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穿越」可說無處不在,只不過華語圈玩的穿越大多是宮鬥戲,而伍迪?艾倫玩的穿越可就高雅多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通片散發著文藝味兒,5650萬美元北美票房也不算高,但這是伍迪?艾倫從影生涯中最賣座電影。
去年,「穿越」可說無處不在,只不過華語圈玩的穿越大多是宮鬥戲,而伍迪?艾倫玩的穿越可就高雅多了。藉助《午夜巴黎》(影評),伍迪?艾倫不僅讓自己的偶像海明威、畢卡索、達利等「復活」在巴黎街頭,更用他絲絲入扣的鏡頭展現了這座古老浪漫的都市令人著迷的氣質,不單是向來酷愛伍氏作品文藝青年看得著迷,就連非文藝青年也能看得滋滋入味,可見伍迪?艾倫劇本功底之深。《午夜巴黎》也成為今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大熱,而在剛剛頒出的編劇公會獎中,《午夜巴黎》就捧走了最佳原創劇本獎。
「紐約客」伍迪神遊巴黎
近幾年轉戰歐洲拍片的伍迪?艾倫幾乎成了城市形象代言人,繼2008年拍攝了《午夜巴塞隆納》,將這座性感之都的獨特建築與熱情火辣的西班牙女郎展現得淋漓盡致之後,他又將鏡頭聚焦於流光溢彩的巴黎。對於這座城市,伍迪顯然仰慕已久,早在5年前就已經有人提議他為巴黎拍一部電影。然而,當主題確定之後,伍迪卻為劇本的創作糾結了好幾個月。他不想再像《午夜巴塞隆納》那樣去講一個多角戀的故事,畢竟除了「浪漫」之外,巴黎在伍迪的眼裡還散發著濃重的文藝氣息。終於,伍迪的腦袋裡冒出了一個主意――穿越!創作陷入了瓶頸的美國劇作家吉爾與未婚妻來到巴黎度假,在午夜的某個街角,吉爾登上了一輛召喚他的汽車,由此穿越進入被他視為黃金時代的1920年代。在那裡,吉爾不僅興奮地與海明威、菲茨傑拉德、畢卡索、達利們把盞言歡,還邂逅了一段令他進退維谷的愛情。
不同於伍迪?艾倫將紐約當做畫布的《安妮?霍爾》、《曼哈頓》,或是將城市的特質轉化為探討愛與兩性關係主題的《午夜巴塞隆納》,影片中的巴黎仿佛就是伍迪?艾倫為之著迷的絕世戀人,伍迪讓她成為影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讓她在自己的鏡頭下展露出流光溢彩的千姿百態:晨光下、雨幕中、黃昏後、夜色裡,美麗的塞納河、咖啡館、石板路、香榭麗舍大街、艾菲爾鐵塔……在曼妙的音樂籠罩下,開篇長達4分鐘的巴黎街景讓人看得心醉神迷。
文藝青年的「朝聖」之旅
76歲高齡的伍迪沒在片中扮演男主角,但歐文?威爾森扮演的蓋爾卻無處不透著伍迪?艾倫的影子。不管是他在片中作為一個美國劇作家的身份,還是他絮絮叨叨的對白、在女友面前永遠一副挫敗的樣子。影片更是伍迪?艾倫向昔日偶像致敬的一次朝拜之旅,「在我年輕的時候就是這些文學藝術大師的超級粉絲,我曾經迷戀海明威、達利、畢卡索的作品,他們都是我青年時代的偶像」。以他們為素材來創作劇本對伍迪?艾倫來說駕輕就熟,而他也以自己一貫的幽默、戲謔的喜劇手法展現了這些藝術大師不為人知的一面:雄性荷爾蒙過剩的好鬥狂海明威;體格壯碩、有著男子般氣概的斯坦因;專與海明威唱對臺戲的菲茨傑拉德女友;神經兮兮、句句話離不開犀牛的達利……風趣幽默的對白對伍迪來說信手拈來,不過,假若沒有深厚的文藝基礎,對於這些人物和他們若有所指的對話也只能看懂皮毛。因此,該片也可以視作是一部歐洲20世紀文藝掃盲電影,看不懂的不妨問問「度娘」,也當是給自己補補課。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通片散發著文藝味兒,5650萬美元北美票房也不算高,但這是伍迪?艾倫從影生涯中最賣座電影。
