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旅頭條 • 運博會|淮安:「運河之都」續寫生態文旅水城新篇章

2020-09-03 匯集淮安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9月3日至7日舉辦,即日起,「江蘇文旅頭條」正式推出江蘇運河沿線城市巡禮系列,聚焦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實踐成果、特色亮點和發展舉措,讓大運河這條江蘇的美麗縱軸,留住「又綠江南」的詩意,帶來「水韻江蘇」的美好。

今日刊發系列第二篇文章《淮安:「運河之都」續寫生態文旅水城新篇章》,帶領大家從「南船北馬」的水上通衢,走向今朝獨具特色的生態文旅水城,「水懂我心、自然淮安」。


「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翻開京杭大運河2000多年的厚重歷史,位於運河畔的古城淮安,是九省通衢繁華盛地,她融南匯北,兼收並蓄,是千年運河歷史脈絡的生動記錄和傳承者。

淮安段是大運河全線歷史最早、延續最久、變遷最複雜的河段,在運河歷史上發揮著勾連南北的重要作用,在大運河體系中佔據著獨特地位。

因水而生,依水而興

因水而生。作為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水是與淮安相依相生的靈動符號,大運河是淮安割捨不斷的城市記憶、彌足珍貴的人文寶藏。明清時期,淮安成為漕運指揮、河道治理、漕船製造、漕糧轉運、淮北鹽集散「五大中心」,確立了「運河之都」的歷史地位。


漕運城鳥瞰圖

2014年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淮安作為重要節點之一,共有2處遺產區(清口樞紐、漕運總督遺址),河道1段(淮揚運河淮安段)、遺產點5處(清口樞紐、雙金閘、清江大閘、洪澤湖大堤、總督漕運公署遺址)被列入申遺文本,成為運河申遺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依水而興。近年來,淮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著力在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大運河的時代命題裡唱響文旅新聲。立足大運河文化的豐厚遺存,淮安以高質量跨越發展為追求,全力做好保護、傳承、利用、體驗「四篇文章」,彰顯「水城淮安 運河之都」的獨特魅力。按照保護與發展並重的原則,在保護大運河遺產資源的基礎上,淮安著力推動運河文脈傳承、運河資源利用協調發展,使運河遺產保護和城市面貌得到全面提升。實施裏運河文化長廊保護工程,全面改善運河遺址及其周邊的整體環境,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淮海戲、十番鑼鼓、金湖秧歌等入選國家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淮海琴書、漁鼓舞、博裡農民畫等以古拙樸素的鄉土氣息成為有影響的文化品牌。

「詩和遠方」深度融合

運河是「形」,文化是「神」,形神並備,相互交融,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淮安堅持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並舉,推動「詩和遠方」深度融合。

以包容的大運河文化情懷,增添文旅融合發展內涵。淮安將著力點放在對歷史有重大影響的中國漕運制度及其衍生的漕運文化元素的研究,挖掘整理由運河文化衍生的淮揚菜文化、西遊記文化、戲曲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淮揚文化兼容並蓄、南北包容的核心文化內涵,助力文化旅遊發展豐富業態、提升品位、拓展空間。


總督漕運公署遺址

以豐富的大運河古蹟遺存,提供文旅融合發展供給。淮安運河作為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工遺存極其豐富,加之因運河開鑿而傳承衍生的戲曲文藝、傳統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攢了豐富的運河家底。淮安開展板閘遺址、泗州城遺址、清口水利樞紐遺址等的保護展示,建設一批運河遺產考古遺址公園。把發展休閒健康旅遊作為特色方向,打造出一批運河文化特色小鎮。


以卓越的大運河工匠精神,構建文旅融合發展動能。淮安在確保河道原狀保護的前提下,開展境內運河河段的水體、岸線整治。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加快運河沿線化工企業搬遷,進一步整合貨櫃物流資源,積極拓展外貿航線,打造綠色發展的生態廊道,讓大運河成為淮安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黃金通道。

構築運河文旅新品牌

當前,大運河文化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和江淮生態集聚區三大戰略機遇在淮安疊加,作為優勢凸顯的運河名城,淮安深入挖掘作為大運河的「老字號」、「老記憶」、「老品牌」的時代價值,著力打造有地域特色、有文化特質、有時代特徵的「運河之都,水城淮安」城市品牌。


清口水利樞紐遺產區

以旅彰文,打造運河文化新特質。結合已發掘的兩處青蓮崗遺址,逐步轉化「青蓮崗文化」黃崗遺址重大考古成果,深化淮安青蓮崗文明研究,厚植城市文化底蘊;加強清口水利樞紐、清江大閘、漕運總督公署、洪澤湖大堤等運河遺產保護,大力推進和扶持各縣區非遺館建設,開展實施龜山遺址保護展示和河下三官殿修繕保護工程,重塑「運河之都」新形象。


