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煎鍋、紅面擦尖、河撈!忻州古城這些麵食店,全是老媽的味道!

2020-12-25 秀容小夥

山西麵食聞名天下,又號稱「雜糧小王國」,忻州自不例外。作為晉北鎖鑰的忻州,麵食製作精巧、花樣眾多,除了傳統的刀削麵、拉麵等,多種多樣的雜糧面也為忻州麵食添上了豐富的一筆:紅面擦尖、紅面魚魚、吊煎鍋、蕎面河撈、莜麵栲栳栳等,忻州豐富的物產也造就了眾多美味的小吃:忻州瓦酥、保德碗託、神池麻花、蒸肉等各具風味,它們工藝獨特、口味出眾,深受當地人們喜愛。

為講好忻州麵食故事,展示麵食文化、製作工藝,促進麵食餐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忻州古城開闢出財神廟巷等幾條街道,這幾條街上全是忻州地方特色的麵食商鋪,這裡從招商時就層層篩選,經過美食比賽、面試最終選出的優勝方才能入駐古城美食街,他們善於粗糧細做,細糧精做,在這裡經營的老忻州人經常食用的麵食就有好幾十種,尤其是雜糧麵食品,堪稱古城一絕。

20年堅守——保德碗託

位於泰山廟東邊的保德碗託就是這樣經過招商比賽優勝進來的。經營這家店的老闆保德夫婦武鐵拴二人製作碗託已經有二十多年,靠著做碗託養育了幾個兒女讀書成人。老武夫婦向我們展示了蕎面碗託的製作過程:將蕎麥粉和鹽再加涼開水調成糊狀,盛於碗內,用急火蒸至半熟時,攪動一次,以防沉澱,熟後繼續攪拌一次,然後冷卻即可。這樣做好的碗託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冷熱各有風味,或澆以素湯,或拌以肉醬。素碗託吃時佐以「醋蒜湯」,蒜泥、醋、姜面、香油等各種配料有度,吃起來才能提味。假如是做肉碗託,則需在碗託蒸熟後趁熱撒上豬肉醬。

保德縣盛產蕎麥,地道的保德「碗託」用的蕎麥麵,是把粗的、黑的篩去,留下白的、細的,稱為「上蕎面」。武鐵拴店裡所用的蕎麥麵就是從保德採購的「上蕎面」。口味決定口碑,地道的保德風味讓不少食客吃過一次就難以忘懷,有的顧客一來就吃好幾碗。老武向記者介紹,生意好的時候做碗託忙不過來,還需要女兒來幫忙。

兩代人傳承——忻州吊煎鍋

與保德碗託夫婦二十多年的堅守不同的是,經營忻州吊煎鍋的老闆兩口子體現的更是一種傳承。他的母親就在做吊煎鍋,自幼就跟在母親身邊幫忙的他把母親的一身手藝都學到了手。先用紅面和榆皮面、粉面按比例調成糊狀,用大銅勺舀一勺麵糊在燒熱的大煎鍋上,攤開後蓋上鍋蓋,等熟後揭起來鋪在容器上,擱置在高懸的架子上晾涼,然後取下來切成條,拌上多種佐料、加上土豆絲等小菜,就是一碗美味吊煎鍋。紅面又叫高粱面、茭子面。忻州非常適宜種高粱,忻州人和高粱結下了一種難解難分的情結,有關茭子的故事和諺語比比皆是,在老忻州人的眼裡,高粱不僅是一種作物和食物,而且是一種精神食糧,是一種酸楚和苦澀、一種生活和文化、一種情懷和精神。

家庭店的溫情——紅面擦尖

忻州人會種高粱,更會做高粱面。紅面在忻州美食屆是有著一席之地的。除了吊煎鍋,還有紅面擦尖、紅面魚魚,都是地地道道的忻州美食。這家紅面擦尖也是中秋節前後才開業的,已經吸引了很多回頭客,還有中年阿姨姐妹團一起慕名而來品嘗的。盧秀榆阿姨是跟她的丈夫還有侄女一起經營這家小小的紅面擦尖店。一家人每天早上用新鮮食材熬三種面臊子:肉臊子、西紅柿雞蛋臊子、土豆香菇臊子,保證臊子是當天現做的。擦尖又叫抿尖,是以製作工藝命名的。用紅面和榆皮面和面,揉成小團,在鍋上架好木質擦床,一手按住擦床的邊緣,另一手掌反覆用力往前推壓麵團,麵團隨著推壓就會從銅片上的空隙處漏入鍋中,所有的麵團都從空隙處漏下,然後用蘿蔔、土豆的再擦點絲入鍋,煮熟後一起撈出,色澤深紅,口感筋道,澆上早上現熬的臊子,加上老陳醋一調,色香味俱全,這地道的老忻州家常味引得人食指大動,那個香那個美, 簡直是用語言無法表達。