看電影學歷史
瑪麗昂扮演角色純屬虛構
雖然是「穿越」電影,但伍迪?艾倫的創作並非沒有史實根據。他在片中安排了主人公吉爾與來自美國的作家菲茨傑拉德、海明威,以及來自西班牙的畢卡索在巴黎聚會。這些人物出現在巴黎並非伍迪的一廂情願,而是根據海明威的回憶錄《流動的盛宴》所記載。50年前,在海明威最後一部著作《流動的盛宴》就是關於上世紀20年代巴黎生活的回憶錄。在這本書中,海明威回憶了他在巴黎時「十分貧窮但也十分幸福」的生活,也成為伍迪的參照藍本。片中出現的沙龍女主人格特魯德?斯泰因是當時對海明威影響最大的朋友,她曾霸氣十足地宣稱:「英國文學創造了19世紀,美國文學創造了20世紀,而我創造了20世紀的美國文學。」她對文藝家的親善態度,又使她那位於花園街27號的沙龍成為文藝青年的最佳聚會之所。
不過,片中吉爾的情人、法國影后瑪麗昂?歌迪亞扮演的阿德裡安娜,先後曾做過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喬治?布拉克以及畢卡索的情人,然後還和海明威跑去非洲「打獵」,惹得畢卡索大發雷霆,並且和可可?香奈兒學習時裝設計,此人純屬虛構。
超強客串名人
法國第一夫人「打醬油」
《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首部完全在巴黎取景拍攝的電影,超級名模出身、貴為法國「第一夫人」布呂尼?薩科齊的首次觸電,則為影片引來了超常的關注度。伍迪?艾倫回憶說:「有一天我在餐廳吃早飯,看到布呂尼走進來,她很美,很有鏡頭感,我問她有沒有興趣在我的電影裡客串個角色,就當來玩兒。」而布呂尼也很快答應了,因為她想以後能跟孫子說曾經拍過電影。布呂尼扮演羅丹博物館導遊,僅有3次出鏡機會,布呂尼並未能得以展示她曼妙的身材。
《午夜巴黎》中的「大人物」
1.科爾?波特(1891~1964),美國作曲家和歌曲作家
2.斯科特(1896~1940)和澤爾達(1900-1948)?菲茨傑拉德夫婦,美國作家
3.約瑟芬?貝克(1906~1975),美國舞蹈歌唱演員
4.厄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國作家
5.胡安?貝爾蒙蒂?加西亞(1892~1962),西班牙鬥牛士
6.愛麗絲?芭貝特?託克拉斯(1877~1967),美籍法國先鋒藝術成員
7.葛楚德?斯坦因(1874~1946),美國作家、詩人、評論家和藝術收藏人
8.帕布羅?畢卡索(1881~1973),西班牙藝術家
9.朱娜?巴恩斯(1892~1982),美國現代派女作家
10.薩爾瓦多?達利(1904~1989),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
11.曼?瑞(1890~1976),美籍先鋒攝影藝術家
12.路易斯?布努埃爾(1900~1983),西班牙電影人
13.託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美國現代派詩人、劇作家、評論家
14.昂利?馬蒂斯(1869~1954),法國印象(野獸)派畫家
15.利奧?斯坦因(1872~1947),美國藝術品收藏家和評論家
16.昂利?德?土魯斯-勞特雷克(1864~1901),法國印象派畫家
17.保羅?高更(1848~1903),法國印象派畫家
複製成功,按CTRL+V發送給好友、論壇或博客。