清江浦樓

以文促旅,打造運河旅遊新特色。充分展現市區最具文化底蘊和旅遊前景的裏運河風光帶美貌,加快推進以清江浦、中國漕運城、山陽湖和河下蕭湖為主體的裏運河文化長廊建設,通過「起、承、轉、合」四大板塊,著力形成「中國漕運看淮安」品牌效應,打造以鄉村度假、休閒觀光、民俗體驗為一體的運河文旅聚集區。


裏運河

融合共生,打造水城淮安新特徵。加強景觀帶建設和水生態修復,推動裏運河文化長廊御碼頭運河文化中心、清江浦1415街區等文旅引擎項目建設。圍繞運河文旅集聚和輻射區,推動運河旅遊度假區、白馬湖旅遊度假區、洪澤湖旅遊度假區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加快白馬湖養生養老等休閒旅遊、金湖三河灣等水利旅遊、環洪澤湖「半馬」等配套旅遊品牌打造。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選址

文旅賦能,構築運河文旅新品牌。將大運河淮安段建設放在全省全國大局中去思考與謀劃,統籌「一區兩帶」重大戰略布局,以豐富的運河文化底蘊為依託,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2019央視秋晚主會場「花落」淮安,璀璨裏運河閃耀華人中秋夜;連續三年舉辦中國(淮安)大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成為淮安的金字招牌,既是運河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千秋淮揚」文化高地的高光出鏡。


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運博會為契機和舞臺,淮安正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生態旅遊品牌,奮力讓獨具特色的生態文旅水城成為江淮大地上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

