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讀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讓我有機會了解到北宋王安石變法那段歷史。這次著名的變法在北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卻也給北宋朝廷和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有意思的是,當我觀察王安石和蘇軾二人在變法中的行為,我倒是想起了美國紐約大學宗教歷史教授詹姆斯·卡斯的一本著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王安石,他是有限遊戲的追逐者;蘇東坡,他是無限遊戲的大贏家。
01 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的含義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中提出兩個概念: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他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類活動都可以分為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這兩種。分別是什麼意思呢?
有限遊戲:以每局取勝為目的,比如打比賽、跟人吵架、經營公司、打仗等等,最終一定有個「輸贏」。無限遊戲:以無限延續遊戲為目的,比如文化、婚姻、宗教、延續生命等等,沒有「輸贏」,也沒有「結果」,在延續的過程中會產生無數種可能。美團創始人王興評價此書: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卻是在和邊界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
玩有限遊戲,有明確的人員邊界、時空邊界和規則邊界。這個不難理解,每一場比賽必定提前規定好時間、地點、參賽人員和比賽規則。有限遊戲的參與者為了能贏,自願在遵守邊界(規則)的基礎上擊敗對方,付出了一定的自由為代價。
無限遊戲的參與者會打破這些邊框(邊界),將時間拉長到一生,延續各種無限遊戲,以此達到根本自由的狀態。因此無限遊戲參與者並不在乎某一局比賽的輸贏,因為規則由他們自己定,比賽時間是一輩子,時間多得很。
我們看王安石變法中兩人的行為,正好對應上:王安石玩的是有限遊戲,蘇東坡玩的是無限遊戲。
02 王安石在有限遊戲裡的寸土必爭
如果把北宋變富強當作一場遊戲,蘇東坡認為這是一場無限遊戲,需要各方齊心協力做出很長時間的努力;王安石則認為這是一場有限遊戲,他選擇的參賽方式見效更快——變法。
如果視作有限遊戲,參與者自然需要全身心投入,盡最大努力和最快速度贏得比賽。比賽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插曲」都有可能成為阻礙比賽進程的障礙,參賽者必須最快速清理前進道路。王安石在變法中便是這樣,全身心投入,不允許有任何因素阻礙自己變法。
上文提到,有限遊戲有三個邊界:人員邊界、時空邊界、規則邊界。我們以王安石變法中的表現為例講解。
人員邊界每場比賽對參賽人員的資格、數量等都要一定要求。在王安石變法過程中,王安石清楚地劃定「參賽人員」的資格:必須與我意見相同,反對自己變法者立刻出局,提建議都不可以。
變法中最出名的是青苗法。有點類似現在的農民銀行,朝廷在春耕時貸款給農民,秋天收割時本利一起收回。這項措施出發點是好的,但變成了強制性貸款,而且一期貸款利息高達30%。如果這一年收成好,農民除了歸還本金還要再支付這30%的利息,農民根本無力償還這麼多錢,那就要面臨牢獄之災;如果這一年收成不好,那真是性命都堪憂。
可是王安石一腔熱血地推行青苗法,一直聽不到民間的怨聲載道。他不允許別人有異議,甚至貸款貸不出去時都會暴跳如雷,處罰「業績」不好的官員。當時整個朝廷,那些我們能叫出名字的名人,無一例外反對他的青苗法,可他都當作成功變法必須經歷的「守舊勢力阻礙」,一心只關注自己的政策推行進度。
王安石不僅不允許他人反對他的變法,甚至連提建議也不可以。宋朝時,御史的諫官按職責需要對朝政提建議,名曰「廣開言路」。歷史上很多清明之治,比如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都有賴於「廣開言路」。
到了王安石變法這裡卻變成:不需要任何建議。對於反覆給自己提建議的人,都遭到了撤職或罷官。御史出於職責,聯名上書彈劾王安石,請求罷免他的相位。結果王安石大怒,六個御史都被貶謫到邊遠外縣做酒監了。
·時空邊界
有限遊戲在時間和空間上是有限的,每一場比賽舉行的地點、時間都會預先規定好。比賽時間緊張,賽程緊湊,參賽者拼盡全力爭取每個回合都取勝。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也正是如此激進,一點不給人喘氣的機會。
王安石剛接任三司判官不久,就立刻給宋仁宗上「萬言書」論政,陳明他對改革財政的基本原則。遇上與自己志氣相投的宋神宗,直言自己看不上諸葛亮,認為諸葛亮太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不適合他這種急躁自信的財政經濟鬼才。
他的新政一口氣推行了很多項,為人熟知的就有九項,有三種國營企業、三種新稅和三項管制人民的登記制度。他急躁地想把所有百姓都置於朝廷的集體統治中,他頒布的所得稅法要求官方強迫人民登記所有財產與收入,連家禽都得算進來,好匯總在一起用作國家其他捐稅之用。
其實王安石的每一項措施出發點都很好,但太過激進,恨不得一口氣落實所有的措施,並用最快速度見成效——北宋富強。
·規則邊界
有限遊戲為了判斷輸贏,必定會有比賽規則,參賽人員需在遵守規則前提下取得勝利。因此,制定規則者這個角色非常重要。而這也是王安石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他為了統一「規則」——人民的思想,自己寫了本《三經新義》,用來代替過去所有經典名家疏解。並且,王安石要求每個考生必須在每道題意上研究吸收他說的話再作答。考生的前途全看能否做他的應聲蟲而定。
王安石並非壞人,相反他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宰相,私德也一直沒有汙點,變法的初心的確是為了使宋朝富強。但他的措施非常激進和極端,自然引起一眾臣子的反對。神宗皇帝年輕,急於大展宏圖,他的支持更加堅定了王安石「寧得罪天下人也要變法」的決心。王安石自比商鞅,商鞅變法非常成功,商鞅本人卻落得悲慘下場。
從這個角度看,王安石倒真有一番為了理想甘願獻身的大無畏精神。只可惜,他太執著於一時的輸贏了,每一項措施、每一次實施,都必須成功,他不允許這場比賽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岔子,任何一個回合輸。因此,他甘願付出任何代價,深陷在這個遊戲中,一人扛下所有壓力,排除一切阻礙因素,只求最終結果的一個字:贏!
