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業績寒冬:達芙妮日均關店3家"怪"天氣 百麗賣起牛仔褲

2020-12-11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8月2日訊(記者 劉小菲)經歷了關店、減員潮的鞋業依然未走出業績低谷。港股上市公司達芙妮日前發布業績預警,稱公司2016年上半年同店銷售下跌11.7%,關店450家。在此之前,A股上市鞋企星期六和哈森股份也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淨利潤預降幅度均達到了30%。

上市鞋企部分財務數據對比(製圖:中國網財經)

  鞋子不好賣,不少企業紛紛尋求轉型突破。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了解,不少鞋企在發力電子商務的同時,還進行了多元化布局,其中「女鞋大王」百麗賣起了牛仔褲,千百度收購英國百年玩具店Hamleys,而星期六則致力於打造時尚IP生態圈,近期出手收購了兩家公司。

  對於上市鞋企「五花八門」的多元化轉型,中信建投一位服裝行業分析師認為,在多數鞋企遭遇業績「天花板」的背景下,多元化布局有利於增加企業贏利點,不過,如果企業盲目轉型,多元化過程中忽略了新業務和主營業務的契合度,很容易出現顧此失彼局面。另外,該分析師還稱,中國鞋企利潤下滑的態勢或將持續。

  達芙妮平均每天關3家店 「天氣不佳」成業績下滑原因

  7月21日晚間,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盈利預警,稱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將出現虧損。數據顯示,這可能是達芙妮近10年來首次錄得中報虧損。至於原因,達芙妮認為除了大規模關店及同店銷售額負增長導致銷售額下降之外,內地出現頻繁暴雨及洪澇災害也影響了店鋪客流。

  據了解,這並不是達芙妮首次將鞋子賣不出去原因歸責於天氣。在年初發布的2015年業績預告中,達芙妮表示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是「異常溫暖的冬天」;去年上半年公司營業額大降13.9%時,達芙妮營在中報中稱:「飄忽反常的天氣加上延遲的春夏季節更進一步影響購物意欲」。

  天氣因素雖然不可忽視,但事實上,達芙妮利潤下滑趨勢從2013年就開始顯現。財務數據顯示,達芙妮2015年虧損3.79億港元,同比下滑315.24%;2013-2014年淨利潤分別為3.29億港元、1.76億港元,分別下滑710.8%和482.4%。

  達芙妮還在剛剛發布的盈利預警中稱,2016年上半年銷售點數目淨減少450家,包括減少400家直營店及50家加盟店,加上2015年關閉的805家,達芙妮在短短一年半時間裡關閉了1255家店鋪,平均每天關店接近3家。對於未來有何對策,中國網財經記者多次致電香港及上海公司,截至發稿時均沒有接通。

  受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消息影響,二級市場上的達芙妮表現欠佳。統計顯示,達芙妮國際股價在短短7個交易日跌裡下跌了近兩成,在同期恒生指數上揚了近1%。

  星期六哈森股份中期業績下滑

  除了達芙妮,其他上市鞋企日子也不好過。截至昨日,A股有兩家上市鞋企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星期六報告期內淨利潤為1891.68萬元—2702.4萬元,同比下降30%至0%;值得注意的是,星期六2015年淨利潤為2253.46萬元,同比跌幅37.57%,與上市首年(2009年)1.14億元的數據相比,短短6年時間星期六淨利下滑幅度超過八成。今年6月29日上市的哈森股份預計上半年業績下降30%,其一季度淨利潤為3362萬元,同比下滑24.48%。

  與達芙妮同在港股上市的百麗國際,也於7月初發布了2015財年(2015.2.28-2016.2.28)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29.34億港元,同比下降38.41%;與此同時,百麗核心主營業務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8.5%,大陸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

  上市鞋企轉型:百麗賣牛仔 千百度賣玩具

  面對生存瓶頸,鞋類企業都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早在2013年,星期六就宣布成立電商子公司,發力O2O業務;百麗旗下電商網站優購於2014年獲得集團2億美元的注資;達芙妮與天貓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千百度表示進一步發展O2O策略同時,不斷拓展了天貓、京東商城等在線銷售平臺,紅蜻蜓、奧康國際也確立了電子商務渠道的戰略定位。

  不過,從上市鞋企業績表現來看,布局電商並未扭轉業績下滑的態勢。所以不少鞋企紛紛進行多元化布局,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今年7月初,星期六發布公告,擬3.7億元收購時尚鋒迅80%股權和北京時欣70%股權,至於併購的目的,星期六董秘辦公室相關人員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提出新的發展戰略,打造時尚IP生態圈」。據了解,星期六於7月16日在20個城市的線下店舉辦了30名網紅直播活動。