撰稿:淮安市文廣旅局

來源 | 精彩江蘇、交匯點新聞

相關焦點

  • 江蘇文旅頭條·運博會|9月3日至7日,第二屆運博會與你相約無錫淮安,活動亮點先睹為快
    作為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項目,第二屆運博會延續首屆運博會的目標定位和「融合•創新•共享」主題,同時圍繞助力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重振,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強化區域互動和國際元素,旨在搭建大運河沿線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平臺、文旅精品推廣平臺、美好生活共享平臺。
  • 運博會|2億人關注10萬人在現場,第二屆運博會精彩亮點全解讀
    本屆運博會無錫主會場共設置了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等三個展館,在淮安分會場設置室外大運河城市非遺展,共吸引了國內10個省(區、市)37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地區)的4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近3000名人員參展參會,首次引入線上直播帶覽帶貨,舉辦了兩場業界論壇。
  • 「運河大腦」「「有聲文旅」...... 開啟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因運共聚,共謀發展,共創未來。如何充分激活大運河文化、旅遊資源,從而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發展。9月4日在無錫舉行的第二屆運博會文化旅遊產業合作論壇給出精彩答案。論壇成功開啟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因運共聚,頂尖名企攜手謀未來整合資源、創新發展,古老的運河正在迎接一個嶄新的未來。2019年全國首個大運河產業發展基金在江蘇起航。
  • 第二屆運博會9月舉行,「全息5G大運河」、運河宴等將驚豔亮相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主持新聞發布會,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無錫市政府副市長劉霞,淮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毅分別就本次運博會相關情況作新聞發布。他說,作為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項目,第二屆運博會延續首屆運博會的目標定位和「融合•創新•共享」主題,同時圍繞助力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重振,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強化區域互動和國際元素,旨在搭建大運河沿線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平臺、文旅精品推廣平臺、美好生活共享平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第二屆運博會的開幕式便是放在無錫的清名橋舉行。
  • 江蘇文旅頭條 • 運博會|常州:訴說運河老故事 描繪美麗新畫卷
    精彩江蘇 2020/09/02 17:05來源:精彩江蘇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9月3日至7日舉辦,即日起,「江蘇文旅頭條」正式推出江蘇運河沿線城市巡禮系列,聚焦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實踐成果、特色亮點和發展舉措,
  • 運博會|徐州:承繼楚風漢韻 續寫運河風華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9月3日至7日舉辦,江蘇運河沿線城市巡禮系列,聚焦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實踐成果、特色亮點和發展舉措,讓大運河這條江蘇的美麗縱軸,留住「又綠江南」的詩意,帶來「水韻江蘇」的美好。
  • 運博會|第二屆運博會精彩亮點全解讀,2億人關注,10萬人在現場!
    本屆運博會無錫主會場共設置了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等三個展館,在淮安分會場設置室外大運河城市非遺展,共吸引了國內10個省(區、市)37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地區)的4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近3000名人員參展參會,首次引入線上直播帶覽帶貨,舉辦了兩場業界論壇。大力拓展了文旅產業「吃、住、行、遊、購、娛」全產業鏈,積極拉動文旅消費,助力文旅產業發展。
  • 千年文脈奔湧不息,明年運博會不見不散!|我蘇特稿
    本屆運博會圍繞助力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重振,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強化區域互動和國際元素,充分體現了大運河獨特魅力和文旅融合時代特徵。了解運河沿線省(市)文旅資源、觀看特色文藝表演、打卡姑蘇繁華圖、體驗非遺項目、品特色美食尋味運河……本屆運博會無錫主會場室內展覽展示面積近4萬平方米,共設置了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等三個展館,在淮安分會場設置室外大運河城市非遺展,共吸引了國內10個省(區、市)37個城市
  • 運博會|從展館走向世界,第二屆運博會精彩全面展開
    日行千裡,在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打卡;精美絕倫的運河文化旅遊創意展讓人忍不住「剁手」;在運河美食文化展體驗美好生活。思辨交流的主題論壇,弦樂鏗鏘的交響合唱,運河攜科技、人文、美食、風光而來,交織成「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浩蕩風光。
  • 無錫、淮安齊互動,第二屆運博會將推出7大板塊15項重點活動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千年運河,水韻江蘇」,在延續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的基礎上,今年9月3日-7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無錫舉辦,同時在淮安設立分會場本屆運博會將採取線下線上融合形式舉辦,強化國際元素和區域互動,共安排7大板塊、15項重點活動,公眾足不出戶,就可雲遊運博會,盡情感受運河之美。
  • 江蘇淮安:借力「鐵人三項賽」彰顯城市特色品牌
    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籌備,一場主題為「湧動運河,醉美淮安」的全國A級賽事「今世緣」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以下簡稱「鐵人三項賽」),於9月5日在風景秀麗的江蘇淮安大運河畔的山陽湖景區鳴槍開賽,比賽為期兩天。2020年江蘇淮安全國鐵人三項U系列冠軍賽、2020年江蘇淮安全國鐵人三項冠軍賽同期舉行。
  • 千年文脈奔湧不息,明年運博會不見不散
    本屆運博會圍繞助力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重振,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強化區域互動和國際元素,充分體現了大運河獨特魅力和文旅融合時代特徵。  了解運河沿線省(市)文旅資源、觀看特色文藝表演、打卡姑蘇繁華圖、體驗非遺項目、品特色美食尋味運河……本屆運博會無錫主會場室內展覽展示面積近4萬平方米,共設置了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等三個展館,在淮安
  • 聚焦第二屆運博會,「運河+」時代未來已來|運河特刊薦讀
    交匯點記者 王宏偉 於 鋒 三大精品展覽亮相運博會,創意智慧賦能悠悠文脈大運河畔,美好生活乘「運」來運博會期間,「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三大展覽集體亮相無錫太湖博覽中心,立體展示運河文化之美和文旅創意之美。
  • 無錫淮安聯袂打造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雲上展現運河之美
    8月20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運博會將於9月3日—7日舉辦。主會場設在無錫市,分會場設在淮安市,以線下線上形式融合呈現,通過直播帶遊、帶覽、帶貨等方式,讓公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在雲端感受運河之美。
  • 永不落幕的「運博會」,在這裡延續
    近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江蘇無錫和淮安兩座城市舉辦。夜遊古運河、主題演出、非遺展覽、高端論壇、直播帶貨等活動讓現場觀眾驚喜不斷,更讓數百萬網友通過「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官方雲平臺感受了「線上運博會」的風採。
  • 第二屆運博會受眾突破2億!下一屆移師蘇州
    9月6日下午,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舉行成果發布會,發布會上,江蘇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每年舉辦一屆運博會的工作要求,根據蘇州市人民政府的申請,明年蘇州市人民政府將作為第三屆運博會主會場活動承辦單位。
  • 在無錫遇見運河|第二屆運博會精彩開幕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9月3日晚,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外辦、省文聯、無錫市人民政府、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無錫清名橋隆重開幕。副省長馬欣、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出席開幕式。
  • 大運河文旅博覽會|非遺展示、特色文旅IP、舌尖賞味……看點滿滿的大運河系列展覽來了
    9月4日上午,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旅遊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三場展覽在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展期三天,為9月4日至6日。每場展覽都是看點滿滿。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運博會展覽展示板塊做了四大創新,一是以無錫泥人阿福、阿喜為原型,設計製作了第二屆運博會吉祥物,增強與觀眾的互動性。二是邀請了多家旅遊電商和線上平臺集中推介,屬於線上企業和平臺在國內大型博覽會上罕見的集體亮相。三是新設了運河文化創意展,推進文化和旅遊在廣度上和深度上加快融合。
  • 鐘樓文旅產品「搶鏡」第二屆運博會
    此次運博會以「融合、創新、共享」為主題,已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標誌性項目、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的文旅融合品牌。運博會上鐘樓區整合各類特色文旅資源展陳內容精彩紛呈>運河五號創意街區整體亮相,大運河工業遺存煥發新活力;
  • 了不起的運博會!無錫主會場精彩全記錄!
    央視報導第二屆運博會本屆運博會,是一個文旅融合發展、文旅精品推廣和美好生活共享的平臺。「運河文旅精品展」、「運河文化創意展」、「運河美食文化展」三場主題展覽,集中推介大運河沿線城市文旅項目,集中宣傳旅遊、非遺、文博等文創產品,集中展示大運河名宴名菜和美食小吃文化,全面深度展現了豐厚的運河遺產和文旅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