盧阿姨一家都特別健談、熱心,與前來吃飯的顧客們打成一片,遇到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盧阿姨還會上前攙扶著他們下臺階。有一位大姐自開業以來已經來了紅面擦尖店裡十幾次,吸引她一次次進來的除了媽媽的味道,還有暖暖的人情味兒。

湯清味美——蕎面河撈

在古城,還有一家雜糧麵食店頗受食客歡迎,那就是蕎面河撈:湯清味美,利口開胃,自古以來便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吸引遠近顧客之說。蕎麥是產於高寒地區的粗糧,蕎麥麵營養豐富,不僅能提供高蛋白質,還能給我們以新鮮的、滿足的口味,因此備受人們的喜愛。精蕎面用溫水加生石灰水和好,上河撈床壓入開水鍋中,撈入兌好的湯水中,澆上葷素臊子,加點陳醋,一碗香味奇特、遠近聞名的家常蕎面河撈就這麼做好了。

最高的要求,最真實的家鄉味

從這些店鋪我們不難看出,古城在選擇商家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不僅要保證是最地道的忻州風味,還必須每天都保證原材料的新鮮。古城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這些商家入駐之前,都必須經過面試,選擇其中最實在、最善良、最熱情淳樸的經營者,經營者也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溫情和歡笑聲充滿著每一間小小的店面,這樣才能保證每條街每家店都真實體現老忻州十四個縣市的風土人情

保德碗託的二十多年堅守,忻州吊煎鍋的兩代人的傳承,還有紅面擦尖的溫情。有了忻州古城美食街,這些很多年輕人沒聽過的忻州地方麵食,老年人童年時候的家鄉味道就不再是一個個漸漸淡去的記憶和符號了,偶爾吃一頓忻州麵食也成了吃感情吃風土吃文化了。一碗下肚,老年人會吃出滄桑,中年人會吃出思念,年輕人會吃出傳說。來古城吃麵,品地道家鄉味,沉浸體驗老忻州風土人情。