  星期六並不是唯一一家進行多元化布局的上市鞋企。繼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日本Baroque時尚集團31.96%股份後,今年年初,百麗國際宣布收購義大利牛仔品牌Replay母公司Fashion Box SpA的29%股權;千百度則借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的東風進軍玩具市場,並於去年10月份發布公告,稱擬1億英鎊收購英國最古老玩具店。

  對於上市鞋企五花八門的布局,中信建投上述分析師稱:「在大部分鞋企業遭遇業績「天花板」的背景下,多元化布局有利於增加企業的盈利點,從而支撐業績繼續增長。不過,如果盲目布局,各業務之間缺乏契合度,很容易顧此失彼。」

  該分析師還稱,即便是轉型也需要經歷3-4年的陣痛期,所以,中國鞋企利潤下滑的態勢或將持續。」

(責任編輯:劉小菲)

版權聲明:
1.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暴跌166億,關店3860家,慘到被地攤貨狂虐,中國鞋王到底咋了?
    鼎盛時170億市值如今跌的只剩4億,蒸發了166億港元,達芙妮僅僅只用了4年。比市值暴跌更可怕的是,達芙妮的鞋無人問津。從2015年開始,四年的時間,達芙妮一共關了3860家門店,日均關店2.6家。曾擁有「大眾鞋王」美譽的達芙妮再難稱王。
  • 日均關店6家,一代「鞋王」達芙妮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還記得曾頻繁出現在街頭巷尾的「達芙妮」嗎?在營收不斷下滑,門店日趨減少後,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近日,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
  • 達芙妮百麗的強勁對手:只賣「百元鞋」,今坐擁8000家店年銷50億
    在這個大環境下,網購平臺上湧現出許多新品牌,進一步衝擊到了實體店,很多曾經銷售火爆的品牌迎來了「關店潮」。就拿女鞋品牌來說,達芙妮女曾是國內的女鞋巨頭,現在卻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關閉上千家門店,一代鞋王百麗也走上了退市「賣身」的衰敗之路,許多頂尖鞋企的業績出現了滑鐵盧,陷入危機。
  • 女鞋帝國百麗利潤大幅下滑 平均每天關店三家
    擁有2萬店鋪的百麗,正以平均每天3間的速度關門) 《欲望城市》裡的Carrie曾說過,如果讓她在一雙鞋和男人之間做抉擇,她一定會選擇鞋,因為它比戀愛更有吸引力,可見女人與鞋的關係之親密。
  • 鞋履企業2019年業績盤點:達芙妮關2395家店 星期六淨利暴增15倍
    在上一個十年,在時代紅利驅使下,各大鞋履企業以門店加盟為核心增長驅動,進行瘋狂擴張。從快速擴張到業績大幅下滑,這其中典型的案例就是達芙妮。   2019年達芙妮關店幅度達到創立以來最高峰,一年關店2395家,但是虧損依舊高達10.12億元。據統計,曾經「門店滿街」的達芙妮,最近4年關閉了近4000家門店。市值從曾經最高189億港幣,下降到如今的2億港幣,跌幅高達99%。
  • 百麗退市,達芙妮涼了!2017這些死亡的企業你應該了解下
    傳說漫長浩瀚如史詩般的希臘神話中,有個美麗的月桂女神名叫達芙妮。而在鞋類市場,也有個與其同名被賦予美好寓意的女鞋品牌——達芙妮國際。但令人唏噓的是曾經的「鞋王」而今卻不得不大肆關店,業績連續3年虧損的達芙妮經歷了什麼?
  • 「一代鞋王」達芙妮落幕:曾有近7000家店,今市值僅3億
    達芙妮是國內知名的休閒女鞋名牌,十幾年前,購買達芙妮的鞋是多少女性的選擇。創立5年上市,2012年巔峰時刻實現營收105.29億港元,擁有6881家店鋪,幾乎遍布國內各個城市。但是屬於達芙妮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
  • 一代「鞋王」崩塌:達芙妮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關店超6000家
    來源:證券時報網一代鞋王貌似真的要隕落了。達芙妮國際剛剛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截至最新數據,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去年日均關店6家8月25日晚間,在港股上市的達芙妮國際發布業績報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虧損1.41億港元。
  • 媽友最愛的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廣州多家門店關閉……再見,「鞋王」
    沒錯,這個「一代鞋王」 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了 去年日均關日均關店6家 此情此景,難免讓人唏噓感慨
  • 195億跌至8.9億 「鞋王」達芙妮究竟發生了什麼?