03 蘇東坡在無限遊戲中的佛性隨緣
對比王安石在這場變法中的表現,蘇東坡更像是在玩無限遊戲。蘇東坡也非常盡職盡責、心系朝政和黎民百姓,但他沒有王安石那麼激進和極端。
這場變法持續時間非常久,兩黨之爭起起落落,後來王安石被親信呂惠卿出賣,貶官去了金陵,此後便沒有更多消息;而蘇東坡則在這場變法中不停地被「折騰」,一會貶官,一會召回,最終得以善終,始終曠達樂觀。
其實蘇東坡正是把原本的有限遊戲升級成了無限遊戲,升級的總思路其實也很簡單:擴展有限遊戲的邊界。
消除人員邊界。共事的人不一定非要是與自己意見相同的顯貴,誰人都可以成為東坡的好朋友和名流千古的「助力」。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只重用支持自己的人,容不下一點反對的聲音,許多昔日好友後來都與他疏遠。蘇東坡則不同,他不僅與朝堂上的達官顯貴交好,也能和邊遠小官、黎民百姓、山野村夫、和尚妓女聊到一起。這些人在正統觀點中對士人建功立業沒有太大幫助,但事實證明,正是這些人成就了東坡流芳百世的美名。連他自己都自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消除時空邊界。一時輸贏不必過於在意。在王安石看來,必須站在離權力中心——皇帝最近的地方,才能最快速度推行自己的新政,贏得每一場權力的比賽。為此,就算忍受再多攻擊和委屈,也可以堅持下來。而蘇東坡卻不這麼認為,他也熱切地希望可以報效朝廷、名流千古,但不一定非得留在京都,留在皇帝身邊,更不急於一時的得勢與失勢,在其他地方反而更能直觀體察民情,也更自由。
當他被王安石黨羽讒言貶到杭州時,他乾脆懶得辯解,一溜煙收拾好啟程了。他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不論被貶到哪裡,他都盡職盡責為當地百姓著想,為民請命,因此他所到之處百姓都特別喜歡和愛戴他。臨終前回到常州,百姓們更是萬人空巷、沿著河道兩岸熱情歡迎他。
不斷修改規則。成功的規則不一定只有變法成功,官至萬人之上的宰相,也可以自己制定標準。王安石對自己傾注半生心血的變法自然看得非常重,這場變法的輸贏關乎後人對自己的「蓋棺定論」。有後人質疑蘇東坡性格太「散漫」,才沒做到宰相之位,其實憑藉東坡的才華和幾任太后皇后的賞識,他想做宰相未嘗不可,可他倒並不在意這些。可能在他心裡,做宰相也只是眾多「成功之路」的一種吧,也許做了宰相,自由都要犧牲了。
他感興趣的東西很多,在王安石變法的「陰雲籠罩」下,他的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編寫古籍一樣沒落下。除此之外,他還沒事就去找和尚討論佛理、找道士學習修煉之道,還有興致在貶到杭州時研究出了東坡肉,貶到定州時學會了做橘子酒和松酒……
不得不說,相比較王安石,蘇東坡的生命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他並不在乎眾多可能性的一種可能是否能「贏」。而王安石則更加認真嚴謹,把畢生的希望都壓在這場變法中,傾其所有,所以他必須要贏,否則,這一生只落得一個「輸」了。
04 兩種遊戲給我們的啟示
寫到這裡,我突然特別心疼王安石,記得他在變法初期取得不錯成效時寫了一首《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農曆新年,他沒有和家人一起團聚享樂,而是早早跑到百姓中間,看到百姓們因為自己的變法安居樂業、親人友愛的景象,他發自內心地感到幸福和開心。那一刻,我猜想王安石也一定覺得,自己扛下再多苦也值得了吧。
王安石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一心為公的宰相,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變法給北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他的出發點很好,可到了後期卻被奸佞小人利用,好好的變法變成了排除異己、殘害忠良的「兇器」,北宋更是元氣大傷。
可是我們好多人卻好像王安石,總覺得這輩子很短,能建功立業也就年輕那些年,於是我們分秒必爭,拼盡全力要贏得人生每一場比賽。中考不能掉鏈子,高考決定一生,第一份工作決定整個職業生涯起點,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錯過這次升職這輩子就沒戲了……我們是不是時常被這些「看似正確」的「過來人經驗」折磨地迷茫、焦慮、暴躁,甚至抑鬱呢?其實我們都是無意中陷入了有限遊戲的「邊界」裡了。
有限遊戲的參與者為了取勝,自願給自己設定了許多「邊界」,為此我們失去了很多自由和快樂,生活也失去許多種可能性。我也明白,激烈的競爭下,我們不可能做到蘇東坡那麼佛系。那麼,我們可以嘗試用無限遊戲的心態去玩有限遊戲,去主動發現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生活不是一場場比賽的疊加,希望依舊沉迷在有限遊戲角逐中而倍感心累的你我早日走出來,學會用無限遊戲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吧。不要再執著一時的輸贏,不要再對所有規則照單全收,更不要輕易給自己的人生設定劇本。即使身在有限遊戲中,我們也可以給自己開拓出一小片天地,玩自己的無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