄉鎮站所幹部17人,督促整改問題128個。
「劍閣縣全覆蓋推進『百姓問廉』工作,持續解決群眾的痛點堵點問題,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和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值得肯定!」日前,廣元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隆斌就劍閣縣全面推行「百姓問廉」活動作出批示:「要繼續深化,把問廉工作與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和基層治理結合起來,把問題和矛盾化解在基層,提升紀檢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