    傳說漫長浩瀚如史詩般的希臘神話中,有個美麗的月桂女神名叫達芙妮。而在鞋類市場,也有個與其同名被賦予美好寓意的女鞋品牌——達芙妮(00210.HK)。但令人唏噓的是曾經的「鞋王」而今卻不得不大肆關店、業績連續3年虧損的達芙妮經歷了什麼?
  • 中國又一鞋王誕生,打敗達芙妮、百麗,年銷1億雙鞋
    而那些布局線下門店的傳統女鞋品牌,沒有及時轉型線上,又不能很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很快就被拋棄掉,比如達芙妮和百麗,銷量一年不如一年,只好縮減門店數量,維持最基本的運營。儘管如此,也有一些企業能夠在逆勢中強勢崛起,別人都在關店,它們卻在瘋狂開店。
  • 「鞋王」百麗純利下跌18% 女鞋品牌日子都不好過
    「鞋王」百麗純利下跌18% 女鞋品牌日子都不好過 2017-05-昨天,中國最大時尚零售商、最大鞋企百麗發布其在公開市場的最後一份年報,截至2017年2月28日的2017財年,百麗集團純利下跌18.1%,由29.341億元跌至24.034億元。這份財報顯示,「鞋王」的鞋類業務表現持續疲軟,收入、毛利以及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明顯。
  • 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它卻一年賣1億雙鞋!究竟有什麼致勝秘訣?
    作者:可為商學院近幾年,鞋業一直處在寒冬之中,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則連續4年巨虧,僅剩2000多家店鋪。在其他鞋企黯淡之際,一家叫做「大東」的鞋企卻強勢進入人們的視野,甚至成為諸多企業學習的對象。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總是在促銷打折,這樣的店怎能讓人不喜歡。
  • 關店6000多家,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場:掉進水裡不會淹死,呆在水裡...
    從2015年開始,達芙妮就從巔峰逐漸滑落,營收年年下降,公司市值一落千丈。 虧損的結果,只有不停關店。 據品牌歷年年報,達芙妮國際從2012年的6881家門店,縮減至如今的不到300家。
  • 一代「鞋王」達芙妮,關店6500多家,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據消息,「達芙妮國際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其中僅2019年,達芙妮國際門店總數就從2820家就收縮至425家,日均關店6家。」曾經,達芙妮用10年時間將店鋪數拓展了9倍,卻在3年裡喪失了半壁江山。
  • 「平價鞋王」達芙妮黯然隕落:溫柔未盡,只剩離歌
    2009年至2012年期間,「達芙妮」鞋履零售生意做得風生水起,2012年,「鞋王」達芙妮市值170億。彼時,它萬眾矚目,風光無限。可時代的變化,似乎是在瞬間發生的。比起之前流行的淑女風,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舒適隨性的運動風。然而多年前流行的松糕鞋、鉚釘鞋等款式,居然都還出現在「達芙妮」近年的產品中。消費者變了,審美變了,你不變,那麼消費者只能把你忽略。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每天關店6家,中國鞋王要隕落了?
    來源:江瀚視野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
  • 達芙妮虧損近10億港元,KISSCAT母公司賺了2.5億
    」百麗女鞋宣布退市,曾風光無限的達芙妮虧損數億,步履維艱,女鞋行業的大佬都受到了莫大的衝擊。天創時尚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是女鞋,天創時尚的品牌在女皮鞋中一直處於第五第六的位置,前面的一般是百麗旗下的百麗、天美意、她他、百思圖/思加圖。論起知名度,KISSCAT遠不如百麗、達芙妮有名氣,但論起賺錢,KISSCAT的生意更勝一籌。
  • 實體鞋業寒冬降臨,百麗退市,達芙妮關2000家門店,大東卻逆襲了
    最近十幾年以來,女鞋行業可以說是起起伏伏,尤其是在電商的衝擊下,以及實體零售業的不斷衝擊之下,很多之前的女鞋神話已經跌落神壇。在2017年7月,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並且還有另外一家傳統女鞋品牌達芙妮也僅僅在兩年之內就已經關閉掉了近2000家的門店,這些曾經在女鞋市場實力很強的企業,為什麼現在都面臨著關店的結局?
  • 百麗、達芙妮「敗」了,這家鞋企悄悄開了10000家門店,一年賣出1億雙
    一代鞋王百麗?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1年內虧掉了過去7年賺的總利潤,而今的星期六不得不逐漸剝離女鞋業務,淪為一個殼公司。號稱一年賣出5000萬雙的達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