來源晨報忻州

相關焦點

  • 和風十裡 忻州古城等你
    大拉麵吊煎鍋忻州古城,正在高岡;忻州發展,正在朝陽。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忻州最美。忻州古城是一個集文化展示、商業休閒、民俗娛樂、手工創意、民俗體驗等於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體,是承載「五臺山下自在生活方式」活化思想的一個現實載體。
  • 和風十裡 古城等你—「品味五臺山下自在生活」忻州古城之夜掠影
    忻州古城,正在高岡;忻州發展,正在朝陽。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忻州最美。忻州古城是一個集文化展示、商業休閒、民俗娛樂、手工創意、民俗體驗等於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體,是承載「五臺山下自在生活方式」活化思想的一個現實載體。古城現有小吃店、農家樂、小作坊、酒吧、客棧、古玩、文創、非遺、民俗等300多家店鋪,是忻州向國內外遊客推出的一張「城市名片」,是每一個忻州人引以為豪的「城市會客廳」。
  • 【忻州古城直通車】來忻州古城品嘗十大美食!初六、初七還有這些活動!
    忻州古城酸奶,好奶源、無添加是店鋪秉持的宗旨。對於選用的原材料,每一個製作環節,都嚴格把關,拒絕低劣產品,嚴選出屬於你的美味,不僅保證口感,更讓你喝的安心,喝的健康。快來忻州古城酸奶,品嘗打包你的快樂吧。
  • 和風十裡 古城等你
    ——「品味五臺山下自在生活」忻州古城之夜掠影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忻州古城,正在高岡;忻州發展,正在朝陽。  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忻州最美。忻州古城是一個集文化展示、商業休閒、民俗娛樂、手工創意、民俗體驗等於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體,是承載「五臺山下自在生活方式」活化思想的一個現實載體。
  • 記者帶你遊忻州古城,放慢腳步,享受自在生活
    高鐵站帶著古城的味道,體驗現代科技忻州高鐵站: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解原村,距離忻州古城10公裡,自駕驅車30分左右,忻州古城北城門是忻州公交停靠點,公交線路眾多,5種公交路線可到達。忻州古城 --- 忻州火車站帶著古城的味道,回味綠皮車廂的記憶忻州火車站:位於山西省忻州市雲中路,距離忻州古城3.2公裡,自駕驅車15分左右,忻州古城北城門是忻州公交停靠點,公交線路眾多,4種公交路線可到達。
  • 一座古城 一城幸福——忻州古城遊記
    忻州商會舊址 古城的時光是緩慢而閒散的,無論懷著怎樣的心情,從哪座城門走進古城,每條街都會展現出不一樣的風情 如果沒進過秀容書院,千萬別說你來過忻州古城。秀容書院,不僅是古城的亮麗名片,更是忻州人的驕傲和信仰。 忻州別稱秀容,源於北魏永興二年到隋開皇十八年,境內曾置秀容郡和秀容縣。乾隆四十年(1775年),時任忻州知州的魯潢為了彌補元好問故鄉沒有書院的缺憾,倡導創建「秀容書院」。
  • 一座古城 一城幸福——忻州古城遊記
    如果沒進過秀容書院,千萬別說你來過忻州古城。秀容書院,不僅是古城的亮麗名片,更是忻州人的驕傲和信仰。忻州別稱秀容,源於北魏永興二年到隋開皇十八年,境內曾置秀容郡和秀容縣。乾隆四十年(1775年),時任忻州知州的魯潢為了彌補元好問故鄉沒有書院的缺憾,倡導創建「秀容書院」。從募資、選址,歷時二年,書院落成,承擔起教書育人之責,成為忻州的最高學府。此後,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各朝對書院均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葺和擴建,秀容書院也因此風雅千秋。書院坐落在古城西南的最高處,站在古城的任何一個方位都能看到飛簷翹起的廖天閣。它像一面高聳的旗幟,讓古城內的人心有所依。
  • 忻州古城打造一幅悠然恬適的《家山歸夢圖》
    忻州古城打造一幅悠然恬適的《家山歸夢圖》忻州政府心系古城發展,與袁家村共同打造「忻州古城」項目,致力於復現明清時期忻州古城商貿繁盛、休閒安逸的社會生活景象,打造一幅悠然恬適的《家山歸夢圖》。古城以中國雜糧之都為支撐,三產融合發展為目標,忻州全域旅遊為聯動,汲取晉北民居建築文化精髓,融入現代人文精神,讓沉積上百年的忻州古城重獲新興。
  • 多種做法的麵食,你會做嗎?三大種類麵食有哪些!(中)
    山西人吃飯每天必須要吃的就是各種麵食,尤其是下鍋煮麵是必備的,像之前說的最有名的山西四大麵食:刀削麵、刀撥面、剔尖、拉麵,還有經常吃的十幾種麵食:揪片,貓耳朵,河撈麵,抿尖,擦尖,一根面,剪刀面,柳葉面,包皮面,手擀麵,酒窩面,流尖面都是屬於煮製麵食,煮製麵食的花樣太多了,做法眼花繚亂,吃法千姿百態,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味道。
  • 山西的那些麵食,您知道幾種
    大家好,我是致力於草根美食的Sung叔探店。在之前的文章中,Sung叔為您介紹了北京、蘇州等地的很多麵食,這些麵食風格各異、各有千秋,是不是打動了您呢,喜愛麵食的您沒看到也不要急,您可以關注Sung叔探店,查看往期文章哦。
  • 山西,麵食之鄉
    從此,這種麵食進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宮風味小窩窩頭一樣,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貓耳朵是把面和得軟軟的,搓成大拇指的條子,再壓成蠶豆大的小塊,然後用拇指食指捏著一轉,便被捲成像貓耳朵一樣。 在開水裡煮熟它,撈起來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裡吸存著湯汁,味道飽和,吃起來十分鮮美。
  • 忻州古城又上央視了,央視新聞今晚直播忻州古城了!
    不是每座城都有1800年的建城史,英國倫敦建都只1400年,日本東京自江戶築城而來只500餘年,美國華盛頓建州更不過200年忻州古城是我們每一個忻州人都值得驕傲的地方。1.13億粉絲,推介忻州古城@央視新聞 帶你到有1800多年歷史的山西忻州古城
  • 舌尖上的美食:山西四大麵食!十種常吃麵食!(14種)
    山西人民經常吃的麵食種類繁多,大致概括一下,主要有十四大類麵食!四大麵食為:1,山西刀削麵刀削麵,山西麵食中的扛把子,龍頭老大!名揚海內外!2,山西擦尖擦尖也同屬山西特色麵食,一般用紅面以及玉米面來做,粗糧系列,健康飲食!也可以做打滷澆頭,炸醬,湯麵,炒麵,拌麵等3,山西貓耳朵貓耳朵,山西特色之一,一般用蕎面以及白面來做!
  • 央視 新華網都在推薦,山西這座古城你去過沒?
    近日央視新聞官微平臺發布直播微博向全網1.15億粉絲,推介忻州古城山西又一座古城火了!山西忻州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其建築極具晉北特色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也有很多令你流連忘返的美景垂涎欲滴的美食接下來小編帶大伙兒感受下忻州古城的獨特魅力01PART忻州古城特色美食
  • 忻州古城漫步
    古城漫步作者:張咪古城位於晉北鎖鑰之地忻州,屬晉北一代。重建後的古城中不論是建築風格、地方美食、還是書院廟宇等都體現著晉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暑期三下鄉實踐中,我走進秀容古城,展開了關於城中體現的晉北民俗風情的實踐調查。古城外圍有城牆環繞,呈現四方形,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其中南北城門之間由一條南北大街相貫通。
  •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秀容古城漫步秀容古城位於晉北鎖鑰之地忻州,屬晉北一帶。重建後的古城中不論是建築風格、地方美食、還是書院廟宇等都體現著晉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暑期三下鄉實踐中,我走進秀容古城,展開了關於城中體現的晉北民俗風情的實踐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