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哇
有時候會突然決定去一個地方。借返回清邁之由,決定前往檳城。
我總以為,人不會無緣無故去一個地方,每一次旅程,都有它的深意。
馬來西亞,檳城,這座古老城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是馬來西亞最具懷舊氣息的城市。
英國人在這裡建造白色的教堂,廣州人閩南人則在這裡建造祠堂會館,印度教緬甸佛教伊斯蘭教在這裡留下身影。檳城的歷史代表了一段南洋史,它融入了建築與生活。
你來到一個地方,對它的歷史,文化,由來有所了解,你會帶著敬畏之心。
歷史上,中國有兩次下南洋的遷徙活動。第一次是鄭和下西洋時期(前期下南洋),出現了小規模的移民潮;第二次是歐美列強在南洋各國殖民時期,對勞動力需求非常大,於是引進了很多華人去開發。兩次遷徙,馬來西亞都是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
加上中國幾次大亂,因為貧窮,很多中國人開始下南洋討生活。
一邊往嘴裡含一口紅豆冰,一邊了解著這裡的歷史。
在這裡華人佔檳城總人口的40%,其中大部分都是福建人和廣東人,街坊四鄰相互認識,用家鄉話閒敘家常。
中午點了一份海南雞飯,一杯檳城白咖啡加冰,一共七塊半。
一碗紅豆冰,四塊。剪蕊,一碗三塊。
檳城留存了華人各式各樣的建築、寺廟、宗祠、會館,大部分保持著華人的傳統。
城裡的姓周橋是電影《初戀紅豆冰》的取景地之一,姓周橋雖然聽上去是一座橋,實際上是從海面延伸出去的一片木屋。
早年間,因為貧窮,下南洋的華人只能選擇居住在這樣建於海上的木屋,中間留出一個木板布設成橋梁作為進出的小路。
在檳城,有山,有海,有美食。有伍秀澤的海南雞飯,槐記的蜜味燒臘,吃紅豆冰的老人,汗水打溼騎車的少年,傍晚時分清真寺響起禱告聲,夜幕降臨。
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而馬來西亞其實是個文化多元的國家。除了本地馬來人,下南洋的中國人,馬來西亞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英國人為了鞏固統治帶來不少的印度人。伊斯蘭文化、中國文化、英國文化、印度文化,在百餘年裡,相互形成了默契。
在檳城的一個傍晚,悶熱了一陣天后突然就下起了雨,在房間裡看了一遍《初戀紅豆冰》。
單車,夾腳拖,永遠在旋轉的風扇,溼漉漉的頭髮,打彈珠,折一隻紙飛機,寫一封信。
「Botak,Botak, 我請你吃甜甜的紅豆冰,吃了一定會很開心的。」
- 原來,真的會很開心。
你是洶湧的海浪 ,我是疲憊的沙灘,暖暖的斜陽,灑在我們的肩膀。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味道,就好像在最熱最熱的下午,吃進口裡的紅豆冰,又甜又冰,冷到舌頭都痛了,但是,來不及再去感受那個滋味